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汽车副邦汰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1005757发布日期:2022-08-03 09:56阅读:151来源:国知局

1.本实用新型属于汽车配件技术领域,涉及一种汽车副邦汰。


背景技术:

2.汽车副邦汰是汽车底盘转向系统中一个重要安全件;现有的副邦汰的结构,如中国专利专利号为:“202020734414、8”,授权公告号为:cn211969577u所述的一种汽车副邦汰,其包括悬臂,悬臂一端具有球壳,球壳中穿设有球头销,球头销外套有位于球壳中的缓冲套且缓冲套的外壁与球壳内壁紧配合,球壳的底部铆压有底板且底板和球头销底部之间设有垫片,该垫片和底板之间设有起缓冲作用的缓冲结构。
3.在上述的汽车副邦汰中,该缓冲结构由弹簧和橡胶垫圈进行同时进行弹性抵靠缓冲,结构稳定性较差,该弹簧一直处于压缩状态,弹簧的弹性力容易衰减,影响整体的缓冲效果,使用不方便。


技术实现要素:

4.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针对现有技术中存在的上述问题,提供了一种结构简单、结构稳定,缓冲效果好,使用方便的汽车副邦汰。
5.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可通过下列技术方案来实现:一种汽车副邦汰,包括悬臂和与悬臂的一端固定的球头,该球头包括球头壳和球头销,所述的球头销的底端穿设在球头壳内,所述的球头销的顶部穿出球头壳,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球头销和球头壳之间设置有使球头销在球头壳内轴向上、下位移减震的缓冲装置;所述的缓冲装置包括上缓冲垫和下缓冲垫,所述的上缓冲垫和下缓冲垫两者轴向叠加设置于球头壳的底部,所述的球头销的底端的端部弹性抵靠在上缓冲垫上,所述的上缓冲垫和下缓冲垫之间设置有防止上缓冲垫和下缓冲垫相对径向窜动位移的限位装配结构。
6.本汽车副邦汰主要在球头销和球头壳之间设置有上缓冲垫和下缓冲垫,通过上缓冲垫和下缓冲垫进行弹性吸能缓冲,缓冲结构稳定,缓冲效果较好,使用方便。
7.在上述的一种汽车副邦汰中,所述的限位装配结构包括装配限位环,所述的上缓冲垫的下端端面的中部位置具有下凸设置的柱形凸台,所述的下缓冲垫为环形结构,该下缓冲垫的内壁上具有内凸环,该下缓冲垫和内凸环之间形成上台阶位、下台阶位,所述的装配限位环同一轴向装配于下缓冲垫和内凸环形成的上台阶位中,该上缓冲垫的柱形凸台穿设于装配限位环的环形孔中。在上缓冲垫、下缓冲垫以及装配限位环完成轴向装配后,该上缓冲垫和下缓冲垫通过装配限位环进行径向限位。
8.在上述的一种汽车副邦汰中,所述的球头壳的底部铆压有底板,所述的上缓冲垫和下缓冲垫两者轴向叠加设置于底板上,所述的上缓冲垫和底板之间设置有弹性支撑结构。这样设置的目的是方便上缓冲垫和下缓冲垫在球头壳的底部的装配,方便底板和球头壳的固定连接,结构稳定,使用寿命长。
9.在上述的一种汽车副邦汰中,所述的弹性支撑结构包括弹性柱和弹性球,所述的
上缓冲垫的柱形凸台的中部位置设置贯穿孔,所述的弹性柱的下端具有端帽,弹性柱穿设于上缓冲垫的柱形凸台的贯穿孔中,该端帽和上缓冲垫的柱形凸台轴向抵靠,所述的端帽上设置有弧形内凹槽,所述的弹性球设置于弧形内凹槽中并与底板弹性抵靠。这样设置的目的是增加球头销在球头壳内的缓冲支撑效果,该弹性球具有辅助弹性缓冲的作用,结构稳定,使用方便。
10.在上述的一种汽车副邦汰中,所述的底板的中部位置具有形变成型的弧形凹坑,所述的弹性球抵靠于弧形凹坑内。这样设置的目的是使弹性球和底板抵靠较为稳定,能防止弹性球在底板上抵靠出现窜动的现象;该弹性球、弹性柱均为橡胶材料制造。
11.在上述的一种汽车副邦汰中,所述的球头销外套有位于球头壳中的缓冲套,且缓冲套的外壁与球头壳的内壁紧配合,所述的球头销和缓冲套之间设置有防止缓冲套轴向脱离球头销的挡位结构。这样设置的目的是能防止球头销在球头壳内径向窜动,结构稳定,使用寿命长。
12.在上述的一种汽车副邦汰中,所述的挡位结构包括球头销的底部具有径向外凸的挡沿,所述的缓冲套和挡沿轴向抵靠配合。这样设置的目的是能有效防止缓冲套在球头销的底部轴向脱离,结构稳定,使用寿命长。
13.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汽车副邦汰的优点为:结构设计合理、简单,该球头销和球头壳的缓冲主要由上缓冲垫和下缓冲垫进行弹性缓冲吸能,该上缓冲垫和下缓冲垫弹性力衰减较少,结构稳定,弹性缓冲效果较好,使用方便。
附图说明
14.图1是本汽车副邦汰的剖视结构示意图。
15.图2是本汽车副邦汰中球头的剖视结构示意图。
16.图中,1、悬臂;2、球头壳;3、球头销;4、上缓冲垫;5、下缓冲垫;6、装配限位环;7、柱形凸台;8、内凸环;9、底板;10、弹性柱;11、弹性球;12、端帽;13、弧形凹坑;14、缓冲套;15、挡沿。
具体实施方式
17.以下是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例并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作进一步的描述,但本实用新型并不限于这些实施例。
18.如图1和图2所示,本汽车副邦汰主要由悬臂1和与悬臂1的一端固定的球头组成,该球头主要由球头壳2和球头销3组成,球头销3的底端穿设在球头壳2内,球头销3的顶部穿出球头壳2,球头销3和球头壳2之间设置有使球头销3在球头壳2内轴向上、下位移减震的缓冲装置;在实际制造时,该缓冲装置的具体实施方式为:主要由上缓冲垫4和下缓冲垫5组成,上缓冲垫4和下缓冲垫5两者轴向叠加设置于球头壳2的底部,球头销3的底端的端部弹性抵靠在上缓冲垫4上,上缓冲垫4和下缓冲垫5之间设置有防止上缓冲垫4和下缓冲垫5相对径向窜动位移的限位装配结构。
19.在实际制造时,该限位装配结构的具体实施方式为:主要由装配限位环6组成,上缓冲垫4的下端端面的中部位置具有下凸设置的柱形凸台7,下缓冲垫5为环形结构,该下缓冲垫5的内壁上具有内凸环8,该下缓冲垫5和内凸环8之间形成上台阶位、下台阶位,装配限
位环6同一轴向装配于下缓冲垫5和内凸环8形成的上台阶位中,该上缓冲垫4的柱形凸台7穿设于装配限位环6的环形孔中。
20.在实际制造时,该球头壳2的底部铆压有底板9,上缓冲垫4和下缓冲垫5两者轴向叠加设置于底板9上,上缓冲垫4和底板9之间设置有弹性支撑结构;该弹性支撑结构的具体实施方式为:主要由弹性柱10和弹性球11组成,上缓冲垫4的柱形凸台7的中部位置设置贯穿孔,弹性柱10的下端具有端帽12,弹性柱10穿设于上缓冲垫4的柱形凸台7的贯穿孔中,该端帽12和上缓冲垫4的柱形凸台7轴向抵靠,端帽12上设置有弧形内凹槽,弹性球11设置于弧形内凹槽中并与底板9弹性抵靠;具体的说,该底板9的中部位置具有形变成型的弧形凹坑13,弹性球11抵靠于弧形凹坑13内。
21.在实际制造时,该球头销3外套有位于球头壳2中的缓冲套14,且缓冲套14的外壁与球头壳2的内壁紧配合,球头销3和缓冲套14之间设置有防止缓冲套14轴向脱离球头销3的挡位结构;该挡位结构的具体实施方式为:球头销3的底部具有径向外凸的挡沿15,缓冲套14和挡沿15轴向抵靠配合。
22.本说明书中未作详细描述的内容属于本领域专业技术人员公知的现有技术。本文中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是对本实用新型精神作举例说明。本实用新型所属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对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做各种各样的修改或补充或采用类似的方式替代,但并不会偏离本实用新型的精神或者超越所附权利要求书所定义的范围。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