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便于安装的抗震支架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6798040发布日期:2021-09-29 01:24阅读:196来源:国知局
一种便于安装的抗震支架的制作方法

1.本实用新型涉及抗震支架技术领域,更具体的是涉及一种便于安装的抗震支架。


背景技术:

2.抗震支架是限制附属机电工程设施产生位移,控制设施振动,并将荷载传递至承载结构上的各类组件或装置。经抗震加固后的建筑给水排水、消防、供暖、通风、空调、燃气、热力、电力、通讯等机电工程设施,当遭遇到本地区抗震设防烈度的地震发生时,可以达到减轻地震破坏,减少和尽可能防止次生灾害的发生,从而达到减少人员伤亡及财产损失的目的。
3.目前,工程建设施工过程中,往往需要进行管道以及缆线桥架的铺设,管道用于输送自来水、消防水和天然气等,缆线桥架用于布置电缆线、网线等。若这些管道直接固定在墙体上,在发生地震时,往往容易发生坠落,从而引发安全事故。然而,现有的抗震支架中,一般结构较简单的抗震效果不佳,而结构复杂的抗震支架,虽然抗震效果较好,但其螺栓结构较多,安装麻烦,工作效率低,同时装置内部将收到的冲击力直接接受,影响装置内部零件的使用寿命,同时装置在抗震过程中没有设置缓冲,抗震过程不稳定。
4.因此,提出一种便于安装的抗震支架来解决上述问题很有必要。


技术实现要素:

5.(一)解决的技术问题
6.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为了解决现有装置安装过程麻烦、使用寿命低、抗震过程稳定性差的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便于安装的抗震支架。
7.(二)技术方案
8.本实用新型为了实现上述目的具体采用以下技术方案:一种便于安装的抗震支架,包括固定架,所述固定架的顶端固定连接有支撑板,所述固定架的一侧连接有支撑座,所述固定架的顶部连接有螺旋杆,所述螺旋杆的圆周处连接有套筒,所述套筒的内部连接有第五弹簧,所述套筒的顶端两侧固定连接有驱动架,所述套筒的底端连接有第一驱动块,所述第一驱动块的底端连接有第二驱动块,所述第二驱动块的底部连接有固定板,所述第二驱动块的底端固定连接有主动齿轮,所述主动齿轮的底端连接有第一弹簧,所述主动齿轮的圆周处啮合连接有从动齿轮,所述从动齿轮的底端连接有第二弹簧,所述从动齿轮的中心处固定连接有转轴,所述转轴远离从动齿轮的一侧固定连接有第一螺旋齿轮。
9.进一步地,所述固定架的底端固定连接有连接柱,所述连接柱的底侧螺纹连接有旋转把手,所述连接柱的底部两侧固定连接有滑块,所述滑块远离连接柱的一侧滑动连接有支座,所述支座的内侧两侧开设有滑槽。
10.进一步地,所述固定板的一侧开设有圆柱形孔洞,所述固定板与转轴滑动连接。
11.进一步地,所述第一螺旋齿轮的圆周处啮合连接有第二螺旋齿轮,所述第二螺旋齿轮的中心处固定连接有连接轴,所述连接轴远离第二螺旋齿轮的一侧固定连接有金属
盘,所述金属盘的圆周处连接有啮合块。
12.进一步地,所述连接轴的两侧与支撑板转动连接,所述金属盘的圆周处设有弧形突起。
13.进一步地,所述啮合块的内侧固定连接有缓冲杆,所述缓冲杆的顶端固定连接有第三弹簧,所述缓冲杆的底端固定连接有第四弹簧,所述第四弹簧远离缓冲杆的一侧固定连接有支撑座,所述第三弹簧的顶端固定连接有压块。
14.进一步地,所述缓冲杆的圆周处滑动连接有滑筒,所述滑筒的内侧开设有矩形孔洞,所述滑筒与啮合块滑动连接。
15.(三)有益效果
16.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如下:
17.1、本实用新型,通过装置内部安装的固定架和支撑座,并将装置固定在表面,安装时,只需要把固定架和支撑座固定在需要抗震装置的内部,可以使装置安装过程更加的方便。
18.2、本实用新型,通过装置内部固定架顶部的装置,可以使装置将受到的冲击力分散用来作为驱动力,使装置更加的灵活,同时由于装置将受到的冲击力分散,可以提高装置的使用寿命。
19.3、本实用新型,通过装置内部支撑座顶部安装的装置,可以使装置将冲击力分散给第三弹簧和第四弹簧,使装置在抗震过程中更加的稳定。
附图说明
20.图1为本实用新型固定架附近结构的立体示意图;
21.图2为本实用新型固定架附近结构的侧视剖面示意图;
22.图3为本实用新型第二螺旋齿轮附近结构的立体示意图;
23.图4为本实用新型第二螺旋齿轮附近结构的侧视剖面示意图。
24.附图标记:1、固定架;2、支座;3、滑槽;4、旋转把手;5、驱动架; 6、套筒;7、螺旋杆;8、第一驱动块;9、第二驱动块;10、主动齿轮;11、第一弹簧;12、从动齿轮;13、第二弹簧;14、固定板;15、转轴;16、第一螺旋齿轮;17、第二螺旋齿轮;18、支撑板;19、连接柱;20、连接轴; 21、金属盘;22、啮合块;23、缓冲杆;24、第三弹簧;25、第四弹簧;26、压块;27、支撑座;28、滑块;29、第五弹簧;30、滑筒。
具体实施方式
25.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26.实施例1
27.请参阅图1,一种便于安装的抗震支架,包括固定架1,固定架1的顶端固定连接有支撑板18,固定架1的一侧连接有支撑座27。
28.本实施例中,通过装置内部安装的固定架1和支撑座27,并将装置固定在表面,安
装时,只需要把固定架1和支撑座27固定在需要抗震装置的内部,可以使装置安装过程更加的方便。
29.实施例2
30.请参阅图2,本实施例是在实施例1的基础上进行了进一步的优化,具体是,固定架1的底端固定连接有连接柱19,连接柱19的底侧螺纹连接有旋转把手4,连接柱19的底部两侧固定连接有滑块28,滑块28远离连接柱19 的一侧滑动连接有支座2,支座2的内侧两侧开设有滑槽3。
31.具体的,固定架1的顶部连接有螺旋杆7,螺旋杆7的圆周处连接有套筒 6,套筒6的内部连接有第五弹簧29,套筒6的顶端两侧固定连接有驱动架5,套筒6的底端连接有第一驱动块8,第一驱动块8的底端连接有第二驱动块9,第二驱动块9的底部连接有固定板14,第二驱动块9的底端固定连接有主动齿轮10,主动齿轮10的底端连接有第一弹簧11,主动齿轮10的圆周处啮合连接有从动齿轮12,从动齿轮12的底端连接有第二弹簧13,从动齿轮12的中心处固定连接有转轴15,转轴15远离从动齿轮12的一侧固定连接有第一螺旋齿轮16。
32.具体的,固定板14的一侧开设有圆柱形孔洞,固定板14与转轴15滑动连接。
33.本实施例中,通过装置内部固定架1顶部的装置,可以使装置将受到的冲击力分散用来作为驱动力,使装置更加的灵活,同时由于装置将受到的冲击力分散,可以提高装置的使用寿命,使用时,装置受到的冲击力可以通过驱动架5传给套筒6,然后套筒6推动第一驱动块8,然后第一驱动块8通过和螺旋杆7的配合作用,实现旋转,然后第一驱动块8带动第二驱动块9的转动,然后第二驱动块9带动主动齿轮10的转动,然后主动齿轮10带动从动齿轮12的转动,然后从动齿轮12带动转轴15的转动,然后转轴15带动第一螺旋齿轮16的转动。
34.实施例3
35.请参阅图3

4,本实施例是在例1或例2的基础上做了如下优化,具体是,第一螺旋齿轮16的圆周处啮合连接有第二螺旋齿轮17,第二螺旋齿轮 17的中心处固定连接有连接轴20,连接轴20远离第二螺旋齿轮17的一侧固定连接有金属盘21,金属盘21的圆周处连接有啮合块22。
36.具体的,连接轴20的两侧与支撑板18转动连接,金属盘21的圆周处设有弧形突起。
37.具体的,啮合块22的内侧固定连接有缓冲杆23,缓冲杆23的顶端固定连接有第三弹簧24,缓冲杆23的底端固定连接有第四弹簧25,第四弹簧25 远离缓冲杆23的一侧固定连接有支撑座27,第三弹簧24的顶端固定连接有压块26。
38.具体的,缓冲杆23的圆周处滑动连接有滑筒30,滑筒30的内侧开设有矩形孔洞,滑筒30与啮合块22滑动连接。
39.本实施例中,通过装置内部支撑座27顶部安装的装置,可以使装置将冲击力分散给第三弹簧24和第四弹簧25,使装置在抗震过程中更加的稳定,使用时,第二螺旋齿轮17利用受到的力通过连接轴20带动金属盘21的转动,然后金属盘21带动啮合块22的运动,然后啮合块22带动缓冲杆23的运动,然后将受到的力分散给装置内部的第三弹簧24和第四弹簧25。
40.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通过装置内部安装的固定架1和支撑座27,并将装置固定在表面,安装时,只需要把固定架1和支撑座27固定在需要抗震装置的内部,可以使装置安装过程更加的方便,装置内部固定架1顶部的装置,可以使装置将受到的冲击力分散用来作
为驱动力,使装置更加的灵活,同时由于装置将受到的冲击力分散,可以提高装置的使用寿命,使用时,装置受到的冲击力可以通过驱动架5传给套筒6,然后套筒6推动第一驱动块8,然后第一驱动块8通过和螺旋杆7的配合作用,实现旋转,然后第一驱动块8 带动第二驱动块9的转动,然后第二驱动块9带动主动齿轮10的转动,然后主动齿轮10带动从动齿轮12的转动,然后从动齿轮12带动转轴15的转动,然后转轴15带动第一螺旋齿轮16的转动,装置内部支撑座27顶部安装的装置,可以使装置将冲击力分散给第三弹簧24和第四弹簧25,使装置在抗震过程中更加的稳定,使用时,第二螺旋齿轮17利用受到的力通过连接轴20带动金属盘21的转动,然后金属盘21带动啮合块22的运动,然后啮合块22 带动缓冲杆23的运动,然后将受到的力分散给装置内部的第三弹簧24和第四弹簧25。
41.以上,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并不用以限制本实用新型,本实用新型的专利保护范围以权利要求书为准,凡是运用本实用新型的说明书及附图内容所作的等同结构变化,同理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