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结构强度高的通风蝶阀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1647417发布日期:2022-09-27 20:38阅读:41来源:国知局
一种结构强度高的通风蝶阀的制作方法

1.本实用新型涉及蝶阀技术领域,尤其是一种结构强度高的通风蝶阀。


背景技术:

2.现如今,蝶阀以其结构简单、整体产品质量轻、占地面积小、操作简单和启闭迅速被广泛应用于中、低压管路中。但是,目前市场上通风蝶阀的蝶板呈板片状,对于大口径的通风蝶阀,蝶板直径较大,厚度较薄,造成蝶板强度不足,易扭曲歪斜,与阀体内壁产生摩擦造成磕碰,导致蝶板开合困难,使用寿命低。


技术实现要素:

3.本实用新型的目的:为了克服现有技术的缺陷,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结构强度高的通风蝶阀,解决蝶板结构强度低的问题。
4.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包括有蝶板、阀杆以及阀体,阀杆分为上阀杆和下阀杆,上阀杆、下阀杆分别穿插安装于蝶板的顶部、底部;蝶板厚度方向上的两侧面设置有固定板,固定板与蝶板相互平行,固定板与蝶板之间具有悬空空腔,悬空空腔的中心位置设置有第一横向肋板,第一横向肋板分别与固定板、蝶板固定连接,悬空空腔的顶、底位置上分别设置有第二横向肋板,第二横向肋板与分别与固定板、蝶板固定连接。
5.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过固定板、第一横向肋板以及第二横向肋板能够增强蝶板的结构强度,提升蝶板的刚性强度,克服蝶板因板厚较薄所造成的歪扭变形,避免蝶板与阀体产生磕碰,延长使用寿命。
6.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设置:固定板的外表面形成中间凸起、两边向下倾斜的结构形状。
7.采用上述进一步设置,固定板可以引导介质流体往蝶板外周方向流动,具有导流的作用,防止介质压力过于冲击蝶板中心造成蝶板中心下凹。
8.本实用新型的再进一步设置:蝶板在阀杆穿插的位置上一体设置有套管,套管与阀杆通过销钉形成固定连接,套管的一端还与第二横向肋板固定连接,阀杆穿插于套管内且阀杆端部顶压于第二横向肋板上。
9.采用上述再进一步设置,与阀杆的定位可依靠第二横向肋板,充分利用改良后的零件,减少设计及加工成本。
10.本实用新型的再更进一步设置:第一横向肋板、第二横向肋板均呈类似梯形的形状,两者的斜边自固定板的边缘斜向至靠近蝶板的外周。
11.采用上述再更进一步设置,结构稳定可靠。
12.本实用新型的再更进一步设置:第一横向肋板分别与固定板、蝶板焊接固定,第二横向肋板与分别与固定板、蝶板、套管焊接固定。
13.采用上述再更进一步设置,采用焊接的方式连接固定,加工方式简单,结构牢固。
附图说明
14.图1为本实用新型具体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15.图2为本实用新型具体实施例的剖视图;
16.图3为本实用新型蝶板的俯视图;
17.其中,1、蝶板;2、阀杆;3、阀体;21、上阀杆;22、下阀杆;4、固定板;40、悬空空腔;5、第一横向肋板;6、第二横向肋板;11、套管;12、销钉。
具体实施方式
18.如图1-图3所示的一种结构强度高的通风蝶阀,包括有蝶板1、阀杆2以及阀体3,阀杆2分为上阀杆21和下阀杆22,上阀杆21、下阀杆22分别穿插安装于蝶板1的顶部、底部;蝶板1厚度方向上的两侧面设置有固定板4,固定板4与蝶板1相互平行,固定板4与蝶板1之间具有供介质流通的悬空空腔40,悬空空腔40的中心位置横向设置有第一横向肋板5,第一横向肋板5分别与固定板4、蝶板1固定连接,悬空空腔40的顶、底位置上分别设置有第二横向肋板6,第二横向肋板6与分别与固定板4、蝶板1固定连接,顶部位置的第二横向肋板6靠近上阀杆21,底部位置的第二横向肋板6靠近下阀杆22。在蝶阀关闭状态下,固定板4可替蝶板1阻挡介质直面的冲击,防止蝶板1中心凹陷。在蝶阀开启时,悬空空腔40可供介质通过,减少对流阻的影响。
19.固定板4的外表面形成中间凸起、两边向下倾斜的结构形状,如倒“v”字形、球面形状,如此可以引导介质流体往蝶板1外周方向流动,具有导流的作用。
20.蝶板1在阀杆2穿插的位置上一体设置有套管11,套管11上下各一个,套管11与阀杆2通过两根销钉12形成固定连接,套管11的封闭端还与第二横向肋板6固定连接,阀杆穿插于套管11内且阀杆端部顶压在第二横向肋板6上,从而形成对阀杆的定位。
21.第一横向肋板5、第二横向肋板6均呈类似梯形的形状,梯形的上底与固定板4连接且尺寸适配,梯形的下底与蝶板1固定,斜边自固定板4的边缘斜向至靠近蝶板1的外周。
22.第一横向肋板5分别与固定板4、蝶板1焊接固定,第二横向肋板6与分别与固定板4、蝶板1、套管11焊接固定。


技术特征:
1.一种结构强度高的通风蝶阀,包括有蝶板、阀杆以及阀体,其特征在于:所述阀杆分为上阀杆和下阀杆,所述上阀杆、下阀杆分别穿插安装于蝶板的顶部、底部;所述蝶板厚度方向上的两侧面设置有固定板,所述固定板与蝶板相互平行,所述固定板与蝶板之间具有悬空空腔,所述悬空空腔的中心位置设置有第一横向肋板,所述第一横向肋板分别与固定板、蝶板固定连接,所述悬空空腔的顶、底位置上分别设置有第二横向肋板,所述第二横向肋板与分别与固定板、蝶板固定连接。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结构强度高的通风蝶阀,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板的外表面形成中间凸起、两边向下倾斜的结构形状。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结构强度高的通风蝶阀,其特征在于:所述蝶板在阀杆穿插的位置上一体设置有套管,所述套管与阀杆通过销钉形成固定连接,所述套管的一端还与第二横向肋板固定连接,所述阀杆穿插于套管内且阀杆端部顶压于第二横向肋板上。4.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结构强度高的通风蝶阀,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横向肋板、第二横向肋板均呈类似梯形的形状,两者的斜边自固定板的边缘斜向至靠近蝶板的外周。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结构强度高的通风蝶阀,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横向肋板分别与固定板、蝶板焊接固定,所述第二横向肋板与分别与固定板、蝶板、套管焊接固定。

技术总结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结构强度高的通风蝶阀,涉及蝶阀技术领域,解决蝶板结构强度低的问题。包括有蝶板、阀杆以及阀体,阀杆分为上阀杆和下阀杆,上阀杆、下阀杆分别穿插安装于蝶板的顶部、底部;蝶板厚度方向上的两侧面设置有固定板,固定板与蝶板相互平行,固定板与蝶板之间具有悬空空腔,悬空空腔的中心位置设置有第一横向肋板,第一横向肋板分别与固定板、蝶板固定连接,悬空空腔的顶、底位置上分别设置有第二横向肋板,第二横向肋板与分别与固定板、蝶板固定连接。通过固定板、第一横向肋板以及第二横向肋板能够增强蝶板的结构强度,提升蝶板的刚性强度,克服蝶板因板厚较薄所造成的歪扭变形,避免蝶板与阀体产生磕碰,延长使用寿命。用寿命。用寿命。


技术研发人员:鄢新林 顾堂文 刘子敏 李则宽 潘斌 王晓平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浙江指南针阀门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2.06.16
技术公布日:2022/9/26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