改进型冷床上钢装置主传动曲轴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4199873发布日期:2023-05-17 17:08阅读:28来源:国知局
改进型冷床上钢装置主传动曲轴的制作方法

本技术涉及传动曲轴,具体为改进型冷床上钢装置主传动曲轴。


背景技术:

1、冷床是冶金轧钢行业对轧制产品(螺纹钢、圆钢、钢管等)有效进行冷却的工作台面。冷床由机械传动系统、水冷却系统、冷床工作台面、固定支架等方面组成。冷床主要有拔齿式冷床、齿条步进式冷床、拨爪式冷床、运载链式冷床、滚盘式冷床等。冷床上刚装置需要使用到传动曲轴来实现驱动工作,传动曲轴作为传动过程中重要的一项零部件,应用广泛,作用重大。

2、常规冷床上钢装置减速机输出端为曲轴+滚动轴承,曲轴端又由内、外花键齿套组成,外花键齿套与曲轴键联接,加工精度和安装精度要求高,且齿宽窄承载力大易磨损、挡圈易松动、维修率高影响正常生产。


技术实现思路

1、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改进型冷床上钢装置主传动曲轴,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现有冷床减速机传动曲轴加工精度高,易磨损,使用寿命短,使用过程中挡圈易松动,维修率高的问题。

2、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改进型冷床上钢装置主传动曲轴,包括曲轴轴杆,所述曲轴轴杆的一端固定设置有偏心曲轴盘,所述偏心曲轴盘的一侧固定设置有连接轴,所述连接轴与偏心曲轴盘的连接处固定设置有内花健齿套,所述内花健齿套的外侧套设有外花健齿套,所述连接轴的中部螺纹连接有第一细牙螺母和第二细牙螺母,所述连接轴的一端固定安装有开口销,所述第一细牙螺母与第二细牙螺母之间套设有防松弹性环,该传动曲轴结构设计简单紧凑,装配使用便捷高效,在曲轴上直接通过外花键齿套与内花键齿套配合使用,并通过双细牙螺母进行锁紧,从而提升了传动曲轴整体的结构强度和耐磨性能,使用寿命更长,增设有开口销,能够进一步的防止使用过程中挡圈松动脱落的现象,降低了维修率,使用更加安全可靠,有着较高的实用价值。

3、优选的,所述连接轴包括铬合金镀层和碳素钢芯,所述碳素钢芯的外侧固定设置有铬合金镀层,结构强度高,安全可靠。

4、优选的,所述铬合金镀层的外侧固定设置有耐磨层,整体耐磨性能优良,使用寿命长。

5、优选的,所述防松弹性环的一侧开设有弹性缺口,能够充分利用弹性环的弹性,防止螺母松动脱落,能够提高外花键齿套连接的紧密型,不易松动。

6、优选的,所述连接轴与内花健齿套的连接处套设有防松挡圈,能够提高外花键齿套连接的紧密型,不易松动,降低了维修率,使用更加安全可靠。

7、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该传动曲轴结构设计简单紧凑,装配使用便捷高效,在曲轴上直接通过外花键齿套与内花键齿套配合使用,并通过双细牙螺母进行锁紧,从而提升了传动曲轴整体的结构强度和耐磨性能,使用寿命更长,增设有开口销,能够进一步的防止使用过程中挡圈松动脱落的现象,降低了维修率,使用更加安全可靠,有着较高的实用价值。



技术特征:

1.改进型冷床上钢装置主传动曲轴,包括曲轴轴杆(1),其特征在于:所述曲轴轴杆(1)的一端固定设置有偏心曲轴盘(2),所述偏心曲轴盘(2)的一侧固定设置有连接轴(8),所述连接轴(8)与偏心曲轴盘(2)的连接处固定设置有内花健齿套(4),所述内花健齿套(4)的外侧套设有外花健齿套(3),所述连接轴(8)的中部螺纹连接有第一细牙螺母(6)和第二细牙螺母(9),所述连接轴(8)的一端固定安装有开口销(10),所述第一细牙螺母(6)与第二细牙螺母(9)之间套设有防松弹性环(7)。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改进型冷床上钢装置主传动曲轴,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轴(8)包括铬合金镀层(14)和碳素钢芯(13),所述碳素钢芯(13)的外侧固定设置有铬合金镀层(14)。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改进型冷床上钢装置主传动曲轴,其特征在于:所述铬合金镀层(14)的外侧固定设置有耐磨层(12)。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改进型冷床上钢装置主传动曲轴,其特征在于:所述防松弹性环(7)的一侧开设有弹性缺口(11)。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改进型冷床上钢装置主传动曲轴,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轴(8)与内花健齿套(4)的连接处套设有防松挡圈(5)。


技术总结
本技术公开了改进型冷床上钢装置主传动曲轴,包括曲轴轴杆,曲轴轴杆的一端固定设置有偏心曲轴盘,偏心曲轴盘的一侧固定设置有连接轴,连接轴与偏心曲轴盘的连接处固定设置有内花健齿套,内花健齿套的外侧套设有外花健齿套,本技术改进型冷床上钢装置主传动曲轴,该传动曲轴结构设计简单紧凑,装配使用便捷高效,在曲轴上直接通过外花键齿套与内花键齿套配合使用,并通过双细牙螺母进行锁紧,从而提升了传动曲轴整体的结构强度和耐磨性能,使用寿命更长,增设有开口销,能够进一步的防止使用过程中挡圈松动脱落的现象,降低了维修率,使用更加安全可靠,有着较高的实用价值。

技术研发人员:赵强,刘强,王运迎,薛臻,孟超,刘心辉,鞠兰杰,马传民,初韬,钟敏,席云荣,宋传杰,袁冬冬,任善辉,刘寿正,姚德路,李洪广,肖荣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山东莱钢永锋钢铁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20330
技术公布日:2024/1/1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