变速器润滑系统、变速器、动力总成系统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6451030发布日期:2021-08-31 13:36阅读:52来源:国知局
变速器润滑系统、变速器、动力总成系统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车辆工程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变速器润滑系统、变速器、动力总成系统。



背景技术:

变速器多采用飞溅润滑,而对于有多个部件远离油面的大型变速器,若采用传统的润滑方法,远离油面的齿轮和轴承等旋转部件得不到良好的润滑,会影响到变速器的寿命和使用性能。

现有技术中提供了一种变速器强制润滑系统,包括变速器主箱壳体以及设置在变速器主箱和副箱之间的隔墙,且隔墙设置在变速器主箱壳体上,隔墙上设有油泵,油泵通过设置在主箱左中间轴上的驱动齿轮驱动,但是油泵布置在变速器侧面,增大了变速器的横截面积,加大了变速器在整车上的布置难度。



技术实现要素:

因此,本实用新型旨在提供一种对变速器进行强制润滑的结构,从而提供一种变速器润滑系统、变速器、动力总成系统。

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变速器润滑系统,包括:

壳体端盖,所述壳体端盖适于设置在变速器的动力轴的轴端处;

油泵,设置在所述壳体端盖上;

循环油路,设置在所述壳体端盖上,所述循环油路包括至少一设置在出油端的强制润滑油管,所述强制润滑油管适于伸入到所述变速器内部设置。

可选地,所述循环油路还包括:

设置在变速器底部的进油管以及设置在变速器顶部的回油管,所述油泵连接在所述进油管和所述回油管间;

且所述油泵通过所述进油管将所述变速器内的润滑油抽出,通过所述回油管将抽出的润滑油泵送入所述强制润滑油管内。

可选地,所述油泵、所述进油管和所述回油管均设置在所述壳体端盖的外侧。

可选地,所述进油管的进油端处设置有滤油器,所述滤油器容置在所述变速器内部。

可选地,还包括适于固定以及连接所述循环油路的导油栓,所述导油栓包括适于设置在所述壳体端盖上的连接部以及开设在所述连接部上的导油孔。

可选地,所述导油孔包括平行于所述连接部的轴向设置的第一油孔以及垂直于所述连接部的轴向设置的第二油孔,所述第一油孔连通于所述第二油孔。

可选地,还包括设置在所述回油管上的油冷器。

可选地,所述强制润滑油管的管壁上设置有若干喷油孔。

可选地,还包括设置在所述出油端的三通,若干个所述强制润滑油管连接在所述三通上。

可选地,所述油泵为机械泵,所述油泵的接口与所述变速器的动力轴连接。

本实用新型中还提供了一种变速器,包括上述中任一项所述的变速器润滑系统。

本实用新型中还提供了一种动力总成系统,包括上述中所述的变速器。

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具有如下优点:

1.本实用新型中的变速器润滑系统包括:壳体端盖,壳体端盖适于设置在变速器的动力轴的轴端处;油泵,设置在壳体端盖上;循环油路,设置在壳体端盖上,循环油路包括至少一设置在出油端的强制润滑油管,强制润滑油管适于伸入到变速器内部设置。

本实用新型中将油泵设置在壳体端盖上,壳体端盖位于变速器的动力轴的轴端处,相比于现有技术中将油泵设置在动力轴的侧面,有效减少变速器的截面上的体积,方便后续变速器在车体上的安装,且通过设置伸入到变速器内部的强制润滑油管,保证了对变速器内各零部件的有效润滑功能。

2.本实用新型中的变速器润滑系统中包括设置在变速器底部的进油管以及设置在变速器顶部的回油管,油泵连接在进油管和回油管间。其中进油管设置在变速器底部更有利于变速箱中的润滑油的回收,因润滑油在重力的作用下更容易堆积在变速器的底部;回油管设置在变速器的顶部,从回油管中出来的润滑油可对变速器内的零部件起到更充分的润滑效果。

3.本实用新型中的变速器润滑系统中油泵、进油管和回油管均设置在壳体端盖的外侧,设置在壳体端盖的外侧方便人工组装以及后续的零部件的维护和更换。

4.本实用新型中的变速器润滑系统中进油管的进油端处设置有滤油器,滤油器容置在变速器内部,因润滑油是在变速器内部循环使用的,在循环的过程中,润滑油内部容易掺杂进杂质,故在进油管处设置滤油器,过滤掉润滑油中的杂质,防止杂质进入到油泵中,损伤油泵。

5.本实用新型中的变速器润滑系统中还包括适于固定以及连接循环油路的导油栓,导油栓包括适于设置在壳体端盖上的连接部以及开设在连接部上的导油孔,导油栓的使用即可实现对管路在壳体端盖上的固定,还可实现管路间的连通,有效简化循环油路的的整体结构。

6.本实用新型中的变速器润滑系统中还包括设置在出油端的三通,若干个强制润滑油管连接在三通上,三通的使用,可在出油端设置多个强制润滑油管,多个强制润滑油管伸入到变速器中的不同位置以实现对变速器更加充分的润滑效果。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具体实施方式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具体实施方式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方式,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实施例1中的变速器润滑系统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实施例1中的变速器润滑系统另一视角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实施例1中的导油栓的剖视图。

附图标记说明:

1-壳体端盖;

2-油泵;

3-循环油路;31-强制润滑油管;32-进油管;33-回油管;311-喷油孔;

4-滤油器;

5-导油栓;51-连接部;52-导油孔;521-第一油孔;522-第二油孔。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术语“中心”、“上”、“下”、“左”、“右”、“竖直”、“水平”、“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此外,术语“第一”、“第二”、“第三”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

此外,下面所描述的本实用新型不同实施方式中所涉及的技术特征只要彼此之间未构成冲突就可以相互结合。

实施例1

如图1到图3所示,为本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变速器润滑系统,包括:壳体端盖1,壳体端盖1适于设置在变速器的动力轴的轴端处;油泵2,设置在壳体端盖1上;循环油路3,设置在壳体端盖上,循环油路3包括至少一设置在出油端的强制润滑油管31,强制润滑油管31适于伸入到变速器内部设置。

本实施例中的壳体端盖1为变速器的后端盖结构,其位于变速器的动力轴的轴端处。

本实施例中的油泵2为常见的机械泵,如齿轮泵等,油泵2的接口处通过键连接的方式连接在变速器的动力轴上,依靠变速器实现对油泵2的驱动。当然,在壳体端盖1上还设置有适于安装油泵2的安装孔,以将油泵2的本体固定在壳体端盖1上。本实施例中的油泵2安装在壳体端盖1的外侧,在对应油泵2的安装处,壳体端盖1上加工有过孔,油泵2的接口处穿过上述的过孔与动力轴连接。

故本实施例中将油泵2设置在壳体端盖1上,壳体端盖1位于变速器的动力轴的轴端处,相比于现有技术中将油泵2设置在动力轴的侧面,有效减少变速器的截面上的体积,方便后续变速器在车体上的安装,且通过设置伸入到变速器内部的强制润滑油管31,保证了对变速器内各零部件的有效润滑功能。

如图1所示,本实施例中的循环油路3还包括:设置在变速器底部的进油管32以及设置在变速器顶部的回油管33,油泵连接在进油管32和回油管33间;且油泵通过进油管32将变速器内的润滑油抽出,通过回油管33将抽出的润滑油泵送入强制润滑油管31内,其中进油管设置在变速器底部更有利于变速箱中的润滑油的回收,因润滑油在重力的作用下更容易堆积在变速器的底部;回油管设置在变速器的顶部,从回油管中出来的润滑油可对变速器内的零部件起到更充分的润滑效果。

为了方便人工组装以及后续的零部件的维护和更换,本实施例中的进油管32和回油管33均设置在壳体端盖1的外侧。

下面对进油管32和回油管33的固定以及相互间的连接导通作出阐述:

本实施例中的进油管32和回油管33采用的是导油栓5固定在壳体端盖1上,导油栓5整体上为常见的螺栓形状,其螺杆部位被构造成连接部51。连接部51的外周面上靠近底端部加工有外螺纹段,在壳体端盖1上设置有相应的螺纹孔,进油管32和回油管33卡装在导油栓上,随导油栓5一起固定在壳体端盖1上。

本实施例中的导油栓5上还加工有导油孔52,以方便进油管32、回油管33、油泵2间的连通。具体的导油孔52包括平行于连接部51的轴向设置的第一油孔521以及垂直于连接部51的轴向设置的第二油孔522,第一油孔521连通于第二油孔522。如在进油管32的进油端直接连接在导油栓5的第二导油孔522上,当将导油栓5安装在壳体端盖上时,第一导油孔521与变速器内部连通,变速器内的润滑油就可以通过导油孔52直接进入到进油管32内,进而实现了循环油路中油管的固定以及连通的一体化设计,有效简化循环油路的的整体结构。其他如回油管33的固定与连通等,与进油管32原理相同,在此不再一一赘述。

因润滑油是在变速器内部循环使用的,在循环的过程中,润滑油内部容易掺杂进杂质,故在进油管处设置滤油器,过滤掉润滑油中的杂质,防止杂质进入到油泵中,损伤油泵。

作为变形的实施方式,还可以在回油管33上安装油冷器,以实现对润滑油的降温处理,以防止润滑油温度过高,影响变速器内部的零件的运转。

本实施例中,为了实现对变速器内部零件的充分润滑,在强制润滑油管31的管壁上设置有若干喷油孔311。本实施例中的喷油孔311为常见的圆形孔,其在强制润滑油管31上的分布对应于变速器内部需要润滑的零件的位置处,以降低加工的工序和时间。作为变形,上述的喷油孔311同样了均匀的分布在强制润滑油管31上,以提高其适配性,在不同的变速器上均可使用。

作为变形,还可在出油端安装三通等阀体结构,可在出油端设置多个强制润滑油管,多个强制润滑油管伸入到变速器中的不同位置以实现对变速器更加充分的润滑效果。

实施例2

本实施例中提供了一种变速器,包括上述实施例1中所述的变速器润滑系统,且具有其全部的技术优点,在此不再一一赘述。

实施例3

本实施例中提供了一种动力总成系统,包括上述实施例2中所述的变速器,且具有其全部的技术优点,在此不再一一赘述。

显然,上述实施例仅仅是为清楚地说明所作的举例,而并非对实施方式的限定。对于所属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上述说明的基础上还可以做出其它不同形式的变化或变动。这里无需也无法对所有的实施方式予以穷举。而由此所引伸出的显而易见的变化或变动仍处于本实用新型创造的保护范围之中。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