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基于北斗的自然灾害监测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8029507发布日期:2024-05-17 13:08阅读:10来源:国知局
一种基于北斗的自然灾害监测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发明涉及灾害监测,尤其涉及一种基于北斗的自然灾害监测装置。


背景技术:

1、基于北斗的自然灾害监测装置是通过北斗卫星导航系统助力完成对自然灾害的监测,一般是由底座、支柱、太阳能光伏板、控制器、北斗卫星终端等组成,其中底座是用于将装置支撑在地面上的重要部件。为了提高底座支撑的稳定性,现有技术通常在底座的下表面设置多根用于插入土层内的插杆,可当遭遇强风恶劣天气的时候,底座还是有可能会发生倾斜或是倾倒,影响支柱顶部的设备使用。

2、此外,随着使用时间的推移,监测仪器的表面会形成较厚的污垢层,影响监测装置的信号传输。


技术实现思路

1、本发明的目的是提高底座支撑性能和卫星监测仪器的清洁性能,从而进一步保障监测装置的使用而提出的一种基于北斗的自然灾害监测装置。

2、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了如下技术方案:

3、一种基于北斗的自然灾害监测装置,包括底座、支柱、承载平台和北斗监测器,所述底座下固定安装有若干根插杆,所述支柱固定在底座上,所述承载平台安装在支柱上,所述北斗监测器安装在承载平台上;

4、所述插杆内设有安装槽,所述安装槽内转动安装有转杆,所述转杆底端固定安装有第三转轴,所述插杆两侧对称开设有安装口,所述安装口内滑动插设有固定杆,所述固定杆位于安装槽内的一端固定安装有安置板,所述固定杆通过伸缩部件与插杆连接,所述安置板表面固定安装有半球体,所述第三转轴上固定套接有与半球体对应的抵压块,所述抵压块的两端均为圆弧状,所述转杆顶端贯穿底座并固定套接有安装环,所述安装环上固定安装有多个叶片,所述转杆上套设有扭簧,所述扭簧的两端分别与安装环和底座固定连接,所述第三转轴通过限制部件限制转动角度;

5、优选的,所述伸缩部件包括套设在固定杆上的伸缩弹簧,所述伸缩弹簧的两端分别与安置板表面和安装槽槽壁固定连接。

6、优选的,所述限制部件包括固定安装在第三转轴表面的限制杆和开设在安装槽槽壁的半环形槽,所述限制杆的一端滑动配置于半环形槽内。

7、优选的,所述底座上设有防护筒,所述防护筒套设在转杆上,防护筒底端与底座上表面固定连接,防护筒顶端与安装环滑动接触。

8、优选的,所述防护筒顶端开设有多个球形槽,所述球形槽内滚动嵌设有滚球,多个所述滚球均与安装环滚动接触。

9、优选的,所述承载平台上设有清洁组件,所述清洁组件包括转动连接于上的第一转轴,所述第一转轴上端固定连接有第一齿轮,所述承载平台上通过环状轴承转动连接有齿环,所述齿环上固定连接有清洁刮条,所述清洁刮条与北斗监测器的外表面相贴合;第一齿轮与齿环相互啮合;第一齿轮通过驱动马达驱动。

10、优选的,所述监测装置还包括散热组件,所述散热组件包括防护箱体,所述防护箱体内安装有抗干扰处理器,所述防护箱体顶部固定连接有进气管道,所述进气管道内通过转动支架转动连接有第二转轴,所述第二转轴上端贯穿承载平台且固定连接有第二齿轮,所述第二齿轮与齿环相互啮合,所述进气管道内安装有散热风扇,散热风扇与第二转轴固定连接,所述防护箱体底部开设有出气口。

11、优选的,所述支柱上固定连接有横向框架,所述横向框架上安装有太阳能电池板,所述太阳能电池板与驱动马达电性连接。

12、优选的,所述进气管道上部端口处的直径尺寸大于下部端口处,所述防护箱体顶部开设有通孔,所述进气管道通过通孔与防护箱体内部连通。

13、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具有如下有益效果:

14、(1)本发明通过叶片、扭簧、半球体以及抵压块之间的配合,当遭遇强风天气的时候,多根固定杆会发生移动,并插入土层内,从而使插杆在土层内呈十字形,加强插杆的抓地力,提高了底座支撑的稳定性。

15、(2)本发明设置清洁组件和散热组件,利用太阳能电池板为驱动马达提供动力源,并通过驱动马达驱动齿环转动以带动清洁刮条转动,从而可通过清洁刮条刮除北斗监测器表面的灰尘或杂质,避免北斗监测器因长期使用后其表面形成污垢,不仅可保证北斗监测器的信号传输,而且替代了人工手动清洁的方式,方便北斗监测器的清理工作;同时,齿环转动的同时同步带动第二转轴和散热风扇转动,通过散热风扇的快速转动对抗干扰处理器进行快速降温,加快抗干扰处理器的散热进度,保证抗干扰处理器的使用性能。



技术特征:

1.一种基于北斗的自然灾害监测装置,包括底座、支柱、承载平台和北斗监测器,所述底座下固定安装有若干根插杆,所述支柱固定在底座上,所述承载平台安装在支柱上,所述北斗监测器安装在承载平台上;其特征在于: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基于北斗的自然灾害监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伸缩部件包括套设在固定杆上的伸缩弹簧,所述伸缩弹簧的两端分别与安置板表面和安装槽槽壁固定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基于北斗的自然灾害监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限制部件包括固定安装在第三转轴表面的限制杆和开设在安装槽槽壁的半环形槽,所述限制杆的一端滑动配置于半环形槽内。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基于北斗的自然灾害监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底座上设有防护筒,所述防护筒套设在转杆上,防护筒的底端与底座上表面固定连接,防护筒的顶端与安装环滑动接触。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基于北斗的自然灾害监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防护筒顶端开设有多个球形槽,所述球形槽内滚动嵌设有若干个滚球,所述滚球与安装环滚动接触。

6.根据权利要求1-5任一项所述的一种基于北斗的自然灾害监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承载平台上设有清洁组件,所述清洁组件包括转动连接于上的第一转轴,所述第一转轴上端固定连接有第一齿轮,所述承载平台上通过环状轴承转动连接有齿环,所述齿环上固定连接有清洁刮条,所述清洁刮条与北斗监测器的外表面相贴合;第一齿轮与齿环相互啮合;第一齿轮通过驱动马达驱动。

7.根据权利要求1-5任一项所述的一种基于北斗的自然灾害监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监测装置还包括散热组件,所述散热组件包括防护箱体,所述防护箱体内安装有抗干扰处理器,所述防护箱体顶部固定连接有进气管道,所述进气管道内通过转动支架转动连接有第二转轴,所述第二转轴上端贯穿承载平台且固定连接有第二齿轮,所述第二齿轮与齿环相互啮合,所述进气管道内安装有散热风扇,散热风扇与第二转轴固定连接,所述防护箱体底部开设有出气口。

8.根据权利要求1-5任一项所述的一种基于北斗的自然灾害监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柱上固定连接有横向框架,所述横向框架上安装有太阳能电池板,所述太阳能电池板与驱动马达电性连接。

9.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一种基于北斗的自然灾害监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进气管道上部端口处的直径尺寸大于下部端口处,所述防护箱体顶部开设有通孔,所述进气管道通过通孔与防护箱体内部连通。


技术总结
本发明涉及一种基于北斗的自然灾害监测装置,包括底座、支柱、承载平台和北斗监测器,底座下固定安装有若干根插杆,支柱固定在底座上,承载平台安装在支柱上,北斗监测器安装在承载平台上;插杆内设有安装槽,安装槽内转动安装有转杆,转杆底端固定安装有第三转轴,插杆表面对称开设有安装口,安装口内滑动插设有固定杆,固定杆的一端固定安装有安置板,安置板表面固定安装有半球体,第三转轴上固定套接有抵压块,转杆顶端处固定套接有安装环,安装环固定安装有多个叶片,转杆上套设有扭簧。当遭遇强风天气的时候,此时多根固定杆会发生移动,并插入土层内,从而使插杆在土层内呈十字形,加强插杆的抓地力,提高了底座支撑的稳定性。

技术研发人员:潘旗艳,罗剑涛,周冠宇,罗桂华,丁永,樊守捷,梁海冰,蓝玉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润建股份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
技术公布日:2024/5/16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