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自带刹车结构的摩擦式取力器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3625225发布日期:2023-03-28 20:12阅读:来源:国知局

技术特征:
1.一种自带刹车结构的摩擦式取力器,包括箱体(1)、输出轴(4)以及输出端盖(2),其特征在于:所述输出轴(4)内外两端分别与箱体(1)和输出端盖(2)转动连接,并且输出轴(4)上在轴向方向上自内向外依次同轴套接有输出轴齿轮(3)、挂挡活塞(6)、刹车活塞(7)以及刹车锁止组件(8),所述输出轴(4)上同轴固定连接有传扭齿(42),传扭齿(42)轴向内外两侧分别设置有第一轴肩(41)和第二轴肩(43);所述输出轴齿轮(3)同轴转动连接于输出轴(4)第一轴肩(41)轴向内侧,输出轴齿轮(3)轴向外侧同轴固定连接有位于传扭齿(42)径向外侧的齿圈(31),所述齿圈(31)与传扭齿(42)之间设有离合摩擦片组(5);所述挂挡活塞(6)和刹车活塞(7)均位于第二轴肩(43)轴向外侧且均沿输出轴长度方向与输出轴(4)滑动连接,挂挡活塞(6)与刹车活塞(7)之间设置有密闭空腔,刹车活塞(7)轴向外侧设置有带有内斜面的锥环(71);所述刹车锁止组件(8)由内圈(81)、第一制动蹄(82)组成,内圈(81)同轴固定连接于输出轴(4)的径向外侧,所述第一制动蹄(82)铰接于内圈(81)的径向外侧,第一制动蹄(82)轴向内侧壁上固定连接有第一推板(821),第一推板(821)轴向内端面上设置有与锥环(71)配合轴向滑动的倾斜面;此外,位于挂挡活塞(6)轴向外侧、刹车活塞(7)轴向内侧、刹车锁止组件(8)轴向外侧以及输出齿轮(3)轴向内侧的输出轴(4)上设置有用于对上述部件轴向限位的限位件,所述挂挡活塞(6)与第二轴肩(43)之间、刹车活塞(7)与刹车锁止组件(8)之间均设置有复位件,并且刹车活塞(7)与刹车锁止组件(8)之间的复位件刚度小于挂挡活塞(6)与第二轴肩(43)之间的复位件刚度;所述输出轴(4)上设置有第一油道(44),所述第一油道(44)进油口位于输出轴(4)内端,第一油道出口(441)与挂挡活塞(6)和刹车活塞(7)之间的密闭空腔相连。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自带刹车结构的摩擦式取力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内圈(81)径向外侧还设置有第二制动蹄(86),所述第二制动蹄(86)与内圈(81)径向外侧壁铰接相连,且第二制动蹄(86)与第一制动蹄(82)在内圈(81)径向外侧壁的圆周方向上处于不同位置,第二制动蹄(86)轴向外侧壁上固定连接有第二推板(861),第二推板(861)轴向内侧面上设置有与锥环(71)内斜面配合滑动的倾斜面,并且在轴向方向上第一推板(821)内端面位于第二推板(861)内端面的内侧。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自带刹车结构的摩擦式取力器,其特征在于,所述输出端盖(2)内侧设置有制动环(21),制动环(21)上设置有制动卡槽(211),所述第二制动蹄(86)径向外侧面上还固定连接有与制动卡槽(211)卡接配合的制动凸台(862)。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自带刹车结构的摩擦式取力器,其特征在于,所述限位件包括位于挂挡活塞(6)轴向外侧的第一卡簧(13)、位于刹车活塞(7)轴向内侧的第二卡簧(14)、位于刹车伸缩组件(8)轴向外侧的第三卡簧(9)以及位于输出齿轮(3)轴向内侧的第四卡簧(11)。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自带刹车结构的摩擦式取力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复位件包括连接于挂挡活塞(6)与第二轴肩(43)之间的第一膜片弹簧(61)、连接于内圈(81)与刹车活塞(7)之间的第二膜片弹簧(72)。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自带刹车结构的摩擦式取力器,其特征在于,所述输出轴(4)上还设置有第二油道(45),所述第二油道(45)出油口与传扭齿(42)和齿圈(31)之间的空腔相连。

技术总结
为了解决取力器脱开后输出口转动以及摩擦挂挡结构与刹车锁止结构油腔共用和先后顺序的问题,本发明提供了一种自带刹车结构的摩擦式取力器,包括箱体、输出端盖、输出轴、自内向外依次套设在输出轴上的输出齿轮、挂挡活塞、刹车活塞以及刹车锁止组件,输出齿轮与输出轴之间还设置有离合摩擦片组,刹车锁止组件包括用于和输出端盖内壁抵接的第一制动蹄,挂挡活塞与刹车活塞之间设置有密闭空腔,挂挡活塞带动离合摩擦片组将输出齿轮和输出轴固定和分离,带动刹车活塞带动刹车锁止组件与输出端盖自带盖锁止和分离,实现车辆行驶过程中取力器的脱开和啮合,并且刹车锁止装置避免了取力器脱开后输出口转动和对后部连接机构产生影响。影响。影响。


技术研发人员:连水梅 邵国庆 赵波 仝义鑫 罗文婵 李道忠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中国重汽集团济南动力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2.12.28
技术公布日:2023/3/27
当前第2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