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动控制多路阀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5565544阅读:365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自动控制多路阀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自动控制多路阀设计与制造技术领域,主要用于工业水处理设备。
目前锅炉和电站所用的水处理设备都采用手控阀门和电磁阀来控制水处理各工序。由于控制管路的阀门多,操作繁琐,事故率高,影响水处理效果。而采用电磁阀控制,由于酸、碱、盐等介质的腐蚀作用,常引起切换动作失灵,造成吸力下降,极易发生内泄和混流等问题。另外这些控制阀门都是金属制成,其密封条件很难达到要求,加工精度要求很高,生产成本大。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由工程塑料或金属制成的带有由孔路转动对位装置的一种自动控制多路阀。
本实用新型结构如附图所示,由多路阀体和电控装置构成。
阀芯(24)和阀套(1)采用圆锥面配合结构,阀芯和阀套中部分别带有六个水孔,对位安装。阀套与阀体(22)靠压力配合在一起,阀套(1)和阀体(22)各有其孔路。其间相互配合固定。阀芯上座有一定位块(3)。六等分齿棘轮(15)和凸轮(14)通过平键(13)连结,连结后再通过圆锥销(12)固定在传动轴(5)上。而传动轴由定位块(3)定位。上阀盖(9)由螺栓(8、4)、垫圈(7)及密封垫(6)固定在阀体(22)上。阀体(22)的下部,分别设有两个再生口,两个清洗口,其中部设有一个排废水口。上阀盖(9)上配有弹性轴水封(10),轴水封的紧锁螺母(11)和上阀盖固定。紧锁螺母上座有托板(19),托板上带有定位块(17)。其上部带有压板(18)。定位块(17)、压板(18)、托板(19)由螺钉(20)固定。弹性棘爪(16)通过定位销(21)滑动固定在定位块(17)上。阀盖(23)通过螺钉(25)与阀体内衬套(1)固定。该阀的托板(19)能够垂直于阀轴心线转动。
本实用新型电控部分由A、B、C三个延时继电器、单相电动机、行程开关、指示灯、触动开关、接触器及熔断器等构成。
其工作过程是;当水处理设备工作时,电动机带动皮轮给丝杠以动力,使丝杠转动后带动固定在压板(18)和托板(19)中的丝母而产生沿丝杠轴向移动,故而使得弹性棘爪(16)沿其轴心线方向位移,此时由行程开关控制电机换向,来实现棘爪推动棘轮转动,以确定其角度,从而达到阀芯和阀套间的孔路互相对位、切换。当通电后,A延时继电器开始工作。原水从阀盖(23)的总入水口进入阀内,经阀芯孔路进入阀体和阀套的孔路,进入左塔或右塔,流经树脂层使水得到处理,处理后的水从阀盖上部孔路进入阀体和阀芯孔路,在阀芯汇集后,再从阀盖孔流出,此时右塔或左塔内的树脂层开始自然下落,即松床。这时A延时继电器延时结束,B时间继电器开始延时,电动机带动棘轮使阀芯转动60°角,这时再生液从阀体下部的再生口进入阀芯内部,再经孔路进入交换塔内树脂层,使树脂层得到再生,恢复交换能力,再生废水经阀体中部的排废水口排出。这时B延时继电器延时结束,C时间继电器开始延时,棘轮又带动阀芯转动60°,实现阀套和阀芯孔路重新对位。使清洗水从阀体的清洗口进入阀芯,再进入交换塔的树脂层,使树脂得到清洗,清洗后的废水从阀体的排废水口排出。这时C延时继电器延时结束,A延时继电器又重新开始工作。重复以上各工序,并保持其连贯性。
本实用新型的特点是结构紧凑,自动控制能力强,操作简单,水处理效果好,避免了电磁阀由于介质的腐蚀而造成的吸力下降,切换动作失灵而造成的内泄和混流现象。


图1为本实用新型结构图,并作为摘要附
图1-阀体内衬套 2-丝堵 3-定位块 4-螺母 5-传动轴 6-密封垫圈 7-垫圈 8-螺栓 9-上阀盖 10-轴水封 11-锁紧螺母 12-圆锥销 13-平键 14-凸轮 15-棘轮 16-弹性棘爪 17-定位块 18-压板 19-托板 20-螺钉 23-阀盖 24-阀芯 25-螺钉图2为本实用新型俯视图21-定位销 22-阀体图3为本实用新型电控部分线路结构图本实用新型为工程塑料或金属部件装配,其电控装置皆为标准和通用器件,参照说明书扩附图,按塑料加工、电器装配的公知技术,加工安装即可。
权利要求自动控制多路阀,其特征在于由多路阀体和电控装置构成,其多路阀体的结构是;阀芯(24)和阀套(1)为圆锥面配合结构,阀芯上座有定位块(3),棘轮(15)和凸轮(14)由平键(13)连结,再由圆锥销(12)固定在传动轴(5)上,上阀盖(9)固定在阀体(22)上,上阀盖(9)上配有弹性轴水封(10),轴水封的紧锁螺母(11)和上阀盖固定,紧锁螺母上座有托板(19),托板上带有定位块(17),其上部为压板(18),定位块上带有弹性棘爪(16),阀盖(23)与阀体内衬套(1)固定;其电控装置的线路结构是由A、B、C三个延时继电器、单相电动机、行程开关。指示灯、触动开关、接触器、熔断器构成。
专利摘要自动控制多路阀,由多路阀体和电控部分构成,阀芯和阀套上带有六个水孔,阀芯和阀套采用圆锥面配合对位安装,传动轴上带有一个六等分齿的棘轮和凸轮。工作时,在行程开关和时间继电器的控制下,由棘爪推动棘轮转动来确定角度,自动达到阀芯和阀体的孔路的对位和切换。保证了产水工序的实现。其结构紧凑,操作简单,水处理效果好。
文档编号F16K31/04GK2132046SQ9221039
公开日1993年5月5日 申请日期1992年3月11日 优先权日1992年3月11日
发明者杨春兰 申请人:洪秀奎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