液压衬套和具有其的车辆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5221354发布日期:2023-08-24 19:59阅读:22来源:国知局
液压衬套和具有其的车辆的制作方法

本技术涉及车辆,尤其是涉及一种液压衬套和具有其的车辆。


背景技术:

1、传统的液压衬套,在车辆行驶的过程中,只能对单一工况的下状况对车辆进行减震,无法适应多工况下的减震,从而无法使液压衬套能够应对多种工况。


技术实现思路

1、本实用新型旨在至少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技术问题之一。为此,本实用新型在于提出一种液压衬套,所述液压衬套可以提高液压衬套的自适应性。

2、本实用新型还提出一种具有上述液压衬套的车辆。

3、根据本实用新型的第一方面实施例的液压衬套,包括:内管;橡胶主体,所述橡胶主体套设在所述内管的外侧;外管,所述外管套设在所述橡胶主体的外侧;流道板,所述流道板连接在所述橡胶主体与所述外管之间,所述流道板、所述外管和所述橡胶主体配合限定出沿所述内管的周向延伸的流体通道;阻尼调节件,所述阻尼调节件设于所述流体通道内,所述阻尼调节件的一端与所述橡胶主体和所述外管中的一个相连,且另一端朝向所述橡胶主体和所述外管中的另一个延伸,且所述阻尼调节件的所述另一端与所述橡胶主体和所述外管中的所述另一个之间的间隙可调。

4、根据本实用新型的液压衬套,通过在液压衬套内设置阻尼调节件,可以实时紧跟车辆运行工况,调节控制流体通道的通道开度,更好地对车辆进行减震,从而使液压衬套能够应对多种工况,提升车辆驾驶性和操控性,使车辆达到最佳性能。

5、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所述橡胶主体的外表面上设有凹陷的凹槽,所述凹槽沿所述橡胶主体的周向延伸为环形,所述流道板的数量为多个,多个所述流道板设于所述凹槽内且沿所述橡胶主体的周向间隔排布,所述阻尼调节件设在相邻的两个所述流道板之间。

6、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可选实施例,所述的液压衬套还包括:橡胶骨架,所述橡胶骨架包括环架和连接架,所述环架为环形且数量为两个,两个所述环架在所述内管的轴向间隔布置,所述连接架沿所述内管的轴向延伸且两端分别与两个所述环架相连,所述橡胶主体包覆在所述橡胶骨架上,所述凹槽位于两个所述环架之间。

7、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可选实施例,所述液压衬套还包括:驱动件,所述驱动件设于所述连接架上,所述驱动件用于驱动所述阻尼调节件沿所述内管的径向移动,以调节所述阻尼调节件与所述外管之间的间隙。

8、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可选实施例,所述驱动件为电磁线圈,所述阻尼调节件上设有导磁部,所述电磁线圈通过产生作用于所述导磁部的磁场,推动所述阻尼调节件移动。

9、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可选实施例,所述电磁线圈嵌设于所述连接架内,所述导磁部为硅钢片,所述导磁部形成于所述阻尼调节件的朝向所述连接架的一侧。

10、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所述连接架上设有安装槽,所述橡胶主体形成有沿所述内管的径向贯通所述橡胶主体的通孔,所述通孔与所述安装槽在所述内管的径向上对齐且连通,所述阻尼调节件的一端设于所述安装槽内。

11、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可选实施例,所述阻尼调节件通过弹性件与所述连接架相连,所述弹性件具有推动所述阻尼调节件抵接所述外管的内壁面的力。

12、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所述外管的一端设有沿径向向外延伸的翻边,所述衬套还包括:限位橡胶和限位板,所述限位板通过所述限位橡胶与所述翻边相连,所述限位板具有沿厚度方向贯通所述限位板的中心孔,所述中心孔的周沿设有朝向所述内管延伸的折边,所述折边与所述内管相连。

13、根据本实用新型的第二方面实施例的车辆,包括本实用新型第一方面的液压衬套车。

14、根据本实用新型的车辆,通过在车辆设置上述第一方面的液压衬套,在液压衬套内设置阻尼调节件,可以实时紧跟车辆运行工况,调节控制流体通道的通道开度,更好地对车辆进行减震,从而使液压衬套能够应对多种工况,提升车辆驾驶性和操控性,使车辆达到最佳性能。

15、本实用新型的附加方面和优点将在下面的描述中部分给出,部分将从下面的描述中变得明显,或通过本实用新型的实践了解到。



技术特征:

1.一种液压衬套,其特征在于,包括: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液压衬套,其特征在于,所述橡胶主体的外表面上设有凹陷的凹槽,所述凹槽沿所述橡胶主体的周向延伸为环形,所述流道板的数量为多个,多个所述流道板设于所述凹槽内且沿所述橡胶主体的周向间隔排布,所述阻尼调节件设在相邻的两个所述流道板之间。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液压衬套,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橡胶骨架,所述橡胶骨架包括环架和连接架,所述环架为环形且数量为两个,两个所述环架在所述内管的轴向间隔布置,所述连接架沿所述内管的轴向延伸且两端分别与两个所述环架相连,所述橡胶主体包覆在所述橡胶骨架上,所述凹槽位于两个所述环架之间。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液压衬套,其特征在于,还包括:驱动件,所述驱动件设于所述连接架上,所述驱动件用于驱动所述阻尼调节件沿所述内管的径向移动,以调节所述阻尼调节件与所述外管之间的间隙。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液压衬套,其特征在于,所述驱动件为电磁线圈,所述阻尼调节件上设有导磁部,所述电磁线圈通过产生作用于所述导磁部的磁场,推动所述阻尼调节件移动。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液压衬套,其特征在于,所述电磁线圈嵌设于所述连接架内,所述导磁部为硅钢片,所述导磁部形成于所述阻尼调节件的朝向所述连接架的一侧。

7.根据权利要求4-6中任一项所述的液压衬套,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架上设有安装槽,所述橡胶主体形成有沿所述内管的径向贯通所述橡胶主体的通孔,所述通孔与所述安装槽在所述内管的径向上对齐且连通,所述阻尼调节件的一端设于所述安装槽内。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液压衬套,其特征在于,所述阻尼调节件通过弹性件与所述连接架相连,所述弹性件具有推动所述阻尼调节件抵接所述外管的内壁面的力。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液压衬套,其特征在于,所述外管的一端设有沿径向向外延伸的翻边,所述衬套还包括:限位橡胶和限位板,所述限位板通过所述限位橡胶与所述翻边相连,所述限位板具有沿厚度方向贯通所述限位板的中心孔,所述中心孔的周沿设有朝向所述内管延伸的折边,所述折边与所述内管相连。

10.一种车辆,其特征在于,包括根据权利要求1-9中任一项所述的液压衬套。


技术总结
本技术提供了一种液压衬套和具有其的车辆,液压衬套包括:内管;橡胶主体,橡胶主体套设在内管的外侧;外管,外管套设在橡胶主体的外侧;流道板,流道板连接在橡胶主体与外管之间,流道板、外管和橡胶主体配合限定出沿内管的周向延伸的流体通道;阻尼调节件,阻尼调节件设于流体通道内,阻尼调节件的一端与橡胶主体和外管中的一个相连,且另一端朝向橡胶主体和外管中的另一个延伸,且阻尼调节件的另一端与橡胶主体和外管中的另一个之间的间隙可调。根据本技术的液压衬套,通过在液压衬套内设置阻尼调节件,可以调节流体通道的通道开度,更好地对车辆进行减震,从而使液压衬套能够应对多种工况。

技术研发人员:王巽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广州汽车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30308
技术公布日:2024/1/1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