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动调节阀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2281244发布日期:2022-11-22 23:18阅读:58来源:国知局
电动调节阀的制作方法

1.本实用新型涉及电动调节阀领域,具体是涉及电动调节阀。


背景技术:

2.电动调节阀是工业自动化过程控制中的重要执行单元仪表,随着工业领域的自动化程度越来越高,正被越来越多的应用在各种工业生产领域中,与传统的气动调节阀相比具有明显的优点:电动调节阀节能,环保,安装快捷方便,阀门按其所配执行机构使用的动力,按其功能和特性分为线性特性,等百分比特性及抛物线特性三种。
3.在水流进入到调节阀内时,水流产生的冲击力会容易损坏电动调节阀的内部某处,缩短了电动调节阀的使用寿命,且传统的电动调节阀在进行线性流量的调节时,需要电控阀球上升或者下降进行控制流量通过阀体内腔口的量,而阀球定位精度过低,则容易出现线性流量流出的过多,或者线性流量流出的过少,使得排出流量的精度过低,无法满足实际使用所需。
4.由上可见,现有的电动调节阀存在易损坏和无法控制液体流量的缺点,难以得到推广应用。
5.因此,需要提供电动调节阀,旨在解决上述问题。


技术实现要素:

6.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目的在于提供电动调节阀,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的问题。
7.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8.电动调节阀,包括阀体,所述阀体上开设有进液口和出液口,所述阀体上通过若干固定螺栓与阀座密封固定连接,所述阀体与阀座的连接处设置有阀芯控制机构,所述阀体内设置有过滤网、缓冲保护机构和排液机构,所述缓冲保护机构包括缓冲板、第一固定座、连杆、滑移块、滑杆、弹簧和第二固定座,所述第一固定座和第二固定座分别固定连接于阀体的内部,所述缓冲板的一端通过转轴转动连接于第一固定座上,所述缓冲板上铰接有连杆的一端,所述连杆的另一端铰接于滑移块上,所述滑移块滑动连接于滑杆上,所述滑杆固定连接于第二固定座上,所述滑移块的一侧设置有弹簧,所述排液机构和阀芯控制机构均连接有驱动机构,所述驱动机构固定安装于阀座上,所述驱动机构包括第一驱动组和第二驱动组,所述第二驱动组与第一驱动组相连接。
9.作为本实用新型进一步的方案,所述阀芯控制机构包括阀杆、阀杆套、阀芯、导液管、导液孔和l型滑杆,所述阀杆套转动连接于阀座的内部,所述阀杆螺纹连接于阀杆套上,所述阀杆通过滑块滑动连接于阀体和阀座的内部,所述阀杆的一端固定连接有阀芯,所述阀芯密封滑动连接于导液管的内部,所述导液管固定连接于阀体的内部,所述导液管上开设有若干便于流通液体的导液孔,所述阀芯上固定连接有l型滑杆,所述l型滑杆滑动连接于导液管的内部。
10.作为本实用新型进一步的方案,所述第一驱动组包括从动齿轮、主动齿轮、气缸和正反电机,所述从动齿轮固定连接于阀杆套上,所述从动齿轮上啮合连接有主动齿轮,所述主动齿轮固定连接有正反电机的输出轴,所述正反电机通过滑块滑动连接于阀座的内部,所述正反电机固定连接有气缸的输出轴,所述气缸固定安装于阀座上,所述气缸的外侧设置有外壳。
11.作为本实用新型进一步的方案,所述排液机构包括第一转轴、第二转轴、螺旋叶片和竖杆,所述第一转轴转动连接于阀体的内部,所述第一转轴通过锥齿轮副转动连接有第二转轴的一端,所述第二转轴上固定连接有便于排液的螺旋叶片,且所述第二转轴转动连接于竖杆上,所述竖杆固定连接于阀体的内部。
12.作为本实用新型进一步的方案,所述第二驱动组包括第一转盘、驱动杆和第二转盘,所述第二转盘固定连接于第一转轴的一端处,所述第一转轴转动连接于阀座的内部,所述第一转盘固定连接于主动齿轮上,所述第一转盘上设置有若干个驱动杆,所述第二转盘上开设有便于适配连接驱动杆的导向槽。
13.作为本实用新型进一步的方案,所述阀座的内部设置有蓄电池和控制器,所述控制器分别与气缸和正反电机的输入端电性连接。
14.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15.本实用新型通过阀体上通过若干固定螺栓与阀座密封固定连接,阀体与阀座的连接处设置有阀芯控制机构,阀芯控制机构连接有驱动机构,通过设置有阀芯控制机构在驱动机构的作用下,实现阀杆带动阀芯线性升降调节于导液管的内部,实现阀芯对阀体内的启闭,以及导液管上开设的若干导液孔便于控制液体的排出量,便于调节和使用;
16.阀体内设置有过滤网、缓冲保护机构和排液机构,通过设置有过滤网便于对通入的液体进行过滤处理,排液机构连接有驱动机构,驱动机构固定安装于阀座上,驱动机构包括第一驱动组和第二驱动组,第二驱动组与第一驱动组相连接,通过设置有缓冲保护机构实现对通入液体的弹性缓冲,从而实现对阀体内部的保护,通过设置有排液机构在第二驱动组的驱动作用下实现螺旋叶片对阀体内的液体进行引流以及加速液体的通过排出,实现对液体的良好控制。
17.为更清楚地阐述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特征和功效,下面结合附图与具体实施例来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详细说明。
附图说明
18.图1为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19.图2为实用新型实施例内部的剖视结构示意图。
20.图3为图2中a的放大结构示意图。
21.图4为图2中b的放大结构示意图。
22.图5为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第二转盘的连接结构示意图。
23.附图标记:1、阀体;2、阀座;3、阀杆;4、阀杆套;5、从动齿轮;6、主动齿轮;7、第一转盘;8、驱动杆;9、第二转盘;10、第一转轴;11、锥齿轮副;12、第二转轴;13、螺旋叶片;14、竖杆;15、气缸;16、阀芯;17、导液管;18、导液孔;19、l型滑杆;20、缓冲板;21、第一固定座;22、连杆;23、滑移块;24、滑杆;25、弹簧;26、第二固定座;27、蓄电池;28、控制器;29、导向槽;
30、外壳;31、正反电机;32、进液口;33、出液口;34、过滤网。
具体实施方式
24.为了使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以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用于限定本实用新型。
25.以下结合具体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现进行详细描述。
26.实施例1
27.参见图1~图4,电动调节阀,包括阀体1,所述阀体1上开设有进液口32和出液口33,所述阀体1上通过若干固定螺栓与阀座2密封固定连接,所述阀体1内设置有过滤网34和缓冲保护机构,所述缓冲保护机构包括缓冲板20、第一固定座21、连杆22、滑移块23、滑杆24、弹簧25和第二固定座26,所述第一固定座21和第二固定座26分别固定连接于阀体1的内部,所述缓冲板20的一端通过转轴转动连接于第一固定座21上,所述缓冲板20上铰接有连杆22的一端,所述连杆22的另一端铰接于滑移块23上,所述滑移块23滑动连接于滑杆24上,所述滑杆24固定连接于第二固定座26上,所述滑移块23的一侧设置有弹簧25。
28.优选的,阀体1内的进液口32通入液体时,阀体1内设置的过滤网34便于对液体中的杂质进行过滤。
29.优选的,为避免阀体1内的其他部件以及过滤网34遭受液体的过量冲击下导致损坏,设置的缓冲板20便于对进入的液体进行缓冲,当液体冲击于缓冲板20上时,产生的冲击力驱使缓冲板20的一端转动连接于第一固定座21上,且在缓冲板20与连杆22的铰接关系下驱使滑移块23压缩弹簧25滑动连接于滑杆24上进行弹性缓冲,实现了缓冲板20的弹性缓冲,从而实现对阀体1内部的保护。
30.实施例2
31.请参阅图1、图2和图4,电动调节阀,包括阀体1,所述阀体1上开设有进液口32和出液口33,所述阀体1上通过若干固定螺栓与阀座2密封固定连接,所述阀体1与阀座2的连接处设置有阀芯控制机构,所述阀芯控制机构连接有驱动机构,所述驱动机构固定安装于阀座2上,所述驱动机构包括第一驱动组和第二驱动组,所述第二驱动组与第一驱动组相连接。
32.进一步,所述阀芯控制机构包括阀杆3、阀杆套4、阀芯16、导液管17、导液孔18和l型滑杆19,所述阀杆套4转动连接于阀座2的内部,所述阀杆3螺纹连接于阀杆套4上,所述阀杆3通过滑块滑动连接于阀体1和阀座2的内部,所述阀杆3的一端固定连接有阀芯16,所述阀芯16密封滑动连接于导液管17的内部,所述导液管17固定连接于阀体1的内部,所述导液管17上开设有若干便于流通液体的导液孔18,所述阀芯16上固定连接有l型滑杆19,所述l型滑杆19滑动连接于导液管17的内部。
33.进一步,所述第一驱动组包括从动齿轮5、主动齿轮6、气缸15和正反电机31,所述从动齿轮5固定连接于阀杆套4上,所述从动齿轮5上啮合连接有主动齿轮6,所述主动齿轮6固定连接有正反电机31的输出轴,所述正反电机31通过滑块滑动连接于阀座2的内部,所述正反电机31固定连接有气缸15的输出轴,所述气缸15固定安装于阀座2上,所述气缸15的外侧设置有外壳30。
34.进一步,所述阀座2的内部设置有蓄电池27和控制器28,所述控制器28分别与气缸15和正反电机31的输入端电性连接。
35.优选的,需要启闭以及控制阀体1内液体的排出量时,气缸15带动正反电机31上的主动齿轮6与从动齿轮5处于啮合连接的位置,正反电机31运作驱使主动齿轮6旋转,在主动齿轮6与从动齿轮5啮合连接的关系下驱使阀杆套4旋转,在阀杆套4与阀杆3螺纹连接的关系下,从而实现阀杆3带动阀芯16线性升降调节于导液管17的内部,实现阀芯16对阀体1内的启闭。
36.优选的,导液管17上开设的若干导液孔18便于控制液体的排出量,便于调节和使用。
37.实施例3
38.请参阅图1、图2和图5,电动调节阀,包括阀体1,所述阀体1上开设有进液口32和出液口33,所述阀体1上通过若干固定螺栓与阀座2密封固定连接,所述阀体1内设置有排液机构,所述排液机构连接有驱动机构,所述驱动机构固定安装于阀座2上。
39.进一步,所述排液机构包括第一转轴10、第二转轴12、螺旋叶片13和竖杆14,所述第一转轴10转动连接于阀体1的内部,所述第一转轴10通过锥齿轮副11转动连接有第二转轴12的一端,所述第二转轴12上固定连接有便于排液的螺旋叶片13,且所述第二转轴12转动连接于竖杆14上,所述竖杆14固定连接于阀体1的内部。
40.进一步,所述第二驱动组包括第一转盘7、驱动杆8和第二转盘9,所述第二转盘9固定连接于第一转轴10的一端处,所述第一转轴10转动连接于阀座2的内部,所述第一转盘7固定连接于主动齿轮6上,所述第一转盘7上设置有若干个驱动杆8,所述第二转盘9上开设有便于适配连接驱动杆8的导向槽29。
41.进一步,所述阀座2的内部设置有蓄电池27和控制器28,所述控制器28分别与气缸15和正反电机31的输入端电性连接。
42.优选的,为便于加速阀体1内液体的快速排出,气缸15运作带动正反电机31上的第一转盘7下降,当第一转盘7上的驱动杆8与第二转盘9内的导向槽29适配连接时,且第一转盘7与第二转盘9处于贴合时,正反电机31运作带动第一转盘7旋转,在驱动杆8与第二转盘9配合连接的关系下驱使第一转轴10不停的旋转,第一转轴10在锥齿轮副11的连接关系下驱使第二转轴12上的螺旋叶片13旋转,从而螺旋叶片13对阀体1内的液体进行引流以及加速液体的通过排出,实现对液体的良好控制。
43.本实用新型的工作原理是:阀体1内的进液口32通入液体时,阀体1内设置的过滤网34便于对液体中的杂质进行过滤,且为避免阀体1内的其他部件以及过滤网34遭受液体的过量冲击下导致损坏,设置的缓冲板20便于对进入的液体进行缓冲,当液体冲击于缓冲板20上时,产生的冲击力驱使缓冲板20的一端转动连接于第一固定座21上,且在缓冲板20与连杆22的铰接关系下驱使滑移块23压缩弹簧25滑动连接于滑杆24上进行弹性缓冲,实现了缓冲板20的弹性缓冲,从而实现对阀体1内部的保护;需要启闭以及控制阀体1内液体的排出量时,气缸15带动正反电机31上的主动齿轮6与从动齿轮5处于啮合连接的位置,正反电机31运作驱使主动齿轮6旋转,在主动齿轮6与从动齿轮5啮合连接的关系下驱使阀杆套4旋转,在阀杆套4与阀杆3螺纹连接的关系下,从而实现阀杆3带动阀芯16线性升降调节于导液管17的内部,实现阀芯16对阀体1内的启闭,以及导液管17上开设的若干导液孔18便于控
制液体的排出量,便于调节和使用;为便于加速阀体1内液体的快速排出,气缸15运作带动正反电机31上的第一转盘7下降,当第一转盘7上的驱动杆8与第二转盘9内的导向槽29适配连接时,且第一转盘7与第二转盘9处于贴合时,正反电机31运作带动第一转盘7旋转,在驱动杆8与第二转盘9配合连接的关系下驱使第一转轴10不停的旋转,第一转轴10在锥齿轮副11的连接关系下驱使第二转轴12上的螺旋叶片13旋转,从而螺旋叶片13对阀体1内的液体进行引流以及加速液体的通过排出,实现对液体的良好控制。
44.需要特别说明的是,本技术中部件均为通用标准件或本领域技术人员通晓的部件,其有效解决了现有的电动调节阀存在易损坏和无法控制液体流量的问题。
45.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以限制本实用新型,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和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