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便捷开关阀门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8164969发布日期:2021-12-24 21:59阅读:225来源:国知局
一种便捷开关阀门的制作方法

1.本发明属于便捷开关阀门领域,尤其涉及一种便捷开关阀门。


背景技术:

2.人们在生活和生产中,都需要贮水设备,包括太阳能热水器的保温水箱、集中供热系统的水箱、工矿企业的水塔、消防水池和锅炉补水箱、油箱等。
3.目前,常用的自动断水的水阀门主要有以下几种:自动断水保护阀,自动给、断水阀等。其中,自动断水保护阀主要应用在水网管道上,通过控制阀门左右两腔的水压和浮力阀板的浮力共同作用,关闭浮力阀板截止水流,控制阀门和浮力阀板安装在阀腔体中,其体积较大,当需要用水时,需要人工开启控制阀门。
4.在具有很多阀门管道的工作环境中,急需关闭多个阀门时,工人需要逐个关闭,不能及时阻断多个管道,且在开关阀门过程中会因为闸板密封处出现粘连情况而开阀困难,因此急需一种便捷开关阀门。


技术实现要素:

5.本发明的目的是针对现有中技术存在的上述问题,提出了一种能够自动完成关阀与开阀动作,并在开阀时能够对密封阻水处进行清障作业的便捷开关阀门。
6.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以下技术方案:一种便捷开关阀门,包括阀体,所述阀体两侧分布设置有水管,所述阀体顶部转动设置有手自一体开阀部件,所述阀体内部位于所述水管轴线两侧分别设有水压推动部件,所述阀体内部位于所述水管水流进入处设有清障部件。
7.优选的,两侧所述水压推动部件围绕所述手自一体开阀部件中心对称反向分布于所述水管两侧,即一侧所述水压推动部件进水端位于所述水管对侧处为另一侧所述水压推动部件出水端。
8.优选的,所述手自一体开阀部件包括螺杆,所述螺杆表面开有凹槽,所述螺杆顶部固设有转柄,所述阀体顶部固设有螺母,所述螺母与所述螺杆螺纹转动连接,所述螺杆底部设有密封块,所述螺杆靠近所述密封块方向套设有叶轮,所述叶轮与所述螺杆周向固定。
9.优选的,所述水压推动部件设有进水道和出水道,所述阀体位于进水道处滑动套设有阻水塞,所述阀体位于阻水塞处滑动套设有卡销,所述卡销与所述阀体之间通过卡销弹簧连接,所述阻水塞顶部固设有压片,所述阀体位于出水道处滑动设置有提杆,所述提杆顶部与所述压片固定连接,所述阀体位于所述进水道与出水道下侧滑动设置有拉杆,所述拉杆靠近所述进水道一端顶部与所述压片固定连接,所述阀体位于所述拉杆靠近所述出水道一端处开有泄压道。
10.优选的,靠近水流离开所述阀体一侧的所述出水道固设有出水阀体,所述出水阀体内部滑动设置有出水滚珠,所述出水滚珠与所述出水阀体之间通过出水弹簧连接,靠近水流流入所述阀体一侧的所述出水道转动设置有换向阀体,所述换向阀体内部滑动套设有
换向滚珠,所述换向滚珠与所述换向阀体之间通过换向滚珠弹簧连接,所述换向阀体底部固设有大锥齿轮,所述大锥齿轮啮合连接有小锥齿轮,所述小锥齿轮固设于换向杆,所述换向杆与所述阀体转动连接,所述换向杆远离所述小锥齿轮一端固设有换向盘。
11.优选的,所述换向阀体顶部固设有卡杆螺杆,所述卡杆螺杆螺纹套设有卡杆螺母,所述卡杆螺母固设于卡杆,所述卡杆滑动设置于所述阀体内部。
12.优选的,所述清障部件包括清障杆,所述清障杆与往复机头固定连接,所述往复机头与所述阀体滑动连接,所述清障杆滑动套设有击针,所述击针滑动套设于所述往复机头,所述击针与所述阀体之间通过击针弹簧连接,所述阀体位于所述击针远离所述清障杆一端处滑动设置有通气滑块,所述通气滑块与所述阀体之间通过通气滑块弹簧连接。
13.有益效果
14.本发明通过改进在此提供一种便捷开关阀门,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如下改进及优点:
15.1.通过设置对侧反向的两组水道控制系统,利用管内自身压力,使叶轮带动密封块以达到自动关阀与开阀的目的。
16.2.通过设置清障系统,在开阀过程中,对密封块与阀体接触处产生的黏连情况进行清理,保证开阀顺畅。
附图说明
17.图1为本发明立体图;
18.图2为本发明俯视图;
19.图3为图2中a

a处剖视图;
20.图4为图2中b

b处剖视图;
21.图5为图2中c

c处剖视图;
22.图6为图2中d

d处剖视图;
23.图7为图2中e

e处剖视图;
24.图8为本发明左视图;
25.图9为图8中f

f处剖视图;
26.图10为图4中g处局部放大图;
27.图11为图5中h处局部放大图。
28.图中:11、转柄;12、螺杆;13、压片;14、提杆;15、出水道;16、阀体;17、水管;18、泄压道;19、拉杆;20、进水道;21、卡销弹簧;22、卡销;23、阻水塞;24、叶轮;25、螺母;26、密封块;27、卡杆;28、击针弹簧;29、清障杆;30、击针;31、通气滑块;32、通气滑块弹簧;33、往复机头;34、小锥齿轮;35、换向杆;36、换向盘;37、换向滚珠弹簧;38、换向阀体;39、大锥齿轮;40、换向滚珠;41、卡杆螺杆;42、卡杆螺母;43、出水阀体;44、出水滚珠;45、出水弹簧;
具体实施方式
29.以下是本发明的具体实施例并结合附图,对本发明的技术方案作进一步的描述,但本发明并不限于这些实施例。
30.结合图1

转柄11,一种便捷开关阀门,包括阀体16,阀体16两侧分布设置有水管
17,阀体16顶部转动设置有手自一体开阀部件,阀体16内部位于水管17轴线两侧分别设有水压推动部件,阀体16内部位于水管17水流进入处设有清障部件。
31.进一步的,两侧水压推动部件围绕手自一体开阀部件中心对称反向分布于水管17两侧,即一侧水压推动部件进水端位于水管17对侧处为另一侧水压推动部件出水端。
32.进一步的,手自一体开阀部件包括螺杆12,螺杆12表面开有凹槽,螺杆12顶部固设有转柄11,阀体16顶部固设有螺母25,螺母25与螺杆12螺纹转动连接,螺杆12底部设有密封块26,螺杆12靠近密封块26方向套设有叶轮24,叶轮24与螺杆12周向固定。
33.进一步的,阀体16位于进水道20处滑动套设有阻水塞23,阀体16位于阻水塞23处滑动套设有卡销22,卡销22与阀体16之间通过卡销弹簧21连接,阻水塞23顶部固设有压片13,阀体16位于出水道15处滑动设置有提杆14,提杆14顶部与压片13固定连接,阀体16位于进水道20与出水道15下侧滑动设置有拉杆19,拉杆19靠近进水道20一端顶部与压片13固定连接,阀体16位于拉杆19靠近出水道15一端处开有泄压道18。
34.进一步的,靠近水流离开阀体16一侧的出水道15固设有出水阀体43,出水阀体43内部滑动设置有出水滚珠44,出水滚珠44与出水阀体43之间通过出水弹簧45连接,靠近水流流入阀体16一侧的出水道15转动设置有换向阀体38,换向阀体38内部滑动套设有换向滚珠40,换向滚珠40与换向阀体38之间通过换向滚珠弹簧37连接,换向阀体38底部固设有大锥齿轮39,大锥齿轮39啮合连接有小锥齿轮34,小锥齿轮34固设于换向杆35,换向杆35与阀体16转动连接,换向杆35远离小锥齿轮34一端固设有换向盘36。
35.进一步的,换向阀体38顶部固设有卡杆螺杆41,卡杆螺杆41螺纹套设有卡杆螺母42,卡杆螺母42固设于卡杆27,卡杆27滑动设置于阀体16内部。
36.进一步的,清障部件包括清障杆29,清障杆29与往复机头33固定连接,往复机头33与阀体16滑动连接,清障杆29滑动套设有击针30,击针30滑动套设于往复机头33,击针30与阀体16之间通过击针弹簧28连接,阀体16位于击针30远离清障杆29一端处滑动设置有通气滑块31,通气滑块31与阀体16之间通过通气滑块弹簧32连接。
37.工作原理
38.便捷开关阀门由静止状态下开始启动时,拉起靠近水流进入侧的压片13,阻水塞23被拉起,进水道20中的水流流向叶轮24并推动叶轮24转动,当出水道15中的水压与水管17中的相近时,靠近水流流出侧的提杆14带动压片13向上移动,将对侧的阻水塞23拉起,对侧进水道20开始进水推动叶轮24转动,叶轮24使得靠近水流流出侧的出水道15内水压升高,将这一侧的拉杆19向下压下,靠近水流进入侧的压片13被拉杆19拉下,封堵住此侧的进水道20,同时此侧的泄压道18与出水道15导通,将出水道15内的压力消除。
39.此时对侧出水道15内水压与水管17内相近,对侧提杆14带动压片13向上移动,将此侧的阻水塞23拉起,此侧进水道20中的水流推动叶轮24继续转动,对侧出水道15内压力升高将对侧拉杆19压下,对侧阻水塞23封堵对侧进水道20,同时对侧出水道15内的水压通过对侧泄压道18泄压,如此循环几次后,螺杆12带动密封块26向下移动一定距离,使水流流出端水管17水压低于水流流入端水管17,形成压差。
40.此时此侧进水道20内的水压将一直高于出水道15内的水压,对侧水道不再工作,进水道20中的水流将持续推动叶轮24直至将密封块26推至阀体16底部将水管17的水流阻断,关阀完成。
41.当需要开阀时,转动换向盘36将换向阀体38旋转至反方向,并拉起对侧阻水塞23,水流从水管17入水端流入对侧出水道15并推动叶轮24反向转动,水流经由对侧进水道20流入水管17出水端,叶轮24带动密封块26向上移动。同时,换向阀体38转动带动卡杆螺杆41转动,进而使卡杆27上升,卡杆27与击针30脱离,击针30在击针弹簧28的作用下撞击通气滑块31,通气滑块31导通水管17使水流从往复机头33与外界开口处射出,同时往复机头33受到反作用力带动清障杆29与击针30向密封块26反向移动,通气滑块31复位切断水流,往复机头33复位同时击针30撞击通气滑块31,往复机头33再次移动,往复机头33带动清障杆29循环往复运动,清障杆29对密封块26与阀体16接合面处的粘结情况进行清理,使得密封块26能够顺畅上升,完成自动开阀。
42.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实施例,并非因此限制本发明的专利保护范围,凡是利用本发明说明书及附图内容所作的等效结构或等效流程变换,或直接或间接运用在其他相关的技术领域,均同理包括在本发明的专利保护范围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