连接接头及润滑系统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4597548发布日期:2023-06-28 21:36阅读:22来源:国知局
连接接头及润滑系统的制作方法

本发明涉及变径连接设备,具体而言,涉及一种连接接头及润滑系统。


背景技术:

1、目前,对于现代生产设备,良好的润滑是其正常运行的重要保障,智能润滑系统的出现,使得设备润滑更加精准、及时、科学和有效,从而保障了设备安全高效运行。智能润滑系统需借助管路把润滑油输送到各个需要润滑的位置点,故润滑油管路对智能润滑系统的工作起着关键作用。

2、现有技术中,润滑系统通常存在开关阀、供油管路和过滤器三者口径不一致的问题(例如:用于活性炭生产设备的智能润滑系统的润滑油管路口径和过滤器的入口口径不一致),因此需要通过变径连接接头实现对于不同口径装置的连接,但是现有技术中的连接接头通常由多个连接结构经过焊接组合而成,存在焊点多、接口多、易爆管和易泄漏的问题,工作可靠性差且安装工作量大,不利于智能润滑系统的安全高效运行。

3、因连接接头在焊接部位的耐压能力比其他部位要低很多,并且,管路焊接部位需要做专门的防腐处理,同时焊接质量不易控制,因此在长时间使用过程中,焊缝部位易出现锈蚀、脱落和破裂等现象,成为润滑系统爆管和泄漏的危险点。


技术实现思路

1、本发明提供了一种连接接头及润滑系统,以解决现有技术中的连接接头上的焊点多、密封性差,进而导致连接接头的工作可靠性差且安装工作量大的问题。

2、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根据本发明的一个方面,本发明提供了一种连接接头,包括:连接结构,连接结构的内部具有贯通的安装腔,安装腔的两端分别为流通入口和插接口;变径结构,变径结构的内部具有贯通的变径腔,变径腔两端的流通面积不同,变径结构的一端为第一配合端,另一端为第二配合端;密封圈,套设在第一配合端的外周面上;其中,变径结构穿过插接口,且与插接口的内壁密封配合;第一配合端位于安装腔内;外部管路出口处分别与安装腔的内壁和第一配合端的外周面配合,以连通变径腔;第二配合端与另一外部管路连接,以将两个外部管路连通。

3、进一步地,变径腔包括依次连通的第一段和第二段,第一段远离第二段的一端具有第一入口;第一段和第二段的连接处具有变径口,第二段远离第一段的一端具有第二出口;其中,第一入口和第二出口的孔径不同;变径口为锥形孔,锥形孔的母线和锥形孔的中轴线的夹角范围为40-50度。

4、进一步地,锥形孔的母线和锥形孔的中轴线的夹角为45度。

5、进一步地,第一配合端的外周面为锥形环面,锥形环面的母线与第一配合端中轴线的夹角范围为10-15度。

6、进一步地,锥形环面的母线与第一配合端中轴线的夹角范围为12度。

7、进一步地,第一配合端的外周面上还具有容纳环槽,密封圈设置在容纳环槽内,以密封外部管路出口处的内壁与第一配合端的外周面之间的区域。

8、进一步地,安装腔的内壁上开设有内螺纹,内螺纹与外部管路出口处外周面上的外螺纹相配合。

9、进一步地,第二配合端的外周面上开设有外螺纹,外螺纹与另一外部管路内壁上的内螺纹配合。

10、进一步地,安装腔内靠近插接口处具有定位锥面,变径结构的第一配合端的外周面上还具有定位凸起,定位凸起上具有环形锥面,环形锥面与定位锥面相配合,以密封插接口。

11、根据本发明的另一方面,提供了一种润滑系统,包括上述的连接接头;润滑系统还包括:开关阀和过滤器;开关阀可开闭,开关阀通过连接接头与过滤器连通;其中,开关阀的出口分别与安装腔的内壁和第一配合端的外周面配合,以连通变径腔;过滤器的入口与第二配合端连接,以连通变径腔。

12、应用本发明的技术方案,本发明提供了一种连接接头,包括:连接结构,连接结构的内部具有贯通的安装腔,安装腔的两端分别为流通入口和插接口;变径结构,变径结构的内部具有贯通的变径腔,变径腔两端的流通面积不同,变径结构的一端为第一配合端,另一端为第二配合端;密封圈,套设在第一配合端的外周面上;其中,变径结构穿过插接口,且与插接口的内壁密封配合;第一配合端位于安装腔内;外部管路出口处分别与安装腔的内壁和第一配合端的外周面配合,以连通变径腔;第二配合端与另一外部管路连接,以将两个外部管路连通。本发明通过设置连接结构和变径结构相配合,对比现有常见的连接接头,有效减少了连接接头成型及安装所必须的焊点数量,提高了连接接头整体的强度和刚度,有效避免了连接接头出现泄露和爆管的问题,进而提高了连接接头的工作可靠性,并减少了连接接头在实际安装中的工作量,使用和安装更加便捷,为后续智能润滑系统的安全高效运行提供了结构支持。



技术特征:

1.一种连接接头,其特征在于,包括: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连接接头,其特征在于,所述变径腔(21)包括依次连通的第一段(211)和第二段(212),所述第一段(211)远离所述第二段(212)的一端具有第一入口(213);所述第一段(211)和所述第二段(212)的连接处具有变径口(214),所述第二段(212)远离所述第一段(211)的一端具有第二出口(215);其中,所述第一入口(213)和所述第二出口(215)的孔径不同;所述变径口(214)为锥形孔,所述锥形孔的母线和所述锥形孔的中轴线的夹角范围为40-50度。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连接接头,其特征在于,所述锥形孔的母线和所述锥形孔的中轴线的夹角为45度。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连接接头,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配合端(22)的外周面为锥形环面,所述锥形环面的母线与所述第一配合端(22)中轴线的夹角范围为10-15度。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连接接头,其特征在于,所述锥形环面的母线与所述第一配合端(22)中轴线的夹角范围为12度。

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连接接头,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配合端(22)的外周面上还具有容纳环槽(221),所述密封圈(30)设置在所述容纳环槽(221)内,以密封所述外部管路出口处的内壁与所述第一配合端(22)的外周面之间的区域。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连接接头,其特征在于,所述安装腔(11)的内壁上开设有内螺纹,所述内螺纹与所述外部管路出口处外周面上的外螺纹相配合。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连接接头,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配合端(23)的外周面上开设有外螺纹,所述外螺纹与另一所述外部管路内壁上的内螺纹配合。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连接接头,其特征在于,所述安装腔(11)内靠近所述插接口(13)处具有定位锥面(111),所述变径结构(20)的第一配合端(22)的外周面上还具有定位凸起(222),所述定位凸起(222)上具有环形锥面,所述环形锥面与所述定位锥面(111)相配合,以密封所述插接口(13)。

10.一种润滑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权利要求1至9任一项所述的连接接头;所述润滑系统还包括:开关阀(40)和过滤器(50);所述开关阀(40)可开闭,所述开关阀(40)通过所述连接接头与所述过滤器(50)连通;其中,所述开关阀(40)的出口分别与所述安装腔(11)的内壁和所述第一配合端(22)的外周面配合,以连通所述变径腔(21);


技术总结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连接接头及润滑系统,其中连接接头包括:连接结构,连接结构的内部具有贯通的安装腔,安装腔的两端分别为流通入口和插接口;变径结构,变径结构的内部具有贯通的变径腔,变径腔两端的流通面积不同,变径结构的一端为第一配合端,另一端为第二配合端;密封圈,套设在第一配合端的外周面上;其中,变径结构穿过插接口,且与插接口的内壁密封配合;第一配合端位于安装腔内;外部管路出口处分别与安装腔的内壁和第一配合端的外周面配合,以连通变径腔;第二配合端与另一外部管路连接,以将两个外部管路连通。本发明减少了连接接头成型及安装所必须的焊点数量,避免了连接接头出现泄露和爆管的问题,进而提高了连接接头的可靠性。

技术研发人员:闫瑞兵,陆晓东,麻荣福,常博,杜辉辉,李康,赵晔,闫志富,胡志伟,李晋,程浩,李海山,王赵阳,李建瑞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国家能源集团新疆能源有限责任公司
技术研发日:
技术公布日:2024/1/1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