车辆用电磁阀的保护结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1922479发布日期:2022-10-25 18:21阅读:75来源:国知局
车辆用电磁阀的保护结构的制作方法

1.本发明涉及一种冷却回路所具备的车辆用电磁阀的保护结构,所述冷却回路对搭载于电动车辆等车辆的各种设备进行冷却。


背景技术:

2.以往,电动汽车、混合动力车等搭载有电动机的电动车辆具有冷却回路,所述冷却回路利用冷却水对驱动用电池、车载充电器等发热的设备进行冷却,在该冷却回路中设置有控制冷却水的流动的电磁阀。例如在专利文献1中,公开了一种有关电池的冷却装置的技术,在具备电池及空调系统的电动汽车或混合动力车中,在空调系统的制冷剂流路中设置的分支流路上安装热交换器,在该热交换器上连接用于冷却电池的介质流路,使用电磁阀作为调整流过制冷剂流路和分支流路的制冷剂的流量的冷却控制手段。
3.[先前技术文献]
[0004]
(专利文献)
[0005]
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2012-248393号公报


技术实现要素:

[0006]
[发明所要解决的问题]
[0007]
然而,由于这种电磁阀是电子零件,因此,在遭受雨水或泥水浸水的车辆中,需要采取用于避免电磁阀被这种水浸湿的对策,但在上述专利文献1中没有记载与此相关的技术。作为抑制电磁阀的浸水的对策,例如可以考虑用罩覆盖整个电磁阀,或者将电磁阀配置在轮胎溅起的水不会触及到的程度的较高位置等。但是,前者导致成本的增加,后者产生布局的限制。
[0008]
因此,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车辆用电磁阀的保护结构,其在抑制电磁阀的浸水时,能够实现抑制成本的增加及布局自由度的提高。
[0009]
[解决问题的技术手段]
[0010]
(1)本发明是一种车辆用电磁阀的保护结构,其利用保护罩对车辆所具备的冷却回路用的电磁阀进行保护,前述电磁阀具有:主体部,供制冷剂在内部流通,并配置有阀体;制冷剂入口部,从前述主体部突出设置,并向该主体部供给制冷剂;制冷剂出口部,从前述主体部突出设置,并从该主体部排出制冷剂;及,螺线管部,经由接合部与前述主体部接合,以驱动前述阀体;并且,前述保护罩至少覆盖前述整个螺线管部、前述制冷剂入口部及前述制冷剂出口部,前述保护罩在其内侧具有第一壁部,所述第一壁部在覆盖前述制冷剂入口部及前述制冷剂出口部的部位与前述接合部之间向前述主体部的方向突出。
[0011]
(2)本发明在(1)中,优选的是,前述保护罩具有底板部,在该底板部上设置有排水孔。
[0012]
(3)本发明在(2)中,优选的是,前述排水孔至少配置在比前述接合部更靠近前述螺线管部的一侧。
[0013]
(4)本发明在(1)至(3)的任一项中,优选的是,保护罩在其内侧还具有第二壁部,所述第二壁部向前述螺线管部的方向突出。
[0014]
(5)本发明在(1)至(4)的任一项中,优选的是,前述保护罩向与前述接合部相反的方向开口。
[0015]
(6)本发明在(1)至(5)的任一项中,优选的是,前述保护罩在前述螺线管部的一侧具有线束插通口,所述线束插通口使与该螺线管部连接的线束从外部插通至该保护罩的内部,前述保护罩在前述线束插通口与前述接合部之间还具有第三壁部,所述第三壁部向前述螺线管部的一侧突出。
[0016]
(7)本发明在(1)至(6)的任一项中,优选的是,前述保护罩包括上罩及被覆有该上罩的下罩,前述上罩具有从外侧覆盖前述下罩的外侧罩部。
[0017]
(发明的效果)
[0018]
(1)根据本发明,利用第一壁部,在覆盖制冷剂入口部及制冷剂出口部的部位与接合部之间形成迷宫式结构,由此,即使水侵入也难以到达接合部。如果接合部浸水,则极有可能损坏电磁阀的功能,但由于接合部难以浸水,因此,电磁阀的功能得到保持。根据本发明,能够以在保护罩上设置第一壁部这样的简单的构造来实现,并且也不需要将电磁阀配置在难以浸水的较高位置。其结果是,在抑制电磁阀的浸水时,能够实现抑制成本的增加及布局自由度的提高。另外,本发明的保护罩只要是至少覆盖整个螺线管部、制冷剂入口部及制冷剂出口部的构造即可,不需要覆盖整个电磁阀。因此,实现了轻量化,由此能够改善能量效率。
[0019]
(2)根据本发明,由于能够使浸入到保护罩内部的水从底板部的排水孔排出,因此能够防止电磁阀浸水。
[0020]
(3)根据本发明,将排水孔配置在比接合部更靠近螺线管部的一侧,由此使得侵入的水难以向接合部的方向流动,从而能够抑制接合部浸水。
[0021]
(4)根据本发明,能够利用保护罩的第二壁部包围并保持螺线管部,由此能够抑制螺线管部的倾倒、位置变动等而维持电磁阀的性能。
[0022]
(5)根据本发明,使保护罩向与接合部相反的方向开口,由此能够抑制接合部的浸水,电磁阀的功能得到保持。
[0023]
(6)根据本发明,即使水从线束插通口浸入到保护罩的内部,该水的流动也会被第三壁部阻止而难以到达接合部。因此,抑制了接合部的浸水,电磁阀的功能得到保持。
[0024]
(7)根据本发明,利用被覆在下罩上的上罩的外侧罩部,能够有效阻止水侵入保护罩的内部,并抑制由于浸水导致的电磁阀的功能故障的发生。
附图说明
[0025]
图1是概略性地绘示具备实施方式的电磁阀的保护结构的车辆的前部的侧视图。
[0026]
图2是绘示实施方式的电磁阀的保护结构的俯视图,并且是图3的ii箭头视图。
[0027]
图3是图2的iii-iii剖面图。
[0028]
图4是沿图3的iv箭头视图。
[0029]
图5是从斜向观察图3的立体图。
[0030]
图6是从斜前方观察实施方式的电磁阀的保护结构的情况下的立体图。
[0031]
图7是图6的vii-vii剖面图。
[0032]
图8是图6的viii-viii剖面图。
[0033]
附图标记:1车辆;10电磁阀;11主体部;12制冷剂入口部;13a第一制冷剂出口部(制冷剂出口部);13b第二制冷剂出口部(制冷剂出口部);15 接合部;16螺线管部;20保护罩;21上罩;22下罩;24线束插通口;41第一壁部;42第二壁部(第三壁部);215外侧罩部;221底板部;225a第一排水孔(排水孔);225b第二排水孔(排水孔);225c第三排水孔(排水孔);g 保护结构。
具体实施方式
[0034]
以下,参照附图对本发明实施方式的车辆用电磁阀的保护结构进行说明。图1是概略性地绘示具备实施方式的电磁阀10的车辆1的前部的侧视图。在图1中,箭头f表示车辆1的行进方向即前方,箭头b表示后方。实施方式的车辆1是电动汽车或混合动力车等搭载有电动机的电动汽车。在车辆1上搭载有驱动用电池2。电磁阀10设置于未图示的冷却回路,所述冷却回路利用冷却水对该驱动用电池2进行冷却。
[0035]
如图1所示,电磁阀10配置在前轮1w的稍后方。电磁阀10配置在车辆 1的底板1a与底板1a下方的底罩1b之间。驱动用电池2配置在底板1a与底罩1b之间的电磁阀10的后方。在底罩1b的前轮1w的后方部分,设置有用于配置前轮1w的空隙部1c。例如,在行驶过程中溅起的雨水或泥水等水有时会从该空隙部1c进入到电磁阀10中。
[0036]
图2~图6分别表示用保护罩20覆盖电磁阀10进行保护的实施方式的保护结构g。图2是保护结构g的俯视图,并且是图3的ii箭头视图,图3是图2的iii-iii剖面图,图4是仰视图,并且是图3的iv箭头视图,图5是从斜向观察图3的立体图,图6是保护结构g的立体图。电磁阀10经由板状的支架30而支承于车辆1。在图2~图6中,分别用箭头示出在电磁阀10经由支架30搭载于车辆1的状态下的车辆1的前方f、后方b、左方l、右方r。另外,图7及图8也同样。以下所说的前后、左右等方向只要没有特别注释,则是指上述各方向。
[0037]
如图3及图5所示,电磁阀10的整体形状具有大致圆筒形状。该电磁阀 10具备主体部11及螺线管部16。
[0038]
主体部11具有圆筒形状,在其内部具有供用作制冷剂的冷却水流通的流路。在主体部11的内部组装有开闭其流路的阀体、其阀体的支承机构等。另外,包含它们的主体部11的内部结构及螺线管部16的内部结构与本发明没有直接关系,因此省略图示。
[0039]
圆筒状的主体部11的轴向沿左右方向延伸。如图4及图6所示,在主体部11的轴向中央部附近设置有:一个制冷剂入口部12,向前方突出;及,两个制冷剂出口部,即第一制冷剂出口部13a及第二制冷剂出口部13b,向后方突出。第一制冷剂出口部13a及第二制冷剂出口部13b在左右方向上相互分离。第一制冷剂出口部13a配置在螺线管部16侧即右侧,在第一制冷剂出口部13a的左侧配置有第二制冷剂出口部13b。在左右方向上,在第一制冷剂出口部13a与第二制冷剂出口部13b之间配置有制冷剂入口部12。制冷剂入口部12及各制冷剂出口部13a、13b均是管状的接头部。在制冷剂入口部 12连接有制冷剂供给软管121。在两个制冷剂出口部13a、13b分别连接有制冷剂排出软管131。
[0040]
制冷剂供给软管121的主体部11侧的端部覆盖并连接于制冷剂入口部12,并在与制冷剂入口部12连接的状态下利用紧固带122被固定。与此相同,制冷剂排出软管131的主
体部11侧的端部覆盖并连接于各制冷剂出口部13a、 13b,并在与各制冷剂出口部13a、13b连接的状态下利用紧固带132被固定。冷却水从制冷剂供给软管121经由制冷剂入口部12进入主体部11内部的流路,在流路中流动而分支到各制冷剂出口部13a、13b,并被从各制冷剂排出软管131排出。
[0041]
如图3及图5所示,在主体部11的轴向的右端部经由接合部15连接有螺线管部16。螺线管部16是对主体部11内的阀体进行开闭的阀体驱动部。螺线管部16为圆筒形,并且相对于主体部11大致同轴状地配置。
[0042]
图7是图6的vii-vii剖面图,图8是图6的viii-viii剖面图。如图7及图8所示,在螺线管部16安装有耦合器17,所述耦合器17连接有供电用的未图示的线束。螺线管部16驱动,对主体部11内部的阀体进行开闭。
[0043]
在主体部11的上表面设置有多个螺栓紧固部111,所述螺栓紧固部111 具有供固定后述的支架30的螺栓39拧入的螺纹孔。
[0044]
保护罩20不覆盖整个电磁阀10,而是在轴向上覆盖螺线管部16的一侧的主体部11的一部分及整个螺线管部16。
[0045]
如图2~图6所示,保护罩20由配置在上侧的上罩21及配置在下侧的下罩22组合而成。上罩21具有顶板部211及上侧侧壁部212,所述上侧侧壁部 212以从顶板部211垂下并包围四周的方式形成。下罩22具有底板部221及下侧侧壁部222,所述下侧侧壁部222以从底板部221立起并包围四周的方式形成。上罩21及下罩22均为合成树脂的成形体。上罩21的顶板部211与上侧侧壁部212一体成形,下罩22的底板部221与下侧侧壁部222一体成形。由上侧侧壁部212和下侧侧壁部222构成整个保护罩20的侧壁部23。
[0046]
将彼此正对的上罩21的上侧侧壁部212与下罩22的下侧侧壁部222结合,由此保护罩20组装成在内部具有电磁阀10的收纳空间的保护罩20。如图3 所示,在上罩21的上侧侧壁部212的边缘部设置有多个钩部214,在下罩22 的下侧侧壁部222的边缘部设置有凸部224,所述凸部224供多个钩部214中的每一个可装卸地卡合。各钩部214与各凸部224卡合,由此上罩21和下罩 22相互可装卸地组装。
[0047]
如图4所示,保护罩20具有线束插通口24。该线束插通口24由切口形成,所述切口形成在下罩22的下侧侧壁部222的开口边缘部。如上所述,在安装于螺线管部16的耦合器17上连接有供电用的线束。该线束从保护罩20 的外部穿过线束插通口24插入到保护罩20的内部,并与耦合器17连接。
[0048]
如图7所示,组装在下罩22上的上罩21的顶板部211向前下方稍微倾斜。在上罩21的上侧侧壁部212的前侧的部分形成有外侧罩部215,所述外侧罩部215从外侧覆盖下罩22的下侧侧壁部222。该外侧罩部215向下方延伸规定长度,从外侧覆盖下罩22的下侧侧壁部222。由此,在上罩21与下罩22 之间形成有迷宫结构。
[0049]
另外,如图7所示,在上罩21的上侧侧壁部212的后侧设置有向下方延伸的前后一对嵌合片256、257。在这些嵌合片256、257之间嵌合并夹持有下罩22的下侧侧壁部222。由此,在上罩21与下罩22之间形成有迷宫式结构。
[0050]
如图4所示,在下罩22的底板部221设置有三个排水孔即第一排水孔 225a、第二排水孔225b及第三排水孔225c。这些排水孔225a、225b、225c 是沿前后方向延伸的短狭缝。各排出孔225a、225b、225c在底板部221的后端部沿左右方向间隔排列。第一排水孔225a及第
二排水孔225b设置在覆盖主体部11的一侧,第三排水孔225c设置在覆盖螺线管部16的一侧。第三排水孔225c配置在比接合部15更靠近螺线管部16的一侧。需要说明的是,排水孔的数量不限于三个,只要是一个以上即可,但优选在底板部221上分散地设置有多个。另外,优选在比接合部15更靠近螺线管部16的一侧至少配置有一个排水孔。
[0051]
如图3及图5所示,保护罩20具有中央罩部25,所述中央罩部25覆盖主体部11的轴向中央部附近的制冷剂入口部12及第一制冷剂出口部13a。中央罩部25由上罩21及下罩22所分别具有的罩部217及罩部227构成。在中央罩部25的螺线管部16侧(右侧)设置有向主体部11的方向突出的第一壁部41。该第一壁部41由分别与上罩21及下罩22一体成形的第一壁部片218 及第一壁部片228构成。
[0052]
第一壁部41配置在中央罩部25与接合部15之间。覆盖制冷剂入口部12 及第一制冷剂出口部13a的中央罩部25的内侧空间被第一壁部41及整个保护罩20的侧壁部23包围。
[0053]
如图3及图5所示,在保护罩20的螺线管部16侧的内侧设置有向螺线管部16的方向突出的第二壁部42。该第二壁部42由分别与上罩21及下罩22 一体成形的第二壁部片219及第二壁部片229构成。第二壁部42配置在与螺线管部16的轴向的大致中央部对应的位置。第二壁部42以抑制螺线管部16 倾倒的方式夹持螺线管部16。
[0054]
第二壁部42配置在上述线束插通口24与接合部15之间。因此,第二壁部42具有兼作本发明的第三壁部的构造。
[0055]
如图3及图5所示,保护罩20在其左侧的端部具有开口部26,所述开口部26插通有电磁阀10的主体部11。在电磁阀10中,比包括第二制冷剂出口部13b的开口部26更靠近左侧的部分未被保护罩20覆盖而露出于外部。即,开口部26在保护罩20上向与接合部15相反的方向开口。
[0056]
如图3及图5所示,在保护罩20的第一壁部41与第二壁部42之间设置有中央分隔壁部43。该中央分隔壁部43由分别与上罩21及下罩22一体成形的分隔片431及分隔片432构成。由此,保护罩20的内部形成有分别由第一壁部41、中央分隔壁部43及第二壁部42分隔的第一腔室271、第二腔室272、第三腔室273及第四腔室274。
[0057]
如图8所示,在上罩21的分隔片431与制冷剂入口部12之间形成有向电磁阀10的方向突出的第一突出片441。该第一突出片441靠近制冷剂入口部 12,并以随着朝向内侧靠近制冷剂入口部12的方式倾斜形成。
[0058]
另外,如图8所示,在上罩21的第一制冷剂出口部13a与第二制冷剂出口部13b之间形成有向电磁阀10的方向突出的第二突出片442及第三突出片 443。第二突出片442靠近第一制冷剂出口部13a,并以随着朝向内侧靠近第一制冷剂出口部13a的方式倾斜形成。第三突出片443靠近第二制冷剂出口部13b,并笔直地向内侧延伸。
[0059]
如图2及图5所示,在上罩21的上表面设置有具有矩形形状的框状的凸部21c。在该凸部21c设置有向上方延伸的前后一对弹性爪片21d。弹性爪片 21d能够以向前后方向挠曲的方式进行弹性变形。
[0060]
如图2及图3所示,支架30配置在主体部11的上方。支架30具有矩形形状的定位孔30a,所述定位孔30a供上罩21的凸部21c嵌合。当使上罩21 的凸部21c从下方嵌合于该定位孔30a时,支架30被相对于电磁阀10及保护罩20定位。此时,弹性爪片21d从上方弹性地卡合在支架30的定位孔30a的周围,支架30被固定于保护罩20。并且,将螺栓39拧入螺栓紧固部
111而进行紧固,由此支架30被固定于主体部11的上表面,所述螺栓39穿过形成于支架30的未图示的多个螺栓插通孔。由此,电磁阀10、保护罩20及支架 30形成一体化的状态。
[0061]
另外,支架30具有多个撑条部31。在该情况下,撑条部31有三个,即,一个向前方突出的撑条部31及向后方突出的左右撑条部31。这些撑条部31 利用螺栓38固定在车辆1的框架上或该框架支承的撑条等上。由此,电磁阀 10及保护罩20经由支架30固定于车辆1的规定部位。
[0062]
以上是实施方式的电磁阀10的保护结构g。在此,对由该保护结构g起到的免受泥水的保护作用进行说明。
[0063]
图3的箭头d1概略性地示出穿过上罩21与电磁阀10之间的间隙而从上方进入第二腔室272的泥水的路径。如箭头d1所示,利用中央分隔壁部43,抑制了泥水侵入配置有接合部15的第三腔室273,并从第二排水孔225b排出到保护罩20的外部。由此,抑制了泥水对接合部15的浸水。
[0064]
图6及图7的箭头d2示出车辆1溅起的泥水溅到保护罩20的前表面的状态。在保护罩20的前表面,由于利用上罩21的外侧罩部215在上罩21与下罩22之间形成有迷宫式结构,因此,溅到保护罩20的前表面的泥水难以浸入到保护罩20内。
[0065]
另外,如图7的箭头d3所示,有时泥水从后方溅到保护罩20的后表面。在保护罩20的后表面,由于利用上罩21的前后一对嵌合片256、257在上罩 21与下罩22之间形成有迷宫结构,因此,溅到保护罩20的后表面的泥水难以浸入到保护罩20内。
[0066]
图6及图8的箭头d4示出穿过上罩21与制冷剂入口部12之间的间隙而朝向螺线管部16的方向侵入到保护罩20内的泥水。如图8所示,该泥水溅到上罩21的第一突出片441,由此阻止了进一步的侵入,从而难以到达螺线管部16及接合部15。此外,抑制了泥对包括分隔片431的中央分隔壁部43的附着。
[0067]
另外,图8的箭头d5示出穿过上罩21与第二制冷剂出口部13b之间的间隙而朝向螺线管部16的方向侵入到保护罩20内的泥水。由于利用第二突出片442和第三突出片443使间隙形成迷宫式结构,因此阻止了该泥水的进一步的侵入,难以到达螺线管部16及接合部15。
[0068]
根据以上说明的实施方式的电磁阀10的保护构造g,起到以下的效果。
[0069]
(1)实施方式的电磁阀10的保护结构g是利用保护罩20对车辆1所具备的冷却回路用的电磁阀10进行保护的保护结构g,电磁阀10具有:主体部 11,供制冷剂在内部流通,并配置有阀体;制冷剂入口部12,从主体部11突出设置,并向该主体部11供给制冷剂;第一制冷剂出口部13a及第二制冷剂出口部13b,从主体部11突出设置,并从该主体部11排出制冷剂;及,螺线管部16,经由接合部15与主体部11接合,以驱动阀体;并且,保护罩20至少覆盖整个螺线管部16、制冷剂入口部12及第一制冷剂出口部13a,保护罩 20在其内侧具有第一壁部41,所述第一壁部41在覆盖制冷剂入口部12及第一制冷剂出口部13a的部位与接合部15之间向主体部11的方向突出。
[0070]
根据该实施方式,利用第一壁部41,在覆盖制冷剂入口部12及第一制冷剂出口部13a的部位与接合部15之间形成迷宫式结构,由此,即使水浸入也难以到达接合部15。如果接合部15浸水,则极有可能损害电磁阀10的功能,但由于接合部15难以浸水,因此,电磁阀10的功能得到保持。由于只要在保护罩20上设置第一壁部41即可,因此能够抑制成本的增加,并且也不需要将电磁阀10配置在难以浸水的较高位置。其结果是,在抑制电磁阀10的浸
水时,能够实现抑制成本的增加及布局自由度的提高。另外,本发明的保护罩20只要是至少覆盖整个螺线管部16、制冷剂入口部12及第一制冷剂出口部13a的构造即可,不需要覆盖整个电磁阀10。因此,实现了轻量化,由此能够改善能量效率。
[0071]
(2)在实施方式的电磁阀10的保护结构g中,优选的是,保护罩20具有底板部221,在该底板部221上设置有第一排水孔225a、第二排水孔225b及第三排水孔225c。
[0072]
由此,由于能够使浸入到保护罩20的内部的水从第一排水孔225a、第二排水孔225b及第三排水孔225c中的至少一个排出,因此能够防止电磁阀10 的浸水。
[0073]
(3)在实施方式的电磁阀10的保护构造g中,优选的是,排水孔至少配置在比接合部15更靠近螺线管部16的一侧,第三排水孔225c配置在比接合部 15更靠近螺线管部16的一侧。
[0074]
由此,侵入的水难以向接合部15流动,可以抑制接合部15浸水。
[0075]
(4)在实施方式的电磁阀10的保护构造g中,优选的是,保护罩20在其内侧还具有第二壁部42,所述第二壁部42向螺线管部16的方向突出。
[0076]
由此,能够由第二壁部42包围并保持螺线管部16,并能够利用第二壁部42抑制螺线管部16的倾倒、位置变动等而维持电磁阀10的性能。
[0077]
(5)在实施方式的电磁阀10的保护结构g中,优选的是,保护罩20具有向与接合部15相反的方向开口的开口部26。
[0078]
使保护罩20向与接合部15相反的方向开口,由此能够抑制接合部15浸水,从而电磁阀10的功能得到保持。
[0079]
(6)在实施方式的电磁阀10的保护结构g中,优选的是,保护罩20在螺线管部16的一侧具有线束插通口24,所述线束插通口24使与该螺线管部16 连接的线束从外部插通到保护罩20的内部,保护罩20在线束插通口24与接合部15之间还具有作为第三壁部的第二壁部42,所述第二壁部42向螺线管部16的一侧突出。
[0080]
由此,即使水从线束插通口24浸入到保护罩20的内部,该水的流动也会被第三壁部阻止而难以到达接合部15。因此,抑制了接合部15浸水而电磁阀 10的功能得到保持。
[0081]
(7)在实施方式的电磁阀10的保护结构g中,优选的是,保护罩20包括上罩21及被覆有上罩21的下罩22,上罩21具有从外侧覆盖下罩22的外侧罩部215。
[0082]
利用被覆在下罩22上的上罩21的外侧罩部215,能够有效阻止水向保护罩20的内部侵入,从而抑制由于浸水导致的电磁阀10的功能故障的发生。
[0083]
以上,对本发明的具体的实施方式进行了说明,但本发明并不限定于上述实施方式,在能够实现本发明的目的的范围内进行的变形、改良等也都包含在本发明的范围内。
[0084]
例如,实施方式的电磁阀10为圆筒形状,螺线管部同心地配置在主体部的一端部,但电磁阀的形状及结构并不限定于此。并且,只要本发明的第一壁部配置在覆盖电磁阀的主体部侧的制冷剂入口部及制冷剂出口部的部位与接合部之间,并阻对止接合部浸水的形态,则可以是任何形式,所述接合部为主体部与螺线管部的接合部。
[0085]
在上述实施方式中,第二壁部42也兼作本发明的第三壁部,但第三壁部当然也可以单独具备。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