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水龙头结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1663041发布日期:2022-09-27 23:25阅读:59来源:国知局
一种水龙头结构的制作方法

1.本实用新型涉及水龙头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水龙头结构。


背景技术:

2.水龙头是人们日常生活中普遍使用的取水工具,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传统的水龙头,是利用人力将水龙头阀门打开或关闭,来实现出水和关水的,操作繁琐,因此传统手动控制的水龙头逐渐被通过电控智能化的水龙头所取代,电控水龙头受感应时,能够通过内部电控线路,自动打开或关闭水龙头阀门,实现出水控制。通常电控水龙头出水控制过程复杂,且大多仅能实现出水断水的控制,电控水龙头功能有限,智能化不足。


技术实现要素:

3.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和缺陷,提供一种水龙头结构,不但能够自动出水,还能够对水进行加热以及通过调温按键来调节水温,调节方便。
4.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以下技术方案。
5.一种水龙头结构,包括竖向设置的水龙头本体、横向与所述水龙头本体连接出水部以及用于将水进行加热的加热元件,所述出水部具有出水口,所述水龙头本体内设有控制板,所述水龙头本体上设有启停按键和调温按键,所述启停按键通过控制板控制加热元件的启闭,所述调温按键通过控制板调节加热元件的加热温度,所述出水部上还安装有位于所述出水口旁侧的感应元件,当所述感应元件在一定距离内感应到物体时,所述控制板控制出水口进行出水。
6.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为:本实用新型的水龙头结构,通过在水龙头本体内设置加热元件,从而对水进行加热,通过启停按键控制加热元件的开启和关闭,从而选择是否对水进行加热,同时通过调温按键控制加热元件的功率,从而调节水温,调节方便,通过调节按键的方式进行调节,调温更加精准,用户体验更好,并且通过设置感应元件,使得用户只需靠近出水口,便能被感应元件检测到,再通过控制板控制出水口自动出水。
7.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改进,所述水龙头本体的顶部还设有用于显示水温的显示屏。通过上述改进,便于用户直观地了解出水温度。
8.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改进,所述启停按键和调温按键设置于水龙头本体的同一侧,且与所述出水部相对设置。通过上述改进,便于用户操作启停按键和调温按键。
9.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改进,所述调温按键包括位于启停按键上方的升温按键和位于启停按键下方的降温按键,所述升温按键、启停按键和降温按键呈竖向排布。
10.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改进,所述水龙头本体上还设有供启停按键和操作按键外露的操作口以及与所述启停按键和操作按键相配合的胶垫,且所述胶垫将所述操作口封闭。通过上述改进,使得用户操作启停按键和操作按键时手感更好。
11.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改进,所述操作口处还设有锁紧框,所述锁紧框与所述操作口卡接配合,并将所述胶垫进行固定。通过上述改进,便于将胶垫进行固定。
12.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改进,所述感应元件固定设置于安装座上,所述出水部设有安装口,所述安装座通过安装口安装于所述出水部上。通过上述改进,便于感应元件的安装。
13.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改进,所述安装座上还设有与出水口相配合的避让口。
14.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改进,所述出水部包括与所述水龙头本体连接的出水管以及设置于所述出水管外周的活动管,所述活动管首端活动套设于所述出水管上,所述活动管的另一端设有所述出水口。
15.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改进,所述水龙头本体上设有位于出水管旁侧并与所述出水管平行设置的导向杆,所述活动管旁侧设有导向块,所述导向块上形成有供所述导向杆配合的导向孔。
16.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改进,所述活动管上设有位于所述出水口旁侧的感应元件,所述水龙头本体内设有用于控制出水的控制板,当所述感应元件在一定距离内感应到物体时,所述控制板控制出水口进行出水。
17.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改进,所述水龙头本体上还横向设有内护管和活动套设于所述内护管上的外护管,所述出水管位于所述内护管内,所述活动管的一端位于所述出水管内,所述活动管的另一端位于所述外护管内,且所述活动管与所述外护管固定连接,使得所述外护管移动时能够带动所述活动管同步进行移动。
18.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改进,所述活动管的外周沿轴向间隔分布若干定位部,所述内护管的内壁凸出形成有与所述定位部配合的弹块,当所述活动管移动时,所述定位部与所述弹块相配合,从而提供操作手感。
19.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改进,所述内护管向内壁凸出形成与所述活动管止挡配合的限位台阶。
20.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改进,所述导向杆上安装有限位片,所述内护管一端与水龙头本体相抵,所述内护管的另一端与所述限位片止挡配合。
21.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改进,所述外护管与活动管之间通过紧固件固定连接。
22.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改进,所述外护管端部的外周还套设有橡胶套。
23.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改进,所述出水管的左右两侧分别设有所述导向杆,所述活动管的左右两侧分别设有所述导向块。
24.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改进,所述出水管的外周安装有与所述活动管配合的密封圈。
25.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改进,所述活动管的底部向外凸出形成有凸起部,所述出水口设置于所述凸起部上,所述外护管上设有供所述凸起部伸入的安装口。
26.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改进,所述出水管的左右两侧分别设有所述导向杆,所述活动管的左右两侧分别设有所述导向块。
27.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改进,所述出水管的外周安装有与所述活动管配合的密封圈。
附图说明
28.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29.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分解结构示意图。
30.图3是本实用新型的整体结构另一角度示意图。
31.图4是本实用新型的安装座与感应元件配合示意图。
32.图5是本实用新型去除外套管后结构示意图。
33.图6是本实用新型去除外套管和内套管后结构示意图。
34.图7是本实用新型去除外套管、内套管和活动管后结构示意图。
35.图8是本实用新型的活动管与导向块配合结构示意图。
36.图9是本实用新型的图8另一角度结构示意图。
37.图10是本实用新型的内套管结构示意图。
38.图中,1、水龙头本体;1.1、启停按键;1.2、调温按键;1.21、升温按键;1.22、降温按键;1.3、显示屏;1.4、操作口;1.5、胶垫;1.6、锁紧框;2、出水管;2.1、密封圈;3、活动管;3.1、出水口;3.2、定位部;4、导向杆;4.1、限位片;5、导向块;5.1、导向孔;6、内套管;6.1、弹块;6.2、限位台阶;7、外套管;8、橡胶套;9、感应元件;10、安装座;10.1、避让口。
具体实施方式
39.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进一步阐释。
40.参见图1至图10所示的一种水龙头结构,包括呈竖向设置的水龙头本体1和横向设置于所述水龙头本体1侧壁的出水管2,所述水龙头本体1内设有用于将水进行加热的加热元件,所述水龙头本体1内设有控制板,所述水龙头本体1上设有用于控制加热元件启闭的启停按键1.1和用于调节加热元件加热温度的调温按键1.2,所述水龙头本体1的顶部还设有用于显示水温的显示屏1.3,便于用户直观地了解出水温度。控制板用于接收操作按键、调温按键1.2的操作信号,从而控制加热元件。
41.启停按键1.1和调温按键1.2设置于水龙头本体1的同一侧,且与所述出水部相对设置,便于用户操作启停按键1.1和调温按键1.2。所述调温按键1.2包括位于启停按键1.1上方的升温按键1.21和位于启停按键1.1下方的降温按键1.22,所述升温按键1.21、启停按键1.1和降温按键1.22呈竖向排布。使得操作逻辑更加简单,用于可以操作不同的按键,来实现升温、降温和启闭。所述水龙头本体1上还设有供启停按键1.1和操作按键外露的操作口1.4以及与所述启停按键1.1和操作按键相配合的胶垫1.5,且所述胶垫1.5将所述操作口1.4封闭。通过设置胶垫1.5,使得用户接触胶垫1.5便能操作启停按键1.1和操作按键,手感更好。所述操作口1.4处还设有锁紧框1.6,所述锁紧框1.6与所述操作口1.4卡接配合,并锁紧块与胶垫1.5相接触,从而将胶垫1.5压紧固定于操作口1.4处。
42.通过在水龙头本体1内设置加热元件,从而对水进行加热,通过操作启停按键1.1,从而通过控制板控制加热元件的开启和关闭,从而选择是否对水进行加热,从而选择冷水模式或热水模式,同时通过操作调温按键1.2,从而通过控制板控制加热元件的功率,从而调节水温,调节方便,通过调节按键的方式进行调节,调温更加精准,用户体验更好。
43.所述感应元件9固定设置于安装座10上,所述出水部设有安装口,所述安装座10通过安装口安装于所述出水部上。便于感应元件9的安装。所述安装座10上还设有与出水口3.1相配合的避让口10.1,从而便于出水口3.1能够顺利出水。
44.出水部包括横向设置于水龙头本体1上的出水管2和设置于所述出水管2的外周的
活动管3,所述活动管3首端活动套设于所述出水管2上,使得活动管3能够相对于出水管2进行轴向移动,所述活动管3的另一端设有出水口3.1,水龙头本体1内输送的水,经过出水管2进入活动管3内,最终由出水口3.1排出。所述出水管2的外周安装有与所述活动管3配合的密封圈2.1,从而保证出水管2与活动管3之间密封性良好,不会有水渗出。
45.所述活动管3上设有位于所述出水口3.1旁侧的感应元件9,当所述感应元件9在一定距离内感应到物体时,将检测信号传递至控制板,所述控制板控制出水口3.1进行出水。从而实现自动出水,并且感应元件9随着活动管3移动而同步进行移动,使得用户只需靠近出水口3.1,便能被感应元件9检测到,而使得出水口3.1自动出水。
46.所述水龙头本体1上设有位于出水管2旁侧并与所述出水管2平行设置的导向杆4,所述活动管3旁侧凸出形成导向块5,本实施例中,导向块5与活动管3为一体式结构,所述导向块5上形成有供所述导向杆4配合的导向孔5.1,导向杆4伸入导向孔5.1内,使得当活动管3沿出水管2进行移动时,通过导向孔5.1与导向杆4的配合,从而对活动管3的移动进行导向,保证活动管3能够稳定移动,避免卡死。并且所述出水管2的左右两侧分别设有所述导向杆4,所述活动管3的左右两侧分别设有所述导向块5。两个导向块5上均设有与导向杆4配合的导向孔5.1,通过两个导向孔5.1和两个导向杆4同时进行配合,保证了活动管3的移动能够更加稳定。
47.出水部还包括横向设置于所述水龙头本体1的内套管6和活动套设于所述内套管6上的外套管7,所述安装口设置于所述外套管7上。所述出水管2和导向杆4位于所述内套管6内,所述活动管3的一端以及导向块5位于所述内套管6内,所述活动管3的另一端位于所述外套管7内,且所述活动管3与所述外套管7之间通过紧固件固定连接,本实施例中,紧固件为螺丝,使得所述外套管7移动时能够带动所述活动管3同步进行移动。通过内套管6和外套管7,能够将出水管2和活动管3进行遮蔽,起到防护作用,使得外形更加美观,并且操作外套管7相对于内套管6移动时,能够同步带动活动管3相对于出水管2进行移动,从而调节出水口3.1的位置,操作方便。
48.所述导向杆4上固定安装有限位片4.1,所述内套管6一端与水龙头本体1相抵,所述内套管6的另一端与所述限位片4.1止挡配合。通过限位片4.1与内套管6相抵,能够将内套管6进行定位,避免内套管6移动。
49.并且所述内套管6向内壁凸出形成与所述活动管3止挡配合的限位台阶6.2。本实施例中,限位台阶6.2与活动管3上的导向块5止挡配合,当活动管3向外移动一定距离后,导向块5与限位台阶6.2相抵,从而将活动管3进行限位,此时活动管3向外移动到极限位置,能够避免活动管3移动过度而从出水管2上脱离。
50.所述活动管3的底部向外凸出形成有凸起部,所述出水口3.1设置于所述凸起部上,所述外套管7上设有供所述凸起部伸入的安装口,从而使得出水口3.1能够顺利出水。
51.所述活动管3的外周底部沿轴向间隔分布若干定位部3.2,本实施例中,定位部3.2由活动管3的外周底部向外凸出形成,相邻两个定位部3.2之间形成有定位槽,所述内套管6的内壁凸出形成有与所述定位部3.2配合的弹块6.1,当所述活动管3移动时,所述定位部3.2与所述弹块6.1相配合,会推动弹块6.1发生变形,从而提供一定的阻尼力,为用户提供操作手感。并且当弹块6.1位于相邻两个定位部3.2之间的定位槽时,通过弹块6.1与定位槽的配合,能够将活动管3进行定位。
52.所述外套管7端部的外周还套设有橡胶套8,通过设置橡胶套8,用户可以直接接触橡胶套8,从而带动外套管7和活动管3进行移动,用户使用时手感更好,而且能够起到防护作用,并且橡胶套8可以构造成不同的造型,水龙头整体更加美观。
53.本实用新型的水龙头的结构,装配时,先将活动管3套设于出水管2外,并且同时保证导向块5通过导向孔5.1安装于导向杆4上,再将内套管6套设于活动管3和导向杆4外,并使得内套管6一端与水龙头本体1相抵,再在导向杆4上安装与内套管6相配合的限位片4.1,从而将内套管6进行定位,再将外套管7套设于内套管6外,并通过螺丝将外套管7与活动管3进行连接,最后再外套管7的端部安装橡胶套8。
54.本实用新型的水龙头结构,通过在出水管2外周直接活动设置活动管3,并且在活动管3上设置出水口3.1,通过活动管3相对出水管2的移动,从而调整出水口3.1的位置,使得出水口3.1的覆盖范围广,并且不存在软管、配重块等结构,结构简单,不会发生缠绕现象,而且通过导向杆4和导向孔5.1的配合,能够保证活动管3能够平稳移动,不易卡死。
55.以上所述仅是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方式,故凡依本实用新型专利申请范围所述的构造、特征及原理所做的等效变化或修饰,均包括于本实用新型专利申请范围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