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阀套式排污阀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4650370发布日期:2021-04-13 19:58阅读:184来源:国知局
一种阀套式排污阀的制作方法

1.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阀套式排污阀技术领域,具体是一种阀套式排污阀。


背景技术:

2.阀套式排污阀是由闸门演变而来的,利用齿轮旋转90度带动阀杆提升实现开启和关闭的目的,力矩小,操作简便,易实现快速启闭。阀套式排污阀不仅结构简单、密封性好,而且体积小、重量轻、材料耗用少、安装尺寸小,特别是驱动,排污阀pn≤20mpa高压锅炉的定期排污,可以五个通道同时排污,也可以一个通道排污。
3.中国专利(cn203656225u)公布了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阀套式排污阀,包括下阀盖、下阀套、阀体、阀座、上阀套、阀盖、支架、防转块、油杯、轴承压盖、护帽、填料压盖、填料、阀杆和阀瓣,阀体下部、下阀套和下阀盖之间设有储污腔,储污腔侧壁设有密封的检污口,该实用新型可以将污物在储污腔中积累起来,当可以从检污口检查到储污腔中污物已经到达检污口,可以通过打开下阀盖排污,从而防止阀芯密封圈被腐蚀,延长了阀套式排污阀的使用寿命,有效解决了阀套式排污阀内漏的问题。
4.但是该专利通过是通过螺钉将下阀盖进行固定安装,每次打开下阀盖都需要通过工具转动螺钉才能够对下阀盖进行打开,使用比较费时费力,并且每次都对螺钉进行拧紧和劲松会增加对阀盖和阀体的磨损,大大缩短其使用寿命。


技术实现要素:

5.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阀套式排污阀,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
6.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7.一种阀套式排污阀,包括有阀体,所述阀体的底部设置有下阀套,所述阀体的内表面且位于下阀套上方安装有阀座,所述阀体的底部活动安装有下阀盖,所述阀体底部外表面的左右两侧均固定连接有固定块,两个所述固定块的底部均固定安装有l形杆,所述l形杆的顶部固定连接有套筒,所述套筒的内表面滑动连接有固定杆,所述固定杆的外表面与套筒的内表面之间通过弹簧固定连接,所述下阀盖与阀体底部的连接处开设有两个限位槽。
8.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方案:所述限位槽的内表面与固定杆的外表面卡接。
9.作为本实用新型的再进一步方案:两个所述固定杆相对的一侧之间通过拉杆固定连接,所述拉杆的底部固定连接有把手。
10.作为本实用新型的再进一步方案:两个所述套筒相对的一侧均开设有通槽,所述通槽的内表面与拉杆的外表面滑动连接。
11.作为本实用新型的再进一步方案:所述阀座的顶部安装有阀瓣,所述阀座和阀瓣之间通过聚四氟乙烯密封垫连接。
12.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本实用新型通过l形杆、套筒、弹簧、
固定杆和限位槽之间的配合可以实现下阀盖的安装,操作方便,切不需要使用任何工具,也不会造成对阀体和下阀盖的磨损,操作方便,省时省力。
附图说明
13.图1为一种阀套式排污阀的结构示意图。
14.图2为一种阀套式排污阀中安装结构的结构示意图。
15.图3为一种阀套式排污阀中拉杆的侧面剖视图。
16.图中:1、阀体;2、下阀套;3、阀座;4、下阀盖;5、固定块;6、l形杆;7、套筒;8、固定杆;9、弹簧;10、限位槽;11、拉杆;12、把手;13、通槽;14、阀瓣;15、四氟乙烯密封垫。
具体实施方式
17.下面结合具体实施方式对本专利的技术方案作进一步详细地说明。
18.请参阅图1

3,一种阀套式排污阀,包括有阀体1,阀体1的底部设置有下阀套2,阀体1的内表面且位于下阀套2上方安装有阀座3,阀体1的底部活动安装有下阀盖4,阀体1底部外表面的左右两侧均固定连接有固定块5,两个固定块5的底部均固定安装有l形杆6,l形杆6的顶部固定连接有套筒7,套筒7的内表面滑动连接有固定杆8,固定杆8的外表面与套筒7的内表面之间通过弹簧9固定连接,下阀盖4与阀体1底部的连接处开设有两个限位槽10,限位槽10的内表面与固定杆8的外表面卡接,两个固定杆8相对的一侧之间通过拉杆11固定连接,拉杆11的底部固定连接有把手12,两个套筒7相对的一侧均开设有通槽13,通槽13的内表面与拉杆11的外表面滑动连接,阀座3的顶部安装有阀瓣14,阀座3和阀瓣14之间通过聚四氟乙烯密封垫15连接,本实用新型通过l形杆6、套筒7、弹簧9、固定杆8和限位槽10之间的配合可以实现下阀盖4的安装,操作方便,切不需要使用任何工具,也不会造成对阀体1和阀盖的磨损,操作方便,省时省力。
19.本实用新型的工作原理是:当阀体内部的污物累积过多时,拉动把手12即可带动拉杆11向下移动,便可以带动两个固定杆8向下移动,进而使固定杆8退出限位槽10,便可以实现下阀盖4的拆卸,将污物排出。
20.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通过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
21.上面对本专利的较佳实施方式作了详细说明,但是本专利并不限于上述实施方式,在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所具备的知识范围内,还可以在不脱离本专利宗旨的前提下作出各种变化。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