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配重块承托机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5083225发布日期:2023-08-09 22:51阅读:63来源:国知局
一种配重块承托机构的制作方法

本申请涉及一种单晶炉配件,尤其是涉及一种配重块承托机构。


背景技术:

1、单晶炉是一种在惰性气体环境中,用加热器将多晶硅等多晶材料熔化,用直拉法生长无错位单晶的设备;作为高精度的晶体生长设备,其结构除了要满足必须的强度、刚度以及稳定性,还要尽可能减小在拉制单晶过程中系统所产生的振动对单晶生长质量的影响,在提拉头上利用钨丝绳绑扎配备配重块以减小单晶炉提拉头质心的摆动幅度;参照图1,配重块的一端为圆锥形结构且另一端为同轴的圆柱形结构,由于配重块较重,因此需要承载杆以代替人工对配重块进行转移承托。

2、相关技术中的一种承载杆,设置在单晶炉的一侧并与墙体或其它设备本体铰接,承载杆远离铰接处的一端设置有用于支撑配重块的承托组件;当需要使配重块靠近单晶炉时,通过转动承载杆即可实现对配重块的转移,但若需要将承载杆收起时,承载杆占用空间的水平距离较大。


技术实现思路

1、为了在配重块于水平方向能够达到的最远距离一定的情况下,减少用于承托配重块的物件对于水平方向上空间的占用,本申请提供一种配重块承托机构。

2、本申请提供的一种配重块承托机构采用如下的技术方案:

3、一种配重块承托机构,包括多个首尾相连的承载杆,相邻两个承载杆相铰接;位于端部的承载杆上设置有用于承托配重块的承托组件。

4、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多个承载杆在水平方向的总长度等于相关技术中承载杆的长度,这样在配重块于水平方向能够达到的最远距离一定的情况下,当需要使得配重块收纳至单晶炉的一侧时,使多个承载杆之间相互靠拢直至多个承载杆收纳到一起,进而节约了水平方向上空间的占用。

5、可选的,多个承载杆上下分布;每个承载杆中,远离承托组件的一端设置有铰接轴均设置有铰接轴,多个铰接轴相互平行。

6、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最为远离承托组件的承载杆上的铰接轴固定在墙体或其它设备本体,实现相邻两个承载杆之间的铰接,多个承载杆至少具有两个状态,其一为多个承载杆的长度方向一致并组合形成承托组件最长的伸出长度,其二为多个承载杆的长度方向一致并重合形成承托组件最短的伸出长度。

7、可选的,在上下相邻的两个承载杆中,位于上方的承载杆沿着从靠近到远离两个承载杆之间铰接轴的方向,逐渐远离位于下方的承载杆。

8、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在配重块的作用下,各个承载杆的端部受压并形成一定的挠度,通过使得承载杆的自由端向上倾斜,进而在配重块的作用下也能够确保配重块位于单晶炉预安装配重块位置处之上,进而不需要工作人员对配重块进行提升,一定程度上方便了配重块的转移。

9、可选的,承托组件包括固定在承载杆上的下支撑圈,当配重块放置在下支撑圈内时,配重块的圆锥结构周面搭接在下支撑圈上。

10、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实现对配重块的轴向即竖直方向上的限位支撑。

11、可选的,下支撑圈上方设置有上支撑圈,当配重块放置在下支撑圈内时,上支撑圈套设在配重块的圆柱结构上。

12、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实现对配重块的径向即水平方向上的限位支撑。

13、可选的,上支撑圈与下支撑圈之间设置有多个连接杆,连接杆的两端分别与上支撑圈和下支撑圈固接;其中一个或几个连接杆固定在承载杆上。

14、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使得上支撑圈与下支撑圈相互连接并固定在承载杆上,提高了承托组件的承载能力。

15、可选的,下支撑圈与上支撑圈上均设有用于减少对配重块表面磨损的软垫。

16、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防止下支撑圈与上支撑圈由于接触配重块而对配重块表面造成磨损。

17、综上所述,本申请具有以下技术效果:

18、1.通过设置了多个承载杆以及承托组件,在配重块于水平方向能够达到的最远距离一定的情况下,当需要使得配重块收纳至单晶炉的一侧时,使多个承载杆之间相互靠拢直至多个承载杆收纳到一起,进而节约了水平方向上空间的占用;

19、2.通过使得承载杆倾斜设置,在配重块的作用下也能够确保配重块位于单晶炉预安装配重块位置处之上,进而不需要工作人员对配重块进行提升,一定程度上方便了配重块的转移;

20、3.通过设置了上支撑圈、下支撑圈以及连接杆,实现对配重块的轴向即竖直方向上的限位支撑,以及对配重块的径向即水平方向上的限位支撑。



技术特征:

1.一种配重块承托机构,其特征在于:包括多个首尾相连的承载杆(1),相邻两个承载杆(1)相铰接;位于端部的承载杆(1)上设置有用于承托配重块(4)的承托组件(2),多个承载杆(1)上下分布;每个承载杆(1)中,远离承托组件(2)的一端设置有铰接轴(3),多个铰接轴(3)相互平行,在上下相邻的两个承载杆(1)中,位于上方的承载杆(1)沿着从靠近到远离两个承载杆(1)之间铰接轴(3)的方向,逐渐远离位于下方的承载杆(1)。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配重块承托机构,其特征在于:承托组件(2)包括固定在承载杆(1)上的下支撑圈(22),当配重块(4)放置在下支撑圈(22)内时,配重块(4)的圆锥结构周面搭接在下支撑圈(22)上。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配重块承托机构,其特征在于:下支撑圈(22)上方设置有上支撑圈(21),当配重块(4)放置在下支撑圈(22)内时,上支撑圈(21)套设在配重块(4)的圆柱结构上。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配重块承托机构,其特征在于:上支撑圈(21)与下支撑圈(22)之间设置有多个连接杆(23),连接杆(23)的两端分别与上支撑圈(21)和下支撑圈(22)固接;其中一个或几个连接杆(23)固定在承载杆(1)上。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配重块承托机构,其特征在于:下支撑圈(22)与上支撑圈(21)上均设有用于减少对配重块(4)表面磨损的软垫(24)。


技术总结
本申请涉及一种单晶炉配件,尤其是涉及一种配重块承托机构,其技术方案要点是:配重块承托机构包括多个首尾相连的承载杆,相邻两个承载杆相铰接;位于端部的承载杆上设置有用于承托配重块的承托组件;达到了在配重块于水平方向能够达到的最远距离一定的情况下,减少用于承托配重块的物件对于水平方向上空间的占用的目的。

技术研发人员:王维,常晓鱼,陈辉,黄鸣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北京北方华创真空技术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11223
技术公布日:2024/1/1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