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隧道施工顶管端头加固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3619626发布日期:2023-03-25 10:52阅读:44来源:国知局
一种隧道施工顶管端头加固装置的制作方法

1.本发明属于顶管端头加固领域,具体的说是一种隧道施工顶管端头加固装置。


背景技术:

2.顶管施工少开挖的管道埋设施工技术,顶管法施工就是在工作坑内借助于顶进设备产生的顶力,克服管道与周围土壤的摩擦力,将管道按设计的坡度顶入土中,并将土方运走。
3.顶管在施工时,需要将若干个顶管分批次压入土体中,为了保证管体的整体性,需要在分段的顶管端头处添加固定装置,保证后续管道通水时,具有较为密封和稳定的连接效果。
4.由于在顶管施工时,需要先将一处的地表挖开,在其内侧放入供电模块、液压顶出模块等设置,导致可施工的范围较小,因此,不同管节的顶管在对接时,常常使用吊装机械,将分段的顶管下吊,再通过不断的调整,让前后顶管连接,导致对接过程较为费时。
5.为此,本发明提供一种隧道施工顶管端头加固装置。


技术实现要素:

6.为了弥补现有技术的不足,解决背景技术中所提出的至少一个技术问题。
7.本发明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本发明所述的一种隧道施工顶管端头加固装置,包括前对接环和后对接环,所述前对接环与后对接环均为金属材料,所述前对接环与后对接环的一侧均开设有卡槽,所述前对接环的另一侧开设有拼接槽,所述后对接环的另一侧固定安装有拼接板,所述前对接环与后对接环的内侧均贴合有橡胶止水带,工作时,顶管在施工时,需要将若干个顶管分批次压入土体中,配合前对接环和后对接环的设置,将前对接环和后对接环卡槽的位置与顶管的外边缘进行卡合固定,让后一个顶管的后对接环与前一个顶管的前对接环相对接,使得在挤压过程中,让拼接板可以卡入拼接槽中,再配合内侧橡胶止水带的设置,有效的提高了顶管端头的稳定结合效果,让连接处出现泄露和断裂的问题大大降低。
8.优选的,所述拼接槽呈半环形设置,所述拼接板呈半环形设置,所述前对接环的另一侧靠底端固定安装有对位板,所述后对接环的另一侧靠底端开设有卡合槽,工作时,由于在顶管施工时,需要先将一处的地表挖开,在其内侧放入供电模块、液压顶出模块等设置,导致可施工的范围较小,因此,不同管节的顶管在对接时,常常使用吊装机械,将分段的顶管下吊,再通过不断的调整,让前后顶管连接,导致对接过程较为费时,通过对位板和卡合槽的设置,可以为下吊的顶管的下方寻找落脚点,先让对位板和卡合槽相结合,在进行简单的细微调整,即可完成对接过程,降低了对位过程所需要的时间。
9.优选的,贯穿所述前对接环的外侧开设有若干个孔洞,所述孔洞的内侧滑动连接有固定绳,所述拼接板的外侧设置有对接组件,所述对接组件用于和固定绳对接固定,工作时,在前对接环和后对接环相互对接后,将固定绳穿过拼接板上的对接组件,同时穿过两个
孔洞,用来加固前对接环和后对接环的连接强度。
10.优选的,所述固定绳位于前对接环内侧的一端固定安装有束缚带,所述固定绳包括包裹袋,所述包裹袋为纤维材料编织而成,且纤维之间存在缝隙,所述包裹袋的内侧固定安装有若干根金属链,所述包裹袋的内侧设置有若干个填充带,所述填充带和束缚带的内侧均填充有高分子吸水树脂颗粒,工作时,配合固定绳的结构设置,使得固定绳开始的体积和横截面较小,可以轻松穿过两个孔洞和对接组件,之后配合束缚带的设置,让固定绳无法再向外移动,之后随着顶管施工的进行,顶管会在高压作用下压入土体中,使得若干个固定绳也被挤压的向后移动并紧贴后对接环的外侧,由于在顶管施工过程中,会不断的产生泥浆水,水分会透过纤维材料的包裹袋,并最后与高分子吸水树脂颗粒结合,使得固定绳整体膨胀,将孔洞堵死,且随着日后管道中通水,也会使得封堵处一直处于膨胀状态,而金属链可以保证固定绳的刚度和强度,此种设置,相比与传统的螺栓连接,不仅更加方便,同时密封效果更佳,且上紧过程中,利用的是顶管施工时自身的挤压过程,无需人工进行上紧加固,从而有效的提高了施工效率。
11.优选的,所述对接组件包括若干个卡合块,所若干个卡合块在拼接板的外侧呈环形排列,所述卡合块包括两个竖杆,其中一个竖杆的一端设置有闭合柱,所述闭合柱与竖杆之间转动连接有转轴,工作时,配合卡合块的设置,固定绳可以在后对接环还没有对接时,就穿过前对接环的两个孔洞,之后随着拼接板与卡合块插入拼接槽中时,开口状的卡合块不会挤压固定绳,只有当闭合柱在触碰到拼接槽的底面时,在转轴的作用下,闭合柱才会弯曲将固定绳卡在内侧,转轴的自身摩擦力较大,在没有外力的作用下不会自行转动,通过此种设置,可以事先将固定绳穿戴好,无需在对接好后才进行固定工作,进一步提高了对接效率。
12.优选的,所述闭合柱与竖杆呈倾斜设置,另一个所述竖杆的端部滑动连接有下压杆,所述下压杆与竖杆之间固定连接有弹簧,所述下压杆的一侧与闭合柱的外侧均固定安装有摩擦凸块,所述闭合柱的外侧固定安装有顶块,工作时,配合闭合柱的倾斜设置,使得在挤压时,闭合柱可以更加顺利的转动,而下压杆和弹簧的设置,闭合柱在下压时,会将下压杆压下,当闭合柱旋转至处于卡合块垂直时,下压杆又会在弹簧作用下回弹将闭合柱永久堵住,从而可以有效的抓紧固定绳,此种设置,可以更加牢固的抓住固定绳,保证其固定效果,而闭合柱外侧顶块的设置,让闭合柱可以被顶至垂直状态,同时让下压杆和拼接槽的底面之间存在可以移动的缝隙。
13.优选的,所述后对接环的内侧底端开设有两组贯穿孔,所述对位板的顶端固定安装有两组定位绳,所述定位绳与固定绳的材质相同,工作时,在卡合槽和对位板拼接时,可以先将两个定位绳穿过两个贯穿孔,之后只需在上方拉动定位绳,就可以协助两个顶管的对接过程,同时定位绳也可以在吸收液体后后膨胀,使得在对接完成后,可以起到加固前对接环和后对接环的效果。
14.优选的,所述定位绳的端部固定安装有清理球,所述清理球的外侧固定安装有若干个凸块,所述清理球为金属材料,所述定位绳的外侧固定安装有膨胀环,所述膨胀环内侧为设置有高分子吸水树脂颗粒,工作时,配合膨胀环的设置,可以提示操作员,在拉扯到膨胀环漏出贯穿孔的上方时,表示对接到位,同时在后续的配合内侧的高分子吸水树脂的吸水膨胀,可以用来密封和固定贯穿孔,而清理球的设置,可以在后续管道通水时,带动清理
球进行摆动,从而可以清理管壁的附着物,降低附着物腐蚀导管拼接处,进一步保证了拼接处的连接稳固和密封性。
15.优选的,所述固定绳远离束缚带的一端固定安装有摩擦块,所述摩擦块呈扁平状设置,所述摩擦块的外侧呈粗糙状设置,工作时,摩擦块的设置,可以提高在顶管施工过程中,土体带动固定绳移动的力度,进一步保证了两个顶管之间的连接稳固性。
16.优选的,所述定位绳的外侧固定安装有拉扯环,所述拉扯环为柔性隔水材料,且拉扯环的内侧为空心设置,工作时,配合拉扯环的设置,由于贯穿孔较深,使得人工在将定位绳穿过贯穿孔时,较为费力,此时只需将拉扯环放在贯穿孔下方,并用罩子类的隔水物品将下方罩住,之后向贯穿孔中灌水,配合拉扯环的大浮力,让自身可以带着定位绳的端部上升,同时水分也不那么块的被填充带吸收,因此不会使其膨胀,通过此种设置,方便了定位绳穿过贯穿孔的过程。
17.本发明的有益效果如下:
18.1.本发明所述的一种隧道施工顶管端头加固装置,通过前对接环和后对接环的设置,将前对接环和后对接环卡槽的位置与顶管的外边缘进行卡合固定,让后一个顶管的后对接环与前一个顶管的前对接环相对接,使得在挤压过程中,让拼接板可以卡入拼接槽中,再配合内侧橡胶止水带的设置,有效的提高了顶管端头的稳定结合效果,让连接处出现泄露和断裂的问题大大降低。
19.2.本发明所述的一种隧道施工顶管端头加固装置,通过通过对位板和卡合槽的设置,可以为下吊的顶管的下方寻找落脚点,先让对位板和卡合槽相结合,在进行简单的细微调整,即可完成对接过程,降低了对位过程所需要的时间。
20.3.本发明所述的一种隧道施工顶管端头加固装置,通过定位绳和贯穿孔的设置,可以先将两个定位绳穿过两个贯穿孔,之后只需在上方拉动定位绳,就可以协助两个顶管的对接过程,同时定位绳也可以在吸收液体后后膨胀,使得在对接完成后,可以起到加固前对接环和后对接环的效果。
附图说明
21.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说明。
22.图1是本发明的立体图;
23.图2是本发明拼接板和卡合块的连接示意图;
24.图3是本发明中对位板和卡合槽的连接剖视图;
25.图4是本发明中定位绳和固定绳的部分结构示意图;
26.图中:1、前对接环;2、后对接环;3、卡槽;4、对位板;5、贯穿孔;6、定位绳;7、拼接槽;8、束缚带;10、固定绳;11、拼接板;12、卡合块;13、转轴;14、闭合柱;15、下压杆;16、包裹袋;17、金属链;18、填充带;19、卡合槽;20、清理球;21、膨胀环;22、拉扯环。
具体实施方式
27.为了使本发明实现的技术手段、创作特征、达成目的与功效易于明白了解,下面结合具体实施方式,进一步阐述本发明。
28.实施例一
29.如图1至图2所示,本发明实施例所述的一种隧道施工顶管端头加固装置,包括前对接环1和后对接环2,所述前对接环1与后对接环2均为金属材料,所述前对接环1与后对接环2的一侧均开设有卡槽3,所述前对接环1的另一侧开设有拼接槽7,所述后对接环2的另一侧固定安装有拼接板11,所述前对接环1与后对接环2的内侧均贴合有橡胶止水带,工作时,顶管在施工时,需要将若干个顶管分批次压入土体中,配合前对接环1和后对接环2的设置,将前对接环1和后对接环2卡槽3的位置与顶管的外边缘进行卡合固定,让后一个顶管的后对接环2与前一个顶管的前对接环1相对接,使得在挤压过程中,让拼接板11可以卡入拼接槽7中,再配合内侧橡胶止水带的设置,有效的提高了顶管端头的稳定结合效果,让连接处出现泄露和断裂的问题大大降低。
30.如图1至图2所示,所述拼接槽7呈半环形设置,所述拼接板11呈半环形设置,所述前对接环1的另一侧靠底端固定安装有对位板4,所述后对接环2的另一侧靠底端开设有卡合槽19,工作时,由于在顶管施工时,需要先将一处的地表挖开,在其内侧放入供电模块、液压顶出模块等设置,导致可施工的范围较小,因此,不同管节的顶管在对接时,常常使用吊装机械,将分段的顶管下吊,再通过不断的调整,让前后顶管连接,导致对接过程较为费时,通过对位板4和卡合槽19的设置,可以为下吊的顶管的下方寻找落脚点,先让对位板4和卡合槽19相结合,在进行简单的细微调整,即可完成对接过程,降低了对位过程所需要的时间。
31.如图1至图2所示,贯穿所述前对接环1的外侧开设有若干个孔洞,所述孔洞的内侧滑动连接有固定绳10,所述拼接板11的外侧设置有对接组件,所述对接组件用于和固定绳10对接固定,工作时,在前对接环1和后对接环2相互对接后,将固定绳10穿过拼接板11上的对接组件,同时穿过两个孔洞,用来加固前对接环1和后对接环2的连接强度。
32.如图1至图2所示,所述固定绳10位于前对接环1内侧的一端固定安装有束缚带8,所述固定绳10包括包裹袋16,所述包裹袋16为纤维材料编织而成,且纤维之间存在缝隙,所述包裹袋16的内侧固定安装有若干根金属链17,所述包裹袋16的内侧设置有若干个填充带18,所述填充带18和束缚带8的内侧均填充有高分子吸水树脂颗粒,工作时,配合固定绳10的结构设置,使得固定绳10开始的体积和横截面较小,可以轻松穿过两个孔洞和对接组件,之后配合束缚带8的设置,让固定绳10无法再向外移动,之后随着顶管施工的进行,顶管会在高压作用下压入土体中,使得若干个固定绳10也被挤压的向后移动并紧贴后对接环2的外侧,由于在顶管施工过程中,会不断的产生泥浆水,水分会透过纤维材料的包裹袋16,并最后与高分子吸水树脂颗粒结合,使得固定绳10整体膨胀,将孔洞堵死,且随着日后管道中通水,也会使得封堵处一直处于膨胀状态,而金属链17可以保证固定绳10的刚度和强度,此种设置,相比与传统的螺栓连接,不仅更加方便,同时密封效果更佳,且上紧过程中,利用的是顶管施工时自身的挤压过程,无需人工进行上紧加固,从而有效的提高了施工效率。
33.如图2所示,所述对接组件包括若干个卡合块12,所若干个卡合块12在拼接板11的外侧呈环形排列,所述卡合块12包括两个竖杆,其中一个竖杆的一端设置有闭合柱14,所述闭合柱14与竖杆之间转动连接有转轴13,工作时,配合卡合块12的设置,固定绳10可以在后对接环2还没有对接时,就穿过前对接环1的两个孔洞,之后随着拼接板11与卡合块12插入拼接槽7中时,开口状的卡合块12不会挤压固定绳10,只有当闭合柱14在触碰到拼接槽7的底面时,在转轴13的作用下,闭合柱14才会弯曲将固定绳10卡在内侧,转轴13的自身摩擦力
较大,在没有外力的作用下不会自行转动,通过此种设置,可以事先将固定绳10穿戴好,无需在对接好后才进行固定工作,进一步提高了对接效率。
34.如图2所示,所述闭合柱14与竖杆呈倾斜设置,另一个所述竖杆的端部滑动连接有下压杆15,所述下压杆15与竖杆之间固定连接有弹簧,所述下压杆15的一侧与闭合柱14的外侧均固定安装有摩擦凸块,所述闭合柱14的外侧固定安装有顶块,工作时,配合闭合柱14的倾斜设置,使得在挤压时,闭合柱14可以更加顺利的转动,而下压杆15和弹簧的设置,闭合柱14在下压时,会将下压杆15压下,当闭合柱14旋转至处于卡合块12垂直时,下压杆15又会在弹簧作用下回弹将闭合柱14永久堵住,从而可以有效的抓紧固定绳10,此种设置,可以更加牢固的抓住固定绳10,保证其固定效果,而闭合柱14外侧顶块的设置,让闭合柱14可以被顶至垂直状态,同时让下压杆15和拼接槽7的底面之间存在可以移动的缝隙。
35.如图1至图3所示,所述后对接环2的内侧底端开设有两组贯穿孔5,所述对位板4的顶端固定安装有两组定位绳6,所述定位绳6与固定绳10的材质相同,工作时,在卡合槽19和对位板4拼接时,可以先将两个定位绳6穿过两个贯穿孔5,之后只需在上方拉动定位绳6,就可以协助两个顶管的对接过程,同时定位绳6也可以在吸收液体后后膨胀,使得在对接完成后,可以起到加固前对接环1和后对接环2的效果。
36.如图3所示,所述定位绳6的端部固定安装有清理球20,所述清理球20的外侧固定安装有若干个凸块,所述清理球20为金属材料,所述定位绳6的外侧固定安装有膨胀环21,所述膨胀环21内侧为设置有高分子吸水树脂颗粒,工作时,配合膨胀环21的设置,可以提示操作员,在拉扯到膨胀环21漏出贯穿孔5的上方时,表示对接到位,同时在后续的配合内侧的高分子吸水树脂的吸水膨胀,可以用来密封和固定贯穿孔5,而清理球20的设置,可以在后续管道通水时,带动清理球20进行摆动,从而可以清理管壁的附着物,降低附着物腐蚀导管拼接处,进一步保证了拼接处的连接稳固和密封性。
37.实施例二
38.如图4所示,对比实施例一,其中本发明的另一种实施方式为:所述固定绳10远离束缚带8的一端固定安装有摩擦块,所述摩擦块呈扁平状设置,所述摩擦块的外侧呈粗糙状设置,工作时,摩擦块的设置,可以提高在顶管施工过程中,土体带动固定绳10移动的力度,进一步保证了两个顶管之间的连接稳固性。
39.所述定位绳6的外侧固定安装有拉扯环22,所述拉扯环22为柔性隔水材料,且拉扯环22的内侧为空心设置,工作时,配合拉扯环22的设置,由于贯穿孔5较深,使得人工在将定位绳6穿过贯穿孔5时,较为费力,此时只需将拉扯环22放在贯穿孔5下方,并用罩子类的隔水物品将下方罩住,之后向贯穿孔5中灌水,配合拉扯环22的大浮力,让自身可以带着定位绳6的端部上升,同时水分也不那么块的被填充带18吸收,因此不会使其膨胀,通过此种设置,方便了定位绳6穿过贯穿孔5的过程。
40.顶管在施工时,需要将若干个顶管分批次压入土体中,配合前对接环1和后对接环2的设置,将前对接环1和后对接环2卡槽3的位置与顶管的外边缘进行卡合固定,让后一个顶管的后对接环2与前一个顶管的前对接环1相对接,使得在挤压过程中,让拼接板11可以卡入拼接槽7中,再配合内侧橡胶止水带的设置,有效的提高了顶管端头的稳定结合效果,让连接处出现泄露和断裂的问题大大降低;工作时,由于在顶管施工时,需要先将一处的地表挖开,在其内侧放入供电模块、液压顶出模块等设置,导致可施工的范围较小,因此,不同
管节的顶管在对接时,常常使用吊装机械,将分段的顶管下吊,再通过不断的调整,让前后顶管连接,导致对接过程较为费时,通过对位板4和卡合槽19的设置,可以为下吊的顶管的下方寻找落脚点,先让对位板4和卡合槽19相结合,在进行简单的细微调整,即可完成对接过程,降低了对位过程所需要的时间;工作时,在前对接环1和后对接环2相互对接后,将固定绳10穿过拼接板11上的对接组件,同时穿过两个孔洞,用来加固前对接环1和后对接环2的连接强度;工作时,配合固定绳10的结构设置,使得固定绳10开始的体积和横截面较小,可以轻松穿过两个孔洞和对接组件,之后配合束缚带8的设置,让固定绳10无法再向外移动,之后随着顶管施工的进行,顶管会在高压作用下压入土体中,使得若干个固定绳10也被挤压的向后移动并紧贴后对接环2的外侧,由于在顶管施工过程中,会不断的产生泥浆水,水分会透过纤维材料的包裹袋16,并最后与高分子吸水树脂颗粒结合,使得固定绳10整体膨胀,将孔洞堵死,且随着日后管道中通水,也会使得封堵处一直处于膨胀状态,而金属链17可以保证固定绳10的刚度和强度,此种设置,相比与传统的螺栓连接,不仅更加方便,同时密封效果更佳,且上紧过程中,利用的是顶管施工时自身的挤压过程,无需人工进行上紧加固,从而有效的提高了施工效率;工作时,配合卡合块12的设置,固定绳10可以在后对接环2还没有对接时,就穿过前对接环1的两个孔洞,之后随着拼接板11与卡合块12插入拼接槽7中时,开口状的卡合块12不会挤压固定绳10,只有当闭合柱14在触碰到拼接槽7的底面时,在转轴13的作用下,闭合柱14才会弯曲将固定绳10卡在内侧,转轴13的自身摩擦力较大,在没有外力的作用下不会自行转动,通过此种设置,可以事先将固定绳10穿戴好,无需在对接好后才进行固定工作,进一步提高了对接效率;工作时,配合闭合柱14的倾斜设置,使得在挤压时,闭合柱14可以更加顺利的转动,而下压杆15和弹簧的设置,闭合柱14在下压时,会将下压杆15压下,当闭合柱14旋转至处于卡合块12垂直时,下压杆15又会在弹簧作用下回弹将闭合柱14永久堵住,从而可以有效的抓紧固定绳10,此种设置,可以更加牢固的抓住固定绳10,保证其固定效果,而闭合柱14外侧顶块的设置,让闭合柱14可以被顶至垂直状态,同时让下压杆15和拼接槽7的底面之间存在可以移动的缝隙;工作时,在卡合槽19和对位板4拼接时,可以先将两个定位绳6穿过两个贯穿孔5,之后只需在上方拉动定位绳6,就可以协助两个顶管的对接过程,同时定位绳6也可以在吸收液体后后膨胀,使得在对接完成后,可以起到加固前对接环1和后对接环2的效果;工作时,配合膨胀环21的设置,可以提示操作员,在拉扯到膨胀环21漏出贯穿孔5的上方时,表示对接到位,同时在后续的配合内侧的高分子吸水树脂的吸水膨胀,可以用来密封和固定贯穿孔5,而清理球20的设置,可以在后续管道通水时,带动清理球20进行摆动,从而可以清理管壁的附着物,降低附着物腐蚀导管拼接处,进一步保证了拼接处的连接稳固和密封性。
41.上述前、后、左、右、上、下均以说明书附图中的图1为基准,按照人物观察视角为标准,装置面对观察者的一面定义为前,观察者左侧定义为左,依次类推。
42.在本发明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中心”、“纵向”、“横向”、“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发明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发明保护范围的限制。
43.以上显示和描述了本发明的基本原理、主要特征和优点。本行业的技术人员应该
了解,本发明不受上述实施例的限制,上述实施例和说明书中描述的只是说明本发明的原理,在不脱离本发明精神和范围的前提下,本发明还会有各种变化和改进,这些变化和改进都落入要求保护的本发明范围内。本发明要求保护范围由所附的权利要求书及其等效物界定。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