应用于旋转轴的单向自锁机构、马达及线性致动器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3843449发布日期:2023-04-20 00:29阅读:60来源:国知局
应用于旋转轴的单向自锁机构、马达及线性致动器的制作方法

【】本技术涉及自锁机构领域,尤其涉及应用于旋转轴的单向自锁机构、马达及线性致动器。

背景技术

0、
背景技术:

1、在很大部分的传动机械应用场合,都需要传动部件在停止时能够保持静止状态,避免因外力作用而产生活动,例如电机的驱动轴,因此需要在传动部件内增加自锁机构来对传动部件进行锁定。虽然自锁结构能够产生自锁力,但若在传动部件正常运转过程中也具有自锁力,则会阻碍传动部件的运动。其最理想的解决方案,就是有一个能够单向自锁的装置,尤其是应用于轴体上的,现有的单向自锁机构通常是直接套装在轴体上的,自锁机构自身具有向轴体收缩的能力,轴体正向转动时自锁机构与轴体之间具有不容忽视的摩擦力,影响传动,同时也会对自锁机构产生较大的磨损。


技术实现思路

0、
技术实现要素:

1、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而提出应用于旋转轴的单向自锁机构,降低了旋转轴正转时与单向自锁机构之间的摩擦力。

2、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3、应用于旋转轴的单向自锁机构,包括外壳,所述外壳形成空腔,所述空腔内设有摩擦瓦片和挤压件,所述摩擦瓦片设于所述旋转轴的外周且可随所述旋转轴转动,所述摩擦瓦片的外侧壁与所述空腔的侧壁之间形成挤压间隙,所述挤压件可转动地设置在所述挤压间隙中且与所述摩擦瓦片啮合,所述挤压件可相对所述摩擦瓦片在所述挤压间隙内活动,以在所述旋转轴反转时挤压所述摩擦瓦片使所述摩擦瓦片抱紧旋转轴、在所述旋转轴正转时松开所述摩擦瓦片。

4、在上述方案的基础上,所述空腔侧壁或所述摩擦瓦片的外侧壁在旋转轴的反转方向上逐渐靠近旋转轴的轴心线。

5、在上述方案的基础上,所述挤压件可沿所述空腔的侧壁滚动,所述挤压件的一侧与所述摩擦瓦片啮合,所述挤压件的另一侧与所述空腔的侧壁啮合。

6、在上述方案的基础上,所述空腔的侧壁设有用于止挡所述挤压件的卡位凸起。

7、在上述方案的基础上,所述摩擦瓦片和所述挤压件的数量设有多个,所述自锁机构还包括用于将多个摩擦瓦片定位在旋转轴外周的定位件。

8、在上述方案的基础上,所述定位件包括套环,所述摩擦瓦片在旋转轴轴向上的一侧设有卡槽,所述套环与多个摩擦瓦片上的卡槽配合。

9、马达,包括输出轴和上述任意技术方案公开的单向自锁机构,所述单向自锁机构用于对所述输出轴进行自锁。

10、线性致动器,包括上述的马达。

11、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

12、本实用新型公开的单向自锁机构应用于旋转轴上,能够实现对旋转轴的单向自锁,摩擦瓦片可向旋转轴上施加制动力,制动力为摩擦瓦片和旋转轴之间的摩擦力。随着旋转轴的转动,挤压件可在挤压间隙内活动,旋转轴的转动方向不同时,挤压件相对摩擦瓦片活动的方向不同,当旋转轴正向转动时,挤压件不会挤压摩擦瓦片,而摩擦瓦片自身不具备向旋转轴抱紧的力,使摩擦瓦片与旋转轴之间的摩擦力处于最低值,从而不会影响旋转轴的正向转动。当旋转轴反向转动时,挤压件便可挤压摩擦瓦片,提高摩擦瓦片与旋转轴之间的相对作用力,以提高二者之间的摩擦力,从而锁定旋转轴。

13、挤压件与摩擦瓦片的外侧壁啮合,能够避免摩擦瓦片与挤压件之间相对滑动的情况,以避免因打滑的情况而导致挤压件对摩擦瓦片的挤压力偏小,而使制动力不足。

14、现有技术中,通常通过套装在转轴上的摩擦环来实现单向自锁,摩擦环可自然地抱紧转轴,当转轴正向转动时,摩擦环会在摩擦力作用下不断向外扩张、在扩张后又会因自身弹力作用下复原,以此不断反复变化,转轴依然能够受到不小的摩擦力,摩擦环也会具有较大的磨损。相较于现有技术,本申请的摩擦瓦片在自然情况下不会抱紧旋转轴,并且在旋转轴正向转动时挤压件不会挤压摩擦瓦片,因此摩擦瓦片和旋转轴之间的摩擦力可以忽略不计,旋转轴可更好地转动。

15、摩擦瓦片可选择摩擦系数较大的材料,以提高与旋转轴之间的制动力。当摩擦瓦片出现磨损时,挤压件依然可挤压摩擦瓦片使摩擦瓦片抱紧旋转轴,制动力不会出现明显变化。

16、本实用新型的这些特点和优点将会在下面的具体实施方式、附图中详细的揭露。



技术特征:

1.应用于旋转轴的单向自锁机构,其特征在于,包括外壳,所述外壳形成空腔,所述空腔内设有摩擦瓦片和挤压件,所述摩擦瓦片设于所述旋转轴的外周且可随所述旋转轴转动,所述摩擦瓦片的外侧壁与所述空腔的侧壁之间形成挤压间隙,所述挤压件可转动地设置在所述挤压间隙中且与所述摩擦瓦片啮合,所述挤压件可相对所述摩擦瓦片在所述挤压间隙内活动,以在所述旋转轴反转时挤压所述摩擦瓦片使所述摩擦瓦片抱紧旋转轴、在所述旋转轴正转时松开所述摩擦瓦片。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应用于旋转轴的单向自锁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空腔侧壁或所述摩擦瓦片的外侧壁在旋转轴的反转方向上逐渐靠近旋转轴的轴心线。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应用于旋转轴的单向自锁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挤压件可沿所述空腔的侧壁滚动,所述挤压件的一侧与所述摩擦瓦片啮合,所述挤压件的另一侧与所述空腔的侧壁啮合。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应用于旋转轴的单向自锁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空腔的侧壁设有用于止挡所述挤压件的卡位凸起。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应用于旋转轴的单向自锁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摩擦瓦片和所述挤压件的数量设有多个,所述自锁机构还包括用于将多个摩擦瓦片定位在旋转轴外周的定位件。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应用于旋转轴的单向自锁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定位件包括套环,所述摩擦瓦片在旋转轴轴向上的一侧设有卡槽,所述套环与多个摩擦瓦片上的卡槽配合。

7.马达,其特征在于,包括输出轴和权利要求1至6中任一项所述的单向自锁机构,所述单向自锁机构用于对所述输出轴进行自锁。

8.线性致动器,其特征在于,包括权利要求7所述的马达。


技术总结
本技术公开了应用于旋转轴的单向自锁机构、马达及线性致动器,属于自锁机构领域,降低了旋转轴正转时与单向自锁机构之间的摩擦力,本技术的应用于旋转轴的单向自锁机构,包括外壳,所述外壳形成空腔,所述空腔内设有摩擦瓦片和挤压件,所述摩擦瓦片设于所述旋转轴的外周且可随所述旋转轴转动,所述摩擦瓦片的外侧壁与所述空腔的侧壁之间形成挤压间隙,所述挤压件可转动地设置在所述挤压间隙中且与所述摩擦瓦片啮合,所述挤压件可相对所述摩擦瓦片在所述挤压间隙内活动,以在所述旋转轴反转时挤压所述摩擦瓦片使所述摩擦瓦片抱紧旋转轴、在所述旋转轴正转时松开所述摩擦瓦片。

技术研发人员:许欣,叶孝东,沈如芳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浙江捷昌线性驱动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21028
技术公布日:2024/1/1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