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基于壳体自动加工用的高效飞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3824129发布日期:2023-04-19 20:56阅读:29来源:国知局
一种基于壳体自动加工用的高效飞轮的制作方法

本技术涉及飞轮,具体为一种基于壳体自动加工用的高效飞轮。


背景技术:

1、飞轮是一种转动惯量很大的盘形零件,其作用如同一个能量存储器。对于四冲程发动机来说,每四个活塞行程做功一次,即只有做功行程做功,而排气、进气和压缩三个行程都要消耗功。

2、专利号为cn202022998783.0的中国专利,公开了一种自润滑飞轮,包括内管、与内管连接的多层外环、连接于外环上的齿圈,内管的内部设有一圈储油腔,内管的两端均设有一环形凹槽,两环形凹槽内分别设有与储油腔连通的注油口和调油口,注油口上连接有油封,调油口上设有调节杆,内管内设有通油管路,通油管路的进油口与储油腔靠近调油口一侧连通,调节杆与调油口连接且调节杆的内端堵在通油管路的进油口处,转动调节杆可使调节杆向外移动,以使通油管路与储油腔连通,通油管路的出油口位于相邻外环之间的内管上。本实用新型可起到自润滑的作用,十分方便。

3、但是市场上现有的飞轮设备在使用时,虽然可以进行自润滑处理,但是还需要操作人员手动将调节杆移动,才能对设备进行润滑处理,极大的提高了操作人员的劳动强度,也使得设备使用时的实用性能下降。


技术实现思路

1、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基于壳体自动加工用的高效飞轮,具备可以在飞轮转动工作时,自动进行润滑处理,其不工作时,不在进行润滑处理,操作人员定期对油槽添加润滑油即可,提高了设备使用时的实用性能,解决了上述背景技术提出的问题。

2、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基于壳体自动加工用的高效飞轮,包括设备本体,所述设备本体的外轮廓上设置有齿环,所述齿环的外轮廓上固定连接有齿圈,所述设备本体的顶端开设有环形槽,所述环形槽内壁的底部开设有螺纹槽,所述螺纹槽内壁的底部开设有加油孔,所述设备本体内开设有储油腔,所述加油孔的底端与储油腔贯穿连接,所述储油腔的内壁设置有吸附海绵一,所述加油孔的内壁设置有密封塞,所述储油腔的内壁等距设置有出油孔。

3、优选的,所述密封塞的顶端设置有螺纹盖,所述螺纹盖的弧形轮廓与螺纹槽5的内壁螺纹连接。

4、优选的,所述出油孔的内壁固定连接有防尘网,所述防尘网的靠近储油腔的一侧固定连接有吸附海绵二。

5、优选的,所述防尘网的外轮廓上固定连接有内六角螺纹环,所述出油孔的内壁靠近内六角螺纹环的弧形轮廓上开设有与其相适配的内螺纹。

6、优选的,所述密封塞的弧形轮廓上套接有油封,所述油封的顶部与螺纹盖的下表面相接触。

7、优选的,所述螺纹盖的上表面开设有十字槽,所述螺纹盖的顶部设置有环形密封圈。

8、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如下:

9、1、本实用新型通过设置的储油腔、吸附海绵一和出油孔,使得设备本体转动时,将储油腔和吸附海绵一存储的润滑油,经过设备本体转动产生的离心力提高出油孔排出至两个齿环之间,从而对设备达到自润滑的作用,操作人员在定期对其添加润滑油即可,提高了设备使用时的实用性能。

10、2、本实用新型通过设置的防尘网和吸附海绵二,可以在设备停止工作后,对出油孔内的润滑进行阻挡,且利用内六角螺纹环对其进行有效的吸附,避免润滑油泄漏,使得设备实验室环保效果增加。



技术特征:

1.一种基于壳体自动加工用的高效飞轮,包括设备本体(1),所述设备本体(1)的外轮廓上设置有齿环(2),所述齿环(2)的外轮廓上固定连接有齿圈(3),其特征在于:所述设备本体(1)的顶端开设有环形槽(4),所述环形槽(4)内壁的底部开设有螺纹槽(5),所述螺纹槽(5)内壁的底部开设有加油孔(6),所述设备本体(1)内开设有储油腔(7),所述加油孔(6)的底端与储油腔(7)贯穿连接,所述储油腔(7)的内壁设置有吸附海绵一(8),所述加油孔(6)的内壁设置有密封塞(9),所述储油腔(7)的内壁等距设置有出油孔(11)。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基于壳体自动加工用的高效飞轮,其特征在于:所述密封塞(9)的顶端设置有螺纹盖(10),所述螺纹盖(10)的弧形轮廓与螺纹槽(5)的内壁螺纹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基于壳体自动加工用的高效飞轮,其特征在于:所述出油孔(11)的内壁固定连接有防尘网(12),所述防尘网(12)的靠近储油腔(7)的一侧固定连接有吸附海绵二(13)。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基于壳体自动加工用的高效飞轮,其特征在于:所述防尘网(12)的外轮廓上固定连接有内六角螺纹环(14),所述出油孔(11)的内壁靠近内六角螺纹环(14)的弧形轮廓上开设有与其相适配的内螺纹(15)。

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基于壳体自动加工用的高效飞轮,其特征在于:所述密封塞(9)的弧形轮廓上套接有油封(16),所述油封(16)的顶部与螺纹盖(10)的下表面相接触。

6.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基于壳体自动加工用的高效飞轮,其特征在于:所述螺纹盖(10)的上表面开设有十字槽(17),所述螺纹盖(10)的顶部设置有环形密封圈。


技术总结
本技术公开了一种基于壳体自动加工用的高效飞轮,包括设备本体,设备本体的外轮廓上设置有齿环,齿环的外轮廓上固定连接有齿圈,设备本体的顶端开设有环形槽,环形槽内壁的底部开设有螺纹槽,螺纹槽内壁的底部开设有加油孔,设备本体内开设储油腔,加油孔的底端与储油腔贯穿连接,储油腔内壁设置有吸附海绵一,加油孔的内壁设置有密封塞,储油腔的内壁等距设置有出油孔。本技术通过设置的储油腔、吸附海绵一和出油孔,使得设备本体转动时,将储油腔和吸附海绵一存储的润滑油,经过设备本体转动产生的离心力提高出油孔排出至两个齿环之间,从而对设备达到自润滑的作用,操作人员在定期对其添加润滑油即可,提高了设备使用时的实用性能。

技术研发人员:蔡敏豪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浙江凌跃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20613
技术公布日:2024/1/1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