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轴承润滑用校准结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7106839发布日期:2024-02-22 21:05阅读:13来源:国知局
一种轴承润滑用校准结构的制作方法

本技术属于机械零件,特别是涉及一种轴承润滑用校准结构。


背景技术:

1、机械零件是组成机械设备或机械装置的组成部件,机械零件有如下种类:螺栓、螺母、轴以及轴承等等,轴承的主要作用是支撑机械旋转体,降低其运动过程中的摩擦系数,并保证其回转精度,且为了增加轴承的寿命,需要通过润滑油对轴承进行润滑,且润滑油的粘度与机械运动的阻力具有一定联系,当润滑油的粘度过大时,润滑油会增加机械远动的阻力,当润滑油的粘度过低时,油膜强度不够,机械会磨损,进而使得工作人员对轴承进行润滑油润滑时,需要使用校准装置对润滑油的粘度进行校准,再对轴承进行润滑油喷涂。

2、经检索,在专利公告号为cn213065505u的专利文献中公开了一种可变粘度润滑油的流量校准装置,包括进油管,进油管的下方设置有第一法兰,第一法兰的下表面设置有温控器,温控器的正面设置有操作面板,操作面板的上方一侧设置有粘度显示屏,粘度显示屏的一端设置有温度显示屏,操作面板的下方设置有控制钮,操作面板的底端设置有感应探头,温控器的下表面设置就第二法兰,第二法兰的两端设置有插孔,第二法兰的中心处设置有铰接孔,插孔纵向贯穿处设置有冷凝管。本实用新型一种可变粘度润滑油的流量校准装置,可通过温控器以及冷凝管的作用来进行对润滑油粘度的调节,改变常规单一的润滑油粘度使用,其次通过压力传感器等设置部件,可以做到流量校准的功效,有利于能源利用的最大化。

3、但它在实际使用中仍存在以下弊端:

4、1、在专利公告号为cn213065505u的专利文献中公开的一种可变粘度润滑油的流量校准装置,通过设置的润滑油管路和冷凝管将温控器和压力传感器进行连接,但润滑油管路和冷凝管的长度尺寸固定,不便于使用者依据润滑油箱和润滑油喷涂物件之间的实际距离,调整进油管和出油口之间的距离,进而给物件进行润滑油喷涂的工作带来不便,降低了实用性;

5、2、在专利公告号为cn213065505u的专利文献中公开的一种可变粘度润滑油的流量校准装置中设置的电子元器件和部件构件均处于完全裸漏状态,降低了电子元器件和部件构件的防护效果,进而使得电子元器件和部件构件受到外界因素的影响而无法正常工作,甚至在降低了使用寿命。

6、因此,在专利公告号为cn213065505u的专利文献中公开的一种可变粘度润滑油的流量校准装置,无法满足实际使用中的需求,所以市面上迫切需要能改进的技术,以解决上述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1、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轴承润滑用校准结构,通过设置伸缩冷凝管、伸缩润滑油管、顶盖板、活动板和上开口盒,解决了在专利公告号为cn213065505u的专利文献中公开的一种可变粘度润滑油的流量校准装置存在的实用性低,以及防护效果不佳的问题。

2、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

3、本实用新型为一种轴承润滑用校准结构,包括上开口盒,上开口盒左右两侧后部与活动板外表面后侧等间距连接的合页连接,活动板外表面前侧连接的把手上连接有门锁,上开口盒上表面与顶盖板上表面呈矩形阵列螺纹连接的第二螺栓螺纹连接;上开口盒内下表面中部与伸缩冷凝管外周中部的空心支座连接,伸缩冷凝管内部连接有伸缩润滑油管。

4、进一步地,顶盖板上表面与提手上表面四个角落螺纹连接的第一螺栓螺纹连接。

5、进一步地,伸缩冷凝管一端与温控器内表面连通的第三内螺纹套螺纹连接,温控器上表面连接的操作面板上表面连接有控制钮、粘度显示屏和温度显示屏,操作面板下表面连接的感应探头延伸至温控器内部。

6、进一步地,温控器外表面连通的第二内螺纹套内部与进油管一端螺纹连接。

7、进一步地,温控器下表面连接的t形滑板与上开口盒内下表面一侧开设的第一t形滑槽滑动连接。

8、进一步地,伸缩冷凝管另一端与压力传感器内表面连通的第一内螺纹套螺纹连接,压力传感器外表面圆形板中部连通的内螺纹管与压力传感器外表面连通,圆形板外表面呈环形阵列螺纹连接的第三螺栓与压力传感器外表面螺纹连接。

9、进一步地,内螺纹管内部螺纹连接的外螺纹出油管连接有出油单向阀。

10、进一步地,压力传感器下表面连接的t形滑板与上开口盒内下表面另一侧开设的第二t形滑槽滑动连接。

11、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12、1、本实用新型通过设置伸缩冷凝管和伸缩润滑油管,使用者依据工作需要调整进油管和外螺纹出油管之间的距离,进而使得该轴承润滑用校准结构适用于不同距离的润滑油箱和润滑油喷涂物件,进而提升了适用范围,进而提升了实用性,进而解决了在专利公告号为cn213065505u的专利文献中公开的一种可变粘度润滑油的流量校准装置存在的实用性低的问题。

13、2、本实用新型通过设置顶盖板、活动板和上开口盒,对不使用的该轴承润滑用校准结构进行隐藏防护,进而有效提升了对该轴承润滑用校准结构中电气元件的防护效果,进而有利于提升电气元器件的使用寿命,进而有利于提升该轴承润滑用校准结构的使用寿命,进而解决了在专利公告号为cn213065505u的专利文献中公开的一种可变粘度润滑油的流量校准装置存在的防护效果不佳的问题。



技术特征:

1.一种轴承润滑用校准结构,包括上开口盒(4),其特征在于:所述上开口盒(4)左右两侧后部与活动板(7)外表面后侧等间距连接的合页(71)连接,所述活动板(7)外表面前侧连接的把手(72)上连接有门锁,所述上开口盒(4)上表面与顶盖板(2)上表面呈矩形阵列螺纹连接的第二螺栓(21)螺纹连接;所述上开口盒(4)内下表面中部与伸缩冷凝管(5)外周中部的空心支座(41)连接,所述伸缩冷凝管(5)内部连接有伸缩润滑油管(51)。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轴承润滑用校准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顶盖板(2)上表面与提手(1)上表面四个角落螺纹连接的第一螺栓(11)螺纹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轴承润滑用校准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伸缩冷凝管(5)一端与温控器(6)内表面连通的第三内螺纹套(65)螺纹连接,所述温控器(6)上表面连接的操作面板(64)上表面连接有控制钮(66)、粘度显示屏(67)和温度显示屏(68),所述操作面板(64)下表面连接的感应探头(63)延伸至温控器(6)内部。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轴承润滑用校准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温控器(6)外表面连通的第二内螺纹套(61)内部与进油管(62)一端螺纹连接。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轴承润滑用校准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温控器(6)下表面连接的t形滑板与上开口盒(4)内下表面一侧开设的第一t形滑槽(42)滑动连接。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轴承润滑用校准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伸缩冷凝管(5)另一端与压力传感器(3)内表面连通的第一内螺纹套(35)螺纹连接,所述压力传感器(3)外表面圆形板(34)中部连通的内螺纹管(32)与压力传感器(3)外表面连通,所述圆形板(34)外表面呈环形阵列螺纹连接的第三螺栓(31)与压力传感器(3)外表面螺纹连接。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轴承润滑用校准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内螺纹管(32)内部螺纹连接的外螺纹出油管(33)连接有出油单向阀(36)。

8.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轴承润滑用校准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压力传感器(3)下表面连接的t形滑板与上开口盒(4)内下表面另一侧开设的第二t形滑槽(43)滑动连接。


技术总结
本技术公开了一种轴承润滑用校准结构,涉及机械零件技术领域。本技术包括上开口盒,上开口盒左右两侧后部与活动板外表面后侧等间距连接的合页连接,活动板外表面前侧连接的把手上连接有门锁,上开口盒上表面与顶盖板上表面呈矩形阵列螺纹连接的第二螺栓螺纹连接;上开口盒内下表面中部与伸缩冷凝管外周中部的空心支座连接,伸缩冷凝管内部连接有伸缩润滑油管。本技术通过设置伸缩冷凝管和伸缩润滑油管,使得该轴承润滑用校准结构适用于不同距离的润滑油箱和润滑物件,进而提升了实用性,以及通过设置顶盖板、活动板和上开口盒,对不使用的该轴承润滑用校准结构进行隐藏防护,进而提升了防护效果,进而有效的提升了使用寿命。

技术研发人员:吕益锋,单良庆,吕勋华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新昌县隆达轴承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30509
技术公布日:2024/2/2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