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可自由调节的头戴式单目夜视镜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2221089发布日期:2022-11-16 09:18阅读:79来源:国知局
一种可自由调节的头戴式单目夜视镜的制作方法

1.本技术涉及夜视镜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结构轻巧、调节自由且角度大、连接可靠、可单手操作的可自由调节的头戴式单目夜视镜。


背景技术:

2.随着户外、工业、安防及军事技术的发展,如户外摄影、矿难救援、夜晚抢险、夜间安保、特种作战及海底探索,都需要在低照度条件下进行,随着夜视设备价格的降低,夜视镜等夜视设备得到广泛的装备。单目夜视镜的使用者由于能够同时具有夜视和裸视的双重功能,且相比双目夜视镜其重量及体积均较小、成本较低,因此特别适合作为头戴式夜视镜。
3.目前,单目夜视镜与头盔一般采用万向节或上下翻转支架。万向节的一端与头盔固定且另一端与夜视镜固定,并通过旋钮来放松和锁定万向节来实现位置的调节与锁定;虽然万向节结构可自由调整角度,但旋钮式调节需要双手才能进行操作,使得其在诸如矿难救援、夜晚抢险、特种作战等紧急情况下单手无法完成正常双眼视野和单目夜视镜的及时切换,不仅使用不便,而且存在极大的安全问题。而上下翻转支架虽然可单手操作且调整快速,但并不能左右移动以适应不同使用者的瞳距,因此使用舒适度不佳;而上翻的单目夜视镜在头盔上形成向前伸出的垂直状态,不仅在昏暗场所容易泄露荧光而存在暴露问题,且前伸的单目夜视镜还容易在携行时被刮擦和磕碰。
4.现有技术中,为了提高头戴式夜视镜紧急使用情况下的适应性和避免暴露及便于携行,也有通过在上下翻转支架上增加二级翻转机构,从而使上翻的单目夜视镜与头盔横向贴合,但增加的二级翻转机构又会使得结构过于复杂和重量增加,而且两级翻转机构还会造成下翻后连接处容易随使用者移动而晃动,影响正常使用,其可靠性有待提高。另外,也有通过在将上下翻转支架与万向节相互集成形成优势互补的技术方案,并通过螺钉来调节万向节的阻尼,从而既规避前述的单一万向节无法单手调节的弊端,而且也解决了单一上下翻转支架的弊端;但是,由于上下翻转支架本身结构就相对复杂、重量大,而增加的万向节阻尼调节机构更会增加整个结构的复杂性和重量,从而增加使用者头部的负荷和降低了整体的使用可靠性。


技术实现要素:

5.针对现有技术中的不足,本技术提供了一种结构轻巧、调节自由且角度大、连接可靠、可单手操作的可自由调节的头戴式单目夜视镜。
6.本技术是这样实现的:包括头盔、单目夜视镜、万向支架,所述万向支架的一端与头盔固定连接且另一端与单目夜视镜固定连接;所述万向支架包括固定座、双头球杆、中间支杆、连接球杆,所述固定座一端与头盔固定连接且另一端设置有球面腔ⅰ,所述双头球杆的两端分别设置有球头ⅰ且一端的球头ⅰ可转动的伸入到球面腔ⅰ内实现连接,所述连接球杆的一端设置有球头ⅱ,所述中间支杆的两端分别设置有球面腔ⅱ并分别与双头球杆另一
端的球头ⅰ及球头ⅱ可转动的连接,所述连接球杆远离球头ⅱ的一端与单目夜视镜可拆卸地固定连接,所述球面腔ⅰ及球面腔ⅱ内分别对应设置有可抵紧球头ⅰ、球头ⅱ的阻尼体。
7.本技术的有益效果:
8.1、本技术根据头戴式单目夜视镜需重量轻和可单手操作、角度可自由调节、连接可靠的应用特点,创新设置具有两级阻尼万向节的万向支架,不仅相较现有的旋钮式万向节和翻转支架可实现单目夜视镜位置的单手快速自由调节,而且两级阻尼万向节还可提高单目夜视镜的活动范围,既可以提高使用的灵活性,而且可将单目夜视镜调整到诸如头盔前端形成横置或头盔一侧,可有效避免暴露和便于携行,并且可根据使用者的瞳距自由调整位置以提高使用适配度。
9.2、本技术的单目夜视镜通过具有两级阻尼万向节的万向支架实现与头盔的连接,由于阻尼万向节结构轻巧且可靠,因此不仅可显著减轻使用者的头部负荷,从而避免使用者头重脚轻造成的视觉失衡问题;而且阻尼万向节结构可通过预设合适的阻尼值,即可保证长期使用的稳定性,而且在保证单手调节的条件下,可减弱乃至避免随使用者移动时的晃动,从而可提高头戴时的视野稳定性。
10.3、本技术两级阻尼万向节结构的万向支架通过与头盔与单目夜视镜可拆卸地固定连接,从而可根据需要加装到不同的头盔上,也能根据需要更换不同的单目夜视镜,使用较为灵活,而且连接阻尼的万向节相较现有的结构较为简单且连接也较为可靠。
11.综上所述,本技术具有结构轻巧、调节自由且角度大、连接可靠、可单手操作的特点。
附图说明
12.图1为本技术结构示意图;
13.图2为图1之右视图;
14.图3为本技术之万向支架轴向剖切结构示意图;
15.图中:1-头盔,2-单目夜视镜,3-万向支架,4-固定座,401-球面腔ⅰ,402-底座,403-固定球杆,404-活动球杆,405-弹簧ⅱ,5-双头球杆,501-球头ⅰ,502-球杆,6-中间支杆,601-球面腔ⅱ,602-第一杆体,603-第二杆体,604-弹簧ⅰ,605-滑环,7-连接球杆,701-球头ⅱ,702-直杆,703-连接座,704-连接孔,8-避让口。
具体实施方式
16.为了使本技术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技术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用以解释本技术,并不用于限定本技术。
17.如图1至3所示,本技术包括头盔1、单目夜视镜2、万向支架3,所述万向支架3的一端与头盔1固定连接且另一端与单目夜视镜2固定连接;所述万向支架3包括固定座4、双头球杆5、中间支杆6、连接球杆7,所述固定座4一端与头盔1固定连接且另一端设置有球面腔ⅰ401,所述双头球杆5的两端分别设置有球头ⅰ501且一端的球头ⅰ501可转动的伸入到球面腔ⅰ401内实现连接,所述连接球杆7的一端设置有球头ⅱ701,所述中间支杆6的两端分别设置有球面腔ⅱ601并分别与双头球杆5另一端的球头ⅰ501及球头ⅱ701可转动的连接,所述连
接球杆7远离球头ⅱ701的一端与单目夜视镜2可拆卸地固定连接,所述球面腔ⅰ401及球面腔ⅱ601内分别对应设置有可抵紧球头ⅰ501、球头ⅱ701的阻尼体。
18.所述中间支杆6还包括中空并与对应侧的球面腔ⅱ601连通的第一杆体602及第二杆体603,所述第一杆体602与第二杆体603螺纹连接、胶体粘接或焊接且中空的内腔相互连通,所述阻尼体为设置于第一杆体602与第二杆体603的内腔内且两端分别抵紧球头ⅰ501、球头ⅱ701的弹簧ⅰ604。
19.所述阻尼体还包括设置于第一杆体602与第二杆体603的内腔内且两端分别与球头ⅰ501、球头ⅱ701及弹簧ⅰ604抵接并可滑动的滑环605。
20.所述第一杆体602与第二杆体603的内腔直径小于球面腔ⅱ601的直径,所述球面腔ⅱ601在中间支杆6端面的开口端的开口直径小于球面腔ⅱ601的直径。
21.所述固定座4包括底座402、固定球杆403、活动球杆404,所述底座402与头盔1可拆卸地固定连接,所述固定球杆403竖直固定设置于底座402上且远离端与活动球杆404螺纹连接或胶体粘接、焊接,所述活动球杆404远离固定球杆403的一端设置有球面腔ⅰ401,所述活动球杆404内部中空并与球面腔ⅰ401连通,所述阻尼体为设置于活动球杆404的中空内腔内且两端分别抵紧固定球杆403的端部及球头ⅰ501的弹簧ⅱ405。
22.所述固定球杆403的底部与底座402螺纹连接、胶体粘接或焊接固定。
23.所述连接球杆7包括直杆702、连接座703,所述直杆702一端与球头ⅱ701固定连接且另一端与连接座703垂直连接,所述连接座703与单目夜视镜2可拆卸地固定连接。
24.所述连接座703上设置有连接孔704,所述连接座703通过穿过连接孔704的螺钉与单目夜视镜2固定连接。
25.所述弹簧ⅰ604及弹簧ⅱ405为螺旋压缩弹簧或橡胶环。
26.所述球面腔ⅰ401和/或球面腔ⅱ601的内表面设置有耐磨层,所述球头ⅰ501和/或球头ⅱ701为空心球头,所述球杆502和/或直杆702为空心硬管。
27.所述固定座4、中间支杆6和/或连接球杆7为硬塑料、钛合金、铝合金材质。
28.所述球面腔ⅰ401和/或球面腔ⅱ601的开口端侧壁上开设有可容纳对应双头球杆5、连接球杆7的杆部的避让口8。避让口8可扩大万向节调整的角度以实现折叠功能。
29.所述固定座4的固定球杆403、双头球杆5的球杆502、中间支杆6的第一杆体602或第二杆体603及连接球杆7的直杆702上设置有可约束单目夜视镜2线缆的卡扣。
30.本技术工作原理和工作过程:
31.如图1至3所示,单目夜视镜2与头盔1连接时,先将固定座4的底座402通过螺栓或卡扣与头盔1固定连接,随后将单目夜视镜2用螺钉与连接座703连接,完成连接,而拆卸时反之即可。也可根据万向支架3转动的阻尼大小,通过更换活动球杆404内的弹簧ⅱ405,以及第一杆体602与第二杆体603内腔内的弹簧ⅰ604,在保证头盔1上的单目夜视镜2可单手自由调节的同时,减小使用时单目夜视镜2的晃动。
32.使用时,单手握持并下拽折叠在头盔1前端或侧部的单目夜视镜2,使得万向支架3的两级阻尼万向节自适应地旋转,使单目夜视镜2移动至左眼或右眼前端,然后再手持单目夜视镜2调整并指向目标即可使用;而不用时可单手调节单目夜视镜2到头盔1的前端或侧部。
33.以上所述仅为本技术较佳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技术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
任何熟悉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技术揭露的技术范围内,可轻易想到的变化或替换,都应涵盖在本技术的保护范围之内。因此,本技术的保护范围应该以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为准。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