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焊接式全金属截止阀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3612951发布日期:2023-03-25 00:33阅读:30来源:国知局
一种焊接式全金属截止阀的制作方法

1.本实用新型属于截止阀技术领域,具体的说是一种焊接式全金属截止阀。


背景技术:

2.焊接式截止阀是指关闭件沿阀座中心线移动的阀门,非常适合用于对流量的调节。
3.现有技术中截止阀是通过阀盖和阀体构成的,通过法兰对其进行连接,在使用过程中,通过转动阀盖顶部的旋钮,从而来控制流量,对其进行开启和关闭。
4.但是现有技术中截止阀在使用过程中发现,阀盖与阀体之间是通过法兰进行连接的,当长时间使用之后,会出现一定的老化,造成损坏,从而导致密封效果降低,造成液体从阀盖和阀体之间流出,进而造成不必要的浪费,为此,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焊接式全金属截止阀。


技术实现要素:

5.为了弥补现有技术的不足,解决背景技术中所提出的至少一个技术问题。
6.本实用新型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本实用新型所述的一种焊接式全金属截止阀,包括阀盖、螺栓、阀体,所述阀盖侧壁转动连接有多个螺栓;多个所述螺栓均匀分布于阀盖侧壁上;所述阀盖下方设有阀体;所述阀盖底部固接有密封圈;所述密封圈表面固接有密封套;所述密封套表面固接有多个第一磁块;多个所述第一磁块均匀分布于密封套表面上;所述阀体表面固接有多个第二磁块;多个所述第二磁块均匀分布于阀体表面上。
7.优选的,所述密封圈表面开设有通孔;所述密封圈侧壁固接有多个橡胶块;多个所述橡胶块均匀分布于密封圈侧壁上;所述橡胶块贯穿密封圈壁体并与其固接。
8.优选的,所述橡胶块侧壁设有橡胶球;所述橡胶球与橡胶块侧壁为固接。
9.优选的,所述密封套表面设有铁丝。
10.优选的,所述密封圈侧壁设有挡水条;所述挡水条与密封圈侧壁为固接。
11.优选的,所述挡水条表面固接有多个凸块;多个所述凸块均匀分布于挡水条表面上。
12.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如下:
13.1.本实用新型所述的一种焊接式全金属截止阀,通过设置的阀盖、螺栓、阀体、密封圈、密封套、第一磁块和第二磁块,在使用时,通过密封圈可对阀盖与阀体之间的连接处进行密封,当将阀盖与阀体进行连接时,此时密封套会延伸至阀体的表面上,第一磁块与第二磁块会互相产生吸力,该过程中,从而降低当阀盖与阀体内部充满液体时,阀盖与阀体的内部会存在一定的压力,导致液体从阀盖与阀体的连接处向外部流出,造成不必要的浪费,此时通过密封圈对其进行的密封,进而增加阀盖与阀体在使用时的密封作用。
14.2.本实用新型所述的一种焊接式全金属截止阀,通过设置的通孔和橡胶块,在使
用时,由于通孔内部本身存在一定的气体,此时当密封圈与阀体进行连接时,向橡胶块施加压力,橡胶块与阀体侧壁产生摩擦力,该过程中,从而降低部分的液体流进密封圈与阀体的接缝处,导致降低密封圈与阀体侧壁的摩擦力,造成液体流出,从而造成不必要的浪费,此时通过通孔内部的气体向橡胶块施加压力,进而增加密封圈与阀体的固定效果。
附图说明
15.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
16.图1是本实用新型中阀盖的立体图;
17.图2是本实用新型中阀体的结构示意图;
18.图3是图2中a处局部放大图;
19.图4是图2中b处局部放大图;
20.图5是图2中c处局部放大图;
21.图6是实施例二中固定条的结构示意图。
22.图中:1、阀盖;11、螺栓;12、阀体;13、密封圈;14、密封套;15、第一磁块;16、第二磁块;2、通孔;21、橡胶块;3、橡胶球;4、铁丝;5、挡水条;6、凸块;7、固定条。
具体实施方式
23.为了使本实用新型实现的技术手段、创作特征、达成目的与功效易于明白了解,下面结合具体实施方式,进一步阐述本实用新型。
24.实施例一
25.如图1至图5所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所述的一种焊接式全金属截止阀,包括阀盖1、螺栓11、阀体12,所述阀盖1侧壁转动连接有多个螺栓11;多个所述螺栓11均匀分布于阀盖1侧壁上;所述阀盖1下方设有阀体12;所述阀盖1底部固接有密封圈13;所述密封圈13表面固接有密封套14;所述密封套14表面固接有多个第一磁块15;多个所述第一磁块15均匀分布于密封套14表面上;所述阀体12表面固接有多个第二磁块16;多个所述第二磁块16均匀分布于阀体12表面上;通过在阀盖1底部固接的密封圈13,在使用时,通过螺栓11将阀盖1与阀体12进行固定,之后通过控制阀盖1进行流量的调节,此时当阀盖1和阀体12内部充满液体时,通过密封圈13可对阀盖1与阀体12之间的连接处进行密封,当将阀盖1与阀体12进行连接时,此时密封套14会延伸至阀体12的表面上,在第一磁块15与第二磁块16的相互靠近下,第一磁块15与第二磁块16会互相产生吸力,该过程中,从而降低当阀盖1与阀体12内部充满液体时,阀盖1与阀体12的内部会存在一定的压力,导致液体从阀盖1与阀体12的连接处向外部流出,造成不必要的浪费,此时通过密封圈13对其进行的密封,进而增加阀盖1与阀体12在使用时的密封作用。
26.所述密封圈13表面开设有通孔2;所述密封圈13侧壁固接有多个橡胶块21;多个所述橡胶块21均匀分布于密封圈13侧壁上;所述橡胶块21贯穿密封圈13壁体并与其固接;通过在密封圈13表面开设的通孔2,在使用时,由于通孔2内部本身存在一定的气体,此时当密封圈13与阀体12进行连接时,由于阀体12对通孔2的挤压,向橡胶块21施加压力,橡胶块21与阀体12的侧壁会充分贴合,橡胶块21与阀体12侧壁产生摩擦力,该过程中,从而降低部分的液体流进密封圈13与阀体12的接缝处,导致降低密封圈13与阀体12侧壁的摩擦力,造成
液体流出,从而造成不必要的浪费,此时通过通孔2内部的气体向橡胶块21施加压力,进而增加密封圈13与阀体12的固定效果。
27.所述橡胶块21侧壁设有橡胶球3;所述橡胶球3与橡胶块21侧壁为固接;通过在橡胶块21侧壁固接的橡胶球3,在使用时,通过通孔2内部气体向四周的挤压,从而使橡胶球3与阀体12的侧壁充分接触,与阀体12侧壁产生一定的摩擦力,该过程中,通过设置的橡胶球3,从而降低部分液体流进密封圈13与阀体12的接缝处,导致降低摩擦力,造成内部液体的流出,从而造成浪费,此时通过橡胶球3与阀体12侧壁产生的摩擦力,进而增加密封圈13与阀体12侧壁的固定效果。
28.所述密封套14表面设有铁丝4;通过在密封套14表面设有的铁丝4,在使用时,当密封套14延伸至阀体12处时,此时通过工具将铁丝4拧紧,该过程中,通过设置的铁丝4,从而降低阀盖1与阀体12内部的液体通过密封圈13与阀体12之间向外部流出,造成一些不必要的浪费,通过拧紧铁丝4,将密封套14与阀体12的表面进行充分的贴合,进而增加对密封套14的密封作用。
29.所述密封圈13侧壁设有挡水条5;所述挡水条5与密封圈13侧壁为固接;通过在密封圈13侧壁固接的挡水条5,在使用时,当阀盖1与阀体12内部充满液体时,此时挡水条5可阻挡一部分的液体流进密封圈13与阀体12的接缝处,该过程中,通过设置的挡水条5,从而降低部分液体流进密封圈13与阀体12的接缝处,导致降低密封圈13与阀体12侧壁的摩擦力,造成部分液体的流出,从而造成不必要的浪费,此时通过挡水条5对部分液体的阻挡,进而增加阀盖1与阀体12的密封作用。
30.所述挡水条5表面固接有多个凸块6;多个所述凸块6均匀分布于挡水条5表面上;通过在挡水条5表面固接的凸块6,在使用时,首先将阀盖1与阀体12进行固定,此时阀体12的侧壁会与多个凸块6进行充分的接触,与阀体12侧壁产生一定摩擦力,该过程中,通过设置的凸块6,从而降低密封圈13与阀体12侧壁摩擦力过低,导致阀盖1与阀体12内部液体的流出,此时通过多个凸块6与阀体12侧壁产生的摩擦力,进而增加密封圈13与阀体12侧壁的固定效果。
31.实施例二
32.如图6所示,对比实施例一,其中本实用新型的另一种实施方式为:所述密封套14表面固接有固定条7;通过在密封套14表面固接的固定条7,在使用时,通过阀盖1与阀体12的互相挤压,使密封圈13会向四周挤出,固定条7可对密封圈13进行支撑固定,该过程中,通过设置的固定条7,从而降低阀盖1与阀体12的互相挤压,导致密封圈13出现一定的损坏,造成密封圈13撕裂,此时通过固定条7对密封圈13的支撑固定,进而增加密封圈13的使用寿命,同时增加对密封圈13的固定效果。
33.工作时,通过在阀盖1底部固接的密封圈13,在使用时,通过螺栓11将阀盖1与阀体12进行固定,之后通过控制阀盖1进行流量的调节,此时当阀盖1和阀体12内部充满液体时,通过密封圈13可对阀盖1与阀体12之间的连接处进行密封,当将阀盖1与阀体12进行连接时,此时密封套14会延伸至阀体12的表面上,在第一磁块15与第二磁块16的相互靠近下,第一磁块15与第二磁块16会互相产生吸力,通过在密封圈13表面开设的通孔2,在使用时,由于通孔2内部本身存在一定的气体,此时当密封圈13与阀体12进行连接时,由于阀体12对通孔2的挤压,向橡胶块21施加压力,橡胶块21与阀体12的侧壁会充分贴合,橡胶块21与阀体
12侧壁产生摩擦力,通过在橡胶块21侧壁固接的橡胶球3,在使用时,通过通孔2内部气体向四周的挤压,从而使橡胶球3与阀体12的侧壁充分接触,与阀体12侧壁产生一定的摩擦力,通过在密封套14表面设有的铁丝4,在使用时,当密封套14延伸至阀体12处时,此时通过工具将铁丝4拧紧,通过在密封圈13侧壁固接的挡水条5,在使用时,当阀盖1与阀体12内部充满液体时,此时挡水条5可阻挡一部分的液体流进密封圈13与阀体12的接缝处,通过在挡水条5表面固接的凸块6,在使用时,首先将阀盖1与阀体12进行固定,此时阀体12的侧壁会与多个凸块6进行充分的接触,与阀体12侧壁产生一定摩擦力。
34.上述前、后、左、右、上、下均以说明书附图中的图1为基准,按照人物观察视角为标准,装置面对观察者的一面定义为前,观察者左侧定义为左,依次类推。
35.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中心”、“纵向”、“横向”、“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保护范围的限制。
36.以上显示和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基本原理、主要特征和优点。本行业的技术人员应该了解,本实用新型不受上述实施例的限制,上述实施例和说明书中描述的只是说明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精神和范围的前提下,本实用新型还会有各种变化和改进,这些变化和改进都落入要求保护的本实用新型范围内。本实用新型要求保护范围由所附的权利要求书及其等效物界定。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