空调管件、空调管路及空调器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6237005发布日期:2021-08-10 16:39阅读:105来源:国知局
空调管件、空调管路及空调器的制作方法

本发明涉及空调制造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空调管件、空调管路以及具有这种空调管路的空调器。



背景技术:

目前,空调系统中需用管路件来传输制冷剂,行业常规使用铜管,但是铜材料的价格较高,与铜管相比,钢管的成本低、耐压高,且导热率低,保温系数比铜质管路高,将钢管应用于空调系统中可以提高空调系统能效。但是现有的火焰钎焊焊料与钢制管路不相粘,钢材料与钢材料之间的火焰焊接只能使用含银钎料,这类钎料的成本太高,不适于推广商用。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是基于发明人对以下事实和问题的发现和认识做出的: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如图1-图3所示,相关技术一般在钢管接头处增加铜套,第一钢管001连接第一铜套002,第二钢管003连接第二铜套004,第一铜套002与第二铜套004相连,即可实现第一钢管001与第二钢管004连,但是相关技术中的这种空调管件往往存在以下问题:

现有的火焰钎焊焊料与钢制管路不相粘,在焊接阶段,虽然在钢管接头处增加了铜套,但是由于钢制管路导热率低,散热效果比铜质管路慢,焊接时铜套与钢制管路结合处温度较高,富余的焊料005不容易凝固,可渗透位置过长,且难以附着在钢管内壁,容易沿着钢制管壁流进系统,对系统造成破坏。

本发明旨在至少在一定程度上解决相关技术中的技术问题之一。为此,本发明的实施例提出一种焊接难度低、可靠性好、泄露风险低、断裂风险低的空调管件。本发明的实施例还提出一种具有上述空调管件的空调管路,以及具有这种空调管路的空调器。

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空调管件,包括:钢管,所述钢管包括第一端部和第二端部;铜管,所述铜管与所述第一端部相连,所述铜管与所述第一端部之间构造出储液槽或者所述铜管内形成有储液槽,且所述储液槽的开口朝向远离所述钢管的所述第二端部的方向。

根据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空调管件具有用于承接铜管与连接管焊接的多余焊料的储液槽。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空调管件中的钢管不与连接管(其他管路)直接相连,而是在钢管的接头处连接有铜管,连接管伸入铜管中并与铜管相连,因此钢管最终实现与连接管的相互连接。连接管与铜管的焊接工艺与传统的铜管-铜管焊缝的焊接工艺相同,易实现,降低了空调管件与连接管的焊接难度。在将铜管和连接管进行焊接的过程中,焊料首先流入连接管与铜管之间,富余的焊料将流入储液槽中并凝结,由此,富余的焊料不会沿着钢管渗透并流入系统形成焊瘤,对系统造成破坏。

由此,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空调管件具有焊接难度低、可靠性好、泄露风险低、断裂风险低的优点。

另外,根据本发明的空调管件还具有如下附加技术特征: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储液槽为环形。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铜管套设在所述第一端部上,所述第一端部的一部分形成第一缩口结构,所述第一端部包括在其延伸方向上依次相连的连接段、第一过渡段和第一缩口段,所述连接段还用于与所述钢管的其余部分相连,所述连接段与所述铜管相连,所述第一缩口段的外周面与所述铜管的内周面之间形成所述储液槽。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铜管套设在所述第一端部上,所述第一端部的一部分形成第一缩口结构,所述第一端部包括在其延伸方向上依次相连的连接段和折弯段,所述连接段还用于与所述钢管的其余部分相连,所述连接段与所述铜管相连,所述折弯段与所述第一端部的轴向之间具有夹角以便所述折弯段的外周面与所述铜管的内周面之间形成所述储液槽。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铜管为直管。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铜管套设在所述第一端部上,所述铜管的一部分管段形成第二缩口结构,所述第二缩口结构包括第二缩口段和第二过渡段,所述第二过渡段用于连接所述第二缩口段和所述铜管的所述其余部分管段,所述第二缩口段与所述第一端部相连,所述铜管的所述其余部分管段的内周面与所述钢管的外周面之间形成所述储液槽。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钢管的所述第一端部为直管。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铜管包括第三端部,所述第一端部套设在所述第三端部上,所述铜管内形成有所述储液槽。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第三端部处形成向内的翻边,所述翻边与所述铜管的内周面之间形成了所述储液槽。

根据本发明的另一方面提供的空调管路,包括根据本发明上述任一项实施例提供的空调管件和连接管,所述连接管的一个端部伸入所述铜管中并与所述铜管焊接,所述储液槽用于承接所述铜管与所述连接管焊接的焊料。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连接管的所述端部的至少一部分位于所述储液槽中,或者,所述连接管的所述端部位于所述储液槽的开口的上方。

根据本发明的另一方面提供的空调器,包括根据本发明上述任一项实施例提供的空调管路。

本发明的附加方面和优点将在下面的描述中部分给出,部分将从下面的描述中变得明显,或通过本发明的实践了解到。

附图说明

图1是相关技术中空调管件的实施方式一。

图2是相关技术中空调管件的实施方式二。

图3是相关技术中空调管件的实施方式三。

图4是本发明实施例一中的空调管件的结构示意图。

图5是本发明实施例一中的空调管路的结构示意图。

图6是本发明实施例一中的空调管件的另一结构示意图。

图7是本发明实施例二中的空调管件的结构示意图。

图8是本发明实施例二中的空调管路的结构示意图。

图9是本发明实施例三中的空调管件的结构示意图。

图10是本发明实施例三中的空调管路的结构示意图。

图11是本发明实施例四中的空调管件的结构示意图。

附图标记:

第一钢管001;第一铜套002;第二钢管003;第二铜套004;焊料005;空调管件100;钢管110;第一端部111;连接段112;第一过渡段113;第一缩口段114;折弯段115;连接管120;第四端部121;铜管130;第三端部131;第二缩口段132;第二过渡段133;翻边134;储液槽140;焊料200。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详细描述本发明的实施例,所述实施例的示例在附图中示出。下面通过参考附图描述的实施例是示例性的,旨在用于解释本发明,而不能理解为对本发明的限制。

下面根据图4-11描述本发明的实施例的空调管件100。空调管件100包括钢管110以及铜管130。

钢管110包括第一端部111和第二端部(图中未示出)。可以理解的是,钢管110的第一端部111与钢管110的第二端部在钢管110的延伸方向上相对。

铜管130与钢管110的第一端部111相连,并且,铜管130与钢管110的第一端部111之间构造出了储液槽140,或者,铜管130内形成有储液槽140。也就是说,储液槽140既可以由铜管130与钢管110的第一端部111共同构造出,也可以由铜管130自行构造出。例如,铜管130套设在钢管110的第一端部111上,铜管130的内周面与钢管110的第一端部111的外周面之间具有一定间隔从而限定出了储液槽140。当储液槽140由铜管130自行构造出时,储液槽140位于铜管130内侧。并且储液槽140的开口在钢管120的延伸方向上朝向远离钢管110的第二端部的方向。

铜管130的内壁用于与空调器的其他管路例如连接管120焊接,储液槽140用于承接铜管130与连接管120焊接的焊料。

例如,连接管120具有第四端部121。连接管120的第四端部121用于伸入铜管130中并与铜管130的内壁焊接在一起。连接管120的第四端部121的至少一部分位于储液槽140中。也就是说,铜管130套设在连接管120的第四端部121上,并且至少一部分连接管120的第四端部121从储液槽140的开口处伸入储液槽140中,连接管120的第四端部121的末端(自由端)位于储液槽140内。可以理解的是,储液槽140的开口朝向与连接管120的伸入方向相反,储液槽140正对连接管120的第四端部121以便连接管120的第四端部121能够从储液槽140的开口处伸入储液槽140中。或者,连接管120的第四端部121还可以位于储液槽140的上方,即连接管120的第四端部121实际上未伸入储液槽140内。优选连接管120的第四端部121的至少一部分位于储液槽140中。

连接管120的第四端部121为铜制管段。连接管120的第四端部121与铜管130通过焊接相连,焊接使用的焊料200的一部分在铜管130的径向上填充在连接管120的第四端部121与铜管130之间,以便将连接管121的第四端部121和铜管130相连,焊料200的其余部分填充在储液槽140中。此处位于连接管120的第四端部121与铜管130之间的焊料200起实际连接作用,其在连接管120的第四端部121的延伸方向上的长度为“焊接深度”。焊料200的其余部分即对连接管120的第四端部121和铜管130进行焊接时富余出的焊料200,这部分富余的焊料200最终流入储液槽140中,而不会沿着钢管110继续向管件内部渗透。由此,连接管120与钢管110通过铜管130实现了相互连接。其中,连接管120可以为铜制管路或者连接有铜管的钢制管路,这里不作限定。

在对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空调管件进行制造时,可以将铜管130与钢管110进行预先焊接,即可以先将铜管130焊接在钢管110的第一端部111上,在现场仅需要采用火焰焊接铜管130与连接管120的第四端部121。

根据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空调管件具有用于承接铜管与连接管焊接的多余焊料的储液槽。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空调管件中的钢管不与连接管(其他管路)直接相连,而是在钢管的接头处连接有铜管,连接管伸入铜管中并与铜管相连,因此钢管最终实现与连接管的相互连接。连接管与铜管的焊接工艺与传统的铜管-铜管焊缝的焊接工艺相同,易实现,降低了空调管件与连接管的焊接难度。在将铜管和连接管进行焊接的过程中,焊料首先流入连接管与铜管之间,富余的焊料将流入储液槽中并凝结,由此,富余的焊料不会沿着钢管渗透并流入系统形成焊瘤,对系统造成破坏。

此外,在连接管伸入铜套中的过程中,储液槽的底部可以对连接管的伸入深度进行限制,以有效地控制连接管的焊接深度并使连接管的焊接深度保持在合理范围中,降低管道内液剂的泄露风险。并且储液槽中凝结的焊料对连接管的伸入储液槽中的部分形成了双重接触,提高了连接管与铜管的连接可靠性,还有效降低了管路的断裂风险。

由此,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空调管件具有焊接难度低、可靠性好、泄露风险低、断裂风险低的优点。

在一些实施例中,储液槽140为环形。

在一些实施例中,钢管110的第一端部111、连接管120的第四端部121和铜管130的径向彼此相同。钢管110的第一端部111、连接管120的第四端部121和铜管130的轴向也彼此相同。

为表述方便,下文以钢管110的第一端部111、连接管120的第四端部121和铜管130的延伸方向均沿左右方向为例,描述本发明的技术方案,如图4所示,钢管110的第一端部111为钢管110的右端部,连接管120的第四端部121为连接管120的左端部,储液槽140的开口方向朝右,连接管120的第四端部121从右向左伸入储液槽140中。

下面以图4-图11为例详细描述本发明提供的若干实施例。

实施例一:

下面以图4-图6为例描述本实施例提供的空调管件。如图4所示,铜管130的第三端部131套设在钢管110的第一端部111上,钢管110的第一端部111的一部分形成有第一缩口结构,该第一缩口结构包括相连的第一过渡段113和第一缩口段114。第一过渡段113用于连接第一缩口段114与钢管110的第一端部111的其余部分。钢管110的第一端部111的其余部分可称为连接段112。也就是说,钢管110的第一端部111包括其延伸方向(左右方向)上依次相连的连接段112、第一过渡段113和第一缩口段114。连接段112还用于与钢管110的其余部分相连。

作为示例,如图4所示,连接段112、第一过渡段113和第一缩口段114从左向右依次排布并依次相连组成了钢管110的第一端部111,铜管130的第三端部131套设在钢管110的第一端部111上。连接段112与铜管130相连。如图4所示,铜管130为直管,第一缩口段114的直径小于连接段112的直径,第一缩口段114的外周面与铜管130的内周面之间形成了储液槽140。此处的铜管130的内周面为在其径向上与第一缩口段114相对的部分的内周面。

如图4所示,储液槽140的开口朝右,第一过渡段113为储液槽140的槽底。第一缩口段114的长度为储液槽140的槽高度h,第一缩口段114的外周面与铜管130的内周面在铜管130的径向上的距离为储液槽140的槽宽度w。储液槽140的深度方向与铜管130的轴向一致,即沿左右方向。

可选地,槽高度h的取值范围为3mm-5mm。在图4所示的实施例中,铜管130部分套设在钢管110上,可以理解的是,在其他实施例中,铜管130可以完全套设在钢管110上,且第一缩口段114的右端面与铜管130的右端面可以平齐。

可选地,连接管120的壁厚为amm,槽宽度w的大于等于(a+0.5)mm。

可选地,连接段112的长度为3mm-10mm。

如图5所示,当本实施例提供的空调管件与连接管120相连时,连接管120的第四端部121从右向左伸入铜管130中,直至连接管120的第四端部121的一部分伸入储液槽140中。连接管120的第四端部121的该部分在铜管130的径向上位于铜管130与第一缩口段114之间,与铜管130和第一缩口段114在径向上重合。

进一步地,第一过渡段113在左右方向上具有一定的长度,且第一过渡段113与左右方向之间具有夹角,第一过渡段113的左端的直径大于其右端的直径,第一过渡段113的直径由左向右逐渐向内缩小。如此设置是为了减少应力集中对钢管110的结构强度的影响,保证了钢管110的结构强度。可选地,第一过渡段113在左右方向上的长度大于等于2mm且小于等于5mm。可替换地,在其他实施例中,第一过渡段113也可沿钢管110的第一端部111的径向延伸,即与左右方向垂直。

如图5所示,连接管120的第四端部121与铜管130之间在铜管130的径向上具有焊缝,焊料200的一部分在铜管130的径向上填充在连接管120的第四端部121与铜管130之间,以便使连接管121的第四端部121和铜管130相连。在焊接时,焊料200从焊缝的右端处渗透进入焊缝,未凝固的焊料200沿着焊缝向左流动,直至将焊缝完全填充,随后多余的焊料200汇流入位于焊缝左侧的储液槽140,在储液槽140中储存并凝固,由此避免了富余出的焊料200沿着钢管110继续向钢管110内部渗透,对系统造成破坏。

此外,第一过渡段113可以对连接管130进行定位以使连接管130的焊接深度保持在合理范围内。连接管120的第四端部121的位于储液槽140中的部分与储液槽140中的焊料200形成了双重接触,即该部分的内周面和外周面均与焊料200接触,连接管120的第四端部121的末端(左端)埋在了焊料200内,由此连接管120与铜管130的连接可靠性得以提高,还有效降低了管路的断裂风险。

可选地,钢管110可以为碳钢管或不锈钢管。

钢管110的第一端部111也可不包括第一缩口段114,如图6所示,钢管110的第一端部111包括相连的连接段112和折弯段115。可以理解的是,折弯段115相当于图4中的第一过渡段113,折弯段115的直径由左向右逐渐向内缩小。折弯段115在左右方向上具有一定的长度,且折弯段115与左右方向之间具有夹角θ,可选地,θ大于等于30°小于等于90°。

折弯段115的外周面与铜管130的内周面之间形成储液槽140。如图6所示,折弯段115在左右方向上的长度为储液槽140的槽高度h。可选地,槽高度h大于等于3mm且小于等于5mm。进一步可选地,折弯段115的右端直径为l,连接管120的第四端部121为支管段,连接管120的第四端部121的直径为bmm,l小于等于[b-2*(a+0.5)]mm。

实施例二:

下面以图7和图8为例描述本实施例提供的空调管件。如图7和图8所示,铜管130的第三端部131套设在钢管110的第一端部111上,钢管110的第一端部111为直管。铜管130的第三端部131的一部分形成了第二缩口结构,该第二缩口结构包括第二缩口段132和第二过渡段133。在本实施例中,铜管130的第三端部131为其左端部,铜管130的第三端部131的靠左的部分形成了第二缩口结构。

第二缩口段132与钢管110的第一端部111相连。第二过渡段133用于连接第二缩口段132和铜管130的其余部分管段,即第二过渡段133在铜管130的延伸方向上位于第二缩口段132和铜管130的其余部分管段之间且与其中的每一者均相连。可以理解的是,第二缩口段132的直径小于铜管130的其余部分管段直径,铜管130的其余部分管段的内周面与钢管110的外周面之间形成储液槽140,储液槽140的开口朝右,第二过渡段133为储液槽140的槽底。此处铜管130的其余部分管段的内周面为铜管130的在其径向上与钢管110相对的部分的内周面,铜管130的该部分的长度为储液槽140的槽高度h。铜管130的其余部分管段的内周面与钢管110的外周面在铜管130的径向上的距离为储液槽140的槽宽度w。储液槽140的深度方向与铜管130的轴向一致,即沿左右方向。

可选地,槽高度h的取值范围为3mm-5mm。在图7所示的实施例中,铜管130部分套设在钢管110上,可以理解的是,在其他实施例中,铜管130可以完全套设在钢管110上,且钢管110的右端面与铜管130的右端面可以平齐。

可选地,连接管120的壁厚为amm,槽宽度w的大于等于(a+0.5)mm。

可选地,第二缩口段132的长度为3mm-10mm。

如图8所示,连接管120的第四端部121从右向左伸入铜管130中,直至连接管120的第四端部121的一部分伸入储液槽140中,该部分在铜管130的径向上位于铜管130与钢管110的第一端部111之间,与铜管130和钢管110的第一端部111在径向上重合。

进一步地,第二过渡段133在左右方向上具有一定的长度,且第二过渡段133与左右方向之间具有夹角,第二过渡段133的左端的直径小于其右端的直径,第二过渡段133的直径由左向右逐渐向外扩张。如此设置是为了减少应力集中对铜管130的结构强度的影响,保证了铜管130的结构强度。可选地,第二过渡段133在左右方向上的长度大于等于2mm且小于等于5mm。可替换地,在其他实施例中,第二过渡段133也可沿铜管130的径向延伸,即与左右方向垂直。

如图8所示,连接管120的第四端部121与铜管130之间在铜管130的径向上具有焊缝,焊料200的一部分在铜管130的径向上填充在连接管120的第四端部121与铜管130之间,以便使连接管121的第四端部121和铜管130相连。在焊接时,焊料200从铜管130的右端处渗透进入焊缝,未凝固的焊料200沿着焊缝向左流动,直至将焊缝完全填充,随后多余的焊料200汇流入位于焊缝左侧的储液槽140并在储液槽140中储存凝固,由此避免了富余出的焊料200沿着钢管110继续向钢管110内部渗透,对系统造成破坏。

此外,如图8所示,第二过渡段133可以对连接管130进行定位以使连接管130的焊接深度保持在合理范围内。连接管120的第四端部121的位于储液槽140中的部分与储液槽140中的焊料200形成了双重接触,即该部分的内周面和外周面均与焊料200接触,连接管120的第四端部121的末端(左端)埋在了焊料200内,由此连接管120与铜管130的连接可靠性得以提高,还有效降低了管路的断裂风险。

实施例三:

下面以图9和图10为例描述本实施例提供的空调管件。在本实施例中,钢管110的第一端部111套设在铜管130的第三端部131上,铜管130内形成有储液槽140,即储液槽140形成在铜管130内部。

具体地,如图9和图10所示,铜管130为直管,铜管130的第三端部131处形成向内的翻边134,翻边134与铜管130的内周面之间形成了储液槽140。储液槽140的开口朝右。连接管120的第四端部121从右向左伸入铜管130中,并沿铜管130的内壁面伸入储液槽140中。翻边131即可作为储液槽140的底部且能够与连接管120的第四端部121相抵以便对连接管120的第四端部121进行限位。翻边134在左右方向上的长度为储液槽140的槽高度h。可选地,槽高度h的取值范围为3mm-5mm,优选槽高度h为3mm。

可选地,如图9所示,翻边134与铜管130的内周面之间的角度为θ,可选地,θ大于等于30°小于等于90°。优选地,翻边134与铜管130的内周面之间的角度θ为45°。

可选地,储液槽140的最大宽度w大于等于(a+0.5)mm。a为连接管120的壁厚。

可选地,钢管110的第一端部111的长度为3mm-10mm。

在本实施例中,翻边134形成在铜管130的最左侧。可以理解的是,在其他实施例中,储液槽140可以形成在铜管130的内周面的任意位置,且储液槽140在铜管130内部的形成方式不限于本实施例中的翻边134。作为示例,铜管130的内周面上连接有储液槽体,该储液槽体从其与铜管130的内周面的相连位置首先向内延伸一段距离,而后向右延伸一段距离,以便储液槽体与铜管130的内周面之间形成了开口朝右的储液槽140。

实施例四:

下面以图11为例描述本实施例提供的空调管件。在本实施例中,铜管130的第三端部131套设在钢管110的第一端部111上,钢管110的第一端部111的一部分形成有第一缩口结构,该第一缩口结构包括相连的第一过渡段113和第一缩口段114。第一过渡段113用于连接第一缩口段114与钢管110的第一端部111的其余部分。钢管110的第一端部111的其余部分可称为连接段112。也就是说,钢管110的第一端部111包括其延伸方向(左右方向)上依次相连的连接段112、第一过渡段113和第一缩口段114。连接段112还用于与钢管110的其余部分相连。

铜管130的第三端部131的一部分形成了第二缩口结构,该第二缩口结构包括第二缩口段132和第二过渡段133。在本实施例中,铜管130的第三端部131为其左端部,铜管130的第三端部131的靠左的部分形成了第二缩口结构。第二过渡段133用于连接第二缩口段132和铜管130的其余部分管段,即第二过渡段133在铜管130的延伸方向上位于第二缩口段132和铜管130的其余部分管段之间且与其中的每一者均相连。

钢管110的连接段112与铜管130的第二缩口段132相连。铜管130的其余部分管段的内周面与第一缩口段114之间形成了储液槽140,储液槽140的开口朝右。如图11所示,第一缩口段114的长度为储液槽140的槽高度h,第一缩口段114的外周面与铜管130的其余部分管段的内周面在铜管130的径向上的距离为储液槽140的槽宽度w。

可选地,槽高度h的取值范围为3mm-5mm。槽宽度w的大于等于(a+0.5)mm,其中a为连接管120的壁厚。

可选地,连接段112与第二缩口段132的长度相等,长度取值可为3mm-10mm。

本实施例的空调管件与连接管120相连时,连接管120的第四端部121可以从右向左伸入铜管130中,直至连接管120的第四端部121的一部分伸入储液槽140中。

在本发明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中心”、“纵向”、“横向”、“长度”、“宽度”、“厚度”、“上”、“下”、“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外”、“顺时针”、“逆时针”、“轴向”、“径向”、“周向”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发明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发明的限制。

此外,术语“第一”、“第二”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至少一个该特征。在本发明的描述中,“多个”的含义是至少两个,例如两个,三个等,除非另有明确具体的限定。

在本发明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固定”等术语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成一体;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或彼此可通讯;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或两个元件的相互作用关系,除非另有明确的限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发明中的具体含义。

在本发明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上”或“下”可以是第一和第二特征直接接触,或第一和第二特征通过中间媒介间接接触。而且,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上”、“上方”和“上面”可是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正上方或斜上方,或仅仅表示第一特征水平高度高于第二特征。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下”、“下方”和“下面”可以是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正下方或斜下方,或仅仅表示第一特征水平高度小于第二特征。

在本发明中,术语“一个实施例”、“一些实施例”、“示例”、“具体示例”、或“一些示例”等意指结合该实施例或示例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者特点包含于本发明的至少一个实施例或示例中。在本说明书中,对上述术语的示意性表述不必须针对的是相同的实施例或示例。而且,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者特点可以在任一个或多个实施例或示例中以合适的方式结合。此外,在不相互矛盾的情况下,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将本说明书中描述的不同实施例或示例以及不同实施例或示例的特征进行结合和组合。

尽管上面已经示出和描述了本发明的实施例,可以理解的是,上述实施例是示例性的,不能理解为对本发明的限制,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在本发明的范围内可以对上述实施例进行变化、修改、替换和变型。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