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拖拉机变速箱换挡机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6431396发布日期:2023-12-21 06:27阅读:30来源:国知局
一种拖拉机变速箱换挡机构的制作方法

本发明属于变速箱,具体涉及一种拖拉机变速箱换挡机构。


背景技术:

1、目前,我国拖拉机传动系统的主流配置还是同步器机械换挡型式,换挡时需分离主离合器,切断动力传递。虽然机械换挡的结构成熟可靠,成本低,但机手操作劳动强度大。

2、因此人们将目光转向了动力换挡,通过电控湿式离合器来控制挡位的切换,换挡时动力不中断。动力换挡结构复杂,成本高,但操作轻松,同时作业时换挡动力不中断,效率高。但是现有的动力换挡在自动换挡时会出现顿挫感,这会导致驾驶人员容易误判车辆运行情况。


技术实现思路

1、针对以上缺陷,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拖拉机变速箱换挡机构,旨在解决现有技术中现有的动力换挡在自动换挡时会出现顿挫感,导致驾驶人员容易误判车辆运行情况的问题。

2、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的技术方案是:

3、一种拖拉机变速箱换挡机构,包括变速箱体,所述变速箱体内安装有主变速机构,所述主变速机构包括第一拨叉轴,所述第一拨叉轴的一端设置有第一油腔,所述第一拨叉轴的另一端穿设有多个固定孔,所述变速箱体的顶部设置有短缩紧螺栓,所述短缩紧螺栓的底部安装有定位压簧和若干限位钢珠,所述定位压簧位于限位钢珠与短缩紧螺栓之间,所述限位钢珠与固定孔配合设置;所述固定孔与第一油腔之间安装有第一拨叉杆;

4、所述第一油腔内滑动设置有第一换挡活塞和第一空挡活塞,所述第一换挡活塞位于第一空挡活塞与第一拨叉轴之间;所述第一油腔的侧壁上贯穿设置有第一油路、第一气道以及第二油路,所述第一换挡活塞与第一空挡活塞在第一油路与第二油路之间滑动;所述第一换挡活塞的外轮廓尺寸小于第一空挡活塞的外轮廓尺寸。

5、其中,所述第一换挡活塞包括滑动段与连接段,所述连接段的外轮廓尺寸小于滑动段的外轮廓尺寸,所述滑动段与第一拨叉轴连接,所述连接段与第一空挡活塞插接。

6、其中,所述滑动段的外壁上安装有第一t型圈,所述第一空挡活塞的外壁上安装有第二t型圈。

7、其中,所述第一拨叉轴贯穿第一换挡活塞,所述连接段与第一拨叉轴之间设置有第一o型密封圈,所述连接段与第一空挡活塞之间设置有第二o型密封圈,所述第一空挡活塞远离第一换挡活塞的一端安装有第一挡圈。

8、其中,所述第一油腔远离第一拨叉轴的一端安装有第一堵盖,所述第一堵盖与第一油腔之间设置有第三o型密封圈,所述第一堵盖远离第一拨叉轴的一端安装有第二挡圈。

9、其中,所述第一拨叉轴与第一拨叉杆之间设置有第一紧定螺钉和第二紧定螺钉,所述第一紧定螺钉与第二紧定螺钉通过低碳钢丝锁紧。

10、其中,所述第一拨叉杆与固定孔之间设置有若干挡位检测孔,所述变速箱的侧壁上安装有与挡位检测孔配合的挡位检测传感器,所述挡位传感器与挡位检测孔对接。

11、其中,所述主变速机构还包括第二拨叉轴、第二拨叉杆、第二油腔、第二换挡活塞以及第二空挡活塞,所述第二换挡活塞与第二空挡活塞插接,所述第二换挡活塞与第二空挡活塞均滑动设置在第二油腔内,所述第二拨叉轴的一端贯穿第二换挡活塞。

12、其中,所述第二拨叉轴远离第二油腔的一端设置有若干限位孔,所述限位孔与限位钢珠配合设置。

13、其中,所述第二拨叉轴远离定位压簧的一侧设置有限位压簧,若干所述限位钢珠依次设置在限位压簧与定位压簧之间。

14、采用了上述技术方案后,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为了避免换挡时出现顿挫感,本方案通过油路控制换挡机构工作。其中,由于第一换挡活塞与第一空挡活塞尺寸不同,因此在通油时两者受到的压力不一致,利用该特性实现了油路控制换挡功能。



技术特征:

1.一种拖拉机变速箱换挡机构,其特征在于,包括变速箱体,所述变速箱体内安装有主变速机构,所述主变速机构包括第一拨叉轴,所述第一拨叉轴的一端设置有第一油腔,所述第一拨叉轴的另一端穿设有多个固定孔,所述变速箱体的顶部设置有短缩紧螺栓,所述短缩紧螺栓的底部安装有定位压簧和若干限位钢珠,所述定位压簧位于限位钢珠与短缩紧螺栓之间,所述限位钢珠与固定孔配合设置;所述固定孔与第一油腔之间安装有第一拨叉杆;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拖拉机变速箱换挡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换挡活塞包括滑动段与连接段,所述连接段的外轮廓尺寸小于滑动段的外轮廓尺寸,所述滑动段与第一拨叉轴连接,所述连接段与第一空挡活塞插接。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拖拉机变速箱换挡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滑动段的外壁上安装有第一t型圈,所述第一空挡活塞的外壁上安装有第二t型形圈。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拖拉机变速箱换挡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拨叉轴贯穿第一换挡活塞,所述连接段与第一拨叉轴之间设置有第一o型密封圈,所述连接段与第一空挡活塞之间设置有第二o型密封圈,所述第一空挡活塞远离第一换挡活塞的一端安装有第一挡圈。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拖拉机变速箱换挡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油腔远离第一拨叉轴的一端安装有第一堵盖,所述第一堵盖与第一油腔之间设置有第三o型密封圈,所述第一堵盖远离第一拨叉轴的一端安装有第二挡圈。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拖拉机变速箱换挡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主变速机构还包括第二拨叉轴、第二拨叉杆、第二油腔、第二换挡活塞以及第二空挡活塞,所述第二换挡活塞与第二空挡活塞插接,所述第二换挡活塞与第二空挡活塞均滑动设置在第二油腔内,所述第二拨叉轴的一端贯穿第二换挡活塞。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拖拉机变速箱换挡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拨叉轴远离第二油腔的一端设置有若干限位孔,所述限位孔与限位钢珠配合设置。

8.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拖拉机变速箱换挡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拨叉轴远离定位压簧的一侧设置有限位压簧,若干所述限位钢珠依次设置在限位压簧与定位压簧之间。


技术总结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拖拉机变速箱换挡机构,涉及变速箱技术领域,包括变速箱体,变速箱体内安装有主变速机构,主变速机构包括第一拨叉轴,第一拨叉轴的一端设置有第一油腔,第一油腔内滑动设置有第一换挡活塞和第一空挡活塞,第一换挡活塞位于第一空挡活塞与第一拨叉轴之间;第一油腔的侧壁上贯穿设置有第一油路、第一气道以及第二油路;第一换挡活塞的外轮廓尺寸小于第一空挡活塞的外轮廓尺寸。借此,为了避免换挡时出现顿挫感,本方案通过油路控制换挡机构工作。其中,由于第一换挡活塞与第一空挡活塞尺寸不同,因此在通油时两者受到的压力不一致,利用该特性实现了油路控制换挡功能。

技术研发人员:杨烨平,褚爱玲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山东亿嘉农业机械装备股份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
技术公布日:2024/1/15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