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建设工程用多功能测量工具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6246109发布日期:2021-08-13 16:03阅读:91来源:国知局
一种建设工程用多功能测量工具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工程用测量工具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建设工程用多功能测量工具。



背景技术:

全站仪,即全站型电子测距仪,是一种集光、机、电为一体的高技术测量仪器,是集水平角、垂直角、距离(斜距、平距)、高差测量功能于一体的测绘仪器系统。与光学经纬仪比较电子经纬仪将光学度盘换为光电扫描度盘,将人工光学测微读数代之以自动记录和显示读数,使测角操作简单化,且可避免读数误差的产生。因其一次安置仪器就可完成该测站上全部测量工作,所以称之为全站仪。广泛用于地上大型建筑和地下隧道施工等精密工程测量或变形监测领域;

现有全站仪在进行收纳时,支脚通常不能被合拢,占地过大的同时也容易让支脚上的尖脚刺伤工作人员,且尖脚在经过一段时间的使用后无法替换,损耗过大,为此我们提出一种建设工程用多功能测量工具。



技术实现要素:

为了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建设工程用多功能测量工具,能将本装置上的支架进行归拢收纳,使其占地变小,且可以对尖脚进行替换,使得本装置一直保持最佳状态。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建设工程用多功能测量工具,包括测量仪,所述测量仪底端一侧设置有收纳机构,所述收纳机构包括三个支架,三个所述支架均位于测量仪底端一侧,第一个所述支架表面设置有第一绑带,所述第一绑带表面设置有扣环,且所述第一绑带另一端表面连接有第一卡块,第二个所述支架表面设置有第二绑带,所述第二绑带一端连接有第二卡块,第三个所述支架表面设置有环块。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还包括替换机构,所述替换机构包括尖脚,所述尖脚位于支架底端表面,所述尖脚内侧设置有弹簧,所述弹簧另一端连接有卡杆,所述卡杆位于测量仪内侧,且所述卡杆另一端贯穿尖脚位于支架内侧,所述支架内侧活动连接有移动块,所述移动块一端贯穿支架位于支架外侧,所述移动块一端表面连接有推块,所述推块位于支架外侧。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第一绑带表面设置有防滑纹,且所述第一绑带与支架的连接处设置有第一转轴。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第二绑带长度小于第一绑带的长度,且所述第二绑带与支架的连接处设置有第二转轴。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三个所述支架均为圆柱体结构,且三个所述支架表面均设置有装饰漆。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卡杆呈圆柱体结构,且所述卡杆与尖脚的连接处设置有第三转轴。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移动块呈圆柱体结构,且所述移动块以尖脚顶端表面中心点为轴镜像设置有两个。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推块呈圆柱体结构,且所述推块表面设置有防滑纹。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能达到的有益效果是:

1、通过设置的收纳机构,在使用完本装置后,可以通过对第一绑带的收拢将支架收紧,进行收纳,让本装置的占地变小,且不会因为支架岔开,导致支架上的尖脚刺伤工作人员,让本装置体积变小的同时,提高使用感,减少意外的发生;

2、通过设置的替换机构,在长时间使用本装置后,尖脚产生磨损,导致装置无法很好的直立时,可以对尖脚进行替换,使得本装置可以一直维持最佳状态。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正面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图1中a处的放大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图1中b处的侧面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的图1中c处的放大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的图4中d处的放大结构示意图;

其中:1、测量仪;2、支架;3、第一绑带;4、尖脚;31、第一转轴;32、扣环;33、第一卡块;34、第二卡块;35、第二绑带;36、第二转轴;37、环块;41、卡杆;42、弹簧;43、移动块;44、推块;45、第三转轴。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实用新型实现的技术手段、创作特征、达成目的与功效易于明白了解,下面结合具体实施例,进一步阐述本实用新型,但下述实施例仅仅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并非全部。基于实施方式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所获得其它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下述实施例中的实验方法,如无特殊说明,均为常规方法,下述实施例中所用的材料、试剂等,如无特殊说明,均可从商业途径得到。

实施例:

如图1-图3所示,一种建设工程用多功能测量工具,包括测量仪1,测量仪1底端一侧设置有收纳机构,收纳机构包括三个支架2,三个支架2均位于测量仪1底端一侧,第一个支架2表面设置有第一绑带3,第一绑带3表面设置有扣环32,且第一绑带3另一端表面连接有第一卡块33,第二个支架2表面设置有第二绑带35,第二绑带35一端连接有第二卡块34,第三个支架2表面设置有环块37;

在使用完本装置后,将第一绑带3穿过环块37再将第一卡块33插入到第二卡块34内完成固定,再通过扣环32对第一绑带3的长度进行调整,将三个支架2合拢收纳;在使用完本装置后,可以通过对第一绑带3的收拢将支架2收紧,进行收纳,让本装置的占地变小,且不会因为支架2岔开,导致支架2上的尖脚4刺伤工作人员,让本装置体积变小的同时,提高使用感,减少意外的发生。

在其他实施例中,本实施例公开了尖脚4与支架2,请如图1、图4、图5所示,还包括替换机构,替换机构包括尖脚4,尖脚4位于支架2底端表面,尖脚4内侧设置有弹簧42,弹簧42另一端连接有卡杆41,卡杆41位于测量仪1内侧,且卡杆41另一端贯穿尖脚4位于支架2内侧,支架2内侧活动连接有移动块43,移动块43一端贯穿支架2位于支架2外侧,移动块43一端表面连接有推块44,推块44位于支架2外侧;

在需要替换尖脚4时,推动推块44,使得移动块43挤压到第三转轴45,弹簧42进行收缩,第三转轴45回到尖脚4内侧,即可替换掉尖脚4;在长时间使用本装置后,尖脚4产生磨损,导致装置无法很好的直立时,可以对尖脚4进行替换,使得本装置可以一直维持最佳状态。

在其他实施例中,本实施例公开了第一绑带3与第一转轴31,请如图2所示,第一绑带3表面设置有防滑纹,且第一绑带3与支架2的连接处设置有第一转轴31;通过在第一绑带3表面设置有防滑纹,使其在接触支架2表面时不会打滑,且在第一绑带3与支架2的连接处设置有第一转轴31,使得第一绑带3可以变化角度。

在其他实施例中,本实施例公开了第二绑带35与第二转轴36,请如图1-图3所示,第二绑带35长度小于第一绑带3的长度,且第二绑带35与支架2的连接处设置有第二转轴36;通过将第二绑带35长度设置的比第一绑带3短,使得第二转轴36可以不用拉长造成妨碍,且第二转轴36与支架2的连接处设置有第二转轴36,使得第二转轴36可以多角度旋转。

在其他实施例中,本实施例公开了支架2,请如图1所示,三个支架2均为圆柱体结构,且三个支架2表面均设置有装饰漆;通过将三个支架2设置为圆柱体且表面设置装饰漆,使得装置更加稳定的同时维持美观。

在其他实施例中,本实施例公开了卡杆41与第三转轴45,请如图5所示,卡杆41呈圆柱体结构,且卡杆41与尖脚4的连接处设置有第三转轴45;通过将卡杆41设置为圆柱体,使其更加好移动,同时在卡杆41与尖脚4的连接处设置有第三转轴45,提高了卡杆41的灵活性。

在其他实施例中,本实施例公开了移动块43,请如图4、图5所示,移动块43呈圆柱体结构,且移动块43以尖脚4顶端表面中心点为轴镜像设置有两个;通过将移动块43设置为圆柱体且设置有两个移动块43,使得移动块43可以更好推动卡杆41,且加强了尖脚4与支架2的连接强度。

在其他实施例中,本实施例公开了推块44,请如图5所示,推块44呈圆柱体结构,且推块44表面设置有防滑纹;通过将推块44设置为圆柱体且表面设置有防滑纹,使得更好操作推块44的同时不会打滑。

在本实用新型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上”或之“下”可以包括第一和第二特征直接接触,也可以包括第一和第二特征不是直接接触而是通过它们之间的另外的特征接触。而且,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上”、“上方”和“上面”包括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正上方和斜上方,或仅仅表示第一特征水平高度高于第二特征。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下”、“下方”和“下面”包括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正下方和斜下方,或仅仅表示第一特征水平高度小于第二特征。

以上显示和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基本原理、主要特征和本实用新型的优点。本行业的技术人员应该了解,本实用新型不受上述实施例的限制,上述实施例和说明书中描述的仅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例,并不用来限制本实用新型,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精神和范围的前提下,本实用新型还会有各种变化和改进,这些变化和改进都落入要求保护的本实用新型范围内。本实用新型要求保护范围由所附的权利要求书及其等效物界定。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