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16+16挡变速传动系统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7027693发布日期:2021-10-24 05:31阅读:166来源:国知局
一种16+16挡变速传动系统的制作方法

1.本实用新型涉及传动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16+16挡变速传动系统。


背景技术:

2.拖拉机是由发动机,底盘、电气等系统组成的主要用于牵引和运输的多用途行走机械。目前拖拉机中的传动装置梭式换挡和主变速换挡及爬行换挡和副变速换挡均是分开设置,布局不合理,占用空间大;而且,传统的传动系装置挡位变化具有局限性,无法满足车辆爬行需求,成本较高。


技术实现要素:

3.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16+16挡变速传动系统,旨在解决上述技术问题。
4.本实用新型解决上述技术问题的技术方案如下:
5.一种16+16挡变速传动系统,包括输入轴、梭式换挡装置、主变速装置和副变速装置,所述梭式换挡装置、所述主变速装置和所述副变速装置依次串联安装在所述输入轴的输出端。
6.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布局合理,有效地将梭式换挡和主变速换挡集成,实现多挡位换挡,节省空间,成本较低。
7.上述技术方案的基础上,本实用新型还可以做如下改进。
8.进一步,所述梭式换挡装置包括倒挡齿轮、倒挡惰轮轴和倒挡惰轮,所述倒挡齿轮同轴转动套设在所述输入轴的输出端上,并可随所述输入轴转动;所述倒挡惰轮轴平行固定安装在所述输入轴的一侧,所述倒挡惰轮同轴转动的安装在所述倒挡惰轮轴上,其与所述倒挡齿轮啮合。
9.采用上述进一步方案的有益效果是换挡变速时,输入轴的输入端与整机上的动力装置的输出端传动连接,动力装置驱动输入轴转动;输入轴带动倒挡齿轮转动,并通过倒挡齿轮与倒挡惰轮之间的啮合力带动倒挡惰轮转动;此处倒挡惰轮轴是固定的,只是起到支撑作用。
10.进一步,所述主变速装置包括主变速一轴和主变速二轴,所述主变速一轴同轴转动的安装在所述输入轴的输出端,并可与所述输入轴同步转动或分离,所述主变速一轴的一端上同轴转动套设有四挡齿轮一;所述主变速二轴平行转动安装在所述主变速一轴的一侧,其一端上同轴转动的套设有四挡齿轮二,所述四挡齿轮二与所述倒挡惰轮啮合。采用上述进一步方案的有益效果是后退时,主变速一轴与输入轴分离,输入轴带动倒挡齿轮转动,并通过倒挡齿轮与倒挡惰轮之间的啮合力带动倒挡惰轮转动,倒挡惰轮带动四挡齿轮二转动,实现后退换挡变速;前进时,主变速一轴与输入轴同步转动,输入轴带动主变速一轴转动,主变速一轴带动四挡齿轮一转动,实现前进换挡变速。
11.进一步,所述输入轴的输出端上同轴套设有梭式换挡件,所述梭式换挡件位于所
述倒挡齿轮和所述四挡齿轮一之间,其可沿所述输入轴的轴向滑动,并可随所述输入轴转动;滑动所述梭式换挡件至其与所述主变速一轴的一端啮合或分离,使得所述主变速一轴与所述输入轴同步转动或分离。
12.采用上述进一步方案的有益效果是换挡时,通过拨叉滑动梭式换挡件至其与主变速一轴的一端啮合或分离,使得主变速一轴与输入轴同步转动或分离,实现输入轴动力传输路径的快速切换,实现快速换挡,换挡方便;该方案有效的将梭式换挡与主变速换挡集成,一方面节省了空间,另一方面梭式换挡前进挡齿轮与主变速的四挡齿轮同用,节约成本。
13.进一步,所述主变速一轴上间隔同轴转动套设有多个主变速齿轮一,所述主变速二轴上间隔同轴转动套设有多个与多个所述主变速齿轮一一一对应的主变速齿轮二;所述四挡齿轮二及多个所述主变速齿轮二两两为一组,所述主变速二轴上位于每组两个所述主变速齿轮二之间及所述四挡齿轮二和与其相邻的所述主变速齿轮二之间的位置上分别同轴套设有主变速换挡件,所述主变速换挡件可沿所述主变速二轴的轴向滑动,并可随所述主变速二轴转动。
14.采用上述进一步方案的有益效果是结构简单,设计合理,实现主变速多挡位换挡变速,换挡方便。
15.进一步,所述副变速装置包括副变速一轴和副变速二轴,所述副变速一轴同轴转动的安装在所述主变速一轴的另一端,所述副变速二轴同轴转动的安装在所述主变速二轴的另一端;所述副变速一轴的一端上同轴转动的套设有常啮合齿轮一,所述副变速二轴的一端上同轴转动的套设有常啮合齿轮二,所述常啮合齿轮二与所述常啮合齿轮一啮合;所述副变速一轴和所述副变速二轴分别可与所述主变速二轴同步转动或分离。
16.采用上述进一步方案的有益效果是换挡时,通过本领域技术人员所能想到的方式使得副变速一轴和副变速二轴分别与主变速二轴同步转动或分离,实现动力传动方式的快速切换,从而实现高低挡位的快速切换,实现快速换挡。
17.进一步,所述副变速二轴上还同轴转动的套设有低挡齿轮二,所述低挡齿轮二可随所述副变速二轴转动;所述副变速一轴上还同轴套设有低挡齿轮一,所述低挡齿轮一与所述低挡齿轮二啮合;所述副变速二轴上还同轴套设有副变速换挡件一,所述副变速换挡件一位于所述常啮合齿轮二和所述低挡齿轮二之间,其可沿所述副变速二轴的轴向滑动;滑动所述副变速换挡件一,至其与所述常啮合齿轮二啮合或分离,使得所述副变速二轴与所述主变速二轴同步转动或分离,或至其与所述低挡齿轮二啮合或分离,使得所述副变速一轴与所述主变速二轴同步转动或分离。
18.采用上述进一步方案的有益效果是换挡时,通过拨叉滑动副变速换挡件一,至其与常啮合齿轮二啮合或分离,使得副变速二轴与主变速二轴同步转动或分离,或至其与低挡齿轮二啮合或分离,使得副变速一轴与主变速二轴同步转动或分离,实现动力传动方式的快速切换,从而实现高低挡位的快速切换,实现快速换挡。
19.进一步,所述副变速一轴上还同轴转动的套设有中挡齿轮一,所述中挡齿轮一位于所述低挡齿轮一远离所述常啮合齿轮一的一侧;所述副变速二轴上还同轴转动的套设有中挡齿轮二,所述中挡齿轮二位于低挡齿轮二远离所述常啮合齿轮二的一侧,并与所述中挡齿轮一啮合;所述副变速二轴上位于所述低挡齿轮二和所述中挡齿轮二之间的位置上同
轴套设有副变速换挡件二,所述副变速换挡件二可沿所述副变速二轴的轴向滑动。
20.采用上述进一步方案的有益效果是结构简单,设计合理,实现副变速多挡位换挡变速,换挡方便。
21.进一步,还包括爬行挡换挡装置,所述爬行挡换挡装置包括爬行挡轴,所述爬行挡轴平行转动安装在所述副变速二轴的一侧,其上沿其轴向同轴间隔固定套设有爬行挡齿轮一和爬行挡齿轮二,所述爬行挡齿轮一与所述低挡齿轮二啮合;所述副变速二轴上位于所述低挡齿轮二和所述中挡齿轮二之间的位置还同轴转动的套设有爬行挡齿轮三,所述爬行挡齿轮三与所述爬行挡齿轮二啮合。
22.采用上述进一步方案的有益效果是换挡时,副变速一轴转动带动低挡齿轮一转动,并利用低挡齿轮一与低挡齿轮二之间的啮合力带动低挡齿轮二转动;低挡齿轮二带动爬行挡齿轮一及爬行挡轴转动,爬行挡轴带动爬行挡齿轮二转动,同时副变速换挡件二向左滑动与爬行挡齿轮三配合使得爬行挡齿轮三与爬行挡轴连在一起,并利用爬行挡齿轮二与爬行挡齿轮三之间的啮合力带动副变速二轴转动,实现爬行挡换挡。
23.进一步,所述低挡齿轮二为双联齿轮,其两侧分别与所述低挡齿轮一和所述爬行挡齿轮一啮合。
24.采用上述进一步方案的有益效果是结构简单,设计合理,能够很好的同时与低挡齿轮一和爬行挡齿轮一配合,以分别实现低速换挡及爬行挡换挡。
附图说明
25.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26.附图中,各标号所代表的部件列表如下:
27.1、输入轴,2、梭式换挡装置,3、主变速装置,4、副变速装置,5、爬行挡换挡装置,6、倒挡齿轮,7、倒挡惰轮轴,8、倒挡惰轮,9、主变速一轴,10、主变速二轴,11、四挡齿轮一,12、四挡齿轮二,13、梭式换挡件,14、主变速换挡件,15、副变速一轴,16、副变速二轴,17、常啮合齿轮一,18、常啮合齿轮二,19、低挡齿轮二,20、低挡齿轮一,21、副变速换挡件一,22、副变速换挡件二,23、爬行挡轴,24、爬行挡齿轮一,25、爬行挡齿轮二,26、爬行挡齿轮三,27、三挡齿轮一,28、二挡齿轮一,29、一挡齿轮一,30、三挡齿轮二,31、二挡齿轮二,32、一挡齿轮二,33、中挡齿轮一,34、中挡齿轮二。
具体实施方式
28.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和特征进行描述,所举实例只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并非用于限定本实用新型的范围。
29.如图1所示,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16+16挡变速传动系统,包括输入轴 1、梭式换挡装置2、主变速装置3和副变速装置4,梭式换挡装置2、主变速装置3和副变速装置4依次串联安装在输入轴1的输出端。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布局合理,有效地将梭式换挡和主变速换挡集成,实现多挡位换挡,节省空间,成本较低。
30.实施例1
31.在上述结构的基础上,本实施例中,梭式换挡装置2包括倒挡齿轮6、倒挡惰轮轴7和倒挡惰轮8,倒挡齿轮6通过花键同轴转动套设在输入轴1 的输出端上,并可随输入轴1转
动;倒挡惰轮轴7平行转动安装在输入轴1 的一侧,倒挡惰轮8通过花键同轴转动的安装在倒挡惰轮轴7上,其与倒挡齿轮6啮合。换挡变速时,输入轴1的输入端与整机上的动力装置的输出端传动连接,动力装置驱动输入轴1转动;输入轴1带动倒挡齿轮6转动,并通过倒挡齿轮6与倒挡惰轮8之间的啮合力带动倒挡惰轮8转动;此处倒挡惰轮轴7是固定的,只是起到支撑作用。
32.实施例2
33.在实施例一的基础上,本实施例中,主变速装置3包括主变速一轴9和主变速二轴10,主变速一轴9同轴转动的安装在输入轴1的输出端,并可与输入轴1同步转动或分离,主变速一轴9的一端上通过花键同轴转动套设有四挡齿轮一11;主变速二轴10平行转动安装在主变速一轴9的一侧,其一端上通过花键同轴转动的套设有四挡齿轮二12,四挡齿轮二12与倒挡惰轮 8啮合。后退时,主变速一轴9与输入轴1分离,输入轴1带动倒挡齿轮6 转动,并通过倒挡齿轮6与倒挡惰轮8之间的啮合力带动倒挡惰轮8转动,实现后退换挡变速;前进时,主变速一轴9与输入轴1同步转动,输入轴1 带动主变速一轴9转动,主变速一轴9带动四挡齿轮一11转动,实现前进换挡变速。
34.上述四挡齿轮一11为双联齿轮,其左右两侧分别与倒挡惰轮8和四挡齿轮二12啮合。
35.实施例3
36.在实施例二的基础上,本实施例中,输入轴1的输出端上通过花键同轴套设有梭式换挡件13,梭式换挡件13位于倒挡齿轮6和四挡齿轮一11之间,其可沿输入轴1的轴向滑动,并可随输入轴1转动;滑动梭式换挡件13至其与主变速一轴9的一端啮合或分离,使得主变速一轴9与输入轴1同步转动或分离。换挡时,通过拨叉滑动梭式换挡件13至其与主变速一轴9的一端啮合或分离,使得主变速一轴9与输入轴1同步转动或分离,实现输入轴 1动力传输路径的快速切换,实现快速换挡,换挡方便;该方案有效的将梭式换挡与主变速换挡集成,一方面节省了空间,另一方面梭式换挡前进挡齿轮与主变速的四挡齿轮同用,节约成本。
37.实施例4
38.在实施例二的基础上,本实施例中,主变速一轴9上通过花键间隔同轴转动套设有多个主变速齿轮一,主变速二轴10上通过花键间隔同轴转动套设有多个与多个主变速齿轮一一一对应的主变速齿轮二;四挡齿轮二12及多个主变速齿轮二两两为一组,主变速二轴10上位于每组两个主变速齿轮二之间及四挡齿轮二12和与其相邻的主变速齿轮二之间的位置上分别同轴套设有主变速换挡件14,主变速换挡件14可沿主变速二轴10的轴向滑动,并可随主变速二轴10转动。该方案结构简单,设计合理,实现主变速多挡位换挡变速,换挡方便。
39.优选地,主变速一轴9上通过花键间隔同轴转动套设有三个主变速齿轮一,沿主变速一轴9一端至另一端的方向依次为三挡齿轮一27、二挡齿轮一 28及一挡齿轮一29,主变速二轴10上沿其一端至另一端的方向分别设有三个朱变速齿轮二,分别为三挡齿轮二30、二挡齿轮二31及一挡齿轮二32,并分别与三挡齿轮一、二挡齿轮一及一挡齿轮一啮合。
40.另外,上述主变速换挡件14位于四挡齿轮二12和三挡齿轮二30之间。
41.上述梭式换挡件13和/或主变速换挡件14均可以采用啮合套,也可以采用同步器,
具体根据需求进行选择。
42.实施例5
43.在实施例二的基础上,本实施例中,副变速装置4包括副变速一轴15 和副变速二轴16,副变速一轴15同轴转动的安装在主变速一轴9的另一端,副变速二轴16同轴转动的安装在主变速二轴10的另一端;副变速一轴15 的一端上通过花键同轴转动的套设有常啮合齿轮一17,副变速二轴16的一端上通过花键同轴转动的套设有常啮合齿轮二18,常啮合齿轮二18与常啮合齿轮一17啮合;副变速一轴15和副变速二轴16分别可与主变速二轴10 同步转动或分离。换挡时,通过本领域技术人员所能想到的方式使得副变速一轴15和副变速二轴16分别与主变速二轴10同步转动或分离,实现动力传动方式的快速切换,从而实现高低挡位的快速切换,实现快速换挡。
44.实施例6
45.在实施例五的基础上,本实施例中,副变速二轴16上还通过花键同轴转动的套设有低挡齿轮二19,低挡齿轮二19可随副变速二轴16转动;副变速一轴15上还通过花键同轴套设有低挡齿轮一20,低挡齿轮一20与低挡齿轮二19啮合;副变速二轴16上还通过花键同轴套设有副变速换挡件一21,副变速换挡件一21位于常啮合齿轮二18和低挡齿轮二19之间,其可沿副变速二轴16的轴向滑动;滑动副变速换挡件一21,至其与常啮合齿轮二18啮合或分离,使得副变速二轴16与主变速二轴10同步转动或分离,或至其与低挡齿轮二19啮合或分离,使得副变速一轴15与主变速二轴10同步转动或分离。换挡时,通过拨叉滑动副变速换挡件一21,至其与常啮合齿轮二 18啮合或分离,使得副变速二轴16与主变速二轴10同步转动或分离,或至其与低挡齿轮二19啮合或分离,使得副变速一轴15与主变速二轴10同步转动或分离,实现动力传动方式的快速切换,从而实现高低挡位的快速切换,实现快速换挡。
46.实施例7
47.在实施例六的基础上,本实施例中,副变速一轴15上还通过花键同轴转动的套设有中挡齿轮一33,中挡齿轮一33位于低挡齿轮一20远离常啮合齿轮一17的一侧;副变速二轴16上还同轴转动的套设有中挡齿轮二34,中挡齿轮二34位于低挡齿轮二19远离常啮合齿轮二18的一侧,并与中挡齿轮一33啮合;副变速二轴16上位于低挡齿轮二19和中挡齿轮二34之间的位置上同轴套设有副变速换挡件二22,副变速换挡件二22可沿副变速二轴 16的轴向滑动。
48.换挡时,通过拨叉向左滑动副变速换挡件一21,至其与常啮合齿轮二 18啮合,使得副变速二轴16与主变速二轴10同步转动,实现高挡换挡;
49.通过拨叉向右滑动副变速换挡件一21使得低速齿轮二19与副变速二轴 16连在一起,使得副变速一轴15利用低挡齿轮一20与低速齿轮二19之间的啮合力带动副变速二轴16转动,实现低速换挡;
50.通过拨叉向右滑动副变速换挡件二22使得中挡齿轮二34与副变速二轴 16连接在一起,然后副变速一轴15利用中挡齿轮一33与中挡齿轮二34之间的啮合力带动副变速二轴转动,实现中挡换挡;
51.副变速一轴15转动带动低挡齿轮一20转动,并利用低挡齿轮一20与低挡齿轮二19之间的啮合力带动低挡齿轮二19转动;低挡齿轮二19带动爬行挡齿轮一24及爬行挡轴23转
动,爬行挡轴23带动爬行挡齿轮二25转动,同时副变速换挡件二22向左滑动与爬行挡齿轮三26配合使得爬行挡齿轮三26与爬行挡轴23连在一起,并利用爬行挡齿轮二25与爬行挡齿轮三 26之间的啮合力带动副变速二轴26转动,实现爬行挡换挡。
52.该方案结构简单,设计合理,实现副变速多挡位换挡变速以及爬行挡的换挡变速,换挡方便,节省空间。
53.上述副变速换挡件一21和/或副变速换挡件二22可以采用啮合套,也可以采用同步器。
54.实施例8
55.在实施例七的基础上,本实施例还包括爬行挡换挡装置5,爬行挡换挡装置5包括爬行挡轴23,爬行挡轴23平行转动安装在副变速二轴16的一侧,其上沿其轴向同轴间隔固定套设有爬行挡齿轮一24和爬行挡齿轮二25,爬行挡齿轮一24与低挡齿轮二19啮合;副变速二轴16上位于低挡齿轮二19和中挡齿轮二34之间的位置还同轴转动的套设有爬行挡齿轮三26,爬行挡齿轮三26与爬行挡齿轮二25啮合。换挡时,副变速一轴15转动带动低挡齿轮一20转动,并利用低挡齿轮一20与低挡齿轮二19之间的啮合力带动低挡齿轮二19转动;低挡齿轮二19带动爬行挡齿轮一24及爬行挡轴23转动,爬行挡轴23带动爬行挡齿轮二25转动,同时副变速换挡件二22向左滑动与爬行挡齿轮三26配合使得爬行挡齿轮三26与爬行挡轴23连在一起,并利用爬行挡齿轮二25与爬行挡齿轮三26之间的啮合力带动副变速二轴26 转动,实现爬行挡换挡。
56.实施例9
57.在实施例八的基础上,本实施例中,低挡齿轮二19为双联齿轮,其两侧分别与低挡齿轮一20和爬行挡齿轮一24啮合。
58.优选地,上述副变速一轴15通过花键只同轴转动套设有中挡齿轮一33,副变速二轴16上同轴转动套设有中挡齿轮二34,中挡齿轮二34与中挡齿轮一33啮合;此时爬行挡齿轮三25与中挡齿轮二34组成一组副变速齿轮二组,副变速换挡件二22位于爬行挡齿轮三25与中挡齿轮二34。
59.本实用新型的工作原理如下:
60.后退时,主变速一轴9与输入轴1分离,输入轴1带动倒挡齿轮6转动,并通过倒挡齿轮6与倒挡惰轮8之间的啮合力带动倒挡惰轮8转动,倒挡惰轮8带动四挡齿轮二12转动,实现后退换挡变速;
61.前进时,主变速一轴9与输入轴1同步转动,输入轴1带动主变速一轴 9转动,主变速一轴9带动四挡齿轮一11转动,实现前进换挡变速;
62.换挡时,通过拨叉向左滑动副变速换挡件一21,至其与常啮合齿轮二 18啮合,使得副变速二轴16与主变速二轴10同步转动,实现高挡换挡;
63.通过拨叉向右滑动副变速换挡件一21使得低速齿轮二19与副变速二轴 16连在一起,使得副变速一轴15利用低挡齿轮一20与低速齿轮二19之间的啮合力带动副变速二轴16转动,实现低速换挡;
64.通过拨叉向右滑动副变速换挡件二22使得中挡齿轮二34与副变速二轴 16连接在一起,然后副变速一轴15利用中挡齿轮一33与中挡齿轮二34之间的啮合力带动副变速二轴转动,实现中挡换挡;
65.副变速一轴15转动带动低挡齿轮一20转动,并利用低挡齿轮一20与低挡齿轮二19之间的啮合力带动低挡齿轮二19转动;低挡齿轮二19带动爬行挡齿轮一24及爬行挡轴23转动,爬行挡轴23带动爬行挡齿轮二25转动,同时副变速换挡件二22向左滑动与爬行挡齿轮三26配合使得爬行挡齿轮三26与爬行挡轴23连在一起,并利用爬行挡齿轮二25与爬行挡齿轮三 26之间的啮合力带动副变速二轴26转动,实现爬行挡换挡。
66.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并不用以限制本实用新型,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