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半主动减震器及控制方法与流程

文档序号:37343672发布日期:2024-03-18 18:16阅读:11来源:国知局
一种半主动减震器及控制方法与流程

本发明涉及汽车,尤其涉及一种半主动减震器及控制方法。


背景技术:

1、减振器是用来抑制弹簧吸振后反弹时的振荡及来自路面的冲击,广泛用于汽车,为加速车架与车身振动的衰减,以改善汽车的行驶平顺性。在经过不平路面时,虽然吸振弹簧可以过滤路面的振动,但弹簧自身还会有往复运动,而减振器就是用来抑制这种弹簧跳跃的。汽车悬架系统中采用减振器多是液力减振器,其工作原理是当车身和车桥间振动而出现相对运动时,减振器内的活塞上下移动,减振器腔内的油液便反复地从一个腔经过不同的孔隙流入另一个腔内,此时孔壁与油液间的摩擦和油液分子间的内摩擦对振动形成阻尼力,使汽车振动能量转化为油液热能,再由减振器吸收散发到大气中。在油液通道截面和等因素不变时,阻尼力随车身与车桥之间的相对运动速度增减,并与油液粘度有关。

2、但是,液力减振器由于减振器油液都是密封在减振器内部,当减振器频繁工作时,减振器内部油液发热后散热慢,容易导致减振器内部温度过高,从而影响减振器内部油液、橡胶件等零件的寿命。


技术实现思路

1、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半主动减震器及控制方法,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

2、为达此目的,本发明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3、一种半主动减震器,包括:

4、壳体总成,所述壳体总成内开设有滑孔,所述壳体总成上设置有扇叶支撑件,所述扇叶支撑件设置有扇叶安装部,所述扇叶安装部与所述滑孔同轴设置,所述扇叶支撑件的顶部开设有第一风口,所述扇叶支撑件的底部开设有第二风口,所述壳体总成内设置有传动齿轮组;

5、推杆总成,所述推杆总成与所述滑孔滑动连接,所述推杆总成的侧壁开设有丝杠槽,所述推杆总成套设有滚珠螺母,所述滚珠螺母与所述丝杠槽螺纹配合,所述滚珠螺母滑动设置在所述滑孔内,所述滚珠螺母的顶部设置有上端齿轮,所述滚珠螺母的底部设置有下端齿轮,所述推杆总成相对所述滑孔向上滑动时,所述上端齿轮与所述传动齿轮组传动连接,所述推杆总成相对所述滑孔向下滑动时,所述下端齿轮与所述传动齿轮组传动连接;

6、扇叶总成,所述扇叶总成设置在所述扇叶支撑件内,所述扇叶总成的转动中心开设有扇叶安装孔,所述扇叶安装孔与所述扇叶安装部转动连接,所述扇叶总成的底部设置有扇叶齿轮,所述扇叶齿轮与所述传动齿轮组传动连接,所述推杆总成相对所述滑孔向上或者向下滑动时,所述扇叶总成均沿同一方向转动。

7、可选地,所述滑孔内开设有第一安装槽和第二安装槽;所述传动齿轮组包括:

8、第一啮合齿轮,所述第一啮合齿轮设置在所述第一安装槽内,所述第一啮合齿轮能够与所述上端齿轮传动连接,所述第一啮合齿轮与所述扇叶齿轮传动连接;

9、第二啮合齿轮,所述第二啮合齿轮设置在所述第二安装槽内,所述第二啮合齿轮能够与所述下端齿轮传动连接;

10、第一传动齿轮,所述第一传动齿轮设置在所述壳体总成内,所述第一传动齿轮与所述第一啮合齿轮以及所述第二啮合齿轮传动连接。

11、可选地,所述第一安装槽内设置有第二传动齿轮,所述第二传动齿轮与所述扇叶齿轮啮合;

12、所述第一啮合齿轮设置有外齿轮和内齿轮,所述内齿轮与所述第二传动齿轮啮合,所述外齿轮与所述第一传动齿轮传动连接。

13、可选地,所述第一啮合齿轮背离所述外齿轮的一端设置有端面齿轮,所述端面齿轮能够与所述上端齿轮啮合。

14、可选地,所述第一传动齿轮包括:

15、连接轴,所述连接轴与所述壳体总成转动连接;

16、上齿轮,所述上齿轮设置在所述连接轴的顶端,所述上齿轮与所述外齿轮啮合;

17、下齿轮,所述下齿轮设置在所述连接轴的底端,所述下齿轮与所述第二啮合齿轮传动连接。

18、可选地,所述第二安装槽内设置有第三传动齿轮,所述第三传动齿轮与所述下齿轮啮合;

19、所述第二啮合齿轮的顶端设置有端部齿轮,所述端部齿轮能够与所述下端齿轮啮合,所述第二啮合齿轮沿周向设置有轴齿轮,所述轴齿轮与所述第三传动齿轮啮合。

20、可选地,所述上端齿轮滑动设置在所述第一安装槽内,所述下端齿轮滑动设置在所述第二安装槽内。

21、可选地,所述第一安装槽设置有第一支撑部,所述第一啮合齿轮的转动中心开设有第一齿轮安装孔,所述第一齿轮安装孔与所述第一支撑部转动连接;

22、所述第二安装槽设置有第二支撑部,所述第二啮合齿轮的转动中心开设有第二齿轮安装孔,所述第二齿轮安装孔与所述第二支撑部转动连接。

23、可选地,所述滑孔内开设有安装槽,所述安装槽内设置有滑套,所述滑套套设于所述推杆总成,且所述滑套与所述推杆总成滑动连接。

24、一种半主动减震器的控制方法,包括:

25、检测第二风口的空气流速流量以及扇叶总成的转速,根据所述第二风口的空气流速流量和所述扇叶总成的转速计算减震器的当前阻尼;

26、根据整车控制模式以及驾驶员的需要,判断是否需要调节所述当前阻尼;

27、当需要调节所述当前阻尼时,根据目标阻尼的数值调整所述第二风口的空气流速,直至所述当前阻尼达到所述目标阻尼。

28、本发明的有益效果:

29、本发明提供的半主动减震器,安装在整车结构中,当推杆总成相对滑孔向上滑动时,推杆总成首先带动滚珠螺母上移,这时滚珠螺母的上端齿轮与传动齿轮组传动连接,下端齿轮断开与传动齿轮组的传动连接,在滚珠螺母的上端齿轮与传动齿轮组传动连接之后推杆总成会继续相对滑孔向上滑动,推杆总成的向上运动将会带动滚珠螺母作顺时针旋转运动,滚珠螺母的上端齿轮同样作顺指针旋转,上端齿轮通过传动齿轮组将运动传递给扇叶齿轮使得扇叶齿轮作逆时针旋转,扇叶齿轮带动扇叶总成作逆时针旋转,在扇叶总成逆时针旋转的作用下,空气由第一风口向第二风口流动,空气的流向是向下的,使得整车下压力减小;当推杆总成相对滑孔向下滑动时,推杆总成首先带动滚珠螺母下移,这时滚珠螺母的下端齿轮与传动齿轮组传动连接,上端齿轮断开与传动齿轮组的传动连接,在滚珠螺母的下端齿轮与传动齿轮组传动连接之后推杆总成会继续相对滑孔向下滑动,推杆总成的向下运动将会带动滚珠螺母作逆时针旋转运动,滚珠螺母的下端齿轮同样作逆时针旋转,下端齿轮通过传动齿轮组将运动传递给扇叶齿轮使得扇叶齿轮作逆时针旋转,扇叶齿轮带动扇叶总成作逆时针旋转,在扇叶总成逆时针旋转的作用下,空气由第一风口向第二风口流动,空气的流向是向下的,使得整车下压力减小。该半主动减震器将传统减振器油液减振改为新型的风力减振,风力减振可以加快减振器自身的散热,解决传统减振器频繁工作油温过高的问题。



技术特征:

1.一种半主动减震器,其特征在于,包括: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半主动减震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滑孔内开设有第一安装槽和第二安装槽;所述传动齿轮组包括: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半主动减震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安装槽内设置有第二传动齿轮,所述第二传动齿轮与所述扇叶齿轮啮合;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半主动减震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啮合齿轮背离所述外齿轮的一端设置有端面齿轮,所述端面齿轮能够与所述上端齿轮啮合。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半主动减震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传动齿轮包括: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半主动减震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安装槽内设置有第三传动齿轮,所述第三传动齿轮与所述下齿轮啮合;

7.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半主动减震器,其特征在于,所述上端齿轮滑动设置在所述第一安装槽内,所述下端齿轮滑动设置在所述第二安装槽内。

8.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半主动减震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安装槽设置有第一支撑部,所述第一啮合齿轮的转动中心开设有第一齿轮安装孔,所述第一齿轮安装孔与所述第一支撑部转动连接;

9.根据权利要求1-8任一项所述的半主动减震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滑孔内开设有安装环槽,所述安装环槽内设置有滑套,所述滑套套设于所述推杆总成,且所述滑套与所述推杆总成滑动连接。

10.一种半主动减震器的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技术总结
本发明属于汽车技术领域,公开了一种半主动减震器及控制方法。一种半主动减震器,包括壳体总成、推杆总成和扇叶总成,壳体总成内开设有滑孔,壳体总成上设置有扇叶支撑件,扇叶支撑件的顶部开设有第一风口,扇叶支撑件的底部开设有第二风口,壳体总成内设置有传动齿轮组;推杆总成与滑孔滑动连接,推杆总成的侧壁开设有丝杠槽,推杆总成套设有与丝杠槽螺纹配合的滚珠螺母,滚珠螺母滑动设置在滑孔内,滚珠螺母的顶部设置有上端齿轮,滚珠螺母的底部设置有下端齿轮;扇叶总成的扇叶齿轮与传动齿轮组传动连接。该半主动减震器将传统减振器油液减振改为新型的风力减振,风力减振可以加快减振器自身的散热,解决传统减振器频繁工作油温过高的问题。

技术研发人员:徐从新,徐从文,刘章辉,葛飞,田原,黄东东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安徽江淮汽车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
技术公布日:2024/3/17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