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防撞压力缓冲箱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5481657发布日期:2023-09-16 20:39阅读:28来源:国知局
一种防撞压力缓冲箱的制作方法

本技术属于防撞设备,更具体地说,特别涉及一种防撞压力缓冲箱。


背景技术:

1、在铁路机车维修的无电作业中,经常要将机车编组分解,来进行机车转向架及空气弹簧更换等维修作业。在调机车对铁路机车车厢进行推行作业,使检修机车停放在指定检修位置,而机车防溜措施处理不当,在机车联挂时经常会对车厢造成冲撞,险情时有发生,因此一般需要用到防撞设备来避免维修时出现事故。

2、现有的防撞压力缓冲箱在使用时,由于缓冲箱缺少合理的支撑点,致使其缓冲强度较低,而且当受到撞击施加的压力过大后,会影响缓冲挡板的复位速度,影响二次撞击的缓冲效果,此外缓冲箱通常利用销钉进行固定,其安装固定方式比较麻烦,装配过程会耗费大量时间,不便于对铁轮机车检修时快速安装使用。


技术实现思路

1、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防撞压力缓冲箱,以解决现有的防撞压力缓冲箱在使用时,由于缓冲箱缺少合理的支撑点,致使其缓冲强度较低,而且当受到撞击施加的压力过大后,会影响缓冲挡板的复位速度,影响二次撞击的缓冲效果的问题。

2、本实用新型一种防撞压力缓冲箱的目的与功效,由以下具体技术手段所达成:

3、一种防撞压力缓冲箱,包括:缓冲箱主体,所述缓冲箱主体前方设有缓冲挡板;所述缓冲箱主体后方设有辅助背板;所述缓冲箱主体底部设有支撑架;所述支撑架底部设有四处夹持组件,且每两处夹持组件为一组,并且每组的夹持组件呈左右对称方式分布;每组所述夹持组件之间设有固定架;所述固定架上设有两处转动杆,且两处转动杆呈对称方式分布;所述缓冲箱主体下方设有机车铁轨,且夹持组件与机车铁轨相连接。

4、进一步的,所述缓冲箱主体为矩形框架结构,且缓冲箱主体顶部中间位置设有警示灯,缓冲箱主体前后侧壁均设有两处限位通槽,缓冲箱主体左右两侧设有侧板,且两处侧板呈对称方式分布,两处侧板之间通过轴承转动安装有转动轴杆,转动轴杆上设有两处齿轮,且两处齿轮呈对称方式分布。

5、进一步的,所述缓冲挡板后部设有四处第一压缩弹簧,且四处第一压缩弹簧呈矩形阵列方式分布,并且第一压缩弹簧支撑于缓冲挡板和缓冲箱主体之间,缓冲挡板后部设有两处第一限位杆,且两处第一限位杆呈对称方式分布,并且缓冲挡板通过第一限位杆与缓冲箱主体的前侧限位通槽滑动连接,第一限位杆顶部设有第一齿板,且第一齿板与齿轮啮合连接。

6、进一步的,所述辅助背板前侧设有四处第二压缩弹簧,且四处第二压缩弹簧呈矩形阵列方式分布,并且第二压缩弹簧支撑于辅助背板和缓冲箱主体之间,辅助背板前侧设有两处第二限位杆,且两处第二限位杆呈对称方式分布,并且辅助背板通过第二限位杆与缓冲箱主体的后侧限位通槽滑动连接,第二限位杆底部设有第二齿板,且第二齿板与齿轮啮合连接。

7、进一步的,所述支撑架顶部设有垫板,且垫板与缓冲箱主体底部固定连接,支撑架底端设有连接插块。

8、进一步的,所述夹持组件包括定位夹板和调节夹板,定位夹板与调节夹板呈左右对称方式分布,且定位夹板和调节夹板夹持于机车铁轨上;

9、定位夹板顶部设有第一定位架,定位夹板设有两处滑孔,且两处滑孔呈对称方式分布,定位夹板相对内侧设有连接套管;

10、调节夹板顶部设有第二定位架,且连接插块安装于第二定位架和第一定位架之间,调节夹板一侧设有两处限位插杆,且限位插杆滑插于滑孔,调节夹板设有螺纹滑套。

11、进一步的,所述固定架顶部设有连接顶板,连接顶板左右两端底部设有限位环,且连接套管滑插于限位环,固定架设有安装通槽,连接顶板上通过轴承转动安装有调节轴杆,调节轴杆底端设有主动锥齿轮,且主动锥齿轮位于安装通槽内。

12、进一步的,所述转动杆靠近一端外周面设有螺纹面,且螺纹滑套通过螺纹的方式与转动杆的螺纹面滑动连接,转动杆上套装有第三压缩弹簧,转动杆一端设有从动锥齿轮,且从动锥齿轮与主动锥齿轮啮合连接,转动杆滑动贯穿连接套管,且第三压缩弹簧支撑于固定架和连接套管之间。

13、有益效果:

14、1、当缓冲挡板受到铁路机车撞击后,通过第一压缩弹簧的弹性作用进行缓冲,同时第一限位杆能够沿着限位通槽滑动,利用齿轮与第一齿板和第二齿板传动,能够使第二限位杆沿着限位通槽向前滑动,配合第二压缩弹簧支撑于辅助背板和缓冲箱主体之间,增加缓冲强度,并且在施加压力泄压后缓冲挡板能够快速复位,保证缓冲效果。

15、2、由于连接套管可以沿着限位环滑动,利用第三压缩弹簧的弹性作用,能够使内侧的定位夹板与机车铁轨紧密贴合,同时通过转动调节轴杆顶端的手轮,可以使主动锥齿轮与两侧的从动锥齿轮同时啮合传动,驱使两处转动杆转动,能够使外侧的两处调节夹板沿转动杆向中间靠拢,使定位夹板和调节夹板对机车铁轨稳定夹持,其安装方式便捷,便于对铁轮机车检修时安装使用。



技术特征:

1.一种防撞压力缓冲箱,其特征在于:防撞压力缓冲箱,包括:缓冲箱主体(1),所述缓冲箱主体(1)前方设有缓冲挡板(2);所述缓冲箱主体(1)后方设有辅助背板(3);所述缓冲箱主体(1)底部设有支撑架(4);所述支撑架(4)底部设有四处夹持组件(5),且每两处夹持组件(5)为一组,并且每组的夹持组件(5)呈左右对称方式分布;每组所述夹持组件(5)之间设有固定架(6);所述固定架(6)上设有两处转动杆(7),且两处转动杆(7)呈对称方式分布;所述缓冲箱主体(1)下方设有机车铁轨(8),且夹持组件(5)与机车铁轨(8)相连接。

2.如权利要求1所述防撞压力缓冲箱,其特征在于:所述缓冲箱主体(1)为矩形框架结构,且缓冲箱主体(1)顶部中间位置设有警示灯(101),缓冲箱主体(1)前后侧壁均设有两处限位通槽(102),缓冲箱主体(1)左右两侧设有侧板(103),且两处侧板(103)呈对称方式分布,两处侧板(103)之间通过轴承转动安装有转动轴杆(104),转动轴杆(104)上设有两处齿轮(105),且两处齿轮(105)呈对称方式分布。

3.如权利要求1所述防撞压力缓冲箱,其特征在于:所述缓冲挡板(2)后部设有四处第一压缩弹簧(201),且四处第一压缩弹簧(201)呈矩形阵列方式分布,并且第一压缩弹簧(201)支撑于缓冲挡板(2)和缓冲箱主体(1)之间,缓冲挡板(2)后部设有两处第一限位杆(202),且两处第一限位杆(202)呈对称方式分布,并且缓冲挡板(2)通过第一限位杆(202)与缓冲箱主体(1)的前侧限位通槽(102)滑动连接,第一限位杆(202)顶部设有第一齿板(203),且第一齿板(203)与齿轮(105)啮合连接。

4.如权利要求1所述防撞压力缓冲箱,其特征在于:所述辅助背板(3)前侧设有四处第二压缩弹簧(301),且四处第二压缩弹簧(301)呈矩形阵列方式分布,并且第二压缩弹簧(301)支撑于辅助背板(3)和缓冲箱主体(1)之间,辅助背板(3)前侧设有两处第二限位杆(302),且两处第二限位杆(302)呈对称方式分布,并且辅助背板(3)通过第二限位杆(302)与缓冲箱主体(1)的后侧限位通槽(102)滑动连接,第二限位杆(302)底部设有第二齿板(303),且第二齿板(303)与齿轮(105)啮合连接。

5.如权利要求1所述防撞压力缓冲箱,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架(4)顶部设有垫板(401),且垫板(401)与缓冲箱主体(1)底部固定连接,支撑架(4)底端设有连接插块(402)。

6.如权利要求1所述防撞压力缓冲箱,其特征在于:所述夹持组件(5)包括定位夹板(501)和调节夹板(502),定位夹板(501)与调节夹板(502)呈左右对称方式分布,且定位夹板(501)和调节夹板(502)夹持于机车铁轨(8)上;

7.如权利要求1所述防撞压力缓冲箱,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架(6)顶部设有连接顶板(601),连接顶板(601)左右两端底部设有限位环(602),且连接套管(5013)滑插于限位环(602),固定架(6)设有安装通槽(603),连接顶板(601)上通过轴承转动安装有调节轴杆(604),调节轴杆(604)底端设有主动锥齿轮(605),且主动锥齿轮(605)位于安装通槽(603)内。

8.如权利要求1所述防撞压力缓冲箱,其特征在于:所述转动杆(7)靠近一端外周面设有螺纹面(701),且螺纹滑套(5023)通过螺纹的方式与转动杆(7)的螺纹面(701)滑动连接,转动杆(7)上套装有第三压缩弹簧(702),转动杆(7)一端设有从动锥齿轮(703),且从动锥齿轮(703)与主动锥齿轮(605)啮合连接,转动杆(7)滑动贯穿连接套管(5013),且第三压缩弹簧(702)支撑于固定架(6)和连接套管(5013)之间。


技术总结
本技术提供一种防撞压力缓冲箱,属于防撞设备技术领域,以解决现有的防撞压力缓冲箱在使用时,由于缓冲箱缺少合理的支撑点,致使其缓冲强度较低,而且当受到撞击施加的压力过大后,会影响缓冲挡板的复位速度,影响二次撞击的缓冲效果的问题,包括:缓冲箱主体,所述缓冲箱主体前方设有缓冲挡板;所述缓冲箱主体后方设有辅助背板;所述缓冲箱主体底部设有支撑架;所述支撑架底部设有四处夹持组件。本技术中利用齿轮与第一齿板和第二齿板传动,能够使第二限位杆沿着限位通槽向前滑动,配合第二压缩弹簧支撑于辅助背板和缓冲箱主体之间,增加缓冲强度,并且在施加压力泄压后缓冲挡板能够快速复位,保证缓冲效果。

技术研发人员:赵志文,闫一铭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赵志文
技术研发日:20230428
技术公布日:2024/1/1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