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型料榨电机轴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1241156发布日期:2022-08-24 00:07阅读:86来源:国知局
新型料榨电机轴的制作方法

1.本实用新型涉及技术领域,具体涉及的是一种新型料榨电机轴。


背景技术:

2.料榨机是一种诸如料理机、榨汁机、豆浆机等的小家电。料榨机的运行主要通过电机带动电机轴转动,并通过传动结构将动力传输至刀片,以带动刀片转动从而对食物进行破碎。
3.经查,专利号为cn201220565405.6(授权公告号为cn202858793u)的中国实用新型专利公开了一种紧凑型榨汁机,包括机座、电机及与电机轴传动连接的减速器,减速器分为一级行星减速机构和二级行星减速机构,电机轴穿过底盖上的轴承ⅰ与一级行星齿轮组传动连接,一级行星齿轮组套装在行星架ⅰ上,行星架ⅰ中心设有花键孔ⅰ,有传动轴一端穿接在花键孔ⅰ中,另一端与二级行星齿轮组传动连接,二级行星齿轮组套装在行星架ⅱ上,行星架ⅱ中心设有花键孔ⅱ,输出轴一端穿接在花键孔ⅱ中,另一端穿过顶盖上的轴承ⅱ与压榨机构传动连接,一级行星齿轮组和二级行星齿轮组分别与壳体内壁设置的齿圈ⅰ和齿圈ⅱ啮合。
4.上述榨汁机的传动轴、输出轴均与行星减速装置通过花键结构连接,由于内花键和外花键之间不可避免地存在装配间隙,且外花键本身也会使轴上的径向圆跳动较大,会导致料榨机震动和噪音较大。


技术实现要素:

5.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第一个技术问题是针对上述的技术现状而提供一种能够降低料榨机运行过程中的震动和噪音的新型料榨电机轴。
6.本实用新型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为:一种新型料榨电机轴,包括沿长度方向延伸的轴身,所述轴身上设有输入连接段,其特征在于:所述输入连接段的外周表面光滑;所述输入连接段的外周开有径向延伸、并用于容置球体的容置槽。
7.进一步设计,所述轴身上还设有与所述输入连接段间隔设置的第一台阶,该第一台阶的台阶面的跳动低于0.05mm,且所述轴身上开有位于所述第一台阶的台阶面和所述输入连接段之间的第一砂轮越程槽。第一台阶能够限制动力输入结构的位置,且第一台阶的台阶面的跳动值能够保证动力系统运转过程中的平稳性,提高电机轴的使用寿命;而第一砂轮越程槽保证输入连接段的外圆磨削时不会产生不清角的现象,从而保证动力输入结构的端面可以完全贴靠轴颈的端面,提高动力输入结构运转过程中的稳定性。
8.为了便于与动力输出结构牢固地锁定连接,所述轴身上还设有输出连接区域,该输出连接区域包括设于所述轴身一端的第一连接段,该第一连接段的外周的径向截面为多边形;所述第一连接段的内部开有轴向延伸的螺纹槽,该螺纹槽的口部位于所述轴身一端的端面上。
9.由于第一连接段的存在,使电机轴上安装其他动力输出结构不够方便。为了便于
对动力输出结构进行装配,所述输出连接区域还包括远离所述轴身一端的第二连接段,该第二连接段的外周上设有轴肩,且该第二连接段用于供塑料件注塑于其上。轴肩的设计能够增强注塑件的扭矩作用。
10.进一步设计,所述第一连接段和第二连接段间隔设置,所述输出连接区域还包括位于所述第一连接段和第二连接段之间的圆台段,该圆台段的小径段朝向所述轴身的一端,所述圆台段的大径端朝向所述轴身的另一端。
11.为了便于电机轴稳定地转动,所述第一台阶位于所述输入连接段和所述输出连接区域之间,且所述轴身上还设有第一轴承安装区域和第二轴承安装区域,该第一轴承安装区域位于所述输出连接区域和所述第一台阶之间,所述第二轴承安装区域位于所述输入连接段和所述轴身的另一端之间。
12.进一步设计,所述轴身上还设有第二台阶,该第二台阶的台阶面与所述第一台阶的台阶面相背离设置、且该第二台阶的台阶面的跳动低于0.05mm,此外,所述第二台阶与所述第一台阶共同形成轴环结构;所述轴身上还开有第二砂轮越程槽,该第二砂轮越程槽位于所述第一轴承安装区域和所述第二台阶的台阶面之间,所述第一轴承安装区域上靠近所述第二砂轮越程槽的一端设有第一倒角。第二台阶能够限制动力输入结构的位置,且第二台阶的台阶面的跳动值能够保证动力系统运转过程中的平稳性,提高电机轴的使用寿命;而第二砂轮越程槽保证第一轴承安装区域的外圆磨削时不会产生不清角的现象,从而保证轴承的端面可以完全贴靠轴颈的端面,提高轴承运转过程中的稳定性。
13.为了便于衔接输出连接区域和第一轴承安装区域的同时便于第一轴承安装区域中轴承的安装,所述轴身上设有呈圆柱状的第一过渡段,该第一过渡段衔接所述输出连接区域和所述第一轴承安装区域,且所述第一过渡段靠近所述输出连接区域的一端设有第二倒角。
14.为了便于衔接第二轴承安装区域和输入连接段同时便于第二轴承安装区域中轴承的安装,所述轴身上还设有呈圆柱状的第二过渡段,该第二过渡段位于所述第二轴承安装区域和所述输入连接段之间,且所述第二过渡段靠近所述输入连接段的一端与所述输入连接段衔接,所述第二过渡段靠近所述第二轴承安装区域的一端设有第三倒角。
15.进一步设计,所述第三倒角和所述第二轴承安装区域之间设有第三砂轮越程槽;所述第二轴承安装区域位于所述轴身的另一端,且所述第二轴承安装区域的两端均设有第四倒角。第三砂轮越程槽保证第二轴承安装区域的外圆磨削时不会产生不清角的现象,从而保证轴承的端面可以完全贴靠轴颈的端面,提高轴承运转过程中的稳定性,且第四倒角的设计能够便于在电机轴上安装轴承和动力输入结构。
16.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优点在于:通过将输入连接段设置成外周表面光滑,使输入连接段与动力输入结构通过光面结构连接,能够降低输入连接段的径向圆跳动,能够降低电机轴在动力系统运行过程中的震动和噪音,从而降低料榨机运行过程中的震动和噪音,而且,通过在输入连接段设置用于容置球体的容置槽,使输入连接段与动力输入结构连接时通过容置槽中的球体传递扭矩,能够提高动力传输的稳定性;第一台阶能够限制动力输入结构的位置,且第一台阶的台阶面的跳动值能够保证动力系统运转过程中的平稳性,提高电机轴的使用寿命;而第一砂轮越程槽保证输入连接段的外圆磨削时不会产生不清角的现象,从而保证动力输入结构的端面可以完全贴靠轴颈的端面,提高动力输入结构
运转过程中的稳定性。
附图说明
17.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18.图2为图1中a-a方向上的剖面图(安装球体后);
19.图3为图1中b-b方向上的剖面图。
具体实施方式
20.以下结合附图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描述。
21.如图1~3所示,为本实用新型的最佳实施例。
22.本实施例中的新型料榨电机轴,包括沿长度方向延伸的轴身100,轴身100上设有输入连接段1,该输入连接段1的外周表面光滑(见图1),使输入连接段1与动力输入结构通过光面结构连接,能够降低输入连接段1的径向圆跳动,能够降低电机轴在动力系统运行过程中的震动和噪音,从而降低料榨机运行过程中的震动和噪音。该输入连接段 1的外周开有径向延伸的容置槽11,该容置槽11用于容置球体8(见图2),使输入连接段1与动力输入结构连接时通过容置槽11中的球体8传递扭矩,能够提高动力传输的稳定性。
23.如图1所示,轴身100上还设有与所述输入连接段1间隔设置的第一台阶21,从而便于限制动力输入结构的位置;该第一台阶21的台阶面的跳动低于0.05mm,从而能够保证动力系统运转过程中的平稳性,提高电机轴的使用寿命。轴身100上开有位于第一台阶21的台阶面和输入连接段1之间的第一砂轮越程槽31,从而保证输入连接段1的外圆磨削时不会产生不清角的现象,从而保证动力输入结构的端面可以完全贴靠轴颈的端面,提高动力输入结构运转过程中的稳定性。
24.如图1所示,轴身100上还设有输出连接区域4,该输出连接区域4包括设于轴身 100一端的第一连接段41,该第一连接段41的外周的径向截面为多边形;本实施例中第一连接段的外周的径向截面为四边形(见图3),从而便于与动力输入结构周向固定连接。第一连接段41的内部开有轴向延伸的螺纹槽411,该螺纹槽411的口部位于轴身 100一端的端面上,从而使第一连接段41与动力输出结构牢固地锁定连接。输出连接区域4还包括远离轴身100一端的第二连接段42,该第二连接段42的外周上设有轴肩421,且该第二连接段42用于供塑料件注塑于其上,以便于在第二连接段42安装其他动力输出结构,且轴肩421的设计能够增强注塑件的扭矩作用。第一连接段41和第二连接段 42间隔设置,输出连接区域4还包括位于第一连接段41和第二连接段42之间的圆台段 43,该圆台段43的小径段朝向所述轴身100的一端,圆台段43的大径端朝向所述轴身 100的另一端。
25.为了便于电机轴稳定地转动,如图1所示,第一台阶21位于输入连接段1和输出连接区域4之间,且轴身100上还设有第一轴承安装区域51和第二轴承安装区域52,该第一轴承安装区域51位于输出连接区域4和第一台阶21之间,第二轴承安装区域52 位于输入连接段1和轴身100的另一端之间。
26.如图1所示,轴身100上还设有第二台阶22,该第二台阶22的台阶面与第一台阶 21的台阶面相背离设置,且第二台阶22与所述第一台阶21共同形成轴环结构2,从而能够限制动力输入结构的位置。该第二台阶22的台阶面的跳动低于0.05mm,从而能够保证动力系统
运转过程中的平稳性,提高电机轴的使用寿命。轴身100上还开有第二砂轮越程槽32,该第二砂轮越程槽32位于第一轴承安装区域51和第二台阶22的台阶面之间,能够保证第一轴承安装区域51的外圆磨削时不会产生不清角的现象,从而保证轴承的端面可以完全贴靠轴颈的端面,提高轴承运转过程中的稳定性;第一轴承安装区域51上靠近第二砂轮越程槽32的一端设有第一倒角61。轴身100上设有呈圆柱状的第一过渡段71,该第一过渡段71衔接输出连接区域4和第一轴承安装区域51,且第一过渡段71靠近输出连接区域4的一端设有第二倒角62,以便于第一轴承安装区域51中轴承的安装。
27.如图1所示,轴身100上还设有呈圆柱状的第二过渡段72,该第二过渡段72位于第二轴承安装区域52和输入连接段1之间,且第二过渡段72靠近输入连接段1的一端与输入连接段1衔接。第二过渡段72靠近第二轴承安装区域52的一端设有第三倒角63,以便于第二轴承安装区域52中轴承的安装。第三倒角63和第二轴承安装区域52之间设有第三砂轮越程槽33,能够保证第二轴承安装区域52的外圆磨削时不会产生不清角的现象,从而保证轴承的端面可以完全贴靠轴颈的端面,提高轴承运转过程中的稳定性。第二轴承安装区域52位于轴身100的另一端,且第二轴承安装区域52的两端均设有第四倒角64,从而能够便于在电机轴上安装轴承和动力输入结构。
28.在本实用新型的说明书及权利要求书中使用了表示方向的术语,诸如“前”、“后”、“上”、“下”、“左”、“右”、“侧”、“顶”、“底”等,用来描述本实用新型的各种示例结构部分和元件,但是在此使用这些术语只是为了方便说明的目的,是基于附图中显示的示例方位而确定的。由于本实用新型所公开的实施例可以按照不同的方向设置,所以这些表示方向的术语只是作为说明而不应视作为限制,比如“上”、“下”并不一定被限定为与重力方向相反或一致的方向。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