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地下硐室变形监测设备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2396275发布日期:2022-11-30 12:22阅读:29来源:国知局
一种地下硐室变形监测设备的制作方法

1.本实用新型涉及硐室监测装备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地下硐室变形监测设备。


背景技术:

2.硐室是一种未直通地表出口的、横断面较大而长度较短的水平坑道。其作用是安装各种设备、机器,存放材料和工具,或作其他专门用途,如机修房、炸药库、休息室等。各种硐室的形状、规格和结构差别很大,所穿过的岩石性质也不相同,所以施工方法也较多。在硐室投入使用后,为了保证硐室内部的安全符合标准,需要对其进行定期进行变形监测。
3.中国专利申请号为cn201910091130.3的专利文献,公开了一份名称为“一种深部矿井大断面硐室变形智能监测系统及方法”的技术方案。该方案包括信号收发射装置、转动控制装置、水平旋转墩、升降柱、底座和控制装置,所述信号收发射装置安装在转动控制装置上,所述转动控制装置安装在水平旋转墩上,所述水平旋转墩安装在升降柱上,所述升降柱安装在底座上,所述信号收发射装置、转动控制装置、升降柱分别与控制装置通信连接,该发明能够实现连续监测、多方位变形监测,而且自动化程度高。但上述的技术方案中在监测设备下端设置了用于监测设备进行移动的万向轮,在进行监测时万向轮容易产生旋转移位,引起监测设备出现移位,导致监测结果精确度受到影响。


技术实现要素:

4.为解决硐室变形监测设备的万向轮容易在监测过程中产生旋转移位的问题,本实用新型提出了一种地下硐室变形监测设备,通过驱动气缸推动伸缩杆伸出,进而升降框推动举升杆下降,将底座顶起,使底座下端的万向轮脱离地面,从而在进行监测时使底座被举升定位,避免在进行测量时万向轮出现旋转移位。
5.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通过下述技术方案实现:
6.一种地下硐室变形监测设备,包括监测设备本体、支撑底座、驱动气缸和举升组件;所述监测设备本体包括支撑部、底板和变形测量部,所述变形测量部设置于所述支撑部的上端;所述支撑底座设置于所述监测设备本体下端,所述支撑底座上表面两侧设置有所述驱动气缸,所述支撑底座的下表面设置有所述举升组件;所述举升组件包括举升杆和升降框,所述举升杆设置于所述升降框的下表面;所述升降框的上表面两侧固定安装有伸缩杆,所述伸缩杆与所述驱动气缸可拆卸固定连接。
7.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支撑部包括升降柱和控制机箱,所述升降柱设置于所述底板的上表面,所述升降柱的上端设置有所述控制机箱,所述控制机箱的上端设置有所述变形测量部。
8.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举升杆的下端设置有固定安装的接触垫片,所述接触垫片的下表面设置有定位锥,所述定位锥的尖锥部竖直向下。
9.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升降框的两侧设置有移动滑块。
10.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支撑底座的下表面设置有万向轮,且
所述举升杆安装在所述万向轮的外侧。
11.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支撑底座的上表面设置有与所述底板相匹配的定位凹槽;所述底板两侧设置有定位卡口;所述支撑底座的上表面两侧设置有定位部,所述定位部与所述定位卡口相匹配。
12.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定位卡口交错设置于所述底板的两个对立侧面。
13.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定位部的一侧水平延伸设置于所述定位凹槽的内侧。
14.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定位部包括升降插块和伸缩卡块,所述伸缩卡块的一端套装有伸缩弹簧,另一端水平延伸至所述定位凹槽的内侧安装,所述伸缩弹簧与所述支撑底座的内表面固定连接,所述伸缩卡块的上表面设置有呈倾斜状的倾斜槽;所述升降插块与所述伸缩卡块相垂直;所述升降插块的下端呈楔形,且所述升降插块的楔形面与所述倾斜槽的倾斜面贴合安装。
15.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定位部上端固定连接有踩踏板。
16.本实用新型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如下的优点和有益效果:
17.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地下硐室变形监测设备,通过驱动气缸推动伸缩杆伸出,使升降框推动举升杆下降,将底座顶起,使底座下端的万向轮脱离地面,从而避免在测量时万向轮出现旋转位移的情况。同时,通过在举升杆的下端设置了固定安装的接触垫片和定位锥,在举升杆伸出后使举升杆支撑更加稳固,使支撑的稳定效果更好。
附图说明
18.此处所说明的附图用来提供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进一步理解,构成本技术的一部分,并不构成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限定。在附图中:
19.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20.图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举升组件安装结构示意图;
21.图3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举升组件结构示意图;
22.图4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监测设备本体结构示意图;
23.图5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底座结构示意图;
24.图6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定位部结构示意图。
25.附图中标记及对应的零部件名称:
26.100-监测设备本体;110-底板;111-定位卡口;120-升降柱;130-控制机箱;140-变形测量部;200-支撑底座;210-万向轮;220-定位部;221-升降插块;222-踩踏板;223-限位板;224-升降弹簧;225-伸缩卡块;226-倾斜槽;227-伸缩弹簧;230-定位凹槽;240-贯穿槽;300-举升组件;310-升降框;311-移动滑块;312-收纳槽;313-伸缩杆;320-举升杆;330-接触垫片;331-定位锥;340-驱动气缸。
具体实施方式
27.为使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下面结合实施例和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的详细说明,本实用新型的示意性实施方式及其说明仅用于解释本
实用新型,并不作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定。
28.在以下描述中,为了提供对本实用新型的透彻理解阐述了大量特定细节。然而,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显而易见的是:不必采用这些特定细节来实行本实用新型。在其他实施例中,为了避免混淆本实用新型,未具体描述公知的结构、材料或方法。
29.在整个说明书中,对“一个实施例”、“实施例”、“一个示例”或“示例”的提及意味着:结合该实施例或示例描述的特定特征、结构或特性被包含在本实用新型至少一个实施例中。因此,在整个说明书的各个地方出现的短语“一个实施例”、“实施例”、“一个示例”或“示例”不一定都指同一实施例或示例。此外,可以以任何适当的组合和、或子组合将特定的特征、结构或特性组合在一个或多个实施例或示例中。此外,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在此提供的示图都是为了说明的目的,并且示图不一定是按比例绘制的。这里使用的术语“和/或”包括一个或多个相关列出的项目的任何和所有组合。
30.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术语“前”、“后”、“左”、“右”、“上”、“下”、“竖直”、“水平”、“高”、“低”、“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保护范围的限制。
31.实施例
32.本实施例提供一种地下硐室变形监测设备。
33.本实用新型一种地下硐室变形监测设备,如图1~图4所示,包括用于监测地下硐室变形状态的监测设备本体100和安装在监测设备本体100下端用于进行支撑的支撑底座200,支撑底座200的下表面四角均设置有用于对支撑底座200进行固定的举升组件300,举升组件300活动安装在支撑底座200的内腔中。
34.其中,举升组件300包括可以进行上下移动的升降框310和安装在升降框310下端的举升杆320,举升杆320焊接安装在升降框310的下端四角,且一端延伸至支撑底座200的外侧下表面安装,举升杆320的下端设置有固定安装的用于增大接触面的接触垫片330,接触垫片330的下表面设置有用于呈环形分布的避免接触垫片330出现滑动的定位锥331,定位锥331的尖锥部竖直向下安装。
35.升降框310的两侧均设置有用于对升降框310进行限位的移动滑块311,移动滑块311的两侧还布置有方便移动滑块311进行升降移动的滚轮,升降框310的上表面两侧固定安装有用于带动升降框310进行上下移动的伸缩杆313,伸缩杆313与安装在支撑底座200上表面两侧的驱动气缸340驱动端相连接。
36.支撑底座200的下表面设置有用于带动支撑底座200进行移动的万向轮210,万向轮210分别与驱动装置相连接,举升组件300中的举升杆320安装在万向轮210的外侧。
37.监测设备本体100包括用于进行支撑的底板110和安装在底板110上端的用于进行固定的升降柱120,升降柱120通过液压进行驱动,升降柱120的上端设置有控制机箱130,控制机箱130活动安装在升降柱120的上端,控制机箱130的上端设置了变形测量部140,变形测量部140包括超声波/激光发射器和信号收集器,超声波/激光发射器用于发射超声波或者激光信号,信号收集器用于收集反射回的超声波或者激光信号。
38.在使用监测设备本体100进行监测操作时,变形测量部140进行工作,此时可通过控制端启动驱动气缸340,使其推动伸缩杆313伸出,进而升降框310推动举升杆320下降,举
升杆320伸长,将支撑底座200顶起,支撑底座200下端的万向轮210脱离地面,在进行监测时使支撑底座200被举升定位,避免在变形测量部140进行测量时万向轮210出现旋转,导致监测设备本体100出现移位的情况,影响监测结果,导致监测精度出现偏差,在举升杆320的下端设置了固定安装的接触垫片330和定位锥331,在举升杆320伸出后使举升杆320安装更加稳固,使固定效果更好。
39.如图4~图6所示,底板110的两侧开设有用于对底板110进行固定的定位卡口111,定位卡口111设置在底板110两侧对立面的交错位置。
40.支撑底座200的上端两侧设置有用于对底板110进行固定的定位部220,升降框310的上端开设有方便定位部220进行安装的收纳槽312,支撑底座200的上表面开设有与底板110大小相匹配的定位凹槽230,定位部220的一侧延伸至定位凹槽230的内侧安装,且与定位卡口111的位置与大小相匹配。
41.定位凹槽230的内部开设有贯穿槽240,贯穿槽240与底板110下端设置的移动轮位置与大小相匹配,移动轮活动安装在贯穿槽240内部。
42.定位部220包括用于进行调节的升降插块221和安装在升降插块221上端的方便使用者进行调节的踩踏板222,踩踏板222与升降插块221固定连接,且踩踏板222安装在支撑底座200的上表面两侧,升降插块221的两侧设置有用于对升降插块221进行限位的限位板223,限位板223的下端设置有用于带动升降插块221进行复位的升降弹簧224,升降插块221的下端设置有用于对底板110进行固定的伸缩卡块225,伸缩卡块225的一端呈圆弧状,且圆弧的上端与定位凹槽230的边缘齐平,伸缩卡块225的上端设置有呈倾斜状的倾斜槽226,倾斜槽226与呈倾斜状的升降插块221下端的倾斜面贴合安装,伸缩卡块225的另一端设置有方便带动伸缩卡块225回缩的伸缩弹簧227。
43.在将监测设备本体100与支撑底座200进行组装时,直接将监测设备本体100的底板110放置在定位凹槽230内部,对伸缩卡块225的圆弧部进行挤压,使其回缩,在底板110安装稳固后,伸缩弹簧227推动伸缩卡块225伸出,卡入定位卡口111内部,进而将监测设备本体100与支撑底座200连接稳固,避免在监测设备本体100使用时从支撑底座200上端倾倒,使用更加安全,在需要将监测设备本体100与支撑底座200分离时,两侧的工作人员踩踏板222,升降插块221的下端沿着倾斜槽226进行滑动,进而将伸缩卡块225回收,可将监测设备本体100与支撑底座200分离,操作简单,使用方便。
44.工作流程:使用监测设备本体100进行监测操作时,变形测量部140进行工作,此时可通过控制端启动驱动气缸340,使其推动伸缩杆313伸出,进而升降框310推动举升杆320下降,举升杆320伸长,将支撑底座200顶起,支撑底座200下端的万向轮210脱离地面,在进行监测时使支撑底座200被举升定位,避免在变形测量部140进行测量时万向轮210出现旋转,导致监测设备本体100出现移位的情况,影响监测结果,导致监测精度出现偏差,在举升杆320的下端设置了固定安装的接触垫片330和定位锥331,在举升杆320伸出后使举升杆320安装更加稳固,使固定效果更好。
45.以上所述的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有益效果进行了进一步详细说明,所应理解的是,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而已,并不用于限定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做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