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高强度高耐磨汽车减振臂外罩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5190420发布日期:2023-08-20 18:25阅读:49来源:国知局
一种高强度高耐磨汽车减振臂外罩的制作方法

本技术涉及减振臂,具体涉及一种高强度高耐磨汽车减振臂外罩。


背景技术:

1、车用减振器,是指设置在车辆上而用于对车辆行驶过程中遇到的振动进行缓解或者消除的装置,其为车辆的高舒适性提供了强有力的支持,目前,车用减振器一般由储油管、减振弹簧、活塞以及活塞杆等配件组成,随着技术的完善,市面上的减振设备种类繁多,其中就包括有一种车辆后轮用减振臂。

2、原有的车辆后轮用减振臂在使用时具有以下不足:

3、1、经过长时间的使用,减振机构的减振效果会逐渐降低,需要对其进行维护保养,而由于减振机构安装于汽车底部,进行安装维修等操作均较为不便,较为影响维护时的使用效果;

4、2、在使用时减振机构裸露在外,导致空气中的大量灰尘堆积于外表面,在活塞杆移动时容易被带入储油管内部影响后续的使用效果。


技术实现思路

1、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高强度高耐磨汽车减振臂外罩,通过将弹性材料进行层层夹糅,形成具有明显减振缓冲效果的外罩,套装在减振臂上能够显著提升减振臂的减振效果,通过刚性支撑和金属橡胶明显提升弹性材料的刚强度,提升其抵抗破坏的能力,在其表面涂覆耐腐蚀膜,显著改善其耐腐蚀性和耐磨性,通过优良的结构和层接设计,显著提升其减振缓冲效果,配合减振臂的使用,大大提高了减振臂的工作效率,改进了减振臂的工作效果。

2、为实现本实用新型目的,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3、一种高强度高耐磨汽车减振臂外罩,包括有减振外罩本体,减振外罩本体包括有若干个一体化连接的减振外罩单体,减振外罩单体之间的连接处安装设置有固定紧箍圈,减振外罩单体的中部安装设置有固定弹性圈;减振外罩本体的最内层设置为可形变弹性基层,可形变弹性基层的外表面包裹设置有刚性缓冲支撑层,刚性缓冲支撑层的外表面包裹设置有高强金属橡胶层,高强金属橡胶层的外表面包裹设置有耐腐蚀镀膜层。

4、作为优选的,减振外罩本体的减振外罩单体的连接处设置有紧箍圈安装槽,紧箍圈安装槽的两侧安装设置有属于减振外罩单体的外罩单体半包。

5、作为优选的,可形变弹性基层的厚度大于等于高强金属橡胶层的厚度,高强金属橡胶层的厚度大于等于刚性缓冲支撑层的厚度。

6、作为优选的,可形变弹性基层的厚度大于等于刚性缓冲支撑层的两倍厚度,刚性缓冲支撑层的厚度大于等于耐腐蚀镀膜层的两倍厚度。

7、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为:本实用新型中的高强度高耐磨汽车减振臂外罩通过将弹性材料进行层层夹糅,形成具有明显减振缓冲效果的外罩,套装在减振臂上能够显著提升减振臂的减振效果,通过刚性支撑和金属橡胶明显提升弹性材料的刚强度,提升其抵抗破坏的能力,在其表面涂覆耐腐蚀膜,显著改善其耐腐蚀性和耐磨性,通过优良的结构和层接设计,显著提升其减振缓冲效果,配合减振臂的使用,大大提高了减振臂的工作效率,改进了减振臂的工作效果,具有良好的技术实用性和推广应用价值。



技术特征:

1.一种高强度高耐磨汽车减振臂外罩,其特征在于:包括有减振外罩本体(1),所述减振外罩本体(1)包括有若干个一体化连接的减振外罩单体(2),减振外罩单体(2)之间的连接处安装设置有固定紧箍圈(4),所述减振外罩单体(2)的中部安装设置有固定弹性圈(3);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高强度高耐磨汽车减振臂外罩,其特征在于:所述减振外罩本体(1)的减振外罩单体(2)的连接处设置有紧箍圈安装槽(5),紧箍圈安装槽(5)的两侧安装设置有属于减振外罩单体(2)的外罩单体半包(6)。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高强度高耐磨汽车减振臂外罩,其特征在于:所述可形变弹性基层(10)的厚度大于等于高强金属橡胶层(8)的厚度,高强金属橡胶层(8)的厚度大于等于刚性缓冲支撑层(9)的厚度。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高强度高耐磨汽车减振臂外罩,其特征在于:所述可形变弹性基层(10)的厚度大于等于刚性缓冲支撑层(9)的两倍厚度,刚性缓冲支撑层(9)的厚度大于等于耐腐蚀镀膜层(7)的两倍厚度。


技术总结
本技术涉及一种高强度高耐磨汽车减振臂外罩,包括有减振外罩本体,减振外罩本体包括有若干个一体化连接的减振外罩单体,减振外罩单体之间的连接处安装设置有固定紧箍圈,减振外罩单体的中部安装设置有固定弹性圈,减振外罩本体的最内层设置为可形变弹性基层;本技术通过将弹性材料进行层层夹糅,形成具有明显减振缓冲效果的外罩,套装在减振臂上能够显著提升减振臂的减振效果,通过刚性支撑和金属橡胶明显提升弹性材料的刚强度,提升其抵抗破坏的能力,在其表面涂覆耐腐蚀膜,显著改善其耐腐蚀性和耐磨性,通过优良的结构和层接设计,显著提升其减振缓冲效果,配合减振臂的使用,大大提高了减振臂的工作效率,改进了减振臂的工作效果。

技术研发人员:刘瑞安,汪科林,黄进,项泽元,蒋晓龙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池州市安安新材科技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30411
技术公布日:2024/1/1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