配管接头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6710074发布日期:2024-01-16 11:46阅读:17来源:国知局
配管接头的制作方法

本公开涉及配管接头。


背景技术:

1、日本专利特开2005-172161号公报记载了一种将结合确认部件与保持器组合的快速连接器,该结合确认部件能够将管插入外壳并卷轴部超出可与保持器结合的位置时将保持器推入。在日本专利特开2005-172161号公报记载的快速连接器中,除非将配合管的端部完全插入至正常的完全结合位置,否则无法将保持器推入并锁定,能够防止发生不完全结合状态。

2、在日本专利特开2006-112554号公报记载了一种快速连接器,其中,在保持器上设置一对臂部,该臂部延伸以从两侧夹住外壳的外周部,在该臂部的前端形成有爪尖朝向外壳轴向的锁定爪。并且,在外壳的外周部设置有卡合部,该卡合部卡合锁定爪,以在保持器处于待机位置时,只能在推入的方向上移动保持器。在日本专利特开2006-112554号公报记载的快速连接器中,除了确保不会出现未完全结合的状态,还能够在连接后需要卸下管时,在不受到工作空间等限制的情况下,操作性良好地将保持器返回到解锁的待机位置。

3、日本专利特开2004-003588号公报记载了一种连接器,通过检测爪的限位面和检测孔的承接面抵接,保持器被保持在临时卡止位置,同时限制朝向完全卡止位置的无意的移动。在日本专利特开2004-003588号公报所记载的连接器中,如果将管道插入至插入孔中至正规深度,隆起部将检测爪推开,因此从限制面与承接面抵接的状态转移至两个引导面抵接的状态,并且能够从保持器的临时卡止位置移动至完全卡止位置。但是,管道处于半插入状态时,隆起部无法将检测爪推开,因此无法进行保持器的推入操作。


技术实现思路

1、[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

2、具有一种结构:通过在配管接头的外壳上将保持器临时固定在待机位置,使保持器的臂(检测臂)触碰外壳的壁部,从而使其保持在待机位置。在这种结构中,在检测臂上设置有倾斜面,通过插入至外壳的插入孔的管道的卷轴按压倾斜面。由此,通过使检测臂向外壳的径向外侧弯曲来解除触碰在壁部的状态,从而可以将保持器进一步推入外壳。

3、在这种情况下,通过配管的卷轴按压倾斜面的方向是将配管插入外壳的方向,与此相对地,检测臂弯曲的方向是外壳的径向外侧。因此,期待能够通过来自卷轴的按压力,有效地弯曲检测臂。

4、本申请的目的在于,通过来自插入在外壳的插入孔的配管的卷轴的按压力有效地弯曲检测臂。

5、[解决技术问题的技术方案]

6、第一方面的配管接头具备:外壳,所述外壳形成有插入孔,所述插入孔被具有圆环状的卷轴的管道插入;保持器,所述保持器安装在设置于所述外壳的外周壁的收纳口,能够从待机位置被推入并移动至锁定位置;检测臂,所述检测臂设置于所述保持器,在所述保持器处于所述待机位置的状态下通过所述外壳的限位壁限制所述保持器的推入,并通过朝向所述外壳的径向外侧弯曲,解除所述限位壁的所述限制;管道锁定臂,所述管道锁定臂在所述保持器中设于沿所述管道的插入方向的所述检测臂的后侧,在所述保持器处于所述锁定位置的状态下,与插入在所述外壳的预定位置的所述管道的所述卷轴在所述插入孔内且在所述插入方向的后侧相对;倾斜面,所述倾斜面相对于所述管道朝向所述外壳的所述插入方向倾斜地设置于所述检测臂,将从插入所述外壳的所述管道的所述卷轴受到的按压力转换为朝向所述径向外侧的力;对置壁,所述对置壁设置于所述外壳,在所述插入方向的后侧与处于所述待机位置的所述保持器的所述检测臂相对。

7、在该配管接头中,处于待机位置的保持器的推入由外壳的限位壁限制,因此保持器的推入被限制。在此,将管道插入外壳的插入孔时,在插入过程中,来自管道的卷轴的按压力作用在检测臂的检测爪的接触面。由于接触面将该按压力转换为向外壳的径向外侧的力,因此检测臂向径向外侧弯曲,限位壁对保持器的推入限制被解除。因此,将管道充分插入作为条件,可以将保持器推入至锁定位置。所以,能够防止在管道未充分插入的状态下保持器被推入而导致管道未被锁定的不良问题。在保持器处于锁定位置的状态下,保持器的管道锁定臂与卷轴在插入孔内且在插入方向的后侧相对,由此能够形成管道无法从外壳中被拉出的状态。

8、在外壳设置有对置壁。保持器处于待机位置时,对置壁在管的插入方向的后侧与保持器的检测臂相对。如果倾斜面受到来自插入外壳的过程中的管道的卷轴部朝向插入方向的前侧的力,则在检测臂中设置有倾斜面的侧的相反侧试图朝向向插入方向的后侧移动的方向旋转,而在插入方向的后侧对置壁相对设置,因此通过接触对置壁,检测臂的旋转被阻止。由此,通过从卷轴部作用于倾斜面的按压力,能够有效地将检测臂向径向外侧弯曲。

9、第二方面的配管接头,在第一方面的配管接头中,所述对置壁在所述插入方向的前侧,与所述处于待机位置的所述保持器的所述管道锁定臂相对。

10、由此,在保持器从待机位置向锁定位置推入的情况下,可以抑制管道锁定臂的意外地变形或位置偏移。即,在管道锁定臂不发生变形或位置偏移的条件下,可以采取在插入方向的后侧与管道的卷轴接触的状态。

11、第三方面的配管接头,在第一或第二方面的配管接头中,具备凸部,所述凸部设置于所述外壳,在与所述保持器的推入方向交叉的方向上与处于所述待机位置的所述保持器相对。

12、由此,处于待机位置的保持器相对于外壳朝向与推入方向交叉的方向移动并接触凸部时,阻止其进一步的移动。

13、第四方面的配管接头,在第一至第四中的任一方面所述的配管接头中,具备:前壁,所述前壁设置于所述外壳,在所述插入方向的前侧与所述保持器相对;后壁,所述后壁设置于所述外壳,在所述插入方向的后侧与所述保持器相对;以及连接所述前壁和所述后壁的肋。

14、由此,将保持器保持在前壁和后壁之间,能够在待机位置稳定地维持。由于前壁与后壁通过肋连接,因此能够抑制前壁和后壁的相对变形,提高作为外壳的强度。

15、第五方面的配管接头,在第四方面的管结构,具备切口部,所述切口部具有所述前壁从外周侧局部切口的形状,在所述保持器处于锁定位置的状态下,可以从所述插入方向的前侧肉眼识别所述检测臂的前端。

16、切口部具有所述前壁从外周测局部切口的形状,在该切口部中,光从前侧透过至后侧。保持器位于前壁的后方,因此可以从前侧通过切口部肉眼识别保持器处于锁定位置。

17、在本公开的技术中,可以通过来自插入到外壳的插入孔的配管的卷轴的按压力有效地使检测臂弯曲。



技术特征:

1.一种配管接头,其中,具备: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配管接头,其中,所述对置壁在所述插入方向的前侧与处于所述待机位置的所述保持器的所述管道锁定臂相对。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配管接头,其中,具备凸部,所述凸部设置于所述外壳,在与所述保持器的推入方向交叉的方向上与处于所述待机位置的所述保持器相对。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配管接头,其中,具备: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配管接头,其中,具备切口部,所述切口部具有所述前壁从外周侧局部切口的形状,在所述保持器处于锁定位置的状态下,能够从所述插入方向的前侧肉眼识别所述检测臂的前端。


技术总结
本发明通过来自插入至外壳的插入孔的管的卷轴的按压力有效地弯曲检测臂。配管接头具备:外壳,形成有管道插入的插入孔;保持器,安装在外壳的收纳口,能够从待机位置移动至锁定位置;检测臂,设置于保持器,在处于待机位置的状态下通过外壳的限位臂限制朝向外壳的保持器的推入,通过向外壳的径向外侧弯曲来解除限制;管道锁定臂,设置于管道的插入方向的检测臂的后侧,在保持器处于锁定位置的状态下,在插入方向的后侧与插入的管道的卷轴相对;倾斜面,相对于管道的插入方向倾斜地设置于检测臂,将从卷轴受到的按压力转换为径向外侧的力;对置壁,设置于外壳,在插入方向的后侧与处于待机位置的保持器的检测臂相对。

技术研发人员:鹤见和之,堀江昭彦,牛坂徹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三樱工业株式会社
技术研发日:
技术公布日:2024/1/15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