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封堵组件及其燃气轮机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5136051发布日期:2023-08-16 19:05阅读:35来源:国知局
一种封堵组件及其燃气轮机的制作方法

本申请涉及燃气轮机,具体为一种封堵组件及其燃气轮机。


背景技术:

1、孔探仪,又称工业视频内窥镜,是一种应用非常广泛的非破坏性检测设备。其是燃气轮机热端部件故障诊断和状态监测的一种重要工具。使用孔探仪时,无需拆卸燃气轮机,只需要通过燃气轮机上开设的探仪孔进入到人眼无法窥见的燃气轮机内部,把燃气轮机内部详细状况的视频影像实时传输到外接显示屏上,作业人员即可准确观测燃气轮机内各个部件的特征或运行状态下的真实情况,对其进行评估与诊断。

2、现有技术中,为了便于对探仪孔进行封堵,一般只在燃气轮机的外机匣上开设出第一探仪孔,在燃气轮机的内机匣上开设出第二探仪孔,操作中借助孔探仪依次穿过第一探仪孔和第二探仪孔对燃气轮机的内部进行观察。但是,此种类型的孔并不适用于燃气轮机内部导向器的观察。如图1所示,导向器包括导向外圈和导向内圈,导向外圈和导向内圈之间设置有多个等距均匀圆周排列导向叶片,其中,导向叶片对燃气起导向作用,其外部状态决定了燃气轮机的工作效率。因此,在对导向器进行观察时,主要观察导向叶片,若只在外机匣和内机匣上开设探仪孔,由于导向外圈的阻挡,难以观察导向叶片的全貌。为了清楚观察导向叶片,可以在导向外圈上开设出探仪孔,以使孔探仪能够穿过该探仪孔观察导向叶片。但是在导向外圈上开设探仪孔后,使得该探仪孔难以封堵。


技术实现思路

1、本申请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封堵组件及其燃气轮机,在燃气轮机上开设出便于对导向叶片进行观察的探仪孔,并且利用对应的封堵组件对探仪孔进行封堵,以解决现有的探仪孔不便于操作者观察导向叶片全貌的技术问题。

2、为实现上述目的,本申请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3、第一方面,本申请提出一种封堵组件,包括:

4、封堵头,用于对外机匣开设的第一探仪孔进行封堵;

5、封堵长杆,所述封堵长杆自上而下依次形成有第一封堵球、第二封堵球和第三封堵球;其中,第一封堵球用于对内机匣开设的第三探仪孔进行封堵;第二封堵球用于对导向外圈开设的第四探仪孔进行封堵;第三封堵球用于对导向外圈开设的第五探仪孔进行封堵。

6、作为本实施例中的一个实施方式,所述封堵头和所述封堵长杆为分体式结构。

7、作为本实施例中的一个实施方式,所述封堵头包括法兰和封堵柱。

8、作为本实施例中的一个实施方式,所述封堵长杆内开设有气流通道,所述气流通道的第一端与内机匣内部设置的冷气腔相连通,所述气流通道的第二端与导向外圈内部设置的冷却腔相连通。

9、作为本实施例中的一个实施方式,所述封堵长杆包括自上而下依次连接的第一封堵杆和第二封堵杆;所述气流通道包括开设于所述第一封堵杆底端的第一流道、贯通所述第二封堵杆的第二流道和开设于所述第一封堵杆侧壁的至少一个进气孔,每个进气孔均与所述第一流道相连通。

10、作为本实施例中的一个实施方式,所述第一封堵杆和第二封堵杆螺纹连接,且所述第一封堵球位于所述第二封堵杆的顶端,所述第三封堵球位于所述第二封堵杆的底端。

11、作为本实施例中的一个实施方式,所述第一封堵杆的顶端开设有第一螺纹孔。

12、作为本实施例中的一个实施方式,所述封堵长杆还包括与所述第一封堵杆轴心线重合的第三封堵杆,所述第三封堵杆的顶端与所述第一封堵杆相连接,所述第三封堵球设置于所述第三封堵杆的底端。

13、作为本实施例中的一个实施方式,所述第一封堵杆内开设有第二螺纹孔,所述第三封堵杆的顶端设置有外螺纹段,所述外螺纹段和所述第二螺纹孔相适配。

14、第二方面,本申请提出一种燃气轮机,其包括如第一方面中任意一项所述的封堵组件。

15、作为本实施例中的一个实施方式,所述燃气轮机的外机匣开设有第一探仪孔;内机匣自外而内依次开设有第二探仪孔、冷气腔和第三探仪孔,所述冷气腔和第三探仪孔相连通;导向外圈开设有第四探仪孔和第五探仪孔,所述第一探仪孔、第二探仪孔、第三探仪孔、第四探仪孔和第五探仪孔的轴心线重合。

16、与现有技术相比,本申请的有益效果是:

17、通过在封堵长杆设置的第二封堵球和第三封堵球,能够有效的对导向外圈上开设出第四探仪孔和第五探仪孔进行封堵,既避免了燃气腔中的高温燃气进入冷却腔对导向器中的零部件进行侵蚀,也避免了冷却腔中的冷却气体进入燃气腔造成燃气轮机效率低下。



技术特征:

1.一种封堵组件,其特征在于,包括: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封堵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封堵头(41)和所述封堵长杆为分体式结构。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封堵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封堵头(41)包括法兰(411)和封堵柱(412)。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封堵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封堵长杆内开设有气流通道,所述气流通道的第一端与内机匣(2)内部设置的冷气腔(22)相连通,所述气流通道的第二端与导向外圈(3)内部设置的冷却腔(32)相连通。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封堵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封堵长杆包括自上而下依次连接的第一封堵杆(42)和第二封堵杆(43);所述气流通道包括开设于所述第一封堵杆(42)底端的第一流道(424)、贯通所述第二封堵杆(43)的第二流道(433)和开设于所述第一封堵杆(42)侧壁的至少一个进气孔(423),每个进气孔(423)均与所述第一流道(424)相连通。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封堵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封堵杆(42)和第二封堵杆(43)螺纹连接,且所述第一封堵球(431)位于所述第二封堵杆(43)的顶端,所述第三封堵球(442)位于所述第二封堵杆(43)的底端。

7.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封堵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封堵杆(42)的顶端开设有第一螺纹孔(421)。

8.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封堵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封堵长杆还包括与所述第一封堵杆(42)轴心线重合的第三封堵杆(44),所述第三封堵杆(44)的顶端与所述第一封堵杆(42)相连接,所述第三封堵球(442)设置于所述第三封堵杆(44)的底端。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封堵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封堵杆(42)内开设有第二螺纹孔(422),所述第三封堵杆(44)的顶端设置有外螺纹段(441),所述外螺纹段(441)和所述第二螺纹孔(422)相适配。

10.一种燃气轮机,其特征在于,包括如权利要求1至9中任意一项所述的封堵组件。


技术总结
本申请公开了一种封堵组件及其燃气轮机,涉及燃气轮机技术领域。封堵头,用于对外机匣开设的第一探仪孔进行封堵;封堵长杆,所述封堵长杆自上而下依次形成有第一封堵球、第二封堵球和第三封堵球;其中,第一封堵球用于对内机匣开设的第三探仪孔进行封堵;第二封堵球用于对导向外圈开设的第四探仪孔进行封堵;第三封堵球用于对导向外圈开设的第五探仪孔进行封堵。本申请通过在封堵长杆设置的第二封堵球和第三封堵球,能够有效的对导向外圈上开设出第四探仪孔和第五探仪孔进行封堵,既避免了燃气腔中的高温燃气进入冷却腔对导向器中的零部件进行侵蚀,也避免了冷却腔中的冷却气体进入燃气腔造成燃气轮机效率低下。

技术研发人员:毛林,潘春霖,李小萌,吴作元,卜璠梓,张大威,庞增太,汪大海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中国航发燃气轮机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
技术公布日:2024/1/1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