油电混合动力车增程器冷却润滑控制系统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5843721发布日期:2023-10-25 16:14阅读:23来源:国知局
油电混合动力车增程器冷却润滑控制系统的制作方法

本技术涉及一种电动车增程器冷却润滑系统,特别涉及一种油电混合动力车增程器冷却润滑控制系统。


背景技术:

1、通常所说的混合动力一般是指油电混合动力,即燃料(汽油,柴油等)和电能的混合。在纯电动汽车续航里程不理想的情况下,增程式电动车采用油电混合动力驱动,由增程器将燃油的化学能转化为电能,再由变换器转为直流电驱动电机牵引车辆,以此满足增加行驶里程的需要。目前增程式汽车市场正呈现高速增长趋势,随之而来的是对增程式电动车的冷却润滑系统要求也越来越高,既要保证电机正常工作时不出现烧蚀,也要对此系统加以控制提高冷却润滑效率,保证电能经济性。目前一种增程式电动车是将增程器与辅助驱动电机集成在一个箱体里,共用一个冷却润滑系统,其润滑油路以常通润滑为主,在辅助驱动电机非工作状态下仍然对其进行冷却润滑,将导致很大一部分冷却能耗损失。


技术实现思路

1、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针对增程式电动车冷却润滑系统现有技术存在冷却能损耗大的问题,提供一种油电混合动力车增程器冷却润滑控制系统。

2、为实现所述目的,本实用新型的油电混合动力车增程器冷却润滑控制系统包括增程器箱体,箱体内设有发电机和辅助驱动电机,增程器的冷却润滑控制系统包括油泵,其上游端经过滤油器与油箱相连,其下游端经过油冷器与主油路相连,主油路另一端与四条油路相连,第一油路发电机/辅助驱动电机转子油路,第二油路发电机定子油路,第三油路传动轴齿润滑油路,第四油路辅助驱动电机定子油路。本实用新型的第一油路,第二油路,第三油路为常通油路,第四油路上因设置一开关电磁阀成为可控制油路,在辅助驱动电机不工作时,通过开关电磁阀断开辅助驱动电机定子油路,降低冷却润滑油的需求量以达到降低能耗损失的目的。

3、本实用新型将通过优选的实施例结合附图加以说明。



技术特征:

1.一种油电混合动力车增程器冷却润滑控制系统,包括增程器箱体,所述增程器箱体设有发电机和辅助驱动电机,所述箱体内设有用于为发电机、辅助驱动电机转子供油的第一油路(9),设有用于为发电机定子供油的第二油路(10),设有用于为传动轴齿供油的第三油路(11),以及为辅助驱动电机定子供油的第四油路(13),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油路(9)、第二油路(10)、第三油路(11)与主油路(8)连接形成常通油路,所述第四油路(13)通过设置的开关电磁阀(12)与主油路(8)连接形成可控制油路,所述主油路(8)的上游端通过一油冷器(7)连接油泵(4),所述油泵(4)上游端连接油箱(1)。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油电混合动力车增程器冷却润滑控制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油泵(4)的上游端设置一吸油过滤器(2)。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油电混合动力车增程器冷却润滑控制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油泵(4)为自带电机(5)的油泵。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油电混合动力车增程器冷却润滑控制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油泵(4)为由车辆的传动装置机械驱动的油泵。


技术总结
一种油电混合动力车增程器冷却润滑控制系统,包括设有发电机和辅助驱动电机的增程器箱体,箱体内设有第一油路(9)发电机、辅助驱动电机转子油路,第二油路(10)发电机定子油路,第三油路(11)传动轴齿油路,第四油路(13)辅助驱动电机定子油路;第一油路(9)、第二油路(10)、第三油路(11)与主油路(8)连接为常通油路,第四油路(13)通过设置的开关电磁阀(12)与主油路(8)连接形成可控制油路;对第四油路的控制实现了油电混合动力车增程器冷却润滑控制系统流量分配控制优选,有效降低能耗,并实现了冷却润滑需求的平衡。

技术研发人员:余处和,彭灿,周勇,陈超超,包振庆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重庆青山工业有限责任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30428
技术公布日:2024/1/15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