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增加力传递强度的阶梯轴轮系结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5028964发布日期:2021-05-11 16:57阅读:68来源:国知局
一种增加力传递强度的阶梯轴轮系结构的制作方法

本发明涉及机械传动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增加力传递强度的阶梯轴轮系结构。



背景技术:

随着社会的发展进步,各种各样的机器设备随之出现,轮与轴传动是各类机器设备常用的结构设计。但是,有的在传动机构中存在设计不足,在设计时受轴台阶位置尺寸局限,导致轴径变小,出现轴与轮传递扭矩不足,随着负荷的增大,轮与轴结合部位疲劳断裂,断裂后须继续更换新轴,但使用不久后仍会继续断裂。由此,同时增加了生产中的劳动强度和成本。



技术实现要素:

为解决以上问题,本发明提供一种结构简单、设计新颖、效果明显的增加力传递强度的阶梯轴轮系结构。

本发明为实现上述目的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增加力传递强度的阶梯轴轮系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插入轮内孔中的阶梯轴及开设于阶梯轴与轮内孔中的键槽,所述阶梯轴由直径较大的阶梯一轴与直径较小的阶梯二轴一体连接组成,且连接处位于轮内孔中,所述轮内孔为形状尺寸与阶梯轴外径相配合的阶梯孔,所述阶梯孔由阶梯一轴孔与阶梯二轴孔组成,所述阶梯一轴孔与阶梯二轴孔的长度之比为(3:7)~(7:3),所述轴键槽与轮键槽组合后的位置与长度相同,轴键槽深度与轮键槽深度之比为3:7。

所述阶梯一轴与阶梯二轴的轴径范围为10mm-600mm,阶梯一轴与阶梯二轴的直径差为1mm—50mm。

本发明可应用于已成型设备改良,受空间、尺寸局限时,可以不改变其他原有结构,只改变轴与轮结合面形状尺寸,即可以增加轴与轮传递动力强度16-30%,不增加其他额外成本支出。具有增加传递扭矩效率高、效果好、安装方便、适用性强、成本低的优点。

附图说明

图1是原有轴轮系结构剖面示意图。

图2是本发明轴轮系结构剖面示意图。

图3是原有轴系结构示意图。

图4是本发明轴系结构意图。

图5是原有轮系剖面示意图。

图6是本发明轮系剖面示意图。

图中:1—阶梯一轴,2—阶梯二轴,3—轮,4—轴键槽,5—轮键槽,6—卡簧槽,7—阶梯一轴孔,8—阶梯二轴孔。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与具体实施例对本发明进一步说明,但本发明不局限于具体实施例。

实施例1

本实施例以翻麦绞龙轴轮系结构为例,如图1,原有结构中,阶梯一轴1直径70mm,阶梯二轴2直径65mm,阶梯二轴2长度120mm,轮3装配在阶梯二轴2上,常出现阶梯一轴1与阶梯二轴2连接处疲劳断裂。

本实施例所述一种增加力传递强度的阶梯轴轮系结构,不改变原有轴的直径,包括插入轮内孔中的阶梯轴及开设于阶梯轴与轮内孔中的键槽,所述阶梯轴由直径70mm的阶梯一轴1与直径65mm的阶梯二轴2一体连接组成,且连接处位于轮3内孔中,所述轮3内孔为形状尺寸与阶梯轴外径相配合的阶梯孔,所述阶梯孔由阶梯一轴孔7与阶梯二轴孔8组成,所述阶梯一轴孔7与阶梯二轴孔8的长度之比为1:1,所述轴键槽4与轮键槽5组合后的位置与长度相同,轴键槽4深度与轮键槽5深度之比为3:7。

实施例2

本实施例中所述的一种增加力传递强度的阶梯轴轮系结构中,各部分结构与连接关系均与实施例1相同,不同点为:所述阶梯一轴孔7与阶梯二轴孔8的长度之比为3:7;所述阶梯一轴1直径为10mm,阶梯二轴2的直径为9mm。

实施例3

本实施例中所述的一种增加力传递强度的阶梯轴轮系结构中,各部分结构与连接关系均与实施例1相同,不同点为:所述阶梯一轴孔7与阶梯二轴孔8的长度之比为7:3;所述阶梯一轴1直径为600mm,阶梯二轴2的直径为550mm。



技术特征:

1.一种增加力传递强度的阶梯轴轮系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插入轮内孔中的阶梯轴及开设于阶梯轴与轮内孔中的键槽,所述阶梯轴由直径较大的阶梯一轴与直径较小的阶梯二轴一体连接组成,且连接处位于轮内孔中,所述轮内孔为形状尺寸与阶梯轴外径相配合的阶梯孔,所述阶梯孔由阶梯一轴孔与阶梯二轴孔组成,所述阶梯一轴孔与阶梯二轴孔的长度之比为(3:7)~(7:3),所述轴键槽与轮键槽组合后的位置与长度相同,轴键槽深度与轮键槽深度之比为3:7。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增加力传递强度的阶梯轴轮系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阶梯一轴与阶梯二轴的轴径范围为10mm-600mm,阶梯一轴与阶梯二轴的直径差为1mm—50mm。


技术总结
本发明涉及机械传动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增加力传递强度的阶梯轴轮系结构。包括插入轮内孔中的阶梯轴及开设于阶梯轴与轮内孔中的键槽,所述阶梯轴由直径较大的阶梯一轴与直径较小的阶梯二轴一体连接组成,且连接处位于轮内孔中,所述轮内孔为形状尺寸与阶梯轴外径相配合的阶梯孔,所述阶梯孔由阶梯一轴孔与阶梯二轴孔组成,所述阶梯一轴孔与阶梯二轴孔的长度之比为(3:7)~(7:3),所述轴键槽与轮键槽组合后的位置与长度相同,轴键槽深度与轮键槽深度之比为3:7。本发明可增加轴与轮传递动力强度16‑30%,不增加其他额外成本支出。具有增加传递扭矩效率高、效果好、安装方便、适用性强、成本低的优点。

技术研发人员:赵福良;石殿瑜;杜以俊;初永江;吴中华;赵德钢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中粮麦芽(大连)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1.02.01
技术公布日:2021.05.1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