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行星齿轮减速机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1937775发布日期:2022-10-26 02:16阅读:33来源:国知局
一种行星齿轮减速机的制作方法

1.本发明属于减速机技术领域,更具体地说,涉及一种行星齿轮减速机。


背景技术:

2.行星齿轮减速机又称为行星减速机,主要被用来降低转速增大扭矩和降低负载/电机的转动惯量比。在减速机家族中,行星减速机以其体积小、传动效率高、减速范围广、精度高等诸多优点,而被广泛应用于伺服电机、步进电机、直流电机等传动系统中。行星齿轮减速机在运行时,需要使用润滑剂对其进行润滑,以提高其使用寿命。
3.现有技术中,专利号为cn202010656208.4的一种行星齿轮减速机在行星轮内开设储油腔,通过行星轮与太阳轮、齿圈的配合连接将储油腔内的润滑油挤出,以达到减速机工作时自动润滑的效果。但是,该技术中每个行星轮上的储油腔的出油口只有一个,当减速机工作时,行星轮只能对太阳轮、齿圈上的固定的几个齿进行润滑,润滑效率低,润滑范围不均匀;另外,该技术中,当储油腔内的润滑油耗尽时,需要先将减速机停止运行,将储油腔的进油口与齿圈上的注油口对齐后,再对其进行润滑油的补充,这样不利于减速机工作的连贯性,且降低了使用减速机作业时的工作效率。


技术实现要素:

4.本发明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提供一种行星齿轮减速机,它可以实现润滑油的自动补充,当减速机工作时,行星轮在对齿圈、太阳轮进行润滑时,也能自动补充油槽内的润滑油,从而实现无需停止减速机工作也能实现对油槽内的润滑油的实时补充,提高了工作效率,减少了因停止减速机加油时带来的时间损失。
5.本发明的一种行星齿轮减速机,包括齿圈和行星轮;行星轮与齿圈啮合连接;行星轮包括储油腔,储油腔设置于行星轮内,储油腔上开设有油腔开口;油腔开口的数量至少为一个,油腔开口设置于行星轮的两个齿的中部的齿轮面上,油腔开口内设置有油腔开关;油腔开关控制油腔开口的开闭,减速机内齿轮与油腔开口处啮合时,油腔开关控制油腔开口开启;其余状态下油腔开口封闭;齿圈的上侧的径向方向上的齿为注油齿,注油齿至少有一个,注油齿内开设有两端开放的腔室,所述腔室的上侧与外界连通,外界向注油齿内注入润滑油;所述腔室下侧设置有注油开关;注油开关控制注油齿下侧的开闭,注油齿与油腔开口处啮合时,注油开关与油腔开关配合,以使注油开关被开启,润滑油流出;其余状态下注油开关封闭。
6.作为本发明的进一步改进,储油腔内设置有固定轴;油腔开关包括钢球,钢球的直径大于行星轮齿谷的宽度,钢球的最大外径处于油腔开口的内壁抵接,钢球的上端裸露于油腔开口的外侧,且钢球的裸露部分的最大直径大于注油齿下端开口的口径;钢球固定连接有弹性件的一端;弹性件的另一端与固定轴固定连接;弹性件具有弹性,且弹性件处于收缩状态,以使自由状态下,弹性件压迫钢球与油腔开口的内壁抵接,以封闭油腔开口。
7.作为本发明的进一步改进,注油开关包括吸油海绵,吸油海绵具有吸收润滑油的
能力,并且受到挤压时润滑油流出;吸油海绵固定设置于注油齿内部,并且吸油海绵充斥注油齿内部腔室的下端,注油齿与油腔开口处啮合时,油腔开关与注油开关配合,以使吸油海绵被挤压。
8.作为本发明的进一步改进,注油开关包括挤压片,挤压片的数量至少为一块,挤压片与吸油海绵的上表面贴合连接,且挤压片的一端与注油齿的内壁转动连接,以使挤压片的另一端能够朝靠近或远离吸油海绵的方向转动;挤压片的材料为铁或铁合金;油腔开关的靠近吸油海绵的部分设置有磁铁。
9.作为本发明的进一步改进,注油开关包括挤压片,挤压片的数量至少为一块,挤压片与吸油海绵的上表面贴合连接,且挤压片的一端与注油齿的内壁转动连接,以使挤压片的另一端能够朝靠近或远离吸油海绵的方向转动;挤压片具有磁性;油腔开关的靠近吸油海绵的部分设置有磁铁,且磁铁靠近吸油海绵的一侧与挤压片远离注油齿内壁的一端异极。
10.作为本发明的进一步改进,还包括壳体,壳体内部开设有腔室,所述腔室可容纳齿圈、行星轮等元件;壳体的底部开设有出油孔,出油孔一侧与壳体内部连通,另一侧连接有滤油机;滤油机具有冷却和过滤润滑油的作用,滤油机与注油齿内部腔室的上侧连通。
11.作为本发明的进一步改进,滤油机包括油位计,油位计设置在滤油机侧壁上,以显示滤油机内部的油位。
12.作为本发明的进一步改进,滤油机包括压力释放阀,压力释放阀固定设置于滤油机顶部,并且与滤油机内部连通。
13.相比于现有技术,本发明的有益效果在于:它可以实现润滑油的自动补充,当减速机工作时,行星轮在对齿圈、太阳轮进行润滑时,也能自动补充油槽内的润滑油,从而实现无需停止减速机工作也能实现对油槽内的润滑油的实时补充,提高了工作效率,减少了因停止减速机加油时带来的时间损失;储油腔开设多个油腔开口,使齿圈和太阳轮上的齿与油腔开口处的啮合更加频繁,提高了行星轮对齿圈和太阳轮的润滑频率,从而实现了更充分的润滑;在通过注油齿补充润滑油时,钢球上的磁铁块吸引挤压片对吸油海绵进行挤压,配合钢球的挤压使更多的润滑油从吸油海绵中挤出进入储油腔,使油腔开口通过注油齿补充的润滑油的量大于油腔开口与齿圈、太阳轮啮合时排出的润滑油的量,以防止润滑油的排出大于补充,导致储油腔内润滑油不够用的现象发生,提高了所述减速机使用的可持续性;采用磁性材料制造的挤压片,使行星轮的其余齿槽靠近注油齿时,齿槽对挤压片也会产生吸引作用,挤压片挤压海绵排出润滑油,此时储油腔、注油齿的同时润滑润滑效果提升,使减速机的运转更加流畅。
附图说明
14.图1为本发明的一种行星齿轮减速机的轴测图;图2为本发明的一种行星齿轮减速机的立体爆炸图;图3为本发明的一种行星齿轮减速机的结构示意图;图4为本发明的一种行星齿轮减速机的内部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发明的行星轮的结构示意图;图6为本发明的行星轮通过油槽给外部齿轮润滑时的连接结构示意图;图7为本发明的具体实施例一的注油齿向行星轮补充润滑油时的连接结构示意图;图8为本发明的具体实施例二的具有多个油槽的行星轮的一种结构示意图;图9为本发明的具体实施例三的注油齿向行星轮补充润滑油时的连接结构示意图。
15.图中标号说明:1齿圈、11注油齿、111海绵、112挤压片、2太阳轮、3行星轮、31储油腔、32弹性杆、33钢球、331磁铁块、4出油孔、5滤油机、6压力释放阀。
具体实施方式
16.具体实施例一:请参阅图1-7的一种行星齿轮减速机,包括齿圈1、太阳轮2、行星轮3、壳体7、行星架71、输出轴8和输入轴9;壳体7内部开设有腔室,腔室密封,以防止壳体7内的润滑油外漏引起污染或造成安全事故,且所述腔室内可容纳齿圈1、太阳轮2、行星轮3等元件。
17.太阳轮2可转动的设置在壳体7内;太阳轮2设置在壳体7的中心位置处,通过太阳轮2的转动驱动行星轮3围绕着太阳轮20转动。
18.行星轮3与太阳轮2啮合连接,行星轮3在太阳轮2的周向上均匀设置有至少三个;至少一个行星轮3内设置有储油腔31,储油腔31内可储存润滑油,储油腔31的两端均开设有油腔开口,油腔开口开设于行星轮3的齿谷面上,且开口连通储油腔31内部与行星轮3的外部,工作时润滑油通过油腔开口从储油腔31内流出,并与行星轮3的外表面接触,以起到润滑作用;储油腔31开设在表面或开设在内部;行星轮系水平放置工作时可以选择开设在表面;行星轮系竖直放置工作时可以选择开设在内部。
19.每个油腔开口内滑动连接有钢球33,钢球33的直径大于油腔开口的宽度,钢球33嵌设于油腔开口内,钢球33的最大外径处设置于储油腔31内,且钢球33的最大外径处与油腔开口的内壁抵接,以使钢球33的上端裸露于油腔开口的外侧;当钢球33的最大外径处与油腔开口的内壁抵接时,润滑油无法从油腔开口流出;储油腔31中心设置有固定轴,固定轴连接有弹性杆32,弹性杆32的数量与钢球33的数量一致,弹性杆32具有弹性,弹性杆32在储油腔31内时处于收缩状态;每根弹性杆32的一端与固定轴固定连接,另一端与钢球33固定连接,弹性杆32对钢球33产生远离固定轴方向的力,以使钢球33与油腔开口的内壁始终抵接;当油腔开口所在齿谷与齿圈1或太阳轮2处于非啮合状态下时,弹性杆32支撑钢球33嵌设于油腔开口内,且钢球33的最大外径处于油腔开口的内壁始终抵接,此时钢球33控制油腔开口关闭,润滑油无法流出;在行星轮3转动过程中,当油腔开口所在齿谷与齿圈1或太阳轮2上的齿啮合时,齿圈1或太阳轮2的齿与钢球33抵接,此时钢球33受到齿圈1或太阳轮2的压力往靠近固定轴方向运动,钢球33裸露的部分被压入储油腔31内,由于没有钢球33的阻挡,油腔开口开启,润滑油从油腔开口与钢球33之间的缝隙流出,从而润滑齿圈1或太阳轮2的齿面;且当钢球33
裸露部分被压入储油腔31内时,弹性杆32的收缩程度增加,产生弹性复位力,以使齿圈1或太阳轮2的齿与钢球33分离时,弹性杆32控制钢球33回位于油腔开口内以关闭油腔开口;需要说明的是,弹性杆32也可以是弹簧等具有弹性的材料。
20.齿圈1固定在壳体7内部,齿圈1内侧与至少三个行星轮3啮合连接,齿圈1与太阳轮2同轴心设置,在太阳轮2转动时,至少三个行星轮3在齿圈1内同步转动,且齿圈1与行星轮3还有太阳轮2的轴向平行设置;齿圈1的上侧的径向方向上的齿为注油齿11,注油齿11至少有一个,注油齿11内开设有两端开放的腔室;所述腔室的上侧开设有开口,以与外界连通,外界通过所述开口向注油齿11内部的腔室注入润滑油;注油齿11内腔室的下端的开口口径小于钢球33裸露部分的最大直径,以使注油齿11与油腔开口所处齿谷啮合时,注油齿11能够将钢球33往靠近固定轴方向挤压;注油齿11内部腔室的下侧固定设置有吸油海绵111,吸油海绵111设置于注油齿11内部,且充斥于注油齿11内腔室的下端,以防止注油齿11内的润滑油直接流出;吸油海绵111吸收润滑油,并且受到挤压时润滑油流出;当行星轮3转动至油腔开口处于注油齿11啮合时,注油齿11的下底面对钢球33产生压力,并且将钢球33裸露的部分压入储油腔31内,同时钢球33的上端进入注油齿11下端开口内,并且对注油齿11下端开口内的吸油海绵111产生挤压,吸油海绵111在钢球33的挤压下排出润滑油,润滑油顺着钢球33的外壁流入储油腔31内,以补充储油腔31内的润滑油;需要说明的是,装配减速机时,需要保证注油齿11与行星轮3上的油腔开口处啮合,以使减速机运转过程中,注油齿11能与油腔开口处反复啮合,以达到减速机运转过程中也能实时补充润滑油的目的,避免了专门停下减速机补充润滑油带来的时间消耗,提高了工作效率。
21.行星架71与至少三个行星轮3连接,并且与太阳轮2同轴心设置。
22.输出轴8一端与行星架71同轴心连接,另一端用于与输出端连接。
23.输入轴9一端与太阳轮2同轴心连接,另一端用于与输入端连接。
24.由于输出轴8、行星架71、齿圈1、太阳轮2、行星轮3和输入轴9之间的连接技术为现有技术,因此本文不加以赘述。
25.壳体7的底部开设有出油孔4,出油孔4一侧与壳体7内部连通,另一侧与外界连通;出油孔4用于减轻壳体7内的压力,防止由于壳体7压力过大造成的漏油现象,同时及时排出壳体7底部由于齿轮高速旋转产生的高温的润滑油,起到了冷却的作用。
26.壳体7一侧设置有滤油机5,滤油机5上开设有入口和出口;入口通过连接管与出油孔4连通,出口通过另一根连接管与注油齿11的上侧开口连通;以使从出油孔4内滤出的润滑油进入滤油机5内进行冷却和过滤后,再通过连接管进入注油齿11,提高了润滑油的使用率。
27.滤油机5上设置有油位计和压力释放阀6;油位计设置在滤油机5侧壁上,用于显示滤油机5内部的油位,以防止滤油机5内润滑油过多或过少对减速机工作带来的影响,用以提醒及时补充或排出润滑油;压力释放阀6固定设置于滤油机5顶部,并且与滤油机5内部连通,压力释放阀6可以及时释放滤油机5内部的压力,防止滤油机5内部压力过大带来的危害;需要说明的是,滤油机5、油位计、压力释放阀6均为现有技术,在市场上可以买到,因此
本文对其原理与结构不再加以赘述。
28.工作原理:减速机工作前,注油齿11与油腔开口处啮合;工作人员用油枪通过注油齿11向储油腔31内注入润滑油,注入完毕后将吸油海绵固定设置于注油齿11内部的下侧,将滤油机5的出口与注油齿11上侧的开口连接。
29.开启减速机,行星轮3在太阳轮2的控制下绕太阳轮2进行自转和公转,行星轮3上的油腔开口处与齿圈1、太阳轮2的齿反复啮合,且每次啮合时,齿圈1或太阳轮2的齿将钢球33裸露的部分压入储油腔31内,此时与钢球33连接的弹性杆32发生弹性形变,由于没有钢球33的阻挡,油腔开口开启,润滑油从油腔开口与钢球33之间的缝隙流出,从而润滑齿圈1或太阳轮2的齿面;当行星轮3与齿圈1、太阳轮2的齿分离时,弹性杆32复位并且控制钢球33回位于油腔开口内以关闭油腔开口,以防止储油腔31内的润滑油一次性漏光;另外,行星轮3上的油腔开口与注油齿11也反复啮合,当油腔开口处于注油齿11啮合时,注油齿11的下底面对钢球33产生压力,并且将钢球33裸露的部分压入储油腔31内,同时钢球33的上端进入注油齿11下端开口内,并且对注油齿11下端开口内的吸油海绵111产生挤压,吸油海绵111在钢球33的挤压下排出润滑油,润滑油顺着钢球33的外壁流入储油腔31内,以补充储油腔31内的润滑油;从而实现减速机运转过程中,行星轮3对齿圈1和太阳轮2进行润滑的同时,行星轮3内的润滑油也能得到及时补充,避免了专门停下减速机补充润滑油带来的时间消耗,提高了工作效率。
30.部分润滑油从齿轮上滴落汇聚于壳体7底部,通过出油孔4排出并且进入滤油机5,这些润滑油在滤油机5内进行冷却和过滤后再重新通过连接管进入注油齿11,实现了润滑油的二次利用,提高了润滑油的使用率,也保证注油齿11内的润滑油能够得到充分补充,从而保证减速机内部齿轮的润滑;另外通过压力释放阀6及时释放滤油机5内部的压力,以释放壳体7内部的压力,从而防止减速机内部压力过大带来的危害。
31.具体实施例二:与具体实施例一不同的是,如图8所示,储油腔31开设有大于两个油腔开口,且每个油腔开口均设置于行星轮3的两个齿的中部。减速机运转时,由于油腔开口的数量增多,齿圈1和太阳轮2上的齿与油腔开口处的啮合更加频繁,本实施例中的行星轮3比具体实施例一中的行星轮3将对齿圈1和太阳轮2进行更高频的润滑,从而实现更加充分的润滑。
32.具体实施例三:与具体实施例一、具体实施例二不同的是,如图9所示,注油齿11内设置有至少一块挤压片112,挤压片112与吸油海绵111的上表面贴合连接,且挤压片112的一端与注油齿11的内壁转动连接,以使挤压片112的另一端能够朝靠近或远离吸油海绵111的方向转动;挤压片112的材料为铁或铁合金;钢球33的靠近吸油海绵111的部分固定设置有磁铁块331,以使钢球33靠近并挤压吸油海绵11的同时,挤压片112的一端朝靠近吸油海绵111的方向转动,并对吸油海绵111产生挤压力;此时吸油海绵111受到两侧的挤压力的作用,向钢球33方向排出更多润滑油,润滑油通过油腔开口进入储油腔31;此时油腔开口通过注油齿11补充的润滑油的量大于油腔开口与齿圈1、太阳轮2啮合时排出的润滑油的量,以防止润滑油的排出大于补充,导致储油腔31内润滑油不够用的现象发生,提高了所述减速机使用的可持续性。
33.具体实施例四:与具体实施例三不同的是,挤压片112的材料为磁铁;钢球33的靠
近吸油海绵111的部分固定设置有磁铁块331,且磁铁块331靠近吸油海绵111的一侧与挤压片112远离注油齿11内壁的一端异极;钢球33靠近并挤压吸油海绵11的同时,挤压片112的一端朝靠近吸油海绵111的方向转动,并对吸油海绵111产生挤压力;此时吸油海绵111受到两侧的挤压力的作用,向钢球33方向排出更多润滑油,润滑油通过油腔开口进入储油腔31;相比于具体实施例三,本实施例能够挤压出更多润滑油,以使储油腔31内的润滑油补充更加充分;此时当行星轮3的其余齿槽靠近注油齿11时,齿槽对挤压片112也会产生吸引作用,此时挤压片112挤压海绵排出润滑油,润滑油与行星轮3的齿面接触以起到润滑作用;在储油腔31、注油齿11的同时润滑下,润滑效果提升,使减速机的运转更加流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