一种油风混合供油器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4505719发布日期:2021-04-02 09:20阅读:72来源:国知局
一种油风混合供油器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机械领域,具体是一种轧机的润滑系统的供油装置。



背景技术:

轧机的导位轴承和接轴托架轴承需要较好的润滑,现有技术是采用一条供油管,一条风管同时连接在分配器上在分支给各个设备点位使用。由于各个设备点位的距离不同,需要实时调整风压及油压,一旦匹配不好,不仅造成油的浪费,而且非常容易造成导位轴承和接轴托架轴承的润滑不好。



技术实现要素: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利用压缩空气把油在罐体内吹成油雾状态后缓慢输出的装置,避免了油、风的匹配不好的缺陷,保证了润滑效果,具体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油风混合供油器,包括圆柱形罐体,所述罐体的内部设置喷油管及喷风管,喷油管设置喷油孔,喷风管设置喷风孔;所述喷油管与进油管垂直连接;所述喷风管与第一进风管垂直连接;所述罐体的一个轴向端面设置第二进风管;所述罐体的与第一进风管及进油管对应的另外一侧设置多个油气出口,每个油气出口均通过管道与分配器连接。

所述进油管设置截止阀与油调节阀。

所述第一进风管及第二进风管均设置风调节阀。

第二进风管设置在罐体的中轴线上。

所述进油管设置在罐体的中间位置。

本实用新型的优点是:不仅简化了结构,而且由于将油、风混合好后输送至匹配器,避免了现有技术中的在匹配器内进行油、风的混合不好的缺陷,保证了润滑效果。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具体说明本实用新型,如图所示,本实用新型包括圆柱形罐体1,所述罐体1的内部设置喷油管7及喷风管9,喷油管7设置喷油孔8,喷风管9设置喷风孔10;所述喷油管7与进油管2垂直连接;所述喷风管9与第一进风管5垂直连接;所述罐体1的一个轴向端面设置第二进风管11;所述罐体1的与第一进风管5及进油管2对应的另外一侧设置多个油气出口22,每个油气出口22均通过管道与分配器20连接,本实施例中,共有7个分配器,分别通过第一管道14、第二管道15、第三管道16、第四管道17、第五管道18、第六管道19、第七管道21与各油气出口22连接。

为达到控制和调节的目的,所述进油管设置截止阀3与油调节阀4。

所述第一进风管5设置第一风调节阀6,第二进风管11设置第二风调节阀12。设置第二进风管的目的是为了保证当风压调整时有较大的调节范围,尤其是第二进风管与第一进风管连接不同的风泵时。另外一个目的是为了保证油的雾化效果,因为喷风管的喷风孔喷出的风是沿罐体的径向,而第二进风管的风是沿罐体的轴向,二者结合形成螺旋状运动的风,可大幅增加油、风的混合时间与形成,更好地雾化;

最佳地,第二进风管设置在罐体的中轴线上。

所述进油管设置在罐体的中间位置,这里的中间位置是指罐体长度方向的中间。



技术特征:

1.一种油风混合供油器,其特征在于:包括圆柱形罐体,所述罐体的内部设置喷油管及喷风管,喷油管设置喷油孔,喷风管设置喷风孔;所述喷油管与进油管垂直连接;所述喷风管与第一进风管垂直连接;所述罐体的一个轴向端面设置第二进风管;所述罐体的与第一进风管及进油管对应的另外一侧设置多个油气出口,每个油气出口均通过管道与分配器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油风混合供油器,其特征在于:所述进油管设置截止阀与油调节阀。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油风混合供油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进风管及第二进风管均设置风调节阀。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油风混合供油器,其特征在于:第二进风管设置在罐体的中轴线上。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油风混合供油器,其特征在于:所述进油管设置在罐体的中间位置。


技术总结
本实用新型公开一种油风混合供油器,其特征在于:包括圆柱形罐体,所述罐体的内部设置喷油管及喷风管,喷油管设置喷油孔,喷风管设置喷风孔;所述喷油管与进油管垂直连接;所述喷风管与第一进风管垂直连接;所述罐体的一个轴向端面设置第二进风管;所述罐体的与第一进风管及进油管对应的另外一侧设置多个油气出口,每个油气出口均通过管道与分配器连接。本实用新型的优点是:不仅简化了结构,而且由于将油、风混合好后输送至匹配器,避免了现有技术中的在匹配器内进行油、风的混合不好的缺陷,保证了润滑效果。

技术研发人员:李庆峰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本钢板材股份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0.07.28
技术公布日:2021.04.0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