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带流量计滤水龙头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8070661发布日期:2024-05-20 12:03阅读:23来源:国知局
一种带流量计滤水龙头的制作方法

本技术涉及水龙头,尤其涉及一种带流量计滤水龙头。


背景技术:

1、净水器也叫净水机、水质净化器,是按对水的使用要求对水质进行深度过滤、净化处理的水处理设备,平时所讲的净水器,一般是指用作家庭使用的小型净化器,其技术核心为滤芯装置中的过滤膜,主要技术来源于超滤膜、ro反渗透膜、纳滤膜三种,净水器上会装配一个水龙头对净化水进行排放。

2、公开号为cn204852578u的中国实用新型中,公开了一种智能节水型水龙头,它部通过流量计量装置,能够及时测出水龙头的流水量,并通过无线发射设备,将用户用水量及时反馈到用户手机等移动终端上,让用户实时掌握用水情况。

3、该装置在运用于净水器上时,虽利用流量计量装置能够对净水龙头中的净水流量进行监控,但是,由于对水龙头出水端控制的阀门部分位于出水端的下方,当阀门部分停止对水龙头出水端供水后,水龙头喷管部分与阀门部分之间仍旧滞留一部分的净水,这部分净水长时间暴露在空气中,极易出现再次污染的情况,使得水龙头再次喷水时会将污染水与净水进行混合喷出,降低了净水龙头的出水质量。


技术实现思路

1、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水龙头出水端控制的阀门部分位于出水端的下方,当阀门部分停止对水龙头出水端供水后,水龙头喷管部分与阀门部分之间仍旧滞留一部分的净水,这部分净水长时间暴露在空气中,极易出现再次污染的情况,使得水龙头再次喷水时会将污染水与净水进行混合喷出,降低了净水龙头的出水质量的问题,而提出的一种带流量计滤水龙头。

2、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了如下技术方案:

3、一种带流量计滤水龙头,包括:

4、控制主管,所述控制主管内设置有第一腔体、第二腔体和第三腔体,所述控制主管上安装有与第一腔体相连通的喷水管件,所述控制主管上安装有与第二腔体相连通的进水管件,所述控制主管上安装有与第三腔体相连通的回流管。

5、控制组件,用于对第一腔体与第三腔体的连通和第一腔体与第二腔体的连通进行自由切换。

6、流量计器,所述流量计器的一端安装于进水管件上,所述流量计器的另一端安装有连接管。

7、优选的,所述控制组件包括安装于控制主管内的阀座、安装于控制主管上的电动阀件,所述电动阀件的伸缩端安装有阀杆,所述阀杆上安装有两个阀盖。

8、优选的,所述控制组件还包括安装于电动阀件上的控制面板,所述控制面板与电动阀件和流量计器控制连接。

9、优选的,所述连接管上固定连接有挡板,所述挡板上开设有与回流管相匹配的通孔。

10、优选的,所述连接管上螺纹连接有锁止螺母,所述连接管的底端安装有接头。

11、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带流量计滤水龙头,具备以下有益效果。

12、本实用新型第一腔体、第二腔体、第三腔体和控制组件之间的配合设置,利用控制组件可使第一腔体与第二腔体进行连通,此时第三腔体处于封闭状态,能够使净水使第二腔体通过第一腔体输送至喷水管件内进行排放,而利用控制组件还使第一腔体与第三腔体进行连通,此时第二腔体处于封闭状态,能够使喷水管件内残留水通过第一腔体进入至第三腔体内,并通过进水管件完成排放或收集,不仅可对喷水管件停止排水后内部残留水进行收集,还能够避免喷水管件再次排出残留水后影响净水质量。



技术特征:

1.一种带流量计滤水龙头,其特征在于,包括: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带流量计滤水龙头,其特征在于,所述控制组件包括安装于控制主管(1)内的阀座(2)、安装于控制主管(1)上的电动阀件(15),所述电动阀件(15)的伸缩端安装有阀杆(17),所述阀杆(17)上安装有两个阀盖(18)。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带流量计滤水龙头,其特征在于,所述控制组件还包括安装于电动阀件(15)上的控制面板(16),所述控制面板(16)与电动阀件(15)和流量计器(8)控制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带流量计滤水龙头,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管(9)上固定连接有挡板(10),所述挡板(10)上开设有与回流管(11)相匹配的通孔(12)。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带流量计滤水龙头,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管(9)上螺纹连接有锁止螺母(13),所述连接管(9)的底端安装有接头(14)。


技术总结
本技术公开了一种带流量计滤水龙头,属于水龙头技术领域。一种带流量计滤水龙头,包括控制主管,控制主管内设置有第一腔体、第二腔体和第三腔体,控制主管上安装有与第一腔体相连通的喷水管件;本技术利用控制组件可使第一腔体与第二腔体进行连通,此时第三腔体处于封闭状态,能够使净水使第二腔体通过第一腔体输送至喷水管件内进行排放,而利用控制组件还使第一腔体与第三腔体进行连通,此时第二腔体处于封闭状态,能够使喷水管件内残留水通过第一腔体进入至第三腔体内,并通过进水管件完成排放或收集,不仅可对喷水管件停止排水后内部残留水进行收集,还能够避免喷水管件再次排出残留水后影响净水质量。

技术研发人员:叶义亮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宁波市安耐净水科技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31030
技术公布日:2024/5/19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