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抽拉式水龙头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1663091发布日期:2022-09-27 23:26阅读:400来源:国知局
一种抽拉式水龙头的制作方法

1.本实用新型涉及水龙头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抽拉式水龙头。


背景技术:

2.水龙头是人们日常生活中普遍使用的取水工具,现有的水龙头通常采用固定水管结构,即出水口一般是与阀体固定的,直接在阀体上一体成型出出水口外壳,再通过导管连接出水口与阀芯出水孔,这种结构的水龙头,其出水口受到硬管结构所限制,只能用于吸收、漱口和洗面等,其由于出水口不能移动,限制了其功能,使得其使用范围相对较小。为了改善这一不足,人们发明了抽拉式水龙头。
3.现有技术中的抽拉式水龙头具有座体、外硬管、内软管;座体固定于料理台上,外硬管的一端固设于座体上,内软管能滑动地贯穿外硬管及座体。内软管突出于外硬管的一端连接有一抽拉出水头,使用时抽拉出水头能被向外拉出,以增加使用上的便利性;突出于座体下方的内软管外夹设有一配重组件,配重组件利用其重量下拉内软管,并使抽拉出水头在不使用时自动朝外硬管缩回。
4.但是这种抽拉式水龙头存在着诸多不足,例如,各个软管之间分布不合理,各软管之间易缠绕,这样易造成抽拉管无法正常抽拉,强行抽拉易造成水管接口漏水,除此之外还存在着:结构复杂,抽拉管易卡死,使用寿命短等问题。


技术实现要素:

5.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和缺陷,提供一种抽拉式水龙头,通过直接在出水管上活动设置活动管,从而能够调整出水口的位置。
6.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以下技术方案。
7.一种抽拉式水龙头,包括呈竖向设置的水龙头本体和横向设置于所述水龙头本体侧壁的出水管,所述出水管的外周设有活动管,所述活动管的一端活动套设于所述出水管上,所述活动管的另一端设有出水口,所述水龙头本体上设有位于出水管旁侧并与所述出水管平行设置的导向杆,所述活动管旁侧设有导向块,所述导向块上形成有供所述导向杆配合的导向孔。
8.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为:本实用新型的水龙头结构,通过在出水管外周直接活动设置活动管,并且在活动管上设置出水口,通过活动管相对出水管的移动,从而调整出水口的位置,使得出水口的覆盖范围广,并且不存在软管、配重块等结构,结构简单,不会发生缠绕现象,而且通过导向杆和导向孔的配合,能够保证活动管能够平稳移动,不易卡死。
9.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改进,所述水龙头本体上还横向设有内套管和活动套设于所述内套管上的外套管,所述出水管位于所述内套管内,所述活动管的一端位于所述内套管内,所述活动管的另一端位于所述外套管内,且所述活动管与所述外套管固定连接,使得所述外套管移动时能够带动所述活动管同步进行移动。通过上述改进,能够将出水管和活动管进行遮蔽,起到防护作用,并且操作外套管移动能够同步带动活动管进行移动,操作方
便。
10.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改进,所述活动管的外周沿轴向间隔分布若干定位部,所述内套管的内壁凸出形成有与所述定位部配合的弹块,当所述活动管移动时,所述定位部与所述弹块相配合,使得所述弹块发生变形,从而提供操作手感。通过上述改进,使得在移动活动管时,能够为用户提供操作手感,并且通过弹块与定位部的配合,能够将活动管进行定位。
11.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改进,所述内套管向内壁凸出形成与所述活动管止挡配合的限位台阶。通过上述改进,能够避免活动管移动过度。
12.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改进,所述导向杆上安装有限位片,所述内套管一端与水龙头本体相抵,所述内套管的另一端与所述限位片止挡配合。通过上述改进,能够将内套管进行定位,防止内套管移动。
13.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改进,所述外套管与活动管之间通过紧固件固定连接。
14.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改进,所述外套管的端部的外周还设有橡胶套。
15.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改进,所述活动管的底部向外凸出形成有凸起部,所述出水口设置于所述凸起部上,所述外套管上设有供所述凸起部伸入的安装口。
16.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改进,所述出水管的左右两侧分别设有所述导向杆,所述活动管的左右两侧分别设有所述导向块。
17.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改进,所述出水管的外周安装有与所述活动管配合的密封圈。
附图说明
18.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19.图2是本实用新型去除外套管后结构示意图。
20.图3是本实用新型去除外套管和内套管后结构示意图。
21.图4是本实用新型去除外套管、内套管和活动管后结构示意图。
22.图5是本实用新型的活动管结构示意图。
23.图6是本实用新型的活动管另一角度结构示意图。
24.图7是本实用新型的内套管结构示意图。
25.图中,1、水龙头本体;2、出水管;2.1、密封圈;3、活动管;3.1、出水口;3.2、定位部;4、导向杆;4.1、限位片;5、导向块;5.1、导向孔;6、内套管;6.1、弹块;6.2、限位台阶;7、外套管;8、橡胶套。
具体实施方式
26.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进一步阐释。
27.参见图1至图7所示的一种抽拉式水龙头,包括呈竖向设置的水龙头本体1和横向设置于所述水龙头本体1侧壁的出水管2,所述出水管2的外周设有活动管3,所述活动管3的一端活动套设于所述出水管2上,使得活动管3能够相对于出水管2进行轴向移动,所述活动管3的另一端设有出水口3.1,水龙头本体1内输送的水,经过出水管2进入活动管3内,最终由出水口3.1排出。所述出水管2的外周安装有与所述活动管3配合的密封圈2.1,从而保证
出水管2与活动管3之间密封性良好,不会有水渗出。
28.所述水龙头本体1上设有位于出水管2旁侧并与所述出水管2平行设置的导向杆4,所述活动管3旁侧凸出形成导向块5,本实施例中,导向块5与活动管3为一体式结构,所述导向块5上形成有供所述导向杆4配合的导向孔5.1,导向杆4伸入导向孔5.1内,使得当活动管3沿出水管2进行移动时,通过导向孔5.1与导向杆4的配合,从而对活动管3的移动进行导向,保证活动管3能够稳定移动,避免卡死。并且所述出水管2的左右两侧分别设有所述导向杆4,所述活动管3的左右两侧分别设有所述导向块5。两个导向块5上均设有与导向杆4配合的导向孔5.1,通过两个导向孔5.1和两个导向杆4同时进行配合,保证了活动管3的移动能够更加稳定。
29.所述水龙头本体1上还横向设有内套管6和活动套设于所述内套管6上的外套管7,所述出水管2和导向杆4位于所述内套管6内,所述活动管3的一端以及导向块5位于所述内套管6内,所述活动管3的另一端位于所述外套管7内,且所述活动管3与所述外套管7之间通过紧固件固定连接,本实施例中,紧固件为螺丝,使得所述外套管7移动时能够带动所述活动管3同步进行移动。通过内套管6和外套管7,能够将出水管2和活动管3进行遮蔽,起到防护作用,使得外形更加美观,并且操作外套管7相对于内套管6移动时,能够同步带动活动管3相对于出水管2进行移动,从而调节出水口3.1的位置,操作方便。
30.所述导向杆4上固定安装有限位片4.1,所述内套管6一端与水龙头本体1相抵,所述内套管6的另一端与所述限位片4.1止挡配合。通过限位片4.1与内套管6相抵,能够将内套管6进行定位,避免内套管6移动。
31.并且所述内套管6向内壁凸出形成与所述活动管3止挡配合的限位台阶6.2。本实施例中,限位台阶6.2与活动管3上的导向块5止挡配合,当活动管3向外移动一定距离后,导向块5与限位台阶6.2相抵,从而将活动管3进行限位,此时活动管3向外移动到极限位置,能够避免活动管3移动过度而从出水管2上脱离。
32.所述活动管3的底部向外凸出形成有凸起部,所述出水口3.1设置于所述凸起部上,所述外套管7上设有供所述凸起部伸入的安装口,从而使得出水口3.1能够顺利出水。
33.所述活动管3的外周底部沿轴向间隔分布若干定位部3.2,本实施例中,定位部3.2由活动管3的外周底部向外凸出形成,相邻两个定位部3.2之间形成有定位槽,所述内套管6的内壁凸出形成有与所述定位部3.2配合的弹块6.1,当所述活动管3移动时,所述定位部3.2与所述弹块6.1相配合,会推动弹块6.1发生变形,从而提供一定的阻尼力,为用户提供操作手感。并且当弹块6.1位于相邻两个定位部3.2之间的定位槽时,通过弹块6.1与定位槽的配合,能够将活动管3进行定位。
34.所述外套管7端部的外周还套设有橡胶套8,通过设置橡胶套8,用户可以直接接触橡胶套8,从而带动外套管7和活动管3进行移动,用户使用时手感更好,而且能够起到防护作用。并且橡胶套8可以构造成不同的造型,水龙头整体更加美观
35.本实用新型的水龙头的结构,装配时,先将活动管3套设于出水管2外,并且同时保证导向块5通过导向孔5.1安装于导向杆4上,再将内套管6套设于活动管3和导向杆4外,并使得内套管6一端与水龙头本体1相抵,再在导向杆4上安装与内套管6相配合的限位片4.1,从而将内套管6进行定位,再将外套管7套设于内套管6外,并通过螺丝将外套管7与活动管3进行连接,最后再外套管7的端部安装橡胶套8。
36.本实用新型的水龙头结构,通过在出水管2外周直接活动设置活动管3,并且在活动管3上设置出水口3.1,通过活动管3相对出水管2的移动,从而调整出水口3.1的位置,使得出水口3.1的覆盖范围广,并且不存在软管、配重块等结构,结构简单,不会发生缠绕现象,而且通过导向杆4和导向孔5.1的配合,能够保证活动管3能够平稳移动,不易卡死。
37.以上所述仅是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方式,故凡依本实用新型专利申请范围所述的构造、特征及原理所做的等效变化或修饰,均包括于本实用新型专利申请范围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