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减振防松胶座、压缩机减振结构和空调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4283934发布日期:2023-05-27 16:11阅读:23来源:国知局
一种减振防松胶座、压缩机减振结构和空调的制作方法

本技术涉及空调,具体的说,是一种减振防松胶座、压缩机减振结构和空调。


背景技术:

1、绝大部分压缩机都会配有防振胶座来构成减振结构,以减小压缩机的振动,提高稳定性。传统的减振结构如图1所示,一根点焊螺母06焊接在压缩机支架05上并向上穿过压缩机底座03,点焊螺母06上位于压缩机底座03和压缩机支架05的位置安装有一个防振胶座04,点焊螺母06上位于压缩机底座03之上的位置安装有垫圈02和带垫螺母01,带垫螺母01将压缩机底座03压紧在防振胶座04顶部实现紧固。传统的减振结构中的防振胶座一般是整块橡胶,随着压缩机使用时间的增加,橡胶材质的防振胶座会发生疲劳变形,导致其无法与压缩机底座紧密贴合,从而导致压缩机松动,并且防振胶座与带垫螺母之间的间隙会随时间越来越大,压缩机也将无法保持原先的水平状态,使得减振效果大打折扣。此外,如果要将之前的防振胶座更换成新的防振胶座,也不是易事,售后会面临较大的维护压力。


技术实现思路

1、本实用新型的目的之一在于设计出一种减振防松胶座、压缩机减振结构和空调,用以解决传统防振胶座疲劳变形导致的压缩机松动的问题。

2、本实用新型通过下述技术方案实现:

3、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减振防松胶座,包括螺栓、防振胶座、第一斜垫圈、第二斜垫圈和螺母;所述防振胶座活动套设于所述螺栓的杆段;所述第二斜垫圈的顶面设置为斜面,所述第二斜垫圈位于所述防振胶座上方并活动套设于所述螺栓的杆段;所述第一斜垫圈的底面设置为斜面,所述第一斜垫圈位于所述第二斜垫圈的上方并活动套设于所述螺栓的杆段,其中,所述第一斜垫圈的底面倾角与所述第二斜垫圈的顶面倾角相等;所述螺母位于所述第一斜垫圈的上方并螺接于所述螺栓的杆段,所述螺母能够将所述第一斜垫圈的底面压紧于所述第二斜垫圈的顶面。

4、采用上述设置结构时,位于防振胶座的上方位置设置有顶面和底面可以相互互补贴合的第一斜垫圈、第二斜垫圈,这样,当第一斜垫圈和第二斜垫圈被螺母压紧在压缩机底座上时,压缩机上下振动能使第一斜垫圈、第二斜垫圈之间产生相互作用的沿斜面的摩擦力,从而使螺母顺时针拧紧,以此达到压缩机防松的效果,可以在一定程度上解决防振胶座疲劳变形带来的压缩机松动的隐患。

5、进一步的为更好的实现本实用新型,特别采用下述设置结构:所述第一斜垫圈和所述第二斜垫圈的摩擦系数大于tanθ,θ为所述第一斜垫圈的底面倾角角度。

6、进一步的为更好的实现本实用新型,特别采用下述设置结构:所述第一斜垫圈和所述第二斜垫圈的材质相同。

7、进一步的为更好的实现本实用新型,特别采用下述设置结构:所述螺母设置为带垫螺母。

8、进一步的为更好的实现本实用新型,特别采用下述设置结构:减振防松胶座还包括活动套设于所述螺栓的杆段的第一压缩弹簧,所述第一压缩弹簧的顶部连接所述第二斜垫圈的底面。

9、采用上述设置结构时,第一压缩弹簧的设置能够将第一斜垫圈、第二斜垫圈抵紧在螺母上,就算防振胶座后面会发生疲劳变形,第一压缩弹簧也能让第一斜垫圈与螺母保持紧密贴合,而不会失去紧固效果,导致压缩机松动。

10、进一步的为更好的实现本实用新型,特别采用下述设置结构:所述第一压缩弹簧设置为螺旋弹簧,所述第一压缩弹簧的旋向与所述螺母的旋向相反设置。

11、进一步的为更好的实现本实用新型,特别采用下述设置结构:所述防振胶座包括第一胶座件、第二压缩弹簧和第二胶座件,所述第二压缩弹簧的顶部连接所述第一胶座件的底部,所述第二压缩弹簧的底部连接所述第二胶座件的顶部;所述第一胶座件和所述第二胶座件设置为丁晴橡胶结构件。

12、采用上述设置结构时,防振胶座将胶座件一分为二并通过第二压缩弹簧连接,可以提高减振效果,同时也可使得防振胶座具有较大的变形量,就算防振胶座后面会发生疲劳变形,第二压缩弹簧也能让第一胶座件与压缩机底座保持紧密贴合,保证对压缩机的减振效果。

13、进一步的为更好的实现本实用新型,特别采用下述设置结构:所述第二压缩弹簧为螺旋弹簧;所述第二压缩弹簧与所述第一压缩弹簧的固有振动频率不同。

14、进一步的为更好的实现本实用新型,特别采用下述设置结构:所述第一胶座件的顶部设置有第一凸起部,所述第一压缩弹簧活动套设于所述第一凸起部;所述第一胶座件的底部设置有第一凹陷部,所述第二胶座件的顶部设置有第二凸起部,所述第二压缩弹簧的顶部伸入所述第一凹陷部内,所述第二压缩弹簧的底部活动套设于所述第二凸起部。

15、本实用新型还提供了一种压缩机减振结构,包括压缩机支架、压缩机底座和上述的减振防松胶座;所述减振防松胶座的螺栓固定连接于所述压缩机底座并向上穿过所述压缩机支架,所述减振防松胶座的防振胶座的底部和顶部分别抵接所述压缩机支架的顶面和所述压缩机底座的底面,所述减振防松胶座的螺母将所述减振防松胶座的第二斜垫圈抵紧于所述压缩机底座的顶面上。

16、本实用新型还提供了一种空调,包括压缩机和机壳,所述压缩机采用上述的压缩机减振结构安装于所述机壳,所述压缩机减振结构的压缩机支架连接于所述机壳,所述压缩机减振结构的压缩机底座连接于所述压缩机。

17、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优点及有益效果:

18、本实用新型中,位于防振胶座的上方位置设置有顶面和底面可以相互互补贴合的第一斜垫圈、第二斜垫圈,这样,当第一斜垫圈和第二斜垫圈被螺母压紧在压缩机底座上时,压缩机上下振动能使第一斜垫圈、第二斜垫圈之间产生相互作用的沿斜面的摩擦力,从而使螺母顺时针拧紧,以此达到压缩机防松的效果,可以在一定程度上解决防振胶座疲劳变形带来的压缩机松动的隐患。



技术特征:

1.一种减振防松胶座,其特征在于:包括: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减振防松胶座,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斜垫圈(2)和所述第二斜垫圈(3)的摩擦系数大于tanθ,θ为所述第一斜垫圈(2)的底面倾角角度。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减振防松胶座,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活动套设于所述螺栓(9)的杆段的第一压缩弹簧(4),所述第一压缩弹簧(4)的顶部连接所述第二斜垫圈(3)的底面。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减振防松胶座,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压缩弹簧(4)设置为螺旋弹簧,所述第一压缩弹簧(4)的旋向与所述螺母的旋向相反设置。

5.根据权利要求3或4所述的一种减振防松胶座,其特征在于:所述防振胶座包括第一胶座件(5)、第二压缩弹簧(6)和第二胶座件(7),所述第二压缩弹簧(6)的顶部连接所述第一胶座件(5)的底部,所述第二压缩弹簧(6)的底部连接所述第二胶座件(7)的顶部。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减振防松胶座,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压缩弹簧(6)与第一压缩弹簧(4)同为螺旋弹簧。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减振防松胶座,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压缩弹簧(6)与所述第一压缩弹簧(4)的固有振动频率不同。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一种减振防松胶座,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压缩弹簧(6)的直径大于所述第一压缩弹簧(4)的直径。

9.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一种减振防松胶座,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压缩弹簧(6)的弹簧丝直径大于所述第一压缩弹簧(4)的弹簧丝直径。

10.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一种减振防松胶座,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压缩弹簧(6)的自由长度大于所述第一压缩弹簧(4)的自由长度。

11.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减振防松胶座,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胶座件(5)的顶部设置有第一凸起部(51),所述第一压缩弹簧(4)活动套设于所述第一凸起部(51)。

12.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减振防松胶座,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胶座件(5)的底部设置有第一凹陷部(52),所述第二胶座件(7)的顶部设置有第二凸起部(71),所述第二压缩弹簧(6)的顶部伸入所述第一凹陷部(52)内,所述第二压缩弹簧(6)的底部活动套设于所述第二凸起部(71)。

13.一种压缩机减振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压缩机支架(8)、压缩机底座(10)和权利要求1-12任一项所述的减振防松胶座;所述减振防松胶座的螺栓(9)固定连接于所述压缩机底座(10)并向上穿过所述压缩机支架(8),所述减振防松胶座的防振胶座的底部和顶部分别抵接所述压缩机支架(8)的顶面和所述压缩机底座(10)的底面,所述减振防松胶座的螺母将所述减振防松胶座的第二斜垫圈(3)抵紧于所述压缩机底座(10)的顶面上。

14.一种空调,其特征在于:包括压缩机和机壳,所述压缩机采用权利要求13所述的压缩机减振结构安装于所述机壳,所述压缩机减振结构的压缩机支架(8)连接于所述机壳,所述压缩机减振结构的压缩机底座(10)连接于所述压缩机。


技术总结
本技术提供了一种减振防松胶座、压缩机减振结构和空调,涉及空调技术领域,解决了现有技术中压缩机使用过程中传统防振胶座疲劳变形导致的压缩机松动的问题,本技术中,防振胶座活动套设于螺栓的杆段;第二斜垫圈的顶面设置为斜面,第二斜垫圈位于防振胶座上方并活动套设于螺栓的杆段;第一斜垫圈的底面设置为斜面,第一斜垫圈位于第二斜垫圈的上方并活动套设于螺栓的杆段,其中,第一斜垫圈的底面倾角与第二斜垫圈的顶面倾角相等并为θ,第一斜垫圈和第二斜垫圈的摩擦系数大于tanθ;螺母位于第一斜垫圈的上方并螺接于螺栓的杆段,螺母能够将第一斜垫圈的底面压紧于第二斜垫圈的顶面。本技术与现有技术相比,可以预防压缩机松动。

技术研发人员:郭忠有,刘金喜,李权威,陈一,黎瑞琦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珠海格力电器股份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21214
技术公布日:2024/1/1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