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蓄热式转体炉新型耐用稳定密封架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4727172发布日期:2021-04-16 16:21阅读:86来源:国知局
一种蓄热式转体炉新型耐用稳定密封架的制作方法

1.本实用新型涉及固体废物处理设备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蓄热式转体炉新型耐用稳定密封架。


背景技术:

2.固体废物处理设备在进行生产时通常不同的组件进行配合连接,一般的连接密封结构在进行装配时通过与密封圈的配合实现简单的密封,在使用过程中的稳定性无法得到保障,并且使用寿命相对也比较短,在进行安装时对于周围配合的组件无法进行相互配合,导致密封结构处于单独的配合状态,在使用时的耐用性比较差。


技术实现要素:

3.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蓄热式转体炉新型耐用稳定密封架,它采用全新的结构设计,整体的结构精度更高,在使用时可以根据需要安装在多种密封装配的连接位置,在使用时具有更强的灵活性,它的内部装配位置通过设置防滑结构,能够配合密封圈进行稳定的配合连接,使内部装配位置的连接牢固性和密封性更可靠,它的外侧通过设置防松配合槽,能够与周围的其它组件进行相互关联装配,不仅能够提高装配时的连接牢固性,并且能够使整体装配后在使用时的安全性更高,装配位置的整体精度也更有保障,从而使它在使用时具有更好的耐用性。
4.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如下:
5.一种蓄热式转体炉新型耐用稳定密封架,其特征在于:包括中心轴为上下方向的圆柱形主体装配稳定连接柱,所述主体装配稳定连接柱的上端中心位置设有一个全通的圆柱形稳定装配连接中心孔,所述稳定装配连接中心孔的内圆柱面上设有两组对称的密封防滑稳定连接柱,所述主体装配稳定连接柱的外圆柱面位于所述密封防滑稳定连接柱外侧对应的位置处设有一体成型的第一装配稳定连接固定支角,所述主体装配稳定连接柱的外圆柱面上位于所述第一装配稳定连接固定支角之间的位置设有一体成型的第二装配固定连接支角,所述第二装配固定连接支角外侧位置的宽度大于靠近所述主体装配稳定连接柱一侧位置的宽度,所述第二装配固定连接支角的外侧为开口向外侧的圆弧形配合稳定连接装配防松槽,所述第二装配固定连接支角的上端和所述第一装配稳定连接固定支角的上端分别设有全通的主体锁紧固定连接孔。
6.进一步的,所述密封防滑稳定连接柱上下方向的高度与所述主体装配稳定连接柱上下方向的高度完全相同。
7.进一步的,所述密封防滑稳定连接柱为三角形结构。
8.进一步的,所述第二装配固定连接支角的厚度与所述第一装配稳定连接固定支角的厚度相同。
9.进一步的,所述主体锁紧固定连接孔的形状为长方形槽口形状。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
10.本实用新型采用全新的结构设计,整体的结构精度更高,在使用时可以根据需要安装在多种密封装配的连接位置,在使用时具有更强的灵活性,它的内部装配位置通过设置防滑结构,能够配合密封圈进行稳定的配合连接,使内部装配位置的连接牢固性和密封性更可靠,它的外侧通过设置防松配合槽,能够与周围的其它组件进行相互关联装配,不仅能够提高装配时的连接牢固性,并且能够使整体装配后在使用时的安全性更高,装配位置的整体精度也更有保障,从而使它在使用时具有更好的耐用性。
附图说明
11.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12.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正面示意图;
13.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左侧示意图;
14.图4为本实用新型的右侧示意图;
15.图5为本实用新型的俯视示意图;
16.图6为本实用新型的仰视示意图;
17.图7为本实用新型第二方向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18.图中:1、主体装配稳定连接柱,2、稳定装配连接中心孔,3、密封防滑稳定连接柱,4、第一装配稳定连接固定支角,5、第二装配固定连接支角,6、配合稳定连接装配防松槽,7、主体锁紧固定连接孔。
具体实施方式
19.如图1至图7所示,一种蓄热式转体炉新型耐用稳定密封架,它采用全新的结构设计,整体的结构精度更高,在使用时可以根据需要安装在多种密封装配的连接位置,在使用时具有更强的灵活性,它的内部装配位置通过设置防滑结构,能够配合密封圈进行稳定的配合连接,使内部装配位置的连接牢固性和密封性更可靠,它的外侧通过设置防松配合槽,能够与周围的其它组件进行相互关联装配,不仅能够提高装配时的连接牢固性,并且能够使整体装配后在使用时的安全性更高,装配位置的整体精度也更有保障,从而使它在使用时具有更好的耐用性。它包括中心轴为上下方向的圆柱形主体装配稳定连接柱1,所述主体装配稳定连接柱1的上端中心位置设有一个全通的圆柱形稳定装配连接中心孔2,此位置在进行装配时配合密封圈与连接轴类结构进行紧密的配合连接。所述稳定装配连接中心孔2的内圆柱面上设有两组对称的密封防滑稳定连接柱3,使密封圈在进行紧固时具有可靠的防滑作用,保障了连接位置的密封稳定性更好。所述主体装配稳定连接柱1的外圆柱面位于所述密封防滑稳定连接柱3外侧对应的位置处设有一体成型的第一装配稳定连接固定支角4,通过它进行后期的锁紧固定。所述主体装配稳定连接柱1的外圆柱面上位于所述第一装配稳定连接固定支角4之间的位置设有一体成型的第二装配固定连接支角5,所述第二装配固定连接支角5外侧位置的宽度大于靠近所述主体装配稳定连接柱1一侧位置的宽度。所述第二装配固定连接支角5的外侧为开口向外侧的圆弧形配合稳定连接装配防松槽6,能够与外侧位置配合的其它零件进行连接贴合在一起,使整体的配合稳定性更好。所述第二装配固定连接支角5的上端和所述第一装配稳定连接固定支角4的上端分别设有全通的主体锁紧固定连接孔7,通过它进行整体的锁紧固定。
20.作为优选,所述密封防滑稳定连接柱3上下方向的高度与所述主体装配稳定连接柱1上下方向的高度完全相同,使此位置在生产加工时更加方便。
21.作为优选,所述密封防滑稳定连接柱3为三角形结构,具有更好的紧固防滑作用,能够保障与密封圈配合时的紧固性更好。
22.作为优选,所述第二装配固定连接支角5的厚度与所述第一装配稳定连接固定支角4的厚度相同,使固定位置的整体结构强度更好,保障了在使用时的装配牢固性更可靠。
23.作为优选,所述主体锁紧固定连接孔7的形状为长方形槽口形状,在进行装配固定时更加方便,装配固定位置的空间更大。
24.以上所述是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方式,应当指出,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所述原理的前提下,还可以作出若干改进或替换,这些改进或替换也应视为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