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建筑施工用减震支架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7658480发布日期:2021-11-29 21:53阅读:91来源:国知局
一种建筑施工用减震支架的制作方法

1.本实用新型涉及减震支架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建筑施工用减震支架。


背景技术:

2.支架是起支撑作用的构架,支架的应用极其广泛,工作生活中随处可以遇见,建筑施工中经常用到支架,建筑施工过程中常常需要用到各种设备,部分设备需要依靠支撑装置来放置。
3.现有的部分减震支架通过中间设置减震弹簧对支架顶面的物体进行缓冲,其受力面积集中在中间位置,当物体较大较重时,由于边缘的受力面积较小,使得减震支架稳定性较差,从而使得减震支架的实用性较低,且当减震支架使用时间较长,减震支架内的弹簧会出现松动,当减震支架上承托的物体取出时,松动的减震弹簧回弹的反应较慢,从而使得减震支架较容易损坏。


技术实现要素:

4.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缺点,如:当物体较大较重时,由于边缘的受力面积较小,使得减震支架稳定性较差,从而使得减震支架的实用性较低,当减震支架使用时间较长,减震支架内的弹簧会出现松动,当减震支架上承托的物体取出时,松动的减震弹簧回弹的反应较慢,从而使得减震支架较容易损坏,而提出的一种建筑施工用减震支架。
5.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了如下技术方案:
6.一种建筑施工用减震支架,包括底板,所述底板顶面的中部固定连接有竖块,所述竖块侧面的上下两侧均开设有矩形通槽,所述矩形通槽内壁侧面的下侧固定连接有第一压簧,所述第一压簧的顶端固定连接有压块,所述压块的侧面与矩形通槽内壁的侧面滑动连接,所述压块的顶面固定连接有圆柱,两个所述圆柱的前端均铰接有第一受力杆,两个所述圆柱的后端均铰接有第二受力杆,两个所述第一受力杆与两个第二受力杆相背的一端均固定连接有滑块,上侧所述滑块的上侧搭接有承托板,所述承托板底面的左右两侧与底板底面的左右两侧均开设有第一滑槽,四个所述滑块的侧面分别与四个第一滑槽内壁的侧面滑动连接,上侧所述第一受力杆与第二受力杆的底端均铰接有铰接块,下侧所述第一受力杆与第二受力杆顶端均与铰接块的侧面铰接,两个所述铰接块相背的一侧均固定连接有第二压簧,两个所述第二压簧相背的一侧均固定连接有矩形块,所述底板顶面左右的两侧均固定连接有竖板,所述竖板相对一侧的中部均开设有第二滑槽,所述第二滑槽内壁的侧面均与矩形块的侧面滑动连接,下侧所述第一受力杆的前侧与第二受力杆的后侧均固定连接有l形杆,所述底板前后两侧的中部均开设有方形通槽,所述l形杆的横杆与方形通槽内壁的侧面滑动连接,所述l形杆竖杆的顶面固定连接有支撑腿。
7.优选的,所述铰接块的侧面开设有平面,需要说明的是侧面为平面的铰接块能够更稳定的固定住第二弹簧。
8.优选的,所述第一受力杆与第二受力杆呈x形分布,需要说明的呈x形分布的第一受力杆与第二受力杆具有更好的回弹性。
9.优选的,所述矩形通槽、第一滑槽、第二滑槽内壁的长度相等,需要说明的是长度相等的矩形通槽、第一滑槽、第二滑槽使得压块、滑块、矩形块在槽内移动至最大长度时距离相等。
10.优选的,所述竖块顶面的左右两侧固定连接有横杆,且横杆与承托板相互平行,需要说明的是承托板由于压力下移后,横杆增加了支撑板的稳定性。
11.优选的,所述第一受力杆、第二受力杆、竖块的材质均为铝合金,需要说明的是铝合金质量较轻且较为坚韧。
12.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13.(1)本实用新型通过承托的物体的重量向下压,使得第一受力杆与第二受力杆带动压块与第一压簧向下移动,带动滑块通过第一滑槽向两侧张开,带动承托板向下进行移动至横杆的顶面,从而使得减震支架受力面积较广,稳定性较好,增加了减震支架的实用性。
14.(2)本实用新型通过第一压簧带动压块与圆柱向上进行复位,使得第一受力杆与第二受力杆带动滑块通过第一滑槽向两边进行收缩,使得下压的铰接块带动第二压簧与矩形块通过第二滑槽向上移动,使得松动的压簧能够迅速回弹,减少了减震支架损坏的可能。
附图说明
15.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16.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局部立体结构示意图;
17.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图2中a处结构放大图。
18.图中:1、底板;2、竖块;3、矩形通槽;4、第一压簧;5、压块;6、圆柱;7、第一受力杆;8、第二受力杆;9、支撑腿;10、滑块;11、承托板;12、第一滑槽;13、铰接块;14、第二压簧;15、矩形块;16、竖板;17、第二滑槽;18、l形杆;19、方形通槽。
具体实施方式
19.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
20.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上”、“下”、“前”、“后”、“左”、“右”、“顶”、“底”、“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21.参照图1

3,一种建筑施工用减震支架,包括底板1,底板1顶面的中部固定连接有竖块2,竖块2侧面的上下两侧均开设有矩形通槽3,矩形通槽3内壁侧面的下侧固定连接有第一压簧4,第一压簧4的顶端固定连接有压块5,压块5的侧面与矩形通槽3内壁的侧面滑动连接,压块5的顶面固定连接有圆柱6,两个圆柱6的前端均铰接有第一受力杆7,两个圆柱6的后端均铰接有第二受力杆8,第一受力杆7与第二受力杆8呈x形分布,第一受力杆7、第二
受力杆8、竖块2的材质均为铝合金,两个第一受力杆7与两个第二受力杆8相背的一端均固定连接有滑块10,上侧滑块10的上侧搭接有承托板11,竖块2顶面的左右两侧固定连接有横杆,且横杆与承托板11相互平行,承托板11底面的左右两侧与底板1底面的左右两侧均开设有第一滑槽12,通过承托的物体的重量向下压,使得第一受力杆7与第二受力杆8带动压块5与第一压簧4向下移动,带动滑块10通过第一滑槽12向两侧张开,带动承托板11向下进行移动至横杆的顶面,从而使得减震支架受力面积较广,稳定性较好,增加了减震支架的实用性,四个滑块10的侧面分别与四个第一滑槽12内壁的侧面滑动连接,上侧第一受力杆7与第二受力杆8的底端均铰接有铰接块13,铰接块13的侧面开设有平面,下侧第一受力杆7与第二受力杆8顶端均与铰接块13的侧面铰接,两个铰接块13相背的一侧均固定连接有第二压簧14,两个第二压簧14相背的一侧均固定连接有矩形块15,底板1顶面左右的两侧均固定连接有竖板16,竖板16相对一侧的中部均开设有第二滑槽17,矩形通槽3、第一滑槽12、第二滑槽17内壁的长度相等,第二滑槽17内壁的侧面均与矩形块15的侧面滑动连接,通过第一压簧4带动压块5与圆柱6向上进行复位,使得第一受力杆7与第二受力杆8带动滑块10通过第一滑槽12向两边进行收缩,使得下压的铰接块13带动第二压簧14与矩形块15通过第二滑槽17向上移动,使得松动的压簧能够迅速回弹,减少了减震支架损坏的可能,下侧第一受力杆7的前侧与第二受力杆8的后侧均固定连接有l形杆18,底板1前后两侧的中部均开设有方形通槽19,l形杆18的横杆与方形通槽19内壁的侧面滑动连接,l形杆18竖杆的顶面固定连接有支撑腿9。
22.本实用新型中,使用者使用该装置时,将需要承托的物体放在承托板11内壁的顶面,通过物体的重量向下压,使得第一受力杆7与第二受力杆8向下移动,带动压块5与第一压簧4向下移动,通过第一受力杆7与第二受力杆8相对一侧的中部铰接有圆柱6,使得第一受力杆7与第二受力杆8带动滑块10通过第一滑槽12向两侧张开,带动承托板11向下进行移动至横杆的顶面,从而使得减震支架受力面积较广,稳定性较好,增加了减震支架的实用性,当内部弹簧松动的减震支架支撑较重的物体结束时,通过第一压簧4带动压块5与圆柱6向上进行复位,使得第一受力杆7与第二受力杆8带动滑块10通过第一滑槽12向两边进行收缩,通过第一受力杆7与第二受力杆8的一端通过铰接块13铰接,从而使得下压的铰接块13带动第二压簧14与矩形块15通过第二滑槽17向上移动,使得松动的压簧能够迅速回弹,减少了减震支架损坏的可能。
23.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较佳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熟悉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实用新型揭露的技术范围内,根据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及其实用新型构思加以等同替换或改变,都应涵盖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24.需要说明的是,在本文中,诸如第一和第二等之类的关系术语仅仅用来将一个实体或者操作与另一个实体或操作区分开来,而不一定要求或者暗示这些实体或操作之间存在任何这种实际的关系或者顺序。而且,术语“包括”、“包含”或者其任何其他变体意在涵盖非排他性的包含,从而使得包括一系列要素的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设备不仅包括那些要素,而且还包括没有明确列出的其他要素,或者是还包括为这种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设备所固有的要素。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