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依靠机械结构控制的硅油离合器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9113839发布日期:2022-03-02 06:19阅读:220来源:国知局
一种依靠机械结构控制的硅油离合器的制作方法

1.本实用新型涉及硅油离合器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依靠机械结构控制的硅油离合器。


背景技术:

2.汽车在行驶过程中,由于环境条件和运行工况的变化,发动机的热状况也在改变,必须随时对调节发动机的冷却效率,因此需要使用到硅油离合器。
3.现有的硅油离合器通常仅依靠一侧支撑,对硅油离合器的支撑不够稳固,导致硅油离合器在转动时容易产生震颤,继而导致传动效率低,使用起来不够实用,并且现有的硅油离合器通常依靠电子设备控制,但电子设备难以检修,一旦在行驶过程中电子设备失效,极易导致散热设备停机,继而引发拉缸等故障,针对上述问题,需要对现有设备进行改进。


技术实现要素:

4.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依靠机械结构控制的硅油离合器,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现有的硅油离合器通常仅依靠一侧支撑,对硅油离合器的支撑不够稳固,导致硅油离合器在转动时容易产生震颤,继而导致传动效率低,使用起来不够实用,并且现有的硅油离合器通常依靠电子设备控制,但电子设备难以检修,一旦在行驶过程中电子设备失效,极易导致散热设备停机,继而引发拉缸等故障的问题。
5.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依靠机械结构控制的硅油离合器,包括主轴、储油罐、导热板和压力罐,
6.所述主轴一侧贯穿壳体并与其转动连接,且壳体内部悬空有转盘,同时转盘一侧与主轴一端固定连接,所述转盘两侧以及壳体内壁均固定有金属圈,且转盘上的金属圈与壳体上的金属圈交错设置,所述转盘表面以及金属圈上均开设有导流槽,所述壳体一侧与支架转动连接;
7.所述壳体一侧中心开设有第一通孔,且第一通孔内部贯穿有连接杆,所述连接杆一端固定在活塞板上,且连接杆另一端与堵头固定连接,所述堵头一端与第一通孔内壁贴合设置,且堵头另一端与主轴滑动连接,所述壳体一侧固定有储油罐,且储油罐通过第一通孔与壳体内部相连通,所述活塞板滑动安装在储油罐内部,且储油罐内部储存有硅油;
8.所述壳体一侧通过连接管与储油罐相连通,且连接管内部安装有单向阀,所述储油罐内部安装有铷磁环,且铷磁环与活塞板磁力连接,所述储油罐内部设置有连接板,且连接板与活塞板贴合设置,同时连接板与活塞板贴合处安装有密封环,所述连接板一侧固定有t型卡钩,且t型卡钩贯穿第二通孔,同时第二通孔开设在活塞板表面。
9.优选的,所述储油罐的中心线、第一通孔的中心线以及壳体的中心线重合,且储油罐的内径尺寸小于壳体的内径尺寸;
10.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便于壳体内的硅油在离心力以及剪切力共同作用下经过连接管进入储油罐内部。
11.优选的,所述第二通孔设置有四个,且四个第二通孔以活塞板中心线为中心呈十字型设置;
12.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便于储油罐左侧的硅油经过第二通孔进入储油罐右侧。
13.优选的,所述导热板一侧设置在水箱内部,且导热板另一侧设置在压力罐内部,所述压力罐一端固定在水箱上,且压力罐另一端与储油罐转动连接,所述压力罐内部储存有乙醇,且压力罐内部设置有滑槽,所述滑槽内部滑动连接有活塞柱,且活塞柱与活塞杆一端固定连接,且活塞杆一侧贯穿压力罐以及储油罐并与其滑动连接,同时活塞杆另一端与连接板转动连接;
14.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水箱内的热量经过导热板传递至压力罐内部,乙醇受热膨胀,在压力的作用下推动活塞柱沿滑槽滑动。
15.优选的,所述压力罐的中心线与活塞板的中心线以及活塞杆的中心线重合;
16.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便于活塞杆通过连接板推动活塞板,使活塞板滑动更加流畅。
17.优选的,所述活塞柱在滑槽内的滑动距离、活塞板在储油罐内的滑动距离以及堵头在主轴内的滑动距离相同;
18.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避免活塞柱以及堵头的行程对活塞板造成影响,避免活塞板滑动至最右端并贴合储油罐内壁。
19.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该依靠机械结构控制的硅油离合器,
20.(1)设置有压力罐和支架,支架与壳体右侧转动连接,压力罐左端固定在水箱上,同时压力罐与储油罐左端转动连接,而储油罐与壳体固定连接,使得储油罐以及壳体在转动时,压力罐以及支架分别起到支撑储油罐以及壳体的作用,使储油罐以及壳体转动时更加稳定;
21.(2)设置有压力罐、储油罐和活塞板,水箱内的热量通过导热板传导至压力罐内部,此时乙醇受热膨胀,在压力的作用下推动活塞柱沿滑槽滑动,同时活塞杆通过连接板推动活塞板滑动,使储油罐内的硅油流入壳体内部,在离心的作用下硅油沿导流槽流入各个金属圈之间的间隙中,使转盘与壳体之间通过硅油粘稠的剪切力相连接,便于将主轴的动力传动至壳体,通过上述结构,无需使用电子设备,极大的提高了该硅油离合器的可靠性,使用起来更加安全。
附图说明
22.图1为本实用新型主视剖面结构示意图;
23.图2为本实用新型壳体右侧视剖面结构示意图;
24.图3为本实用新型储油罐左侧视剖面结构示意图;
25.图4为本实用新型右侧视剖面结构示意图;
26.图5为本实用新型图1中a处放大结构示意图;
27.图6为本实用新型图1中b处放大结构示意图。
28.图中:1、主轴,2、壳体,3、转盘,4、金属圈,5、导流槽,6、支架,7、第一通孔,8、连接杆,9、活塞板,10、堵头,11、储油罐,12、硅油,13、连接管,14、单向阀,15、铷磁环,16、连接板,17、密封环,18、t型卡钩,19、第二通孔,20、导热板,21、压力罐,22、乙醇,23、滑槽,24、活
塞柱,25、活塞杆。
具体实施方式
29.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30.请参阅图1-6,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技术方案:一种依靠机械结构控制的硅油离合器,如图1和图2所示,主轴1一侧贯穿壳体2并与其转动连接,且壳体2内部悬空有转盘3,同时转盘3一侧与主轴1一端固定连接,转盘3两侧以及壳体2内壁均固定有金属圈4,且转盘3上的金属圈4与壳体2上的金属圈4交错设置,转盘3表面以及金属圈4上均开设有导流槽5,壳体2一侧与支架6转动连接,壳体2一侧中心开设有第一通孔7,且第一通孔7内部贯穿有连接杆8,连接杆8一端固定在活塞板9上,且连接杆8另一端与堵头10固定连接,堵头10一端与第一通孔7内壁贴合设置,且堵头10另一端与主轴1滑动连接,壳体2一侧固定有储油罐11,且储油罐11通过第一通孔7与壳体2内部相连通,储油罐11的中心线、第一通孔7的中心线以及壳体2的中心线重合,且储油罐11的内径尺寸小于壳体2的内径尺寸,壳体2转动时储油罐11随之转动,使得储油罐11以及壳体2转动更加稳定,活塞板9滑动安装在储油罐11内部,且储油罐11内部储存有硅油12,壳体2一侧通过连接管13与储油罐11相连通,且连接管13内部安装有单向阀14。
31.如图1、图3、图4、图5和图6所示,储油罐11内部安装有铷磁环15,且铷磁环15与活塞板9磁力连接,储油罐11内部设置有连接板16,且连接板16与活塞板9贴合设置,同时连接板16与活塞板9贴合处安装有密封环17,连接板16一侧固定有t型卡钩18,且t型卡钩18贯穿第二通孔19,同时第二通孔19开设在活塞板9表面,第二通孔19设置有四个,且四个第二通孔19以活塞板9中心线为中心呈十字型设置,便于储油罐11内部左侧的硅油12均匀的经过四个第二通孔19流入储油罐11右侧,导热板20一侧设置在水箱内部,且导热板20另一侧设置在压力罐21内部,压力罐21一端固定在水箱上,且压力罐21另一端与储油罐11转动连接,压力罐21内部储存有乙醇22,且压力罐21内部设置有滑槽23,滑槽23内部滑动连接有活塞柱24,且活塞柱24与活塞杆25一端固定连接,且活塞杆25一侧贯穿压力罐21以及储油罐11并与其滑动连接,同时活塞杆25另一端与连接板16转动连接,水箱内的热量经过导热板20传递至压力罐21内的乙醇22,随后乙醇22膨胀并通过压力推动活塞柱24沿滑槽23滑动,压力罐21的中心线与活塞板9的中心线以及活塞杆25的中心线重合,活塞柱24沿滑槽23滑动,使活塞柱24右侧的活塞杆25通过连接板16推动活塞板9,使活塞板9滑动更加流畅,活塞柱24在滑槽23内的滑动距离、活塞板9在储油罐11内的滑动距离以及堵头10在主轴1内的滑动距离相同,避免活塞柱24在滑槽23内的行程以及堵头10在主轴1内的行程对活塞板9的滑动造成阻碍。
32.工作原理:在使用该依靠机械结构控制的硅油离合器时,发动机运行产生热量,随后热量传递至水箱,水箱内的热量经过导热板20传递至压力罐21内的乙醇22,随后乙醇22加热产生蒸汽,随后蒸汽通过压力推动活塞柱24在滑槽23内滑动,同时活塞柱24推动活塞杆25,使活塞杆25通过连接板16推动活塞板9,活塞板9在储油罐11内右移,同时堵头10脱离
第一通孔7,使得活塞板9推动储油罐11内的硅油12经过第一通孔7进入壳体2,直至活塞板9右端贴合储油罐11内壁,随后硅油12经过导流槽5进入各个金属圈4之间,同时壳体2内的气体经过连接管13进入储油罐11内部左侧,此时活塞板9通过密封环17与连接板16密封连接,避免气体经过第二通孔19进入储油罐11右侧,转盘3通过各个金属圈4之间粘稠的硅油12与壳体2相连接,便于主轴1带动壳体2以及储油罐11转动,一旦水箱温度降低,压力罐21内的压力随之减小,在负压的作用下活塞柱24以及活塞杆25向左移动,同时活塞板9与连接板16之间产生间隙,同时壳体2内的硅油12在离心力的作用下经过连接管13进入储油罐11左侧,便于储油罐11左侧的气体进入储油罐11右侧,此时壳体2以及储油罐11在惯性的作用下旋转,硅油12在离心力的作用下贴合储油罐11内壁,密度低的空气经过储油罐11中心的第一通孔7进入壳体2,连接板16移动时通过t型卡钩18拉动活塞板9左移,直至活塞板9移动至储油罐11左侧,铷磁环15通过磁力拉动活塞板9,使活塞板9贴合连接板16并封闭第二通孔19,同时堵头10贴合第一通孔7内壁并封闭第一通孔7,在壳体2以及储油罐11转动时,支架6以及压力罐21分别支撑壳体2以及储油罐11,使得该硅油离合器转动更加稳定流畅,同时该硅油离合器物理变化和机械结构控制,相比电子设备控制更加安全可靠,使用起来更加实用,这就完成了全部工作,本说明书中未作详细描述的内容属于本领域专业技术人员公知的现有技术。
33.术语“中心”、“纵向”、“横向”、“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的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指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为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而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保护内容的限制。
34.尽管参照前述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了详细的说明,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