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轨顶插板阀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8117720发布日期:2021-12-22 14:51阅读:387来源:国知局
一种轨顶插板阀的制作方法
一种轨顶插板阀
【技术领域】
1.本实用新型涉及阀门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轨顶插板阀。


背景技术:

2.隧道、地铁站、列车等空间一般设有排风道用于通风,以将内部系统散发的热量高效排出到外界。根据内部温度的变化,需要调节排风道通风口的出风宽度,从而保证换热效率,因此需要一种用于排风道通风口的插板阀。


技术实现要素:

3.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一种轨顶插板阀,可以简单方便地调节排风道通风口的出风宽度。
4.本实用新型实施例解决其技术问题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5.提供一种轨顶插板阀,用于排风道的通风口,包括:
6.导轨,所述导轨安装于所述通风口;
7.插板,所述插板可移动地设于所述导轨,所述插板用于调节所述通风口的出风宽度;
8.压板,所述压板设于所述导轨背离所述通风口的一面,所述插板背离所述通风口的一面可移动地连接所述压板,所述压板用于对所述插板限位。
9.可选地,所述插板的数量为两个,两个所述插板沿所述导轨的长度方向设置,两个所述插板分别可相对于所述导轨移动。
10.可选地,每个所述插板可以自第一位置朝向背离另一个所述插板的方向移动至第二位置;
11.当两个所述插板均位于第一位置时,两个所述插板相互抵接以关闭所述通风口;
12.当两个所述插板均位于第二位置时,两个所述插板相互分离以完全打开所述通风口。
13.可选地,所述插板上设有把手。
14.可选地,所述导轨包括平行设置的两个侧板,所述插板设于两个所述侧板之间,所述插板可相对于所述侧板移动。
15.可选地,所述压板上设有连接孔;
16.所述轨顶插板阀还包括紧固件,所述紧固件用于穿过所述连接孔并抵紧所述插板。
17.可选地,每个所述侧板上设有沿长度方向间隔设置的多个压板。
18.可选地,所述轨顶插板阀还包括底座,所述底座安装于所述通风口,所述导轨安装于所述底座。
19.可选地,所述底座包括两个相对设置的侧梁和两个相对设置的横梁,两个所述侧梁分别与两个所述横梁连接;
20.两个所述侧梁和两个所述横梁分别设于所述通风口的周边。
21.可选地,所述侧梁和所述横梁分别为角钢。
22.与现有技术相比较,本实施例中的轨顶插板阀包括导轨和插板,所述导轨安装于所述通风口,所述插板可移动地设于所述导轨,所述压板设于所述导轨背离所述通风口的一面,所述压板用于对所述插板限位,所述插板可沿所述导轨移动,以调节所述通风口的出风宽度。
【附图说明】
23.一个或多个实施例通过与之对应的附图进行示例性说明,这些示例性说明并不构成对实施例的限定,附图中具有相同参考数字标号的元件表示为类似的元件,除非有特别申明,附图中的图不构成比例限制。
24.图1为本实用新型其中一实施例提供的一种轨顶插板阀的结构示意图;
25.图2为图1所示的轨顶插板阀的底座的结构示意图;
26.图3为图1所示的轨顶插板阀的底座、导轨以及压板的结构示意图;
27.图4为图1所示的轨顶插板阀的插板的结构示意图;
28.图5为图1所示的轨顶插板阀的另一个状态的结构示意图。
29.附图标记说明:
30.100、轨顶插板阀
ꢀꢀꢀꢀꢀꢀꢀꢀꢀꢀꢀꢀꢀꢀꢀ
122、第四板部
31.10、底座
ꢀꢀꢀꢀꢀꢀꢀꢀꢀꢀꢀꢀꢀꢀꢀꢀꢀꢀꢀꢀꢀꢀ
20、导轨
32.11、侧梁
ꢀꢀꢀꢀꢀꢀꢀꢀꢀꢀꢀꢀꢀꢀꢀꢀꢀꢀꢀꢀꢀꢀ
21、侧板
33.110、第一板部
ꢀꢀꢀꢀꢀꢀꢀꢀꢀꢀꢀꢀꢀꢀꢀꢀꢀ
30、插板
34.1100、第一延伸部
ꢀꢀꢀꢀꢀꢀꢀꢀꢀꢀꢀꢀꢀꢀ
31、移动板
35.1102、第二延伸部
ꢀꢀꢀꢀꢀꢀꢀꢀꢀꢀꢀꢀꢀ
32、把手
36.112、第二板部
ꢀꢀꢀꢀꢀꢀꢀꢀꢀꢀꢀꢀꢀꢀꢀꢀꢀ
40、压板
37.12、横梁
ꢀꢀꢀꢀꢀꢀꢀꢀꢀꢀꢀꢀꢀꢀꢀꢀꢀꢀꢀꢀꢀꢀ
41、连接孔
38.120、第三板部
ꢀꢀꢀꢀꢀꢀꢀꢀꢀꢀꢀꢀꢀꢀꢀꢀꢀ
50、紧固件
【具体实施方式】
39.为了便于理解本实用新型,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更详细的说明。需要说明的是,当元件被表述“固定于”另一个元件,它可以直接在另一个元件上、或者其间可以存在一个或多个居中的元件。当一个元件被表述“连接”另一个元件,它可以是直接连接到另一个元件、或者其间可以存在一个或多个居中的元件。本说明书所使用的术语“垂直的”、“水平的”、“左”、“右”、“内”、“外”以及类似的表述只是为了说明的目的。
40.除非另有定义,本说明书所使用的所有的技术和科学术语与属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通常理解的含义相同。在本实用新型的说明书中所使用的术语只是为了描述具体的实施例的目的,不是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本说明书所使用的术语“和/或”包括一个或多个相关的所列项目的任意的和所有的组合。
41.此外,下面所描述的本实用新型不同实施例中所涉及的技术特征只要彼此之间未构成冲突就可以相互结合。
42.请参阅图1,本实用新型其中一实施例提供一种轨顶插板阀100,用于排风道的通风口以调节风量,该排风道可用于隧道、地铁站轨道、列车等。所述轨顶插板阀100包括底座10、导轨20、插板30、压板40以及紧固件50,所述导轨20安装于所述底座10,所述插板30可移动地连接所述导轨20,所述压板40安装于所述导轨20,所述压板40用于为所述插板30限位,所述紧固件50设于所述压板40,所述紧固件50用于固定所述插板30和所述导轨20。
43.请参阅图2,所述底座10为矩形框架结构,所述底座10安装于排风道的通风口处,可通过膨胀螺钉、水泥浇注等方向固定。所述底座10包括两个相对设置的侧梁11和两个相对设置的横梁12,两个所述侧梁11分别与两个所述横梁12连接,两个所述侧梁11分别与两个所述横梁12相互垂直。两个所述侧梁11和两个所述横梁12分别设于所述通风口的周边,两个所述侧梁11分别与两个所述横梁12连接围合形成中空的矩形框架,该矩形框架的中空部分与所述通风口连通。可以理解的是,在一起其他实施例中,所述底座10的结构可以根据实际需求设置,比如设置为圆环框架结构、三角形框架结构等,在此不予限定。
44.在本实施例中,所述侧梁11和所述横梁12分别为角钢。每个所述侧梁11包括第一板部110和第二板部112,所述第一板部110的侧边和所述第二板部112的侧边连接。所述第一板部110和所述第二板部112之间呈夹角设置。每个所述侧梁11的所述第一板部110的两端分别设有第一延伸部1100和第二延伸部1102,所述第一延伸部1100和所述第二延伸部1102分别沿长度方向突出于所述第二板部112。其中,两个所述侧梁11的所述第一延伸部1100位于同一端,两个所述侧梁11的所述第二延伸部1102位于另一端。每个所述横梁12包括相互垂直的第三板部120和第四板部122,所述第三板部120和所述第四板部122的侧边连接,所述第三板部120和所述第四板部122之间呈夹角设置。其中一个所述横梁12设于两个所述侧梁11的第一延伸部1100之间,其所述第三板部120的两端分别与两个所述第一延伸部1100连接,其所述第四板部122的两端分别与两个所述第二板部112连接。另一个所述横梁12设于两个所述侧梁11的第二延伸部1102之间,其所述第三板部120的两端分别与两个所述第二延伸部1102连接,其所述第四板部122的两端分别与两个所述第二板部112连接。其中,所述第三板部120背离所述第四板部122的一面和所述第一板部110背离所述第二板部112的一面位于同一平面。
45.在本实施例中,所述第一板部110和所述第二板部112之间的夹角以及所述第三板部120和所述第四板部122之间的夹角分别为90度。可以理解的是,在一些其他实施例中,所述第一板部110和所述第二板部112之间的夹角以及所述第三板部120和所述第四板部122之间的夹角分别可以根据实际需求设置,其角度范围可以为0度到180度之间。
46.可以理解的是,在一些其他实施例中,所述侧梁11和所述横梁12的结构和材料也可以根据实际需求设置,比如结构可以设置为长板状、杆状等,材料可以为塑料、金属等,只需能满足所述导轨20和所述插板30的安装需求即可。
47.可以理解的是,在一些其他实施例中,所述底座10也可以被省略,所述导轨20直接安装于隧道、地铁站轨道、列车等的排风道通风口处,所述插板30设于所述导轨20以调节通风口的出风宽度。
48.请参阅图3,所述导轨20包括相互平行设置的两个侧板21,每个所述侧板21设于对应的一个所述侧梁11的所述第一板部110上。所述侧板21设于所述第一板部110背离所述第二板部112的一面,所述侧板21的长度方向与所述第一板部110的长度方向相同,每个所述
第一板部110朝向另一个第一板部110的一侧突出于所述侧板21。所述插板30设于两个所述侧板21之间,所述插板30可沿所述侧板21的长度方向相对于所述侧板21移动。
49.可以理解的是,在一些其他实施例中,所述导轨20的结构也可以根据实际需求设置,比如,在所述底座10的侧梁11上设置滑槽,或者,在两个所述横梁12之间设置导滑杆,又或者其他具有导向作用的导轨结构,在此不予限定。
50.请一并参阅图4和图5,所述插板30的数量为两个,两个所述插板30沿所述导轨20的长度方向设置。每个所述插板30包括移动板31,所述移动板31朝向所述底座10的一面抵接分别抵接两个所述第一板部110,所述移动板31的两侧分别可移动地连接两个所述侧板21,所述移动板31可相对于两个所述侧板21移动。每个所述插板30可以自第一位置朝背离另一个所述插板30的方向移动至第二位置。当两个所述插板30均位于第一位置时,两个所述插板30相互抵接,可关闭所述排风道的通风口(如图1所示);当至少一个所述插板30自第一位置朝向第二位置移动时,两个所述插板30分离,可部分打开排风道的通风口(如图5所示);当两个所述插板30均移动至第二位置时,可完全打开排风道的通风口,从而可通过移动所述移动板31可调节排风道的出风宽度。
51.每个插板30的所述移动板31背离所述底座10的一面还设有把手32,每个所述把手32设于对应的一个移动板31背离另一个所述移动板31的一端,所述把手32便于使用者拉动所述移动板31。
52.请一并参阅图3和图5,所述压板40设于两个所述侧板21背离所述底座10的一面,所述压板40自一个所述侧板21朝向另一个侧板21的方向延伸,所述移动板31背离所述底座10的一面可移动地连接所述压板40。所述压板40上设有连接孔41,所述连接孔41用于与所述紧固件50连接。
53.在本实施例中,所述压板40的数量为八个,每个所述侧板21上分别设有四个所述压板40,每个所述移动板31的两侧分别设有两个所述压板40,所述压板40用于对所述移动板31限位,以避免所述移动板31脱离所述导轨20。可以理解的是,在一些其他实施例,所述压板40的数量可以根据实际需求增加或减少,比如,在其中一个侧板21上设置至少两个压板40,至少两个所述压板40分别与两个所述移动板31连接,或者,在两个所述侧板21上分别设置至少两个压板40,至少两个压板分别与两个所述移动板31连接,只需能实现每个所述移动板31设有一个压板40以进行限位即可。
54.可以理解的是,在一些其他实施例中,所述压板40也可以根据实际需求设置为其他结构,比如,在至少一个所述侧板21设置沿长度方向延伸至两端的压板,或者,每个所述侧板21朝向另一个所述侧板21的一侧形成滑槽,该滑槽背离底座10的一面作为压板,又或者,其他可以对所述移动板31限位的结构,在此不予限定。
55.所述紧固件50的数量为多个,每个所述紧固件50分别连接对应的一个所述连接孔41,以将所述插板30锁紧于所述压板40,使得所述插板30与所述导轨20固定。具体地,每个所述侧板21可设有沿长度方向间隔设置多个压板40,每当所述移动板31移动至所需的位置时,可通过所述紧固件50穿过所述连接孔41并抵紧所述移动板31,以所述插板30与所述压板40锁紧固定,从而使得所述移动板31在移动至多个位置时与所述导轨20固定。其中,所述紧固件50可以为螺杆、螺钉、铆钉等。
56.最后应说明的是:以上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而非对其限制;
在本实用新型的思路下,以上实施例或者不同实施例中的技术特征之间也可以进行组合,步骤可以以任意顺序实现,并存在如上所述的本实用新型的不同方面的许多其它变化,为了简明,它们没有在细节中提供;尽管参照前述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了详细的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而这些修改或者替换,并不使相应技术方案的本质脱离本实用新型各实施例技术方案的范围。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