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保温管用支架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6697219发布日期:2021-09-18 02:26阅读:62来源:国知局

1.本实用新型涉及管道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保温管用支架。


背景技术:

2.现有技术中,保温管用于液体、气体及其他介质的输送。例如在高寒地区,由于晚上的温度很低,因此常常出现液体被冻住的情况。为了防止管道破裂,保证正常用液,就需要对管道进行防冻保护,使用保温管就是其中一个策略。
3.在保温管的生产过程中,一般需要利用支架来保证保温层的同心度。现有的保温管的保温效果差,且保温管内的支架功能单一,无法满足更高的保温要求,也无法检测管道内液体的实时状态参数。


技术实现要素:

4.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出了一种保温管用支架,能够在保温管内进行加热或/和实时监控保温管内液体的实时参数,能有效解决普通保温管保温效果差的问题。
5.本实用新型是通过采用下述技术方案实现的:
6.一种保温管用支架,其特征在于:包括开口式的支架本体,所述支架本体上设有芯管放置孔和至少一个预留孔,所述预留孔用于放置传感器或/和加热装置,所述芯管放置孔与支架本体同轴,且预留孔分别与芯管放置孔相连通。
7.所述支架本体上还设有若干通孔。
8.沿支架本体的圆周上还间隔均匀设有若干支撑部。
9.所述支撑部一端通过加强段与支架本体相连,所述加强段呈朝向支撑部一侧的缩径状。
10.所述支撑部另一端连接有连接段,所述连接段远离支撑部一侧的端面呈与保温管的内壁相匹配的弧状。
11.所述支架本体、加强段、支撑部和连接段为一体成型。
12.所述芯管放置孔与预留孔之间没有间隔,呈完全连通状。
13.所述支架本体上设有三个间隔均匀分布的预留孔,三个预留孔分别可用于放置传感器和两个加热装置。
14.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表现在:
15.1、本实用新型中,支架本体上设有芯管放置孔和至少一个预留孔,所述预留孔用于放置传感器或/和加热装置,并且由于预留孔分别与芯管放置孔相连通,使得加热装置能紧贴芯管,能从芯管表面对其进行加热,传热效果好,对芯管的加热效果好,芯管内的液体不会被冻住。通过预留孔内放置传感器,能实时监控芯管内液体的各参数,使得芯管内的液体随时处于监控状态。若传感器为温度传感器,能检测芯管表面的温度,温度检测也更加准确,通过与加热装置相匹配,可以根据检测到的温度判断是否需要打开加热装置,更加自动
化,也便于节约能源。
16.2、所述支架本体上还设有若干通孔,便于降低支架本体的重量,节约原材料,降低生产成本。
17.3、沿支架本体的圆周上还间隔均匀设有若干支撑部,使得支架本体的支撑更加均匀。
18.4、所述支撑部一端通过加强段与支架本体相连,所述加强段呈朝向支撑部一侧的缩径状,所述加强段能起到加强筋的作用,使得支架的结构更加稳定。
19.5、所述支撑部另一端连接有连接段,所述连接段远离支撑部一侧的端面呈与保温管的内壁相匹配的弧状,使得支架与保温管的连接更加稳定。
20.6、所述支架本体、加强段、支撑部和连接段为一体成型,便于加工,也便于提高支架的稳定性。
21.7、所述芯管放置孔与预留孔之间没有间隔,呈完全连通状,使得加热装置和传感器能紧贴芯管,加热效果更好和参数检测结果更加准确。
22.8、所述支架本体上设有三个间隔均匀设置的预留孔,三个预留孔分别用于放置传感器和两个加热装置,加热装置间隔设置,且设有两个,加热效果更好。
附图说明
23.下面将结合说明书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的详细说明,其中:
24.图1为本实用新型中其中一种结构示意图;
25.图2为本实用新型中另一种结构示意图;
26.图3为本实用新型中保温管的其中一种结构示意图;
27.图4为本实用新型中保温管的另一种结构示意图;
28.图中标记:
29.1、支架本体,2、芯管放置孔,3、预留孔,4、传感器,5、加热装置,6、通孔,7、支撑部,8、加强段,9、连接段,10、外护管,11、保温层,12、芯管,13、预留通道。
具体实施方式
30.实施例1
31.作为本实用新型基本实施方式,本实用新型包括一种保温管用支架,包括开口式的支架本体1,所述支架本体1上设有芯管放置孔2和一个预留孔3,所述预留孔3内可以放置传感器4,或放置加热装置5,或者同时放置传感器4和加热装置5。所述加热装置5可以为电伴热带或其它中低温加热线,所述传感器4用于实时检测芯管12内液体参数。所述芯管放置孔2与支架本体1同轴,且预留孔3与芯管放置孔2之间的支架本体1上设有若干漏孔,通过漏孔实现预留孔3与芯管放置孔2的连通。
32.实施例2
33.作为本实用新型一较佳实施方式,本实用新型包括一种保温管用支架,包括开口式的支架本体1,所述支架本体1上设有芯管放置孔2、若干预留孔3和若干通孔6。所述通孔6均匀分布在支架本体1上。所述芯管放置孔2与支架本体1同轴,且预留孔3分别与芯管放置
孔2相连通。若干预留孔3均匀分布,该预留孔3中可以根据需要选择放入的传感器4或加热装置5的数量,可以选择不放传感器4或加热装置5,可以选择放入多个加热装置5,适用性更强,可以实现管线的大面积升温,也可以实现管线的局部区域升温,能根据环境做出最优选择,适用性更强。
34.沿支架本体1的圆周上还间隔均匀设有若干支撑部7。所述支撑部7的数量具体可以根据芯管12的直径进行设置,例如,当芯管12为φ20

φ25mm,可以选用三根支撑部7,当芯管12为φ32

φ63mm,可以选用四根支撑部7,当芯管12管径更大时,可根据结构适当增加支撑部7的数量。所述支撑部7一端通过加强段8与支架本体1相连,另一端连接有连接段9。所述支架本体1、加强段8、支撑部7和连接段9为一体成型。所述加强段8呈朝向支撑部7一侧的缩径状。所述连接段9远离支撑部7一侧的端面呈与保温管的内壁相匹配的弧状。
35.实施例3
36.作为本实用新型另一较佳实施方式,参照说明书附图2和说明书附图4,本实用新型包括一种保温管,从外到内依次包括外护管10、保温层11、支架和芯管12。其中所述支架包括开口式的支架本体1,所述支架本体1的截面可以呈圆形状。所述支架本体1上设有芯管放置孔2、三个预留孔3和若干通孔6。三个预留孔3彼此间隔设置,其中一个预留孔3用于放置传感器4,另外两个预留孔3用于放置加热装置5。所述芯管放置孔2与支架本体1同轴,且三个预留孔3与芯管放置孔2之间没有间隔,呈完全连通状。
37.所沿支架本体1的圆周上还间隔均匀设有4根支撑部7,所述支撑部7一端通过加强段8与支架本体1相连,另一端连接有连接段9。所述支架本体1、加强段8、支撑部7和连接段9为一体成型。所述加强段8呈朝向支撑部7一侧的缩径状。所述连接段9远离支撑部7一侧的端面呈与保温管的内壁相匹配的弧状。
38.实施例4
39.作为本实用新型最佳实施方式,参照说明书附图1,本实用新型包括一种保温管,从外到内依次包括外护管10、保温层11、支架和芯管12。所述保温层11可以由岩棉、pef发泡、橡塑或硬质聚氨酯材料制成,所述外保护管可以是pvc管、pe管或pe高抗紫外线管。所述支架镶嵌在保温层11的内部,参照说明书附图3,所述支架包括开口式的支架本体1,所述支架本体1的截面可以呈圆形状。所述支架本体1上设有芯管放置孔2、三个预留孔3和若干通孔6。所述芯管放置孔2与支架本体1同轴,且三个预留孔3与芯管放置孔2之间没有间隔,呈完全连通状。三个预留孔3彼此间隔设置,与芯管12之间分别形成三根预留通道13。其中一根预留通道13用于放置传感器4,另外两根预留通道13用于放置加热装置5。所述加热装置5可以为电伴热带或其它中低温加热线。
40.所沿支架本体1的圆周上还间隔均匀设有三根支撑部7,所述支撑部7一端通过加强段8与支架本体1相连,另一端通过连接段9与外护管10相连。所述支架本体1、加强段8、支撑部7和连接段9为一体成型。所述加强段8呈朝向支撑部7一侧的缩径状。所述连接段9远离支撑部7一侧的端面呈与外护管10的内壁相匹配的弧状。
41.本技术中,传感器4并不限于是温度传感器,也可以是其他用于监测各液体性质的传感器4,当该传感器4为温度传感器时,可以与加热装置5配合使用,当温度传感器检测到芯管12内的液体低于设定值时,自动接通电源使加热装置5加热芯管12内的液体。
42.综上所述,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阅读本实用新型文件后,根据本实用新型的技
术方案和技术构思无需创造性脑力劳动而作出的其他各种相应的变换方案,均属于本实用新型所保护的范围。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