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拆连接结构及电子设备支架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3261948发布日期:2023-02-21 18:44阅读:51来源:国知局
快拆连接结构及电子设备支架的制作方法

1.本技术属于电子设备支架配件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快拆连接结构及电子设备支架。


背景技术:

2.目前,电子设备(如平板电脑)可采用保护壳+支撑架的方式,实现电子设备的倾斜支撑,便于用户使用。在常规技术中,保护壳和支撑架之间主要有两种连接方式。第一种连接方式是:保护壳和支撑架之间采用铆压固定,保护壳和支撑架无法拆开使用,在手持使用时,由于支撑架的存在,需要同时手持支撑架和保护壳,使用体验欠佳。第二种连接方式是:在保护壳和支撑架上分别配置磁铁实现磁性吸附,在遭遇撞击或外力超过磁吸力时,保护壳和支撑架之间容易脱落,安全性较差。可见,保护壳和预定部件(如支撑架)之间的现有连接方式,难以兼顾保护壳和支撑架之间的可拆开使用以及可靠连接。


技术实现要素:

3.本技术实施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快拆连接结构及电子设备支架,以解决保护壳和预定部件(如支撑架)之间的现有连接方式,难以兼顾保护壳和预定部件之间的可拆开使用以及可靠连接的技术问题。
4.本技术实施例提供一种快拆连接结构,包括:第一组件和第二组件;
5.所述第一组件用于和保护壳相连接;所述第二组件用于和预定部件相连接;
6.所述第一组件具有第一卡扣,所述第二组件具有第二卡扣,所述第一组件和所述第二组件之间能够相互旋转,使得所述第一卡扣和所述第二卡扣能在扣接状态和错开状态之间切换;
7.所述第一组件具有第一磁吸部,所述第二组件具有第二磁吸部,所述第一磁吸部和所述第二磁吸部之间磁性吸附,使得所述第一组件可拆卸地连接在所述第二组件上。
8.可选地,所述第一组件具有第一凸环部,所述第一卡扣设于所述第一凸环部上;
9.所述第二组件具有第二凸环部,所述第二卡扣设于所述第二凸环部上;
10.所述第一凸环部能套设于所述第二凸环部外,或所述第一凸环部能伸入所述第二凸环部内。
11.可选地,所述第一组件包括第一结构件,所述第一结构件和所述保护壳相连接,所述第一凸环部设于所述第一结构件上;
12.或,所述第一组件包括相扣接的第一结构件和第二结构件,所述保护壳夹设在所述第一结构件和所述第二结构件之间,所述第一凸环部设于所述第一结构件上。
13.可选地,在所述第一组件包括相扣接的第一结构件和第二结构件时,所述第二结构件呈环状,所述第二结构件套设在所述第一凸环部外。
14.可选地,所述第二组件包括第三结构件,所述第三结构件和所述预定部件相连接,所述第二凸环部设于所述第三结构件上;
15.或,所述第二组件包括相扣接的第三结构件和第四结构件,所述预定部件夹设在所述第三结构件和所述第四结构件之间,所述第二凸环部设于所述第三结构件上。
16.可选地,在所述第二组件包括相扣接的第三结构件和第四结构件时,所述第四结构件呈环状,所述第四结构件套设在所述第二凸环部外。
17.可选地,所述第一组件具有第一安装槽,所述第一磁吸部安装于所述第一安装槽内,所述第一组件上设有第一覆盖件,所述第一覆盖件覆盖于所述第一安装槽的槽口;
18.所述第二组件具有第二安装槽,所述第二磁吸部安装于所述第二安装槽内,所述第二组件上设有第二覆盖件,所述第二覆盖件覆盖于所述第二安装槽的槽口。
19.可选地,所述第一磁吸部和所述第二磁吸部均为磁铁;
20.或,所述第一磁吸部为磁铁,所述第二磁吸部为铁磁金属件;
21.或,所述第一磁吸部为铁磁金属件,所述第二磁吸部为磁铁。
22.本技术实施例提供一种电子设备支架,包括:保护壳、支撑架和上述的快拆连接结构,所述保护壳用于放置电子设备,所述第一组件和所述保护壳相连接,所述第二组件和所述支撑架相连接。
23.可选地,所述第二组件包括呈环状的第三结构件,所述支撑架为皮套件,所述皮套件包设于所述第三结构件的相对两侧;
24.或,所述第二组件包括相扣接的第三结构件和第四结构件,所述第三结构件和所述第四结构件均呈环状,所述支撑架的部分区域夹设在所述第三结构件和所述第四结构件之间。
25.本技术提供的快拆连接结构和电子设备支架的有益效果在于:快拆连接结构中的第一组件和第二组件能相互旋转,使得第一组件的第一卡扣和第二组件的第二卡扣相扣接或错开。在第一卡扣和第二卡扣扣接时,第一组件和第二组件之间连接可靠。在第一卡扣和第二卡扣错开时,第一组件和第二组件可拆开。第一组件和第二组件之间通过第一磁吸部和第二磁吸部实现磁性吸附,在第一卡扣和第二卡扣错开时,在磁吸作用下第一组件和第二组件保持连接而不会脱离,用外力可使第一组件和第二组件相分离。将第一组件连接在保护壳,第二组件连接在支撑架或其他预定部件,就能方便快速地实现保护壳和预定部件之间可拆开使用和可靠连接。在保护壳和预定部件拆开时,无需手持支撑架,手持保护壳即可,用户使用体验提升。在遭遇撞击或外力超过磁吸力时,第一卡扣和第二卡扣保持扣接,使得保护壳和预定部件保持连接而不易脱离,安全性提升。
附图说明
26.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性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27.图1为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快拆连接结构的立体装配图;
28.图2为图1的快拆连接结构的立体分解图;
29.图3为图1的快拆连接结构在装配于保护壳和预定部件时的剖视图;
30.图4为图2的快拆连接结构的进一步立体分解图;
31.图5为图4的快拆连接结构的另一角度立体分解图;
32.图6为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电子设备支架的立体装配图;
33.图7为图6的电子设备支架的另一角度立体装配图;
34.图8为本技术另一实施例提供的快拆连接结构的立体装配图;
35.图9为图8的快拆连接结构的立体分解图;
36.图10为图9的快拆连接结构在装配于保护壳和预定部件时的剖视图;
37.图11为图10的快拆连接结构的进一步立体分解图。
具体实施方式
38.为了使本技术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技术方案及有益效果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技术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以解释本技术,并不用于限定本技术。
39.在本技术实施例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长度”、“宽度”、“上”、“下”、“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技术实施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技术实施例的限制。
40.此外,术语“第一”、“第二”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一个或者更多个该特征。在本技术的描述中,“多个”的含义是两个或两个以上,除非另有明确具体的限定。
41.在本技术实施例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固定”等术语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成一体;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或两个元件的相互作用关系。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技术实施例中的具体含义。
42.请参阅图1至图3,本技术实施例提供一种快拆连接结构100,包括:第一组件10和第二组件20。第一组件10用于和保护壳200相连接;第二组件20用于和预定部件300相连接。第一组件10具有第一卡扣11,第二组件20具有第二卡扣21,第一组件10和第二组件20之间能够相互旋转(在图中为绕z轴相互旋转),使得第一卡扣11和第二卡扣21能在扣接状态和错开状态之间切换。结合图4,第一组件10具有第一磁吸部12,第二组件20具有第二磁吸部22,第一磁吸部12和第二磁吸部22之间磁性吸附,使得第一组件10可拆卸地连接在第二组件20上。
43.其中,结合图6、图7,保护壳200可用于装配电子设备,电子设备可以是平板电脑、手机等。示例性的,保护壳200可包括背板和连接于背板四周的翻边。预定部件300可以是支撑架310、墙面或其他需要支撑电子设备的物件。通过快拆连接结构100将电子设备支撑在预定部件300上。
44.第一卡扣11和第二卡扣21的扣接状态是指第一卡扣11和第二卡扣21相扣接,在z向外力作用下第一卡扣11和第二卡扣21保持扣接,使得第一组件10和第二组件20保持连
接。
45.第一卡扣11和第二卡扣21的错开状态是指第一卡扣11和第二卡扣21相错开而没有重合,在z向外力作用下第一卡扣11和第二卡扣21能分离,即第一组件10和第二组件20可拆分。
46.本技术提供的快拆连接结构100,第一组件10和第二组件20能相互旋转,使得第一组件10的第一卡扣11和第二组件20的第二卡扣21相扣接或错开。在第一卡扣11和第二卡扣21扣接时,第一组件10和第二组件20之间连接可靠。在第一卡扣11和第二卡扣21错开时,第一组件10和第二组件20可拆开。第一组件10和第二组件20之间通过第一磁吸部12和第二磁吸部22实现磁性吸附,在第一卡扣11和第二卡扣21错开时,在磁吸作用下第一组件10和第二组件20保持连接而不会脱离,用外力可使第一组件10和第二组件20相分离。结合图3、图6,将第一组件10连接在保护壳200,第二组件20连接在支撑架310或其他预定部件300,就能方便快速地实现保护壳200和预定部件300之间可拆开使用和可靠连接。在保护壳200和预定部件300拆开时,无需手持支撑架310,手持保护壳200即可,用户使用体验提升。在遭遇撞击或外力超过磁吸力时,第一卡扣11和第二卡扣21保持扣接,使得保护壳200和预定部件300保持连接而不易脱离,安全性提升。
47.在一些实施例中,请参阅图1至图3,第一组件10具有第一凸环部13,第一卡扣11设于第一凸环部13上。第二组件20具有第二凸环部23,第二卡扣21设于第二凸环部23上。第一凸环部13能套设于第二凸环部23外,或第一凸环部13能伸入第二凸环部23内。
48.该方案中,通过第一凸环部13和第二凸环部23套接配合,实现第一组件10和第二组件20的快速装配,便于第一组件10和第二组件20绕着z轴相互旋转。通过旋转第一组件10和第二组件20,能使第一凸环部13上的第一卡扣11和第二凸环部23上的第二卡扣21实现第一组件10和第二组件20的卡接,或者使第一卡扣11和第二卡扣21错开。
49.在图1至图3所示的实施例中,第一凸环部13套设于第二凸环部23外,第一卡扣11设于第一凸环部13的内侧面,第二卡扣21设于第二凸环部23的外侧面。在另一实施例中,第一凸环部13能伸入第二凸环部23内,第一卡扣11设于第一凸环部13的外侧面,第二卡扣21设于第二凸环部23的内侧面。
50.在设置第一卡扣11和第二卡扣21时,可配置多个第一卡扣11和多个第二卡扣21,这样能提升第一卡扣11和第二卡扣21在卡接时连接可靠性。
51.示例性的,第一凸环部13上沿周向设置有四个第一卡扣11,第二凸环部23上沿周向设置有四个第二卡扣21,四个第一卡扣11和四个第二卡扣21一一对应配合。
52.在一些实施例中,参阅图4、图5,第一磁吸部12位于第一凸环部13外,第二磁吸部22位于第二凸环部23外,这样整体结构紧凑,可以使第一磁吸部12和第二磁吸部22设置得较大,以形成较大的磁吸力。
53.在设置第一组件10时有不同的实现方式。第一种第一组件10的实现方式:请参阅图3至图5,第一组件10包括相扣接的第一结构件14和第二结构件15,保护壳200夹设在第一结构件14和第二结构件15之间,第一凸环部13设于第一结构件14上。
54.在装配时,将保护壳200的部分区域放置在第一结构件14和第二结构件15之间,将第一结构件14和第二结构件15扣接,就能使第一组件10可靠地固定在保护壳200上。第一结构件14和第二结构件15中的一个可设置多个第一卡勾141,另一个设置多个第一扣位151,
第一卡勾141和第一扣位151一一对应地卡接配合,实现第一结构件14和第二结构件15的快速装配。
55.示例性的,第一结构件14和第二结构件15均呈环形片状,保护壳200具有第一过孔201,第一结构件14和第二结构件15分别设在保护壳200的第一过孔201处相对两侧,整体结构厚度较小。此外,第一结构件14还可以设置为板状。
56.为了便于第一结构件14和第二结构件15的对齐定位,在一些实施例中,请参阅图3至图5,第二结构件15呈环状,第二结构件15套设在第一凸环部13外。在装配时,将环状的第二结构件15套在第一凸环部13上,就能将第二结构件15快速地定位在第一结构件14上,使得第一卡勾141和第一扣位151能较快的对齐和扣合,提升装配效率。
57.第二种第一组件10的实现方式:第一组件10包括第一结构件14,第一结构件14和保护壳200相连接,第一凸环部13设于第一结构件14上。
58.该方案中,第一组件10只有第一结构件14,第一结构件14连接在保护壳200上。第一结构件14和保护壳200可以为一体成型结构,或者采用粘接等组装方式连接。
59.示例性的,第一结构件14呈环形片状,保护壳200具有第一过孔201,第一结构件14设在保护壳200的第一过孔201处,整体结构厚度较小。此外,第一结构件14还可以设置为板状。
60.在设置第二组件20时有不同的实现方式。第一种第二组件20的实现方式:请参阅图3至图5,第二组件20包括相扣接的第三结构件24和第四结构件25,预定部件300夹设在第三结构件24和第四结构件25之间,第二凸环部23设于第三结构件24上。
61.在装配时,将预定部件300的部分区域放置在第三结构件24和第四结构件25之间,将第三结构件24和第四结构件25扣接,就能使第二组件20可靠地固定在预定部件300上。第三结构件24和第四结构件25中的一个可设置多个第二卡勾241,另一个设置多个第二扣位251,第二卡勾241和第二扣位251一一对应地卡接配合,实现第三结构件24和第四结构件25的快速装配。
62.示例性的,参阅图3,第三结构件24和第四结构件25均呈环形片状,预定部件300具有第二过孔301,第三结构件24和第四结构件25分别设在预定部件300的第二过孔301处相对两侧,整体结构厚度较小。此外,第三结构件24还可以设置为板状。
63.为了便于第三结构件24和第四结构件25的对齐定位,请参阅图3至图5,第四结构件25呈环状,第四结构件25套设在第二凸环部23外。在装配时,将环状的第四结构件25套在第二凸环部23上,就能将第四结构件25快速地定位在第三结构件24上,使得第二卡勾241和第二扣位251能较快的对齐和扣合,提升装配效率。
64.第二种第二组件20的实现方式:请参阅图8至图11,第二组件20包括第三结构件24,第三结构件24和预定部件300相连接,第二凸环部23设于第三结构件24上;
65.该方案中,第二组件20只有第三结构件24,第三结构件24连接在预定部件300上。第三结构件24和预定部件300可以为一体成型结构,或者采用粘接等组装方式连接。
66.示例性的,参阅图10,第三结构件24呈环形片状,预定部件300具有第二过孔301,第三结构件24设在预定部件300的第二过孔301处,整体结构厚度较小。此外,第三结构件24还可以设置为板状。
67.可以理解的,上述两种第一组件10的实现方式和两种第二组件20的实现方式,可
以任意组合使用。
68.在图1至图5所示的实施例中,配置为第一种第一组件10和第一种第二组件20的方式,第一组件10包括相扣接的第一结构件14和第二结构件15,第二组件20包括相扣接的第三结构件24和第四结构件25。
69.在图8至图11所示的实施例中,配置为第一种第一组件10和第二种第二组件20的方式,第一组件10包括相扣接的第一结构件14和第二结构件15,第二组件20包括第三结构件24。
70.在一些实施例中,请参阅图4、图5,第一组件10具有第一安装槽152,第一磁吸部12安装于第一安装槽152内,第二组件20具有第二安装槽252,第二磁吸部22安装于第二安装槽252内。该方案中,在第一组件10和第二组件20上分别设置安装槽,以固定装配磁吸部,使得整体结构厚度较小,结构紧凑。磁吸部可采用粘接或其他方式固定在相应的安装槽内。
71.在一些实施例中,第一组件10上设有第一覆盖件16,第一覆盖件16覆盖于第一安装槽152的槽口。第二组件20上设有第二覆盖件26,第二覆盖件26覆盖于第二安装槽252的槽口。该方案中,在第一组件10和第二组件20上分别设置覆盖件,以遮挡磁吸部或组件的表面,使得结构具有较好的外观。
72.在设置第一磁吸部12和第二磁吸部22时有多种实现方式。请参阅图4,第一磁吸部12和第二磁吸部22均为磁铁。或,第一磁吸部12为磁铁,第二磁吸部22为铁磁金属件。或,第一磁吸部12为铁磁金属件,第二磁吸部22为磁铁。其中,铁磁金属件是指能被磁铁磁吸的金属(比如铁)制作的结构。
73.以上三种方式,都能实现第一磁吸部12和第二磁吸部22的磁性吸附。
74.示例性的,请参阅图4,第一磁吸部12和第二磁吸部22均为磁铁。第一组件10上沿周向设置有多个第一磁吸部12,第二组件20上沿周向设置有多个第二磁吸部22,多个第一磁吸部12和多个第二磁吸部22对应设置,在第一组件10和第二组件20相互旋转至预定角度时能磁吸,两者相互旋转至另外一些角度时能分离,实现分段磁吸效果。
75.示例性的,第一磁吸部12或第二磁吸部22设置为铁磁金属件,铁磁金属件可以设置为片状,而磁铁可配置为多个。
76.在两种第一组件10和两种第二组件20的实现方式任意组合中,第一结构件14(第二结构件15)以及第三结构件24(第四结构件25)可以都采用塑胶件,并在第一组件10上单独设置第一磁吸部12,在第二组件20上单独设置第二磁吸部22,实现第一组件10和第二组件20的磁吸配合。
77.或者,第一结构件14(第二结构件15)采用铁磁金属制作,即第一结构件14(第二结构件15)能够和磁铁相互磁吸,而第三结构件24(第四结构件25)采用塑胶件制作,在第三结构件24(第四结构件25)上配置磁铁,从而实现第一组件10和第二组件20的磁吸配合。
78.或者,第三结构件24(第四结构件25)采用铁磁金属制作,即第三结构件24(第四结构件25)能够和磁铁相互磁吸,而第一结构件14(第二结构件15)采用塑胶件制作,在第一结构件14(第二结构件15)上配置磁铁,从而实现第一组件10和第二组件20的磁吸配合。
79.请参阅图6、图7,本技术实施例提供一种电子设备支架,包括:保护壳200、支撑架310和上述任一实施例的快拆连接结构100,保护壳200用于放置电子设备,第一组件10和保护壳200相连接,第二组件20和支撑架310相连接。
80.由于本电子设备支架采用了上述所有实施例的全部技术方案,因此同样具有上述实施例的技术方案所带来的所有有益效果,在此不再一一赘述。
81.示例性的,请参阅图6、图7,支撑架310为常规的可折叠支撑架310,该支撑架310包括依次连接的底板311、支撑板312和连接板313,底板311和支撑板312之间可弯折,支撑板312和连接板313之间可弯折。通过快拆连接结构100将保护壳200和支撑架310中的连接板313相连接。
82.在使用时,将在电子设备安装在保护壳200上。在需要倾斜支撑电子设备时,将保护壳200的底侧支撑在底板311上,支撑板312相对底板311倾斜设置,连接板313相对支撑板312倾斜设置,支撑板312对保护壳200和电子设备起到支撑作用。在需要分离保护壳200和支撑架310时,通过使支撑架310相对保护壳200旋转,使得第一组件10的第一卡扣11和第二组件20的第二卡扣21由扣接状态切换至错开状态,再用外力克服第一磁吸部12和第二磁吸部22的磁吸力使第一组件10和第二组件20分离,从而实现支撑架310和保护壳200的分离。在手持使用时,只要手持保护壳200即可,无需手持支撑架310,提升用户使用体验。在遭遇撞击或外力超过磁吸力时,第一卡扣11和第二卡扣21扣接,第一组件10和第二组件20使得保护壳200和支撑架310保持连接而不易脱离,安全性提升。
83.此外,支撑架310还可以为其他类型的支撑架。
84.在一些实施例中,请参阅图3,第二组件20包括相扣接的第三结构件24和第四结构件25,第三结构件24和第四结构件25均呈环状,支撑架310的部分区域夹设在第三结构件24和第四结构件25之间。在装配时,将支撑架310的部分区域放置在第三结构件24和第四结构件25之间,将第三结构件24和第四结构件25扣接,就能使第二组件20可靠地固定在支撑架310上。
85.在一些实施例中,请参阅图10,第二组件20包括呈环状的第三结构件24,支撑架310为皮套件,皮套件包设于第三结构件24的相对两侧。在制作时,将第三结构件24制作在皮套件内,形成第三结构件24和支撑架310的一体结构。可以理解为,皮套件具有第二过孔301,第二过孔301的内壁具有凹位302,第三结构件24的边沿插设固定在凹位302,实现第三结构件24固定于皮套件上。
86.以上所述仅为本技术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以限制本技术,凡在本技术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和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技术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