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阀芯变位式防水锤阀门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9792253发布日期:2022-04-23 17:56阅读:84来源:国知局
一种阀芯变位式防水锤阀门的制作方法

1.本技术涉及阀门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阀芯变位式防水锤阀门。


背景技术:

2.随着国家现代化建设不断前进,城市不断往大型化发展,人口聚集,居民小区建造也越来越高层化,聚集化,二次供水行业也随之蓬勃发展。二次供水行业在发展过程中,遇到各种技术难点需要克服,而这些技术难点的克服和完善,是居民的供水用水安全的有力保障,是促进城市化发展,促进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的有力推手。现提出一种二次供水设备水泵出水端的防水锤技术,具体来说是一种防水锤的阀门结构,可促进二次供水设备的安全运行,从而达到安全供水的目的。


技术实现要素:

3.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阀芯变位式防水锤阀门,实现阀门能防水锤压力,保障设备安全运行。
4.本技术的目的采用以下技术方案实现:
5.本技术提供了一种阀芯变位式防水锤阀门,该阀芯变位式防水锤阀门包括:
6.阀体,所述阀体内设有阀腔、进口管及出口管,所述进口管和所述出口管分别位于所述阀体侧部并分别连通所述阀腔;
7.阀芯组件,设置在所述阀腔内,所述阀芯组件包括套筒及阀芯,所述套筒设置在所述阀腔内,所述阀芯活动设置在所述套筒内,其中,
8.所述套筒侧部从上至下依次设有连通套筒内外的至少一个第一主流孔及至少一个第一节流孔,所述阀芯侧部设有连通阀芯内外的至少一个第二主流孔,所述阀芯向上移动后,所述套筒的第一主流孔和所述阀芯的第二主流孔连通,所述进口管的液体经第二主流孔和第一主流孔后进入出口管;所述阀芯向下移动后,所述套筒的第一节流孔和所述阀芯的第二主流孔连通,所述出口管的液体经第一节流孔和第二主流孔后进入进口管,所述阀芯向上移动后的所述阀芯组件的液体流量大于所述阀芯向下移动后的所述阀芯组件的液体流量;或者,
9.所述套筒侧部设有连通套筒内外的至少一个第一主流孔,所述阀芯侧部从上至下依次设有连通阀芯内外的至少一个第二节流孔和至少一个第二主流孔,所述阀芯向上移动后,所述套筒的第一主流孔和所述阀芯的第二主流孔连通,所述进口管的液体经第二主流孔和第一主流孔后进入出口管;所述阀芯向下移动后,所述套筒的第一主流孔和所述阀芯的第二节流孔连通,所述出口管的液体经第一主流孔和第二节流孔后进入进口管,所述阀芯向上移动后的所述阀芯组件的液体流量大于所述阀芯向下移动后的所述阀芯组件的液体流量;或者,
10.所述套筒侧部从上至下依次设有连通套筒内外的至少一个第一主流孔及至少一个第一节流孔,所述阀芯侧部从上至下依次设有连通阀芯内外的至少一个第二节流孔及至
少一个第二主流孔,所述阀芯向上移动后,所述套筒的第一主流孔和所述阀芯的第二主流孔连通,所述进口管的液体经第二主流孔和第一主流孔后进入出口管;所述阀芯向下移动后,所述套筒的第一主流孔和所述阀芯的第二节流孔连通,所述套筒的第一节流孔和所述阀芯的第二主流孔连通,所述出口管的液体经第一主流孔和第二节流孔后以及第一节流孔和第二主流孔后进入进口管,所述阀芯向上移动后的所述阀芯组件的液体流量大于所述阀芯向下移动后的所述阀芯组件的液体流量。
11.优选地,所述套筒设有内腔,所述内腔包括上内腔和下内腔,其中,所述上内腔直径大于所述下内腔直径,所述下内腔直径与所述阀芯外径相匹配;
12.所述套筒侧壁设有连通所述上内腔的至少一个通孔,以使液体从所述出口管流入时能够流入到所述上内腔中并流入到所述阀芯顶端。
13.优选地,所述阀芯顶端设有一垫块,用于使所述阀芯向上移动后阀芯的顶端具有间隙。
14.优选地,所述套筒侧壁的通孔位于所述第一主流孔的上方,所述阀芯向上移动后,所述套筒的通孔和所述阀芯的至少部分第二节流孔连通,所述进口管的部分液体经第二节流孔和套筒的通孔后进入出口管。
15.优选地,所述阀芯内设有阀芯内腔,所述阀芯内腔的底端开口处的内缘设置有内倒角面。
16.优选地,所述阀体的阀腔的上端开口处设有阀盖,所述阀腔分成上阀腔和下阀腔,所述下阀腔与所述进口管连通,所述上阀腔与所述出口管连通,所述阀芯仅在所述上阀腔内移动。
17.优选地,所述套筒上端与所述阀盖抵接,所述套筒与所述阀盖之间设有第一密封垫,所述套筒下端与所述阀座抵接,所述套筒与所述阀座之间设有第二密封垫。
18.优选地,所述上阀腔的内径大于所述套筒的外径,所述套筒侧部设有多个第一主流孔及多个第一节流孔,所述阀芯侧部设有多个第二主流孔;或者,所述套筒侧部设有多个第一主流孔,所述阀芯侧部设有多个第二节流孔和多个第二主流孔;或者,所述套筒侧部设有多个第一主流孔和多个第一节流孔,所述阀芯侧部设有多个第二节流孔和多个第二主流孔。
19.优选地,所述套筒呈上下两端开口的圆筒状结构,所述阀芯呈下端开口的圆筒状结构。
20.优选地,所述阀体的阀腔内设有阀座,所述阀座将所述阀腔分成上阀腔和下阀腔,所述阀座内设有用于连通所述上阀腔和所述下阀腔的阀孔,所述阀座用于将所述阀芯的移动限制在所述上阀腔内。
21.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的有益效果至少包括:阀芯在上位时液体可全容量通过阀芯,经反向水锤作用力将阀芯位移至下位时,液体通过的阀芯的流量小于在上位时的流量,一方面有效的防止了反向水锤作用力,保障了设备的安全运行;另一方面利用了水流压力实现了阀芯位置的自动切换。
附图说明
22.图1为本发明实施例1的阀芯变位式防水锤阀门在液体正向流动时的截面示意图。
23.图2为本发明实施例1的阀芯变位式防水锤阀门在液体反向流动时的截面示意图。
24.图3为本发明实施例2的阀芯变位式防水锤阀门在液体正向流动时的截面示意图。
25.图4为本发明实施例2的阀芯变位式防水锤阀门在液体反向流动时的截面示意图。
26.图5为本发明实施例3的阀芯变位式防水锤阀门在液体正向流动时的截面示意图。
27.图6为本发明实施例4的阀芯变位式防水锤阀门在液体反向流动时的截面示意图。
28.图中:10、阀体;11、阀腔;111、上阀腔;112、下阀腔;12、进口管;13、出口管;14、阀座;20、阀芯组件;21、套筒;211、第一主流孔;212、第一节流孔;213、上内腔;214、下内腔;215、通孔;22、阀芯;221、第二主流孔;222、第二节流孔;223、垫块;224、阀芯内腔;225、内倒角面;30、阀盖;31、固定件;40、第一密封垫;50、第二密封垫。
具体实施方式
29.现在将参考附图更全面地描述示例实施方式。然而,示例实施方式能够以多种形式实施,且不应被理解为限于在此阐述的实施方式;相反,提供这些实施方式使得本发明更全面和完整,并将示例实施方式的构思全面地传达给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在图中相同的附图标记表示相同或类似的结构,因而将省略对它们的重复描述。
30.本发明中所描述的表达位置与方向的词,均是以附图为例进行的说明,但根据需要也可以做出改变,所做改变均包含在本发明保护范围内。
31.实施例1
32.参见图1、图2,本技术实施例1提供了一种阀芯变位式防水锤阀门,包括:阀体10和阀芯组件20。
33.阀体10内设有阀腔11、进口管12及出口管13,进口管12和出口管13分别位于阀体10侧部并分别连通阀腔11。阀芯组件20设置在阀腔11内,阀芯组件20包括套筒21及阀芯22,套筒21设置在阀腔11内,优选固定设置在阀腔11内,阀芯22活动设置在套筒21内。
34.其中,套筒21侧部从上至下依次设有连通套筒21内外的至少一个第一主流孔211及至少一个第一节流孔212,本实施例中,套筒21侧部设有多个第一主流孔211及多个第一节流孔212,多个第一主流孔211沿套筒21的周向间隔设置,多个第一主流孔211的数量例如是4个,多个第一节流孔212划分为多组,每组的第一节流孔212从上至下沿套筒21侧部间隔设置,多组第一节流孔212沿套筒21的周向间隔设置。
35.阀芯22侧部设有连通阀芯22内外的至少一个第二主流孔221,本实施例中,阀芯22侧部设有多个第二主流孔221,多个第二主流孔221沿阀芯22的周向间隔设置,第二主流孔221的数量例如是4个。
36.阀芯22向上移动后,套筒21的第一主流孔211和阀芯22的第二主流孔221连通,例如套筒21周向上的多个第一主流孔211和阀芯22周向上的多个第二主流孔221一一对应地连通,进口管12的液体经第二主流孔221和第一主流孔211后进入出口管13。阀芯22向下移动后,套筒21的第一节流孔212和阀芯22的第二主流孔221连通,例如套筒21周向上的多组第一节流孔212和阀芯22周向上的多个第二主流孔221一一对应地连通,每组第一节流孔212分别连通一个第二主流孔221,出口管13的液体经第一节流孔212和第二主流孔221后进入进口管12。阀芯22向上移动后的阀芯组件20的液体流量大于阀芯22向下移动后的阀芯组件20的液体流量。
37.具体地,图1和图2中箭头表示液体流动的方向,第一主流孔211和第二主流孔221的孔径可以相同或基本相同,第一主流孔211和第二主流孔221的孔径分别大于每组中多个第一节流孔212的孔径之和,阀芯22向上移动后,第一主流孔211和第二主流孔221在套筒21的径向上重合,阀芯22向下移动后,第二主流孔221和每组的多个第一节流孔212在套筒21的径向上重合,但由于每组的多个第一节流孔212和第二主流孔221在套筒21的径向上重合的孔径尺寸小于第一主流孔211和第二主流孔221在套筒21的径向上重合的孔径尺寸,导致阀芯22向上移动时,正向液体流动的液体流量大于反向液体流动时的液体流量,从而有效起到防水锤作用。
38.通过采用上述结构阀芯变位式防水锤阀门,阀芯22在上位时液体可全容量通过阀芯22,经反向水锤作用力将阀芯22位移至下位时,液体通过的阀芯22的流量小于在上位时的流量,一方面有效的防止了反向水锤作用力,保障了设备的安全运行;另一方面利用了水流压力实现了阀芯22位置的自动切换。
39.下面,将参考图1至图2对本示例实施方式中的上述阀芯变位式防水锤阀门的各个部分进行更详细的说明。
40.可选的,在一个实施方式中,所述套筒21设有内腔,所述内腔包括上内腔213和下内腔214,其中,所述上内腔213直径大于所述下内腔214直径,所述下内腔214直径与所述阀芯22外径相匹配;所述套筒21侧壁设有连通所述上内腔213的至少一个通孔215,以使液体从所述出口管13流入时能够流入到所述上内腔213中并流入到所述阀芯22顶端,通孔215例如设置在第一主流孔211上方。
41.具体的,由于上内腔213直径大于下内腔214直径,且下内腔214直径与阀芯22外径相匹配,那么在上内腔213中阀芯22与上内腔213的腔壁存在间隙,当液体从出口管13流入时,通过通孔215进入到上内腔213中的间隙,然后流入到阀芯22的顶端,在阀芯22顶端的液体压力作用下,液体压力将阀芯22向下压,使阀芯22向下位移,由此,实现阀芯22位置的自动切换。
42.可选的,在一个实施方式中,所述阀芯22顶端设有一垫块223,用于使所述阀芯22向上移动后阀芯22的顶端具有间隙。
43.具体的,垫块223使阀芯22与套筒21的腔壁顶端具有间隙,当液体从出口管13流入时,由于阀芯22顶端具有间隙,液体更易流到阀芯22顶端,并产生压力使阀芯22向下位移。
44.可选的,在一个实施方式中,所述阀芯22内设有阀芯内腔224,所述阀芯内腔224的底端开口处的内缘设置有内倒角面225。
45.具体的,当设备突然停机时,水泵出水管道上形成较大的反向水锤压力,液体从出口管13向进口管12反向流动,液体经阀芯内腔224流入到进口管12时,液体冲击在阀芯内腔224的底端开口处的内倒角面225上,产生的冲击力使阀芯22向下位移,由此,实现阀芯22位置的自动切换,确保阀芯变位式防水锤阀门具有防水锤作用。
46.可选的,在一个实施方式中,所述阀体10的阀腔11的上端开口处设有阀盖30,所述阀腔11分成上阀腔111和下阀腔112,所述阀体10的阀腔11内优选设有阀座14,所述阀座14将所述阀腔11分成上阀腔111和下阀腔112,所述下阀腔112与所述进口管12连通,所述上阀腔111与所述出口管13连通,所述阀座14内设有用于连通所述上阀腔111和所述下阀腔112的阀座孔,所述阀座14用于将所述阀芯22的移动限制在所述上阀腔111内。
47.具体的,阀座14具有限位作用,例如阀座14的内径小于阀芯22的外径,阀芯22仅在所述上阀腔111内移动,且下阀腔112与所述进口管12连通,上阀腔111与所述出口管13连通,当液体从进口管12向出口管13流时,液体先从进口管12流入到下阀腔112,然后经阀座孔流入到上阀腔111中,在液体的冲击作用下,阀芯22向上移动,液体经阀芯22的第二主流孔221和套筒21的第一主流孔211进入出口管13中。
48.可选的,在一个实施方式中,所述阀盖30通过固定件31固定在所述阀体10上,所述固定件31包括螺柱和螺母。具体的,使用螺柱和螺母固定阀盖30,不仅能稳固性好,方便装配套筒21和阀芯22,而且在阀门需要检修时,可以拆卸螺柱和螺母以对阀门进行检修。
49.可选的,在一个实施方式中,所述套筒21上端与所述阀盖30抵接,所述套筒21与所述阀盖30之间设有第一密封垫40,所述套筒21下端与所述阀座14抵接,所述套筒21与所述阀座14之间设有第二密封垫50。
50.具体的,套筒21上端与阀盖30抵接,套筒21下端与阀座14抵接,使阀芯22只能在上阀腔111内移动,且使用第一密封垫40与第二密封垫50使液体在套筒21内流动时不易溢出或泄露,以提高该阀门的密封性能。
51.可选的,在一个实施方式中,所述上阀腔111的内径大于所述套筒21的外径,所述套筒21侧部设有多个第一主流孔211及多个第一节流孔212,所述阀芯22侧部设有多个第二主流孔221。
52.具体的,上阀腔111的内径大于阀芯22的外径,使液体从套筒21内流入到上阀腔111内或从上阀腔111流入到套筒21内均能起到缓冲水流的作用,在产生水锤作用时,液体从进口管12流入到上阀腔111内,此时液体一部分流入到套筒21内,另一部分流入到上阀腔111阀芯22外侧的间隙内,起到一定的缓存作用,提升该阀门防水锤的能力。通过设置多个第一主流孔211、多个第一节流孔212、多个第二主流孔221,提高阀芯变位式防水锤阀门液体正向流动时的液体流量和液体反向流动时的防水锤能力。
53.可选的,在一个实施方式中,所述套筒21呈上下两端开口的圆筒状结构,所述阀芯22呈下端开口的圆筒状结构。
54.具体的,套筒21呈上下两端开口的圆筒状结构,以使阀芯22能够在套筒21内上下位移,阀芯22呈下端开口的圆筒状结构,以使液体能够从下端流入或流出,且液体从下阀腔112流入到阀芯内腔224后,压力作用在阀芯22顶端使阀芯22上移,在产生水锤作用时,水流会对阀芯22顶端产生向下的压力,使阀芯22下移。
55.通过上述阀芯变位式防水锤阀门,阀芯22在上位时液体可全容量通过阀芯22,经反向水锤作用力将阀芯22位移至下位时,液体通过的阀芯22的流量小于在上位时的流量,一方面有效的防止了反向水锤作用力,保障了设备的安全运行;另一方面利用了水流压力实现了阀芯22位置的自动切换。
56.实施例2
57.参见图3、图4,本技术实施例2提供了一种阀芯变位式防水锤阀门,包括:阀体10和阀芯组件20。
58.本实施例的阀体10的结构与实施例1的阀体10的结构相同或相似,在此不予赘述。
59.本实施例的阀芯组件20与实施例1的阀芯组件20的结构相似,其区别如下。
60.套筒21侧部设有连通套筒21内外的至少一个第一主流孔211,本实施例中,套筒21
侧部设有多个第一主流孔211,多个第一主流孔211沿套筒21的周向间隔设置,多个第一主流孔211的数量例如是4个。
61.阀芯22侧部从上至下依次设有连通阀芯22内外的至少一个第二节流孔222及至少一个第二主流孔221,本实施例中,阀芯22侧部设有多个第二节流孔222和多个第二主流孔221,多个第二节流孔222划分为多组,每组的第二节流孔222从上至下沿阀芯22侧部间隔设置,多组第二节流孔222沿阀芯22的周向间隔设置,多个第二主流孔221沿阀芯22的周向间隔设置,第二主流孔221的数量例如是4个。
62.阀芯22向上移动后,套筒21的第一主流孔211和阀芯的第二主流孔221连通,进口管12的液体经第二主流孔221和第一主流孔211后进入出口管13。阀芯22向下移动后,套筒21的第一主流孔211和阀芯22的第二节流孔222连通,出口管13的液体经第一主流孔211和第二节流孔222后进入进口管12,阀芯22向上移动后的阀芯组件20的液体流量大于阀芯22向下移动后的阀芯组件20的液体流量。
63.具体地,图3和图4中箭头表示液体流动的方向,第一主流孔211和第二主流孔221的孔径可以相同或基本相同,第一主流孔211和第二主流孔221的孔径分别大于每组中多个第二节流孔222的孔径之和,阀芯22向上移动后,第一主流孔211和第二主流孔221在套筒21的径向上重合,阀芯22向下移动后,第一主流孔211和每组的多个第二节流孔222在套筒21的径向上重合,但由于每组的多个第二节流孔222和第一主流孔211在套筒21的径向上重合的孔径尺寸小于第一主流孔211和第二主流孔221在套筒21的径向上重合的孔径尺寸,导致阀芯22向上移动时,正向液体流动的液体流量大于反向液体流动时的液体流量,从而有效起到防水锤作用。
64.通过采用上述结构阀芯变位式防水锤阀门,阀芯22在上位时液体可全容量通过阀芯22,经反向水锤作用力将阀芯22位移至下位时,液体通过的阀芯22的流量小于在上位时的流量,一方面有效的防止了反向水锤作用力,保障了设备的安全运行;另一方面利用了水流压力实现了阀芯22位置的自动切换。
65.可选的,在一个实施方式中,所述套筒21侧壁设有连通所述上内腔213的至少一个通孔215,以使液体从所述出口管13流入时能够流入到所述上内腔213中并流入到所述阀芯22顶端,所述套筒21侧壁的通孔215位于所述第一主流孔211的上方,所述阀芯22向上移动后,所述套筒21的通孔215和所述阀芯22的至少部分第二节流孔222连通,所述进口管12的部分液体经第二节流孔222和套筒21的通孔215后进入出口管13。
66.具体的,液体经进口管12流入到上阀腔111后,大部分经阀芯22的第二主流孔221和套筒21的第一主流孔211进入出口管13中,还有少部分经第二节流孔222和套筒21的通孔215后进入出口管13,由此可以提高阀芯变位式防水锤阀门的正向液体流量。
67.本实施例的阀芯变位式防水锤阀门的其他结构与实施例1相同或相似,在此不予赘述。
68.实施例3
69.参见图5、图6,本技术实施例1提供了一种阀芯变位式防水锤阀门,包括:阀体10和阀芯组件20。
70.本实施例的阀体10的结构与实施例1的阀体10的结构相同或相似,在此不予赘述。
71.本实施例的阀芯组件20与实施例1的阀芯组件20的结构相似,其区别如下。
72.套筒21侧部从上至下依次设有连通套筒21内外的至少一个第一主流孔211及至少一个第一节流孔212,本实施例中,套筒21侧部设有多个第一主流孔211及多个第一节流孔212,多个第一主流孔211沿套筒21的周向间隔设置,多个第一主流孔211的数量例如是4个,多个第一节流孔212划分为多组,每组的第一节流孔212从上至下沿套筒21侧部间隔设置,多组第一节流孔212沿套筒21的周向间隔设置。
73.阀芯22侧部从上至下依次设有连通阀芯22内外的至少一个第二节流孔222及至少一个第二主流孔221。本实施例中,阀芯22侧部设有多个第二节流孔222和多个第二主流孔221,多个第二节流孔222划分为多组,每组的第二节流孔222从上至下沿阀芯22侧部间隔设置,多组第二节流孔222沿阀芯22的周向间隔设置,多个第二主流孔221沿阀芯22的周向间隔设置,第二主流孔221的数量例如是4个。
74.阀芯22向上移动后,套筒21的第一主流孔211和阀芯22的第二主流孔221连通,进口管12的液体经第二主流孔221和第一主流孔211后进入出口管13,液体流动方式与实施例1相同,在此不予赘述。
75.阀芯22向下移动后,套筒21的第一主流孔211和阀芯22的第二节流孔222连通,套筒21的第一节流孔212和阀芯22的第二主流孔221连通,出口管13的液体经第一主流孔211和第二节流孔222后以及第一节流孔212和第二主流孔221后进入进口管12,阀芯22向上移动后的阀芯组件20的液体流量大于阀芯22向下移动后的阀芯组件20的液体流量。
76.具体地,图5和图6中箭头表示液体流动的方向,第一主流孔211和第二主流孔221的孔径可以相同或基本相同,第一主流孔211和第二主流孔221的孔径分别大于每组中多个第一节流孔212的孔径以及每组中多个第二节流孔222的孔径之和,阀芯22向上移动后,第一主流孔211和第二主流孔221在套筒21的径向上重合,阀芯22向下移动后,第一主流孔211和每组的多个第二节流孔222在套筒21的径向上重合,第二主流孔221和每组的多个第一节流孔212在套筒21的径向上重合,但由于每组的多个第二节流孔222和第一主流孔211在套筒21的径向上重合的孔径尺寸、与每组的多个第一节流孔212和第二主流孔221在套筒21的径向上重合的孔径尺寸之和小于第一主流孔211和第二主流孔221在套筒21的径向上重合的孔径尺寸,导致阀芯22向上移动时,正向液体流动的液体流量大于反向液体流动时的液体流量,从而有效起到防水锤作用,且由于阀芯22向下移动后,阀芯22上下具有反向液体流过,防水锤和缓冲作用更佳。
77.通过采用上述结构阀芯变位式防水锤阀门,阀芯22在上位时液体可全容量通过阀芯22,经反向水锤作用力将阀芯22位移至下位时,液体通过的阀芯22的流量小于在上位时的流量,一方面有效的防止了反向水锤作用力,保障了设备的安全运行;另一方面利用了水流压力实现了阀芯22位置的自动切换。
78.本实施例的阀芯变位式防水锤阀门的其他结构与实施例1或2相同或相似,在此不予赘述。
79.尽管上面已经示出和描述了本发明的实施例,可以理解的是,上述实施例是示例性的,不能理解为对本发明的限制,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在不脱离本发明的原理和宗旨的情况下,在发明的范围内可以对上述实施例进行变化、修改、替换和变型,所有的这些改变都应该属于本发明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