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流体介质分流器

文档序号:25070800发布日期:2021-05-14 15:52阅读:150来源:国知局
一种流体介质分流器

1.本实用新型涉及管道装配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流体介质分流器。


背景技术:

2.在工业和日常生活中,利用各种管道进行流体输送非常普遍。某些情况下,流体需要从单流程通过内外管道分流变为双流程或者更多流程。为了解决以上问题,常见采用的技术就是在管道上装配一个或者多个分流器 ,来达到分流的目的。
3.目前的分流器大多结构复杂,分流数量固定,且不能快速装配与拆卸,不能依据分流数量需求,精确实现分流,即便满足需求,后期进行分流改进时,往往有分流管道分流口不足的缺陷。


技术实现要素:

4.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提供一种安全可靠的,能根据需求增减分流数量,并能快速拆卸装配的流体介质分流器。
5.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
6.一种流体介质分流器,由多个分流节串联构成,所述分流节为“t”形三通结构,具有一个介质进口、一个介质出口和一个介质分流口,所述分流节的介质进口、介质出口按首尾相连顺序逐一串联,在最后一个分流节的介质出口设有堵头;相邻分流节之间的结合部采用卡接连接结构。
7.所述相邻分流节之间的结合部采用卡接连接结构是指,相邻分流节之间的结合部为内、外锥嵌入式结构,其中,下游分流节的介质进口是外锥面,上游分流节的介质出口是与外锥面适配的内锥面,在彼此配合的锥面上设有密封圈和卡槽,卡槽内配有卡簧,在上游分流节的介质出口的外周面上对应卡簧部位设有松脱按钮,用于松脱卡簧,使相邻分流节分离。
8.所述密封圈是橡胶密封圈。
9.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
10.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体现在:该流体介质分流器结构 简单,便于操作,无需辅助的其他连接件,可以根据分流需求快速拆卸装配。
附图说明
11.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流体介质分流器结构示意图;
12.图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流体介质分流器截面示意图;
13.图3为卡簧与松脱按钮示意图;
14.图中:1

分流节、2

介质进口、3

介质分流口、4

介质出口、5

卡槽、6

密封圈、7

卡簧、8

松脱按钮、9

堵头、10

卡槽、11

密封圈。
具体实施方式
15.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作详细描述:
16.如图1、图2所示,一种流体介质分流器,由多个分流节1串联构成,所述分流节1为“t”形三通结构,具有一个介质进口2、一个介质出口4和一个介质分流口3,所述分流节1的介质进口2、介质出口4按首尾相连顺序逐一串联,在最后一个分流节1的介质出口4设有堵头9;相邻分流节之间的结合部采用卡接连接结构。
17.所述相邻分流节之间的结合部采用卡接连接结构是指,相邻分流节1之间的结合部为内、外锥嵌入式结构,其中,下游分流节的介质进口2是外锥面,所述介质进口2口部外侧设有一圈凸起 ;上游分流节的介质出口4是与外锥面适配的内锥面,在彼此配合的锥面上设有密封圈6和卡槽5,卡槽5内配有卡簧7,在上游分流节的介质出口的外周面上对应卡簧7部位设有松脱按钮8,用于松脱卡簧7,使相邻分流节分离。
18.所述密封圈6是橡胶密封圈。
19.所述堵头9与分流节2相同是外锥面,前端具有密封圈11和卡槽10,
20.在最后一个分流节上,将堵头9插入介质出口,即可对整个串联分流进行封闭。所述密封圈11是橡胶密封圈。
21.如图3所示,所述卡簧7为开口环状,所述开口是倒梯形开口,所述松脱按钮8的下端轮廓也是倒梯形,卡簧7的倒梯形开口与松脱按钮8前端接触,按下松脱按钮8,卡簧7内径变大,即快速拆卸。
22.上面所述的实施例仅仅是对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方式进行描述,并非对 本实用新型的范围进行限定,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设计精神前提下,本领域普 通工程技术人员对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做出的各种变形和改进,均应落入本实 用新型的权利要求书确定的保护范围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