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直升机尾传动轴刚性轴组件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6745287发布日期:2024-01-23 10:28阅读:24来源:国知局
一种直升机尾传动轴刚性轴组件的制作方法

本技术涉及设备结构件组装领域。更具体地说,本技术涉及一种直升机尾传动轴刚性轴组件。


背景技术:

1、直升机是依靠发动机驱动传动部件,再由传动部件带动旋翼和尾桨旋转产生拉力而保持飞行的。其传动部件主要由主减速器、中减速器、尾减速器、尾传动轴等组成。其中,尾传动轴的作用是将主减速器的一部分扭矩通过中减速器及尾减速器传递给尾桨,其由四套活动轴组件及前、后刚性轴组件组成。前、后刚性轴组件共装有7件密封球轴承(前刚性轴装有3件,后刚性轴装有4件),密封球轴承与轴管各接口之间安装有轴承支承圈。

2、如图2-3所示,前刚性轴组件由两根刚性轴管ⅰ1相互连接而成、后刚性轴由三根刚性轴管ⅱ2相互连接而成,各轴管之间通过过盈配合连接,在实际的应用中,为传递扭矩,在刚性轴管和花键接头3、安装盘接头ⅰ4、安装盘接头ⅱ5之间以及刚性轴管之间的每个联接处都装有两个锥形螺栓ⅰ6、锥形螺栓ⅱ7及螺母ⅰ8、螺母ⅱ9,同时锥形螺栓分别穿过两段刚性轴管上的锥孔,使刚性轴管紧密连接。刚性轴通过安装在轴管凸阶、安装盘接头凸阶、花键接头凸阶位置的密封球轴承ⅰ10、密封球轴承ⅱ11支承并转动,每个密封球轴承外环均装有胶套12。

3、如图4所示,而轴承支承圈ⅰ13、轴承支承圈ⅱ14分别安装在每个密封球轴承的安装凸阶15与密封球轴承内环端面之间,作用是支承轴承及便于分解密封球轴承。但在外场使用过程中,因轴承支承圈其结构类似于垫圈式的结构,故轴承支承圈经常发生松动故障,而轴承支承圈松动后容易随尾传动轴的转动而转动,这种转动可能导致轴管表面与轴承支承圈内孔接触,使轴管表面被支承圈划伤,若形成环形划伤,会对飞行安全造成严重隐患。

4、由上可知,现有的刚性轴组件,其轴承支承圈设计结构存在缺陷。虽然密封球轴承压紧后,轴承支承圈在轴向上具备了约束条件,但沿刚性轴径向却没有相应的约束,使轴承支承圈在径向处于静自由状态,若轴向压紧力足够大,轴承支承圈不会松动;若轴向压紧力因工作时直升机尾梁振动、高速旋转产生的向心力作用或其它原因缺失,轴承支承圈就将失去轴向约束,并处于完全自由状态。此时,轴承支承圈内孔便会与轴管表面接触,并随尾传动轴的旋转产生自转,从而划伤轴管。


技术实现思路

1、本实用新型的一个目的是解决上述问题和/或缺陷,并提供后面将说明的优点。

2、为了实现本实用新型的这些目的和其它优点,提供了一种直升机尾传动轴刚性轴组件,包括前、后两组刚性轴,前刚性轴由两根刚性轴管相互连接而成,后刚性轴由三根刚性轴管相互连接而成,且各刚性轴均通过安装在轴管凸阶、安装盘接头凸阶、花键接头凸阶位置的密封球轴承进行支承,还包括:设置在密封球轴承的安装凸阶与密封球轴承内环端面之间的轴承支承圈;

3、其中,所述轴承支承圈在与安装凸阶相配合的内侧壁上设置有台阶孔,以使安装凸阶部分伸入至台阶孔的较大端。

4、优选的是,所述台阶孔的较大端内径被配置为大于安装凸阶的外径,且其配合间隙控制在0.05~0.1mm。

5、优选的是,所述轴承支承圈厚度为5.5~6mm。

6、本实用新型至少包括以下有益效果:本实用新型通过在轴承支承圈中设计台阶孔,使得轴承支承圈能部分对安装凸阶进行包覆,即便轴承支承圈发生松动,其内孔也不会与刚性轴管发生接触,有效控制轴管损伤。

7、本实用新型的其它优点、目标和特征将部分通过下面的说明体现,部分还将通过对本实用新型的研究和实践而为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所理解。



技术特征:

1.一种直升机尾传动轴刚性轴组件,包括前、后两组刚性轴,前刚性轴由两根刚性轴管相互连接而成,后刚性轴由三根刚性轴管相互连接而成,且各刚性轴均通过安装在轴管凸阶、安装盘接头凸阶、花键接头凸阶位置的密封球轴承进行支承,其特征在于,还包括:设置在密封球轴承的安装凸阶与密封球轴承内环端面之间的轴承支承圈;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直升机尾传动轴刚性轴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台阶孔的较大端内径被配置为大于安装凸阶的外径,且其配合间隙控制在0.05~0.1mm。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直升机尾传动轴刚性轴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轴承支承圈厚度为5.5~6mm。


技术总结
本技术公开了一种直升机尾传动轴刚性轴组件,包括前、后两组刚性轴,前刚性轴由两根刚性轴管相互连接而成,后刚性轴由三根刚性轴管相互连接而成,且各刚性轴均通过安装在轴管凸阶、安装盘接头凸阶、花键接头凸阶位置的密封球轴承进行支承,还包括:设置在密封球轴承的安装凸阶与密封球轴承内环端面之间的轴承支承圈;其中,所述轴承支承圈在与安装凸阶相配合的内侧壁上设置有台阶孔,以使安装凸阶部分伸入至台阶孔的较大端。本技术提供一种直升机尾传动轴刚性轴组件,其通过在轴承支承圈中设计台阶孔,使得轴承支承圈能部分对安装凸阶进行包覆,即便轴承支承圈发生松动,其内孔也不会与刚性轴管发生接触,有效控制轴管损伤。

技术研发人员:李博,王李军,晏福祥,段久兵,宋伟凡,孙欢欢,谢鹏飞,张煊,杨玺,李沛洋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成都国营锦江机器厂
技术研发日:20230808
技术公布日:2024/1/2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