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汽车管路固定卡夹及车辆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1308901发布日期:2022-08-30 22:36阅读:43来源:国知局
一种汽车管路固定卡夹及车辆的制作方法

1.本实用新型涉及车辆安装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汽车管路固定卡夹及车辆。


背景技术:

2.随着现在新能源汽车竞争越来越大,各大车企开始推进铸铝车身,提升生产效率,降低制造成本;改铸铝车身后,传统的管路(燃油管/制动管/水管等)固定的形式已无法再适用,且现有管卡卡接结构主要匹配带螺纹螺柱,卡入光头铝柱后10n-20n力便脱出,现有卡接结构不可用,此外,铝柱后加工增加螺纹结构,增加制造成本和加工工艺,成本核算不可接受。


技术实现要素:

3.本实用新型的一个目的是要提供一种汽车管路固定卡夹,使得固定卡夹与车身能够牢固连接不易脱落。
4.特别地,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汽车管路固定卡夹,包括卡夹本体,所述卡夹本体包括用于卡接管路的第一本体部和与车身连接的第二本体部;
5.所述第二本体部限定形成有贯通孔,所述贯通孔的延伸方向与车身的安装柱延伸方向相同,且所述贯通孔的尺寸大于所述安装柱,以允许所述安装柱插入所述贯通孔,从而将第二本体部与车身连接在一起。
6.进一步地,所述第二本体部具有容置腔,所述贯通孔与所述容置腔连通,所述汽车管路固定卡夹还包括:
7.簧片,所述簧片设置在所述容置腔内,且具有卡爪结构,所述卡爪结构与所述安装柱配合,以卡住所述安装柱。
8.进一步地,所述簧片设有安装孔,所述安装孔与所述贯通孔对齐,且孔径与所述贯通孔的孔径相同,所述卡爪结构设置在所述安装孔的四周。
9.进一步地,所述卡爪结构由多个卡爪组成,所述卡爪与所述安装柱啮合以固定所述第二本体部。
10.进一步地,所述容置腔内还设有加强筋,所述加强筋横贯所述容置腔且设有加强筋孔,所述加强筋孔与所述贯通孔对齐。
11.进一步地,所述车身的安装柱高度不低于所述第二本体部的高度。
12.进一步地,所述第一本体部设有贯穿所述第一本体部的凹槽,且在所述凹槽开口的两侧相对设有第一卡板和第二卡板,所述第一卡板和所述第二卡板与所述凹槽配合以卡接管路。
13.进一步地,所述第一卡板与所述第二卡板采用倒八字结构,用以防止所述管路脱落。
14.进一步地,所述凹槽的底端为与所述管路契合的半圆弧状。
15.本实用新型还公开了一种车辆,包括如上述所述的汽车管路固定卡夹。
16.本实用新型通过设置第二本体部与车身连接,具体为通过在第二本体部上设置贯通孔,使得第二本体部能够与车身上的安装柱进行卡接,防止第二本体部从安装柱上脱落,进而有效地保证了固定卡夹与车身连接的牢固性。
17.根据下文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具体实施例的详细描述,本领域技术人员将会更加明了本实用新型的上述以及其他目的、优点和特征。
附图说明
18.后文将参照附图以示例性而非限制性的方式详细描述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具体实施例。附图中相同的附图标记标示了相同或类似的部件或部分。本领域技术人员应该理解,这些附图未必是按比例绘制的。附图中:
19.图1是根据本实用新型一个实施例的固定卡夹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20.图2是根据本实用新型一个实施例的卡夹本体立体结构示意图;
21.图3是根据本实用新型一个实施例的固定卡夹的簧片结构示意图;
22.图4是根据本实用新型一个实施例的固定卡夹的装配结构示意图;
23.图中:1-卡夹本体,11-第一本体部,110-第一挡板,111-第二挡板,112-凹槽,12-第二本体部,120-贯通孔,121-容置腔,122-加强筋,2-安装柱,3-簧片,30-卡爪结构,31-底座,32-安装孔,4-车身。
具体实施方式
24.图1是根据本实用新型一个实施例的固定卡夹的立体结构示意图。图4是根据本实用新型一个实施例的固定卡夹的装配结构示意图。在一个实施例中,如图1和图4所示,用于汽车的管路固定卡夹包括卡夹本体1,卡夹本体1包括用于卡接管路的第一本体部11和与车身4连接的第二本体部12。其中,第二本体部12限定形成有贯通孔120,该贯通孔120的延伸方向与车身4的安装柱2延伸方向相同,且所述贯通孔120的尺寸大于所述安装柱2的尺寸,以允许该安装柱2插入贯通孔120内,从而将第二本体12部与车身连接在一起。
25.本实施例中,通过设置第二本体部12与车身连接,具体为通过在第二本体部12上设置贯通孔120,使得第二本体部12能够与车身4上的安装柱2进行卡接,防止第二本体部12从安装柱2上脱落,进而有效地保证了固定卡夹与车身4连接的牢固性。
26.图2是根据本实用新型一个实施例的卡夹本体立体结构示意图。图3是根据本实用新型一个实施例的固定卡夹的簧片结构示意图。在一个实施例中,如图2和图3所示,第二本体部12内还设置有容置腔121,容置腔121与贯通孔120连通。而固定卡夹还包括簧片3,该簧片3设置在容置腔121内,且簧片3具有底座31和卡爪结构30,卡爪结构30能够与安装柱2上的螺纹啮合,以卡住安装柱2,从而固定整个卡夹。
27.进一步地,在簧片3的底座31上设有安装孔32,该安装孔32与贯通孔120对齐,且该安装孔32的孔径与贯通孔120的孔径相同,这样能有效地保证了安装柱2的安装。
28.卡爪结构31由多个相互独立的卡爪组成,且设置在该安装孔32的周围,每个独立的卡爪能够与安装柱2上的螺纹啮合,从而将第二本体部12和安装柱2固定在一起,从而达到固定卡夹本体1的作用。
29.此外,容置腔121内还设置有加强筋122,该加强筋122横贯容置腔121且该加强筋
122还设有加强筋孔,该加强筋孔与贯通孔120对齐,能够保证安装柱2的顺利安装。
30.本实施例中,通过设置簧片3和第二本体部12配合,使得车身4在原有的基础上不需要改变安装柱2的结构也能很好的与固定卡夹连接,此外,通过设置簧片3,能有效地减少加工的难度,减少生产成本。
31.进一步地,车身4的安装柱2的高度不低于第二本体部12的高度,这样能够有效地保证了员工在安装后能够进行检查。
32.在一个实施例中,如图2所示,第一本体部11设有贯穿第一本体部11的凹槽112,且在凹槽112开口的两侧相对设有第一卡板110和第二卡板111,该第一卡板110和第二卡板111与凹槽112配合以卡接管路,此外,第一卡板110与第二卡板111采用倒八字结构,可以防止管路脱落。而凹槽112的底端为与管路契合的半圆弧状,能够进一步的保证了管路安装的稳固性。
33.本实用新型还公开了一种车辆,包括如上述所述的汽车管路固定卡夹。
34.至此,本领域技术人员应认识到,虽然本文已详尽示出和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多个示例性实施例,但是,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精神和范围的情况下,仍可根据本实用新型公开的内容直接确定或推导出符合本实用新型原理的许多其他变型或修改。因此,本实用新型的范围应被理解和认定为覆盖了所有这些其他变型或修改。


技术特征:
1.一种汽车管路固定卡夹,其特征在于,包括卡夹本体,所述卡夹本体包括用于卡接管路的第一本体部和与车身连接的第二本体部;所述第二本体部限定形成有贯通孔,所述贯通孔的延伸方向与车身的安装柱延伸方向相同,且所述贯通孔的尺寸大于所述安装柱,以允许所述安装柱插入所述贯通孔,从而将第二本体部与车身连接在一起。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汽车管路固定卡夹,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本体部具有容置腔,所述贯通孔与所述容置腔连通,所述汽车管路固定卡夹还包括:簧片,所述簧片设置在所述容置腔内,且具有卡爪结构,所述卡爪结构与所述安装柱配合,以卡住所述安装柱。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汽车管路固定卡夹,其特征在于,所述簧片设有安装孔,所述安装孔与所述贯通孔对齐,且孔径与所述贯通孔的孔径相同,所述卡爪结构设置在所述安装孔的四周。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汽车管路固定卡夹,其特征在于,所述卡爪结构由多个卡爪组成,所述卡爪与所述安装柱啮合以固定所述第二本体部。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汽车管路固定卡夹,其特征在于,所述容置腔内还设有加强筋,所述加强筋横贯所述容置腔且设有加强筋孔,所述加强筋孔与所述贯通孔对齐。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固定卡夹,其特征在于,所述车身的安装柱高度不低于所述第二本体部的高度。7.根据权利要求1-6中任一项所述的固定卡夹,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本体部设有贯穿所述第一本体部的凹槽,且在所述凹槽开口的两侧相对设有第一卡板和第二卡板,所述第一卡板和所述第二卡板与所述凹槽配合以卡接管路。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固定卡夹,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卡板与所述第二卡板采用倒八字结构,用以防止所述管路脱落。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固定卡夹,其特征在于,所述凹槽的底端为与所述管路契合的半圆弧状。10.一种车辆,其特征在于,包括如权利要求1-9中任一所述的汽车管路固定卡夹。

技术总结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汽车管路固定卡夹,属于车辆安装技术领域。包括卡夹本体,所述卡夹本体包括用于卡接管路的第一本体部和与车身连接的第二本体部;所述第二本体部限定形成有贯通孔,所述贯通孔的延伸方向与车身的安装柱延伸方向相同,且所述贯通孔的尺寸大于所述安装柱,以允许所述安装柱插入所述贯通孔,从而将第二本体部与车身连接在一起。本实用新型通过设置第二本体部与车身连接,具体为通过在第二本体部上设置贯通孔,使得第二本体部能够与车身上的安装柱进行卡接,防止第二本体部从安装柱上脱落,进而有效地保证了固定卡夹与车身连接的牢固性。身连接的牢固性。身连接的牢固性。


技术研发人员:汤昌江 谢继家 杨莉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浙江吉利控股集团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2.05.09
技术公布日:2022/8/29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